-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天水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高二政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哲学是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一般本质和规律问题思考的一门学科。下列对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哲学就是人人都有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该选项表述错误,人人都有的世界观是朴素的、凌乱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①排除。 ②③:哲学是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一般本质和规律问题思考的一门学科,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其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③正确。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有人认为,有了“诗和远方”生活就幸福。这种观点是 ①正确的,它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错误的,它认为思维决定于存在 ③正确的,它肯定了思维决定存在 ④错误的,它认为人的思维是世界本原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有了“诗和远方”生活就幸福,这是把思维当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是错误的,②④正确。 ①:题中体现的是思维与存在的第一性问题,而不是同一性问题,①错误。 ③:题中观点认为思维决定存在,③错误。 故本题选B。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主观唯心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A正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这种方法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BCD错误,材料中的方法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 故选A。 4.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是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本题属于单纯识记基础知识的题目,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依据所学内容作出判断即可,正确答案为A。 5.下列属于物质概念的有( ) ①“十三五”规划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人脑 ④生产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物质的内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①②:“十三五”规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主观的东西,属于意识范畴,①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人脑、生产力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东西,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B:“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少年时光怎能长久呢,即便是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有变为农田的那一刻,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望梅止渴;心灵手巧”体现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即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选项的顺序正确。 ACD:选项ACD均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B。 7. 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体现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答案A正确;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和题意无关,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C排除;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8.下侧漫画《情人眼中出西施》(作者:方成)的哲学寓意是 A. 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C.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D.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实践的特征。A:实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意识没有社会历史性,A错误。 B:漫画中情人眼中出西施,强调的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B符合题意。 C:情人眼中出西施不是主动创造性,而是自觉选择,C不符合题意。 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巧解漫画类选择题,可采用“口诀”法解答。考生应牢记下列口诀:图画要看全,褒讽弄明显,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图画要看全”是指要看漫画中的人和物,把握人、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注意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褒讽弄明显”,我们先弄清是褒还是贬,这对于选择有导向作用。“题旨是什么”,是指要在分析漫画的基础上,真正弄清漫画的寓意和主旨。弄清“题旨”要通过分析与综合,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寓意的飞跃。“联系课本选”,是指在具体做题时,应将题干、题肢和书本主干知识相联系,不能脱离课本知识。 9.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哲学上讲,这是由于 A. 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对物质发展有促进作用 B.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积极的反作用 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 D. 高昂的精神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发展有促进作用,A错误。 B:我们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哲学上讲,这是由于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积极的反作用,B符合题意。 C:本题着重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C不合题意。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但不起决定作用,D错误。 故本题选B。 10.研学旅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又是社会实践的崭新要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只停留在课本之上,更多的是来自于真正的实践与体验。开展研学旅行的原因在于 ①实践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正确途径 ②实践是一种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物质活动 ③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活动 ④实践是检验知识正误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开展研学旅行是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检验知识,运用知识,③④项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①项说法错误;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活动,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1.一个简陋的露天剧场,大家可以坐在地上看戏。总有坐在后面的人觉得看不清楚而站起来,而后面有的人也会跟着站起来,结果大家都站起来,最终导致大家都看不清楚。这启示我们要 ①发挥部分对整体的决定性作用 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④把握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注意关键词“关键部分”和“甚至”,因此①说法错误;系统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而题中不遵循有序性,必然带来混乱,因此②正确;③和题意无关;材料中一个人站起来,最终导致大家都看不清,体现了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④正确;答案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和联系的普遍性。 12.有些人选择手机号、车牌号不喜欢带“4”,喜欢“6”“8”“9”,认为4是死,6是顺,8是发,9是久,“168”就是“一路发”。这种现象( ) A. 承认了联系普遍性 B. 忽视了联系的条件性 C. 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 D.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材料中的现象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而不是承认了联系的普遍性,A不符合题意。 B:材料中的现象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而不是忽视了联系的条件性,B不符合题意。 C:材料中的现象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而不是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题干中认为4是死,6是顺,8是发,9是久,“168”就是“一路发”,该观点是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 ①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固有联系,建立人生的新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要善于把握有利于人生发展的联系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材料所述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②④符合题意。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固有联系”说法错误,①错误。 ③:人为事物联系是客观的,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4.2019年3月19日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指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材料蕴含的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道理有 ①部分决定整体,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③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④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把各个要素优化组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体现了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③符合题意;“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体现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把各个要素优化组合,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决定整体说法错误,排除①。 ②:材料强调整体的重要性,未涉及关键部分,排除②。 故本题选D。 15.从2G发展到3G到4G,再到耳熟能详的5G,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好的网络体验。这表明 A.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 事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 C.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 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运动、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关系。A:从2G发展到3G到4G,再到耳熟能详的5G,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好的网络体验,这表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A符合题意。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错误。 C:材料未涉及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也就没有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不符合题意。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本题可排除BD;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本题可排除C;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16.发展具有普遍性,下列说法能够体现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 ①自然界经历从无生命物质到人的变化过程 ②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酸雨增多 ③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④电脑算命取代传统算命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自然界经历从无生命物质到人的变化过程,说明了自然界是发展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说明了人类社会是普遍发展的,①③正确。 ②: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酸雨增多是一种坏的变化,不是发展,②错误。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电脑算命取代传统算命在本质上没有发生改变,不体现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不属于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7.在古希腊时期,由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说法错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但不能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C符合题意,“毕达哥拉斯悖论”和“芝诺悖论”都属于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扩大,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这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与主要矛盾无关。 故选C。 【点睛】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因此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8.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 A.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B.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C.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D.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B: “同质”与“不同质”指的是相同性质的事物和不同性质的事物,而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因此矛盾双方不是同质还是不同质的问题,A、B排除。 C: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该观点只看到了对立,故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C错误。 D: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正确。 故本题选D。 19.“讳疾忌医”的典故,告诉我们这样的辩证法思想( )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②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不能掩盖矛盾、回避矛盾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讳疾忌医”的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这告诉我们应承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不能掩盖矛盾、回避矛盾,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不能体现矛盾的特殊性,③不符合题意。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的思想,而不是辩证法,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必修四四大板块的划分。板块一是唯物论,是教材第四、五课内容。板块二是认识论,是教材第六课内容。板块三是辩证法,是教材的第三单元内容。板块四是历史唯物主义,是教材的第四单元。 20.针对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有专家指出,从短期来看,该冲突有可能加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可以从中发现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加大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从哲学上看,该专家的分析方法是 ①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看待贸易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勿担心贸易冲突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化解风险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专家指出来了中美贸易冲突给我国带来的危害以及带来的机遇,这说明该专家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看待贸易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故①正确;在中美贸易冲突中,中国可以从中发现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加大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这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化解风险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故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矛盾主次方面,没体现抓主要矛盾,排除②;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③选项中“勿担心贸易冲突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的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 21.下列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是( ) 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③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④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量体裁衣,因地制宜”都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③符合题意。 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不能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不符合题意。 ④:“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体现的是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2.世界第一款数码相机由柯达的工程师在1975年发明,但柯达管理层没有继续研发并利用数码技术更新传统业务,而是想竭力保住自己在传统胶卷业务的长期垄断地位。后来,正是在数码技术的冲击下,柯达最终破产。柯达的教训告诉我们 ①实现对自身的否定需要树立创新意识 ②要敢于挑战传统,破除已有思想观念 ③外部矛盾是实现自身否定的最大障碍 ④事物只有在辩证否定中才会不断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世界第一款数码相机由柯达的工程师在1975 年发明,但柯达管理层没有继续研发并利用数码技术更新传统业务,而是想竭力保住自己在传统胶卷业务的长期垄断地位,后来,正是在数码技术的冲击下,柯达最终破产。柯达的教训告诉我们实现对自身的否定需要树立创新意识,事物只有在辩证否定中才会不断发展,故①④符合题意;传统与已有思想观念不一定都是错误的,需要破除,故②错误;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故③错误。故选B。 23.漫画“新乌鸦喝水”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B.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D.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这三项表述均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A、B、C。 D:漫画中,一只乌鸦喝水时用吸管直接吸水而不是先将石子放到瓶子里等水涨高了再喝,故而,另外一只乌鸦批评说它忘了祖上的规矩,该漫画启示我们不应因循守旧,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解答漫画类选择题要从以下入手: 1.认真审题 解答漫画题,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认真看漫画,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前提条件;二是读懂寓意(即审题),这是解答漫画选择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基础。 审题步骤: 第一,审漫画标题。一般漫画都有自己的标题,这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 第二,审漫画主旨。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注意画面上每一“要素”所提供的信息。 第三,审漫画语言。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第四,审漫画寓意。如果说直观意义反映的只是漫画的表面现象,那么背后必然隐藏着深刻的寓意,这就是漫画所要揭示的真正主题。能否挖掘出漫画的寓意,是审题的关键。 2.联系教材 一般来说,试题中漫画所蕴含的道理,往往是我们在教材中学习过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漫画进行全面分析,看看漫画的寓意与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原理相吻合,找准切合点。 3.准确作答 要根据题干的规定性,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结合漫画寓意,对选项逐个分析,然后决定取舍。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观点正确的,还是选观点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文化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教你一招: 巧解漫画题,应牢记下列口诀:“画面要看全,褒讽意在先,深入抓题旨,联系教材选。” 24.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取决于电池技术。对纯电动汽车来说,除了续驶里程短,充电效率低是目前使用中的一大痛点。常见的纯电动汽车在使用交流充电时,大约需要9-10小时才能将电池充至100%,因此,电池技术急需革命性突破。这启示我们 ①彻底否定现有的电池充电技术 ②要善于破除旧理念,敢于寻找新出路 ③吸取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因素 ④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取决于电池技术,电池技术急需革命性突破。这启示我们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善于破除旧理念,敢于寻找新出路,②④项符合题意;电池技术需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彻底否定现有的电池充电技术,①项说法错误;现有的电池技术并不等同于旧事物,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①我们要创新,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5.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 以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 这说明( ) A. 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 B. 创新设计决定成功与否 C. 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D. 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的相关知识,A错误。 B:该选项表述错误,创新设计不能决定成功与否,排除B。 C: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的相关知识,排除C。 D:题目中,以奔驰、通用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D正确。 故本题选D。 26.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人对封建迷信笃信着迷,甚至导演了一出出悲剧和闹剧,着实令人感到痛心。封建迷信的存在说明( ) A.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B.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 C. 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排除A。 B:题目中,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人信奉封建迷信,封建迷信的存在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B正确。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脱离社会存在,C错误。 D: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D错误。 故本题选B。 2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 生产关系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 D.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判断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A:手推磨和蒸气磨是生产工具的革新,是生产力进步的标志,封建主为首的社会和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是生产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气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符合题意。 B:这句话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B不符合题意。 C:材料与生产关系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无关,C不符合题意。 D:经济制度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8.户籍制度是我国城乡分割的主要根源。目前,国务院已经相继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居住证暂行条例以及调整城市规划分标准等政策意见,这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唯物史观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 ①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抓住主要矛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③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坚持以人为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户籍制度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改革,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①不选;抓住主要矛盾不属于唯物史观的内容,②与设问要求不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正确;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唯物史观看,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29.凤凰展翅,逐梦蓝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在京举行。习近平在仪式上强调,共和国的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大兴国际机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世界眼光。这一论述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新中国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依靠人民 ④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材料未涉及社会变革,①不符合题意。 ②:试题指向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新中国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属于唯物辩证法的道理,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共和国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大兴国际机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世界眼光,这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30.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时,人们常说:“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句话强调的是 ①金奖、银奖,并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②获得夸奖和口碑,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价值选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金奖银奖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生的价值。②表述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③符合题意,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领导干部来讲,主要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④符合题意,领导干部要得到百姓的夸奖、百姓的口碑强调了要,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故选D。 【点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与要求。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并会因人而异(主体性);要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二、连一连(24分) 31.连一连 第一组: (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牵一发而动全身 B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二组: (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因材施教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仓廪实而知礼节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8)以人为本 D矛盾的同一性 【答案】第一组:(1)D(2)C(3)B(4)A第二组:(5)D(6)B(7)C(8)A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连线题,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每一组表述的内容进行充分解读,然后分析出其对应的哲理,然后进行连线即可。 【详解】第一组: (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意思指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哲学道理,故(1)对应D。 (2)牵一发而动全身意思指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体现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的哲学道理,故(2)对应C。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思指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哲学道理,故(3)对应B。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指不积累每一步,永远达不到千里的地方,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哲学道理,故(4)对应A。 第二组: (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意思指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是互相对立而形成,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的哲学道理,故(5)对应D。 (6)因材施教的意思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故(6)对应B。 (7)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意思指粮仓充足了,就让国民知晓各种行为规范及其道理,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道理,故(7)对应C。 (8)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哲学道理,故(8)对应A。 【点睛】该类题目的难度相对较小,考查考生对所学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每一组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每一句材料的表述中提取出关键性的词汇,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出其蕴含的哲学道理,然后找寻对应的哲学道理进行连线即可。 三、材料分析(16分) 32.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都注意防止滥捕、滥伐、滥杀。《礼记·月令》记戟,“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劝民务农桑;北魏孝文帝在《均田令》中对植树作了具体规定;明初朱元璋则明令屯边军士每人植桑百株。在传统文化中,植树造林一向是受到人们赞扬的善事。 当前,我国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民共识。对此,《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主编称赞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新路。中国走过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且为其他国家冶理环境提供了借鉴样板。 人民网兰州11月29日电(记者 王锦涛)11月26日,张家川县龙山镇冯塬村一非法黑作坊,将生产废液偷排清水河,造成河水污染。目前,该事件已得到有效处置,水质各项监测指标达标,拦截河水经无害化处理后已全部泄流。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全部抓获,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办理中。环境污染损害评估、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 (2)清水河污染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生态警钟,为了保护母亲河,请你结合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撰写两条宣传标语。 【答案】(1)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中国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本国国情与经济发展的现状,走出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中包含着人类治理环境的普遍性的经验和思路,为其他国家治理环境提供了借鉴样板; 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我们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提出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发展之路,是在对立统一中正确处理保护自然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关系。 (2)答案示例: 爱惜生命之源,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爱护母亲河,优化生态环境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当前,我国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 (1)材料中,在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上,我国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走出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故可以从矛盾的特殊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主编称赞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新路。中国走过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且为其他国家冶理环境提供了借鉴样板,故可以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我国提出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发展之路,是在对立统一中正确处理保护自然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关系,故可以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的角度进行分析。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爱惜生命之源,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等。 【点睛】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二者相互联结 ①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寓于”即“存在于”“包含于”的意思。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意指任何“个别”都包含着“一般”,任何“共性”都存在于“个性”之中。不能认为一般包含个别、共性包含个性,因为共性撇开了事物的具体特点,只是概括、抽象了共同点、共同本质。导致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对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含义理解不够,混同于“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或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总是与它同类的事物有某种共同点,总是具有同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②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由客观世界范围的极其广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