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八)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版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八)

第 1 页(共 40 页) 2019-2020 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八)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表 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点是小投入多产出 2.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 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 期(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 3.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重视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 A.受儒家 “仁政 ”学说的影响 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C.皇帝是农民利益的代表 D.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 4.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特征的是 (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5.明清实行海禁政策,长期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 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不需要与外国交流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第 2 页(共 40 页) C.清政府害怕外国人支持汉人进行反清斗争 D.造船技术落后,不适应远洋航海 6.1890 年的宜昌海关报告中载: “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 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 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 反而比直接使用 洋纱更贵。 ”材料所述现象( ) A.必然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B.导致清政府提高关税税率 C.导致传统纺纱业日益走向破产 D.使中国沦为西方经济附庸 7.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直接原因 是( )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8.1882 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 “有伤风 水”为由极力阻扰,何昆山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9.知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称为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 A.地区分布不平衡 B.民族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第 3 页(共 40 页)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10.1954 年毛泽东曾讲到: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壶茶碗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 都不能造。”针对当时的这种现状, 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 ) A.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 B.重点发展农业 C.重视经济的协调发展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1.2011 年 3 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 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 “大拆大建风 ”。其中 “历史的教训 ”主要指下 列哪一事件 (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2.1982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 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 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 使行政权力.以下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13.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原因不包括( ) A.农村人口占全国的 80% B.农民大多数非常贫困 第 4 页(共 40 页)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农村有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14.1992 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 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实现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15.“如果说 1971 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 么 30 年后 ⋯⋯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着中国全面 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的事件是( )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16.据 1928﹣1933 年的统计,中国城市的离婚案件日益增多, 《离 婚法论》 《中华民国民法 ?第四编 ?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 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对此 解读准确的是( ) A.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城乡各地离婚较为普遍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17.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最能符合历史潮流的是( ) 第 5 页(共 40 页)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8.“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 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 ) 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业 D.电报电信业 19.到了 15 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 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 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 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 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 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 20.1580 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 “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 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 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 挡都挡 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 ”材料主要反映了( ) A.荷兰发达的航运业 B.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 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21.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 各民族逐步融合为统一的人 类历史的起点是(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四大发明的传播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扩展 22.“1520年 11 月 28 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 3 个月 20 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 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 第 6 页(共 40 页) 的黄水 ⋯⋯”材料中 “我们 ”的活动( )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23.17 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 “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 ⋯⋯这些争端直 接促成 1652 年至 1674 年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 ”。当时,英国发 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24.一位学者说: “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 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赋予 “我们这个特权 ”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25.世界银行在 1968 年的贷款项目为 62 个,贷款总额为 9.5 亿美元; 1981 年贷款项目为 266 个,贷款总额为 124 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 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26.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 7 页(共 40 页)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美元 “等同黄金 ”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27.关贸总协定生效后的 40 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 的平均关税已从 35%减至 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 期也下降到 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 10 万种。同期内,世界贸 易总额增长了 10 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 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受益匪浅 C.关贸总协定减少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美元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 28.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例如下表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 41.1 12.5 9 6 3 4.8 1948 56.4 11.7 4.3 4.1 2.1 1.5 下列各项符合上表内容的是( ) A.美国在工业生产领域占压倒性优势 B.美国在国际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 C.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外汇黄金储备 D.美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29.1958 年法国戴高乐上台后立即向美国闹独立,要求平起平坐, 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其历史背景是( ) 第 8 页(共 40 页) A.苏联对西欧的威胁减弱,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B.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欧洲共同体建立,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D.西欧经济恢复,各国间加强了联系 30.《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 印刷术, 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 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这 ( )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C.象征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31.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反映了中 华民族的艰难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 行业 189 5 年 189 9 年 发展速度 棉纺织业 化商纱厂纱绽数(枚) 146 53 695 64 474.7 机制面粉灯 华商厂产量(万包) 204 7 676 6 330.5 缫丝业 华商厂出口量(担) 303 417 137.4 第 9 页(共 40 页) 9 5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5 69 452 7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94 3 292 70 368.5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85 54 181.2 火柴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26 241 191.3 水泥业 华商厂产量(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华商矿产量(吨) 89 145 162.3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 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 《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 签字: 1955 年,同仁堂制药 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 合并到 “宣武区药厂 ”。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 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 中药店。 1979 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 出新的生机。 1989 年,“同仁堂 ”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 年,同仁堂单独挂牌。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 ”成立。 1997 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 上市。 2000 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 第 10 页(共 40 页) 业板上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 概括 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并结合有关背景归纳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 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 50 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 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的认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 这直接导致了世界 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 1932 年的 0.27美元上涨到 1933 年 4 月的 0.45 美元,到 1935 年更升至 0.67 美元。罗斯福的政 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却 “意外 ”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 国经济。 白银涨价让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 这和我们现在人民币升值 的意义是一样的,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顿失, 商品出口大幅减少, 而在国内则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 大量白银 外流、原材料价格跌落、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材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 30 多年中,这个世界一 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 美元是核心的货币, 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 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 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在这一阶段, 第 11 页(共 40 页) 世界经济出现繁荣, 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 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 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材料三 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 动摇了美元的地 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 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 ⋯⋯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 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 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 ⋯⋯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 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 。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放弃金本位的背景和目 的。当时中国 “意外 ”受到伤害,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 本位制 ”的原因。它有何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三,指出二战以后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变 化。概括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第 12 页(共 40 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表 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点是小投入多产出 【考点】 2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需要掌握精耕细作的特 点.解题的关键是对精耕细作的特点的识记与理解.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 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 致的土地耕作, 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 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其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故 ABC 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精耕细作是投入大量劳动, 让土地生产更多, 故 D 项错误, 符合题意. 故选 D. 2.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 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 期(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 第 13 页(共 40 页) 【考点】 2E: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成就.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发展的成就, 旨在考查学生对知 识的识记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解答】 根据材料信息 “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 ”, 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珐琅彩是出现在清朝的瓷器, 故此沉船应是清 朝时期的, D 项符合题意,排除 ABC. 故选 D. 3.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重视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 A.受儒家 “仁政 ”学说的影响 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C.皇帝是农民利益的代表 D.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 【考点】 27: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地位. 【分析】 解答本题的依据是正确把握古代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及古代 中国农业的经济地位. 【解答】 A.结合所学知识,受儒家 “仁政 ”学说的影响是封建统治者 重视农业的原因之一,而非主要原因. B.结合所学知识,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 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与否和封建政权的安危问题, 因此, 明智 封建统治者往往采取重农措施, 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其根本目的是为 第 14 页(共 40 页) 了维护和巩固封建政权. C.结合所学知识,皇帝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D.结合所学知识, “自给自足 ”并非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措施的原因. 故选 B. 4.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特征的是 (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考点】 2B: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形态.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形态, 家庭手工业是农 户的一种副业, 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才拿到市 场上出售. 在中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 家庭手工业占有 相当的比重. 【解答】封建经济形态的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也就是男耕女 织,家庭手工业就是其中的女织,产品主要用来满足自家的需要,故 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B. 5.明清实行海禁政策,长期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 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不需要与外国交流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清政府害怕外国人支持汉人进行反清斗争 第 15 页(共 40 页) D.造船技术落后,不适应远洋航海 【考点】 2Y: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分析】 本题考查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是封建自然经 济的产物,它使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味于世界大势,盲目排外.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实行海禁政策,长期闭关锁国的根 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故 B 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B. 6.1890 年的宜昌海关报告中载: “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 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 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 反而比直接使用 洋纱更贵。 ”材料所述现象( ) A.必然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B.导致清政府提高关税税率 C.导致传统纺纱业日益走向破产 D.使中国沦为西方经济附庸 【考点】 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需要掌握外国商品输入 对传统纺纱业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 “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 直接使用洋纱更贵 ”的分析理解,结合外国商品输入对传统纺纱业的 影响解答即可. 【解答】 依据题干材料 “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使用洋纱更 第 16 页(共 40 页) 贵”,结合所学可知,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纺纱业日益走向破 产,故 C项正确. A 项与题意相反,应排除. B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 C. 7.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直接原因 是( )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考点】 A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 材料的能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他毗 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 业, 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良 因素的影响, 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这一创举 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铺设着道路. 【解答】 19 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 步解体,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 解决财政危机, 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这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 第 17 页(共 40 页) 展的直接原因,故 C正确; ABD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直接原因,排除. 故选 C. 8.1882 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 “有伤风 水”为由极力阻扰,何昆山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考点】 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需要掌握民族工业发展 的阻碍因素. 解题的关键是对 “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扰 ”的 分析理解. 【解答】 依据题干 “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扰 ”可知,说明封 建制度阻碍民族企业发展,故 D 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 D. 9.知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称为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 A.地区分布不平衡 B.民族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第 18 页(共 40 页) 【考点】 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需要掌握一战前后民族工业 发展状况及其启示.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结合一战前后民族 工业发展状况及其启示分析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 展获得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期,但随着一战的结束, 帝国主义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民族工业的发展又快速地下滑, 说明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 终要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是 “没有前途的经济 奇迹 ”,故 C项正确. ABD三项只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特点和重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应排除. 故选 C. 10.1954 年毛泽东曾讲到: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壶茶碗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 都不能造。”针对当时的这种现状, 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 ) A.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 B.重点发展农业 C.重视经济的协调发展 D.优先发展重工业 【考点】 G3:一五计划. 【分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需要掌握一五计划的背景和特点.解题 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一五计划的背景和特点解答即 第 19 页(共 40 页) 可. 【解答】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新中国初期重工业比较薄弱, 针对当时的这种现状对策是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D 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 D. 11.2011 年 3 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 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 “大拆大建风 ”。其中 “历史的教训 ”主要指下 列哪一事件 (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考点】 G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 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我们一定要 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 “大拆大建风 ” 【解答】 AB 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不能说有误;故排除. D 主要属于政治动乱,与题干无直接关系; “故排除.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急于求成,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据此依据材料 “大拆 大建风 ”可知 C正确. 故选 C. 12.1982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 第 20 页(共 40 页) 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 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 使行政权力.以下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考点】 G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解答】B 项内容出现在 1992 年,所以不正确. CD两项出现在 1984 年以后. 正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才使得原有的人民 公社这一行政机构被逐渐取消,与材料内容相符. 故选 A. 13.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原因不包括( ) A.农村人口占全国的 80% B.农民大多数非常贫困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农村有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考点】 GE: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分析】 本题考查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关键词是 “不包括 ”.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 安徽小岗村首先实行包产到户的主要原因是 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据此可见农村发展经济的条件是相当艰苦的, 故 D 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合题意.故 D 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BC均是农村经济体制实行的原因, 不合题意. 故 第 21 页(共 40 页) 排除. 故选 D. 14.1992 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 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实现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考点】 GH: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主要考点:① 改革开放的进行②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③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④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⑤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建立的作用. 【解答】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是手段,排除 A;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建立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也 是,故 B 正确; 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内容,排除 C;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是内容,排除 D. 故选 B. 15.“如果说 1971 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 么 30 年后 ⋯⋯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着中国全面 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的事件是( ) 第 22 页(共 40 页)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考点】 EO: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 抓住题干材料时间关键词 “30年后 ”.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 1971 年的 30 年后, 时间应该是 2001 年,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故 C 项符合题 意; A 项时间是 1992 年中共十四大; B项时间是 2001 年,但与题意不符; D 项也与题意不符. 故选 C. 16.据 1928﹣1933 年的统计,中国城市的离婚案件日益增多, 《离 婚法论》 《中华民国民法 ?第四编 ?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 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对此 解读准确的是( ) A.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城乡各地离婚较为普遍 第 23 页(共 40 页)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考点】 H2: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分析】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需要掌握 近代中国婚俗的变迁.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注意题干 时间. 【解答】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离婚案件增多,反映出观念的变化;法 律书籍增长,女性聘请律师,反映出法律意识增强,运用法律来维护 自己的经济利益,故 D 项正确. AC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1928﹣1933 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故 B 项错误. 故选 D. 17.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最能符合历史潮流的是( )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考点】 H4: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分析】 本题考查交通工具发展的影响;关键信息是:最能符合历史 潮流. 【解答】 近代化主要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还包括资本主义政治、 文化等方面.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措施都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 的.故 D 正确. ABC均说法正确,但与 “最能符合历史潮流 ”不符.故排除. 第 24 页(共 40 页) 故选 D. 18.“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 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 ) 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业 D.电报电信业 【考点】 H5:通讯工具的进步. 【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通讯工具演变的相关知识. 对材料信息的正确 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依据材料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 雁少, 音书万里一时通 ”可知与传播信息有故, 分析选项可知 D 正确. ABC均属与交通运输业有关,不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 D. 19.到了 15 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 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 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 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 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 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 【考点】 51: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需要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解题的关 键是对关键信息 “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 利润 ”的分析. 【解答】 依据题干 “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 第 25 页(共 40 页) 的利润 ”可以看出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驱动新航路开辟,故 C 项 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 C. 20.1580 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 “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 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 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 挡都挡 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 ”材料主要反映了( ) A.荷兰发达的航运业 B.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 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考点】 5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做本题需抓住根据关键信 息 “威尼斯 ”再联系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 根据题中关键信息 “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 和长途奔波了 ”结合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 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意 大利的威尼斯、 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 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等城 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逐渐占有海上贸易中心地位. 故选 B. 21.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 各民族逐步融合为统一的人 类历史的起点是(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四大发明的传播 第 26 页(共 40 页)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扩展 【考点】 5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 对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起到的作用来分析材料. 【解答】 A.丝绸之路只是开启了古代东西方的交流,不能结束世界 各地区的孤立状态. B.四大发明的传播,是在东西方交流的基础之上,不是世界各地区 孤立状态结束的标志. 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联系在一起,打破了各地区的孤立状 态,真正的全球化开启. D.工业革命的扩展只是进一步加深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并不是世界 各地开始联系的起点. 故选 C. 22.“1520年 11 月 28 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 3 个月 20 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 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 的黄水 ⋯⋯”材料中 “我们 ”的活动( )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考点】 51: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根据题中的关键信息 “1520年” 第 27 页(共 40 页) 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中的事件﹣﹣环球航行. 【解答】 A 哥伦布到达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排除 A; B通过时间 “1520年”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中的事件﹣ ﹣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符合题意; C工业革命使欧洲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排除 C; D 与史实不符; 故选 B. 23.17 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 “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 ⋯⋯这些争端直 接促成 1652 年至 1674 年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 ”。当时,英国发 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考点】 55:英国的殖民扩张. 【分析】 本题考查西欧国家早期的殖民扩张. 考查英国发动三次英荷 战争的主要目的. 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解答】注意题干中 “17世纪 ”,新航路开辟后, 随着大西洋航运的日 益繁忙,英国也加入了海外贸易的竞争,因此必然会与 “海上马车夫 ” 荷兰发生冲突, 因此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夺取海外贸 第 28 页(共 40 页) 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故 A 项正确. 随着 15 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北美洲已经被纳入世界市场, 故 B 项错误. 17 世纪时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 C项错误. D 项不是主要目的,应排除. 故选 A. 24.一位学者说: “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 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赋予 “我们这个特权 ”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考点】 ED:布雷顿森林体系.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解答】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 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区域 集团化组织,与 “印钞机 ”和 “黄金兑换 ”无关,故 A 项错误;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 与 “黄金兑换 ” 无关,故 B 项错误; 关贸总协定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与 “黄 金兑换 ”无关,故 C项错误; 依据材料中 “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可知, 该协定规定各会 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与黄金挂钩, 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 殊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赋予的. 第 29 页(共 40 页) 故选 D. 25.世界银行在 1968 年的贷款项目为 62 个,贷款总额为 9.5 亿美元; 1981 年贷款项目为 266 个,贷款总额为 124 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 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考点】 EG: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银行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1981 年世界银行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 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随着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需要从世界银 行获得更多发展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故 A 项正确; 世界银行属于世界金融机构, 与贸易体系中关税税率的降低无关, 故 B项错误;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西欧联合的深入,经济实力显著上升,故 C 项错 误;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 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D 项错误. 故选 A. 26.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第 30 页(共 40 页)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美元 “等同黄金 ”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考点】 EG: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ED:布雷顿森林体系; EJ:欧洲 一体化. 【分析】 本题考点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欧洲一体化. 【解答】欧元的问世是欧盟一体化具体表现, 说明欧盟对世界经济发 展的影响,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有助于经济的稳定, 故 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主要是亚太经合组织、 欧盟以及北美自由 贸易区成立,故 C项错误,符合题意;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元等同于黄金的地位, 说明美国在金 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7.关贸总协定生效后的 40 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 的平均关税已从 35%减至 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 期也下降到 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 10 万种。同期内,世界贸 易总额增长了 10 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 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受益匪浅 第 31 页(共 40 页) C.关贸总协定减少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美元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 【考点】 EE:《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分析】 本题考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具体考查关贸总协定对世 界贸易的促进作用. 【解答】 A 项,材料无法体现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也 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B项, 材料中未提到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受益匪浅, 不符合材料, 排除; C项,关贸总协定减少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符合材料和历史 事实,正确; D 项,材料无法体现美元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排除. 故选 C. 28.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例如下表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 41.1 12.5 9 6 3 4.8 1948 56.4 11.7 4.3 4.1 2.1 1.5 下列各项符合上表内容的是( ) A.美国在工业生产领域占压倒性优势 B.美国在国际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 C.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外汇黄金储备 第 32 页(共 40 页) D.美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考点】 5G: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以及学生分析表格的 能力. 【解答】从表格可以看出美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工业生产所占 世界的比重远远大于其他国家, 具有压倒性优势, 故 A 项符合; B、C、 D 三项都无法从表格中得知,与表格内容不符合,故排除. 故选 A. 29.1958 年法国戴高乐上台后立即向美国闹独立,要求平起平坐, 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其历史背景是( ) A.苏联对西欧的威胁减弱,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B.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欧洲共同体建立,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D.西欧经济恢复,各国间加强了联系 【考点】 D9: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欧洲的联合.需要掌握欧洲联合的背景.解题的关 键信息是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结合欧洲联合的背景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可知, 反映的是欧洲的联合, 结合所学可知,历史背景是西欧经济恢复,各国间加强了联系,故 D 项正确. 欧洲各国主要受美国的控制,故 A 项错误. 第 33 页(共 40 页) 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故 B 项错误. 欧洲共同体建立是在 1967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C项错误. 故选 D. 30.《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 印刷术, 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 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这 ( )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C.象征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 【考点】 E6: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共同体,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 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解答】《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 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主要 是象征六国的合作. 故选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31.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反映了中 华民族的艰难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 第 34 页(共 40 页) 行业 1895 年 1899 年 发展速度 棉纺织业 化商纱厂纱绽数(枚) 1465 3 6956 4 474.7 机制面粉灯 华商厂产量(万包) 2047 6766 330.5 缫丝业 华商厂出口量(担) 3039 4175 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56 9 4527 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943 2927 0 368.5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85 54 181.2 火柴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26 241 191.3 水泥业 华商厂产量(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华商矿产量(吨) 89 145 162.3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 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 《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 签字: 1955 年,同仁堂制药 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 合并到 “宣武区药厂 ”。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 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 中药店。 1979 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 出新的生机。 第 35 页(共 40 页) 1989 年,“同仁堂 ”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 年,同仁堂单独挂牌。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 ”成立。 1997 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 上市。 2000 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 业板上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 概括 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并结合有关背景归纳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 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 50 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 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的认识。 【考点】 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 (1)本题考查 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民族工业数量增加、 规模扩大; 企业由沿海开始向内地扩展; 棉纺织、 缫丝等轻工业发展突出;采矿等重工业开始得到发展. (2)本题考查 50 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 影响,社会主义改造使同仁堂由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企业;文化大革命对同仁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破坏. (3)本题考查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 展的基本前提; 民族工业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民族工业的发展受政 第 36 页(共 40 页) 策和时代特征的影响较大; 民族工业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得到快速 发展; 民族工业的发展要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前提下主动适应经济全球 化的趋势. 【解答】(1)第一小问, 从表中可知, 民族工业数量增加、 规模扩大; 企业由沿海开始向内地扩展;棉纺织、缫丝等轻工业发展突出;采矿 等重工业开始得到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形 成,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巨额赔款迫使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的对华侵 略深入中国内地.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使同仁堂由私人资本主义企 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文化大革命对同仁堂的发展带来了严 重破坏; 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迎来了同仁堂的春天; 经济体制改革促 进了同仁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走上市场经济之路.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特征:民族工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企业由沿海开始向内地 扩展; 棉纺织、 缫丝等轻工业发展突出; 采矿等重工业开始得到发展. 原因:世界市场形成,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 济;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马关条约》的签 订,列强的对华侵略深入中国内地. (2)影响:社会主义改造使同仁堂由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企业; 文化大革命对同仁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破坏; 改革 第 37 页(共 40 页) 开放政策的确立迎来了同仁堂的春天; 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同仁堂建 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走上市场经济之路. (3)认识: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民族工业具有曲 折发展的特点; 民族工业的发展受政策和时代特征的影响较大; 民族 工业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得到快速发展; 民族工业的发展要在保持 民族特色的前提下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 这直接导致了世界 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 1932 年的 0.27美元上涨到 1933 年 4 月的 0.45 美元,到 1935 年更升至 0.67 美元。罗斯福的政 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却 “意外 ”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 国经济。 白银涨价让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 这和我们现在人民币升值 的意义是一样的,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顿失, 商品出口大幅减少, 而在国内则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 大量白银 外流、原材料价格跌落、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材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 30 多年中,这个世界一 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 美元是核心的货币, 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 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 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在这一阶段, 世界经济出现繁荣, 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 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 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第 38 页(共 40 页)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材料三 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 动摇了美元的地 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 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 ⋯⋯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 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 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 ⋯⋯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 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 。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放弃金本位的背景和目 的。当时中国 “意外 ”受到伤害,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 本位制 ”的原因。它有何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三,指出二战以后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变 化。概括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考点】 D4:罗斯福新政; ED:布雷顿森林体系. 【分析】 (1)本题考查罗斯福放弃金本位的背景和目的,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 (2)本题考查 “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 ”的原因,布雷 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 元保持固定汇率. 第 39 页(共 40 页) (3)本题考查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美国经济实力;对外 经济政策. 【解答】(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29~1933 年经济大 危机. 第二小问, ”白银每盎司价格从 1932 年的 0.27 美元上涨到 1933 年 4 月的 0.45 美元, 到 1935 年更升至 0.67 美元. 罗斯福的政策刺激 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恢复经济.第三小问, “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顿失,商品出口大幅减 少,而在国内则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流、原材料价 格跌落、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 金挂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第二小 问, “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 以自由兑换. 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 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着”促进了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 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3)第一小问, “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 元结算和支付, 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 ”美元与黄金从挂钩到脱钩.第二 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经济实力;对外经济政策. 故答案为: (1)背景: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目的:实行美元贬值;刺激 出口;恢复经济. 第 40 页(共 40 页) 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2)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作用:促进了贸易自由化; 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 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3)变化:美元与黄金从挂钩到脱钩. 因素:美国经济实力;对外经济政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