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二十四史上作业(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二十四史上作业(3)

2020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二十四史上 作业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温峤,字太真。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风仪秀整,美于谈论。散骑常侍庾敳有重 名,而颇聚敛,峤举奏之,京都振肃。后举秀才、灼然。属二都倾覆,社稷绝祀。元帝初镇江左, 乃以为左长史,檄告华夷,奉表劝进。后迁太子中庶子。及在东宫,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 交。明帝即位,帝亲而倚之,甚为王敦所忌,因请为左司马。敦阻兵不朝,多行陵纵。峤知其终 不悟,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会丹杨尹缺,表补丹杨尹。峤得还都, 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及敦构逆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 今宿卫寡弱征兵未至若贼豕突危及社稷陛下何惜一桥贼果不得渡。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 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帝疾笃,峤与王导、郗鉴、庾亮等同受顾命。时历阳太守苏峻藏匿亡命,朝廷疑之。峤闻苏峻 之征也,虑必有变,求还朝以备不虞,不听。未几而苏峻果反,遣督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岳、 鄱阳内史纪瞻等率舟师赴难。及京师倾覆,峤闻之号恸。人有候之者,悲哭相对。俄而庾亮来 奔,宣太后诏,进峤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峤曰:“今日之急,殄寇为先,未效勋庸而逆受 荣宠,非所闻也,何以示天下乎!”固辞不受。时亮虽奔败,峤每推崇之,分兵给亮。遣王愆期 等要陶侃同赴国难,侃恨不受顾命,不许。峤初从之,后复固请侃行。侃许之,遣督护龚登率兵 诣峤。及贼灭,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 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 (节选自《晋书·温峤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敦构逆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未至/ 若贼豕突/危及社稷/陛下何惜一桥 B.及敦构逆/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未 至/若贼豕突/危及社稷陛下/何惜一桥 C.及敦构逆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未至 /若贼豕突/危及社稷陛下/何惜一桥 D.及敦构逆/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未至 /若贼豕突/危及社稷/陛下何惜一桥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合称。古时的君主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要祭祀土神和谷神, 即祭社稷,后来“社稷”就被借指国家。 B.华夷原指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与其周边的少数民族,主要以文明礼仪进行区分,后来 也借指中国和外国。 C.中庶子是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多掌诸侯、卿大夫庶子的教育。本文中的 “中庶子”与《荆轲刺秦王》中秦王宠臣蒙嘉所负职责相同。 D.顾命指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其权势可在当朝皇帝之上,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 废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峤为人刚正,无惧权势。面对声名威重的权贵,他虽身无功名,却毅然检举上报以匡正清 明,此举使得京都之人大受震动。 B.温峤机智聪慧,洞察世事。无论是王敦构逆还是苏峻谋反,他都提出要提前防备;在两次平 叛中,他都能够抓住关键,果断决策。 C.温峤忠心为国,不重名利。苏峻反叛,他马上派部驰援;京师沦陷,他恸哭;太后嘉赏他,他以 大敌当前、功业未建为由推辞。 D.温峤顾全大局,颇有识量。庾亮败奔而来,温峤仍敬重他,并分派兵卒给他;陶侃因己私推却 责任,温峤策略地劝说他承担救国大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峤知其终不悟,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 (2) 遣王愆期等要陶侃同赴国难,侃恨不受顾命,不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韶之字休泰,琅邪临沂人也。父伟之,本国郎中令。韶之家贫,父为乌程令,因居县境。 好史籍,博涉多闻。初为卫将军谢琰行参军。伟之少有志尚,当世诏命表奏,辄自书写,太元、 隆安时事,小大悉撰录之,韶之因此私撰《晋安帝阳秋》。既成,时人谓宜居史职,即除著作佐 郎,使续后事,讫义熙九年。善叙事,辞论可观,为后代佳史。迁尚书祠部郎。义熙十一年,高 祖以韶之博学有文词,补通直郎,领西省事。转中书侍郎。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郎, 西省如故。凡诸诏黄,皆其辞也。高祖受禅,加骁骑将军,本郡中正,黄门如故,西省职解,复掌 宋书。驳员外散骑侍郎王寔之请假事曰:“伏寻旧制,群臣家有情事,听併急六十日。太元中 改制,年赐假百日。又居在千里外,听併请来年限,合为二百日。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 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若私理不同便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 门臣等参议,谓不合开许。或家在河、洛及岭、沔、汉者,道阻且长,犹宜别有条品,请付尚 书详为其制。”从之。坐玺封谬误,免黄门,事在《谢晦传》。韶之为晋史,序王珣货殖,王廞 作乱。珣子弘,廞子华,并贵显,韶之惧为所陷,深结徐羨之、傅亮等。少帝即位,迁侍中,骁骑 如故。景平元年,出为吴兴大守。羡之被诛,王弘入为相,领扬州刺史。弘虽与韶之不绝,诸弟 未相识者,皆不复往来。韶之在郡,常虑为弘所绳,夙夜勤厉,政绩甚美,弘亦抑其私憾。太祖 两嘉之。在任积年,称为良守, 加秩中二千石。十年,征为祠部尚书,加给事中。坐去郡长取 送故,免官。十二年,又出为吴兴太守。其年卒,时年五十六。七庙歌辞,韶之制也。文集行于 世。 (节选自《宋书·卷六十·列传第二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若私理不同/ 便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B.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亊/自足/若私理不同 /便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C.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若私理不同/ 便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D.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若私理不同/ 便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秋,就是春秋,晋时因避晋简文帝郑后阿舂之讳,改春为“阳”。文中指历史。 B.受禅,指前朝末代皇帝让位于新朝皇帝。但很多时候都是被逼无奈而交出帝位的。 C.河、洛,“河”指黄河,“洛”指洛水。后“河”词义扩大,“洛”基本保持原义。 D.七庙,指天子之庙。古代宗庙分等级,天子七庙,大夫五庙,诸侯三庙,不能僭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韶之私撰晋安帝朝的历史,成就很高。王韶之在他父亲整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编成《晋 安帝阳秋》,很善于叙事,言辞议论都很不错,是晋朝后期的佳史。 B.王韶之因博学备受两朝器重,身居显位。王韶之学问广博,有文词,无论在晋朝末年还是在 刘宋王朝初期,很多诏辞都出自他之手,一直兼任重要部门——西省之职。 C.王韶之反对官员随意延长假期,有理有据。王韶之认为官员请假六十天至一百天足够, 而 有的官员把下一年的假期也合并用上,这很不合理,但路途远的可酌情考虑。 D.王韶之因写历史而得罪了人,自修获赞。王韶之撰晋史,写了王珣经商而富、王廞作乱的情 况,担心他们的后人报复,在任地方官期间,勤政有为,被称良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成,时人谓宜居史职,即除著作佐郎,使续后事,讫义熙九年。 (2)韶之在郡,常虑为弘所绳,夙夜勤厉,政绩甚美,弘亦抑其私憾。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祖道隆,位侍中。父灵产,秦始中罢晋安太守。有隐遁 之怀,于禹井山立馆,事道精笃。元徽中为太中大夫颇解星文好术数太祖辅政沈攸之起兵灵产 密白太祖曰攸之兵众虽强以天时冥数而观无能为也太祖验其言,擢迁光禄大夫。稚珪少学涉, 有美誉。太守王僧虔见而重之,引为主簿。州举秀才。解褐宋安成王车骑法曹行参军,转尚书 殿中郎。太祖为骠骑,以稚珪有文翰,取为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辞笔。迁正员郎,中书郎,尚 书左丞。父忧去官,与兄仲智还居父山舍。仲智妾李氏骄妒无礼,稚珪白太守王敬则杀之。服 阅,为司徒从事中郎,州治中,别驾,从事史,本郡中正。 永明七年,转骁骑将军,复领左丞。迁黄门郎,左丞如故。转太子中庶子,廷尉。江左相 承用晋世张、杜律二十卷,世祖留心法令,数讯囚徒,诏狱官详正旧注。于是公卿八座参议, 考正旧注。有轻重处,竞陵王子良下意,多使从轻。其中朝议不能断者,制旨平决。至九年, 稚珪上表日: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 法职,以劝士流。诏报从纳,事竟不施行。转御史中丞,迁骠骑长史,辅国将军。 建武初,迁冠军将军、平西长史、南郡太守。稚珪以虏连岁南侵.征役不息,百姓死伤, 乃上表。帝不纳。徵侍中,不行,留本任。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 趣相得,又与琅邪王思远、庐江何点、点弟胤并款交。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几独酌, 傍无杂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 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永元元年,为都官尚书,迁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三年,稚珪疾, 东昏屏除,以床舆走,因此疾甚,遂卒。年五十五。赠金紫光禄大夫。 (节选自《南齐书·孔稚琏》)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徽中/为太中大夫/颇解星文/好术数/太祖辅政/沈攸之起兵/灵产密白/太祖曰攸之兵众 虽强/以天时冥数而观/无能为也/ B.元徽中/为太中大夫/颇解星文/好术数/太祖辅政/沈攸之起兵/灵产密白太祖曰/攸之兵众 虽强/以天时冥数而观/无能为也/ C.元徽中/为太中大夫/颇解星文/好术数/太祖辅政/沈攸之起兵/灵产密白/太祖曰攸之兵众 /虽强以天时冥数而观/无能为也/ D.元徽中/为太中大夫/颇解星文/好术数/太祖辅政/沈攸之起兵/灵产密白太祖曰/攸之兵众 /虽强以天时冥数而观/无能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才,在文中指察举制的科目之一,东汉时改称"茂才"。与明清时期的"秀才"意思不同。 B.江左,古指江西。古人习惯以西为左,以东为右。六朝时江左为政治、经济中心。 C.策试,一般以政事、经义策问应考者,以其对政事的见识观其文辞之高低,以便量才录用。 D.赠,皇帝为去世官员加封爵位名号。有时也把爵位名号赐予官员已故的祖先或妻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稚珪少年博学,擅长文辞。深受太守王僧虔器重,用他作主簿。因为有文采,被太祖任命 为记室参军,与江淹共同掌管各种公文的草拟。 B.孔稚珪孝顺长辈,性情严苛。与兄长返乡为父守孝期间,因兄仲智的小妾李氏,骄横嫉妒、 不讲礼节,孔稚珪禀告太守王敬则,最终杀了她。 C.孔稚珪重视律法,培养人才。上表建议设置教授律学的助教,从严考核,一旦合格,立即提拔 任用,来鼓励学子攻读律学,这些建议都得以施行。 D.孔稚珪清俊风雅,气度疏阔。喜爱文学歌咏,能饮七八斗酒,与张融等交情深厚。宅院中野 草丛生却毫不在意,常有青蛙呜叫也反以为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稚珪以虏连岁南侵,征役不息,百姓死伤,乃上表。 ②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几独酌,傍无杂事。 答案 一答案:1.D; 2.C; 3.B; 4.(1)温峤明白他最终不会悔悟,于是伪装对他敬重,揽下他府中的 公事,献计献策,来顺从他的旨意。(2)派遣王愆期等邀陶侃一起投身国难,陶侃恼恨没有被授 予顾命大臣之职,没答应此事。 解析:1.“及敦构逆”必须断,排除 A、C,“陛下何惜一桥”不能断开,与前面“帝怒之”呼 应,排除 B。 2.《荆轲刺秦》中蒙嘉负责管理国君车马。 3.在平叛王敦时,他果断烧桥以保“社稷”,能体现出“抓住关键,果断决策”,但在平叛苏 峻时没有体现。 4. 文言文翻译 温峤字太真,聪明敏捷,有见识器量,博学而有文才。温峤体态俊美有风度,擅长谈论。 散骑常侍庾敳名声极大,但贪财聚敛,温峤上奏举报他,京师为之震动,人人肃然。后并举秀 才、灼然两科。正值西晋倾覆,社稷崩危,宗庙祭祀将绝之际,元帝立足于江左,经略于南方。 于是温峤以左长史的名义,传檄于华夷内外,上表劝元帝登基立国。后来升迁做太子中庶子。 到了东宫辅佐太子,深得太子宠敬,两人建立了布衣之交。明帝即位后,明帝非常信任并依靠 他,所以王敦对此很不满意,温峤因而自请为左司马。王敦拥兵自重,不上庭朝拜,恃强骄横不 受约束。温峤明白他最终不会悔悟,于是伪装对他敬重,揽下他府中的公事,献计献策,来顺从 他的旨意。正值丹杨郡缺少一个丹杨尹,王敦就上表让温峤补了丹杨尹之职。温峤以计回到 京师后,向皇帝汇报了王敦将要叛乱的情况,请朝廷要有应变的准备。到王敦叛乱时,王含、 钱凤都到了城下,温峤就烧了朱雀门外的木桥,以挫其锋芒。明帝为此发怒,温峤说:“目前我 们防守力量薄弱,援兵还未赶到,要是贼兵突然攻城,天下社稷就难保了,陛下何必可惜那一 座桥呢。”敌兵逼进河边,果然因桥毁而不能渡河。温峤亲自率军背水与敌作战,攻击王含, 打败了他,又督促刘遐追击钱凤直到江宁。等到事变平息,封为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 匹,进号前将军。明帝病重,温峤和王导、郗鉴等同时受诏委以后事。当时历阳太守苏峻收藏 亡命之徒,朝廷对他不放心。温峤听到了一些有关苏峻的消息,担心会有事变发生,请求回朝 作准备以防不测,朝廷没有答应。不久苏峻果然起兵反叛,温峤派遣督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 岳、鄱阳内史纪瞻等率水军前往救援京师。等到京师沦陷,温峤听到消息后放声痛哭。有人 前来探望,他和探望的人相对悲泣。不多时庾亮逃奔而来,对他宣读太后诏书,加封温峤为骠 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温峤说:“今日这样危急,应以消灭贼寇为先,我寸功未建而蒙受殊 荣,这是前所未闻的事,怎好向天下人交待呢。”坚决不接受。当时庾亮虽是兵败投奔而来, 温峤处处敬重他,分兵让他统领。派遣王愆期等邀陶侃一起投身国难,陶侃恼恨没有被授予顾 命大臣之职,没答应此事。温峤开始依从了陶侃。后多次劝说陶侃,陶侃同意了,派都护龚登 率兵见温峤。等乱平贼灭,温峤被授予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授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 食邑三千户。 二答案:1.A; 2.D; 3.B; 4.(1)书成之后,当时人认为他应当任史官之职,朝廷就授任他为著 作佐郎,并命他续写以后的史亊,至义熙九年止。 (2)王韶之在郡任职,常常担心被王弘以法治罪,夙夜操劳,勤谨奋勉,政绩很好。王弘也抑制 了个人的恩怨。 解析:1.原文标点为:“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 于事自足。若私理不同,便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2.应是“诸侯五庙,大夫三庙。” 3.“一直兼任重要部门——西省之职”错。 4.参考译文: 王韶之字休泰,琅邪临沂人。父亲王伟之,任本国郎中令。王韶之家境贫,父亲任乌程 令,因而住在乌程县境。他喜欢史籍,广泛涉猎,见开广博。最初为卫将军谢琰行参军。王伟 之从小有志向当代的诏命表奏等文告,往往亲自抄写下来,太元、隆安年间的事情,无论小大 全都编排记録下来。王韶之就凭借这些材料私家编写《晋安帝阳秋》。书成之后,当时人认 为他应当任史官之职,朝廷就授任他为著作佐郎,并命他续写以后的史事,至义熙九年止。王 韶之善于叙事,言辞议论都很不错,是晋代末年的佳史。义熙十一年,高祖认为王韶之学识渊 博,文辞富赡,补任通直郎,领西省事。转任中书侍郎。高祖受禅登位,王韶之加授骁骑将军, 本郡中正,黄门侍郎不变,解除了西省之职后,又为宋修史。王韶之驳回员外散骑侍郎王寔之 请假一事说“我翻寻旧的规章,朝臣若是家中有特殊情况,听从他们一并告假六十天。太元中 期改变规定,每年赐给朝臣一百天假期。又规定家住在千里之外的臣子,允许他们连同下年的 请假期限一并告假,合起来二百天。这实在只是暂时的规定,并不符合治理国家的道理。京城 至会稽虽然路有千里,但行程不算艰难,回家体假一百天,处理家事的时已经够用。假如自己 以个人原因不回朝就应当自己上表陈奏,请求解职,怎么能够姓名排在朝臣之列,却又长期滞 留自己家,我们反复商议,认为不该准许。假如有人家在河,洛以及岭、沔、汉等地,路途远, 行程难,还应当另外定出条例,请把这件事交付尚书,详细制定有关规定”,朝廷听从他的意 见。王韶之后来因为用玺印封发文书出现差误,被免去黄门之职,这事在《谢晦传》中有详细 记载。王韶之撰写晋史,记叙了王珣经商而富、王廞叛乱的事。王珣的儿子王弘,王的儿子王 华,都有高官显爵,王韶之担心被他们陷害,所以结交徐羡之、傅亮等人,且交情颇深。少帝即 位,王韶之迁侍中,骁骑将军之职不变。景平元年,王韶之出任吴兴太守。徐羡之被诛后,王弘 入朝为相,领扬州剌史。王弘虽然与王留之并未绝交,但他们那些彼此尚未相识的弟兄,都不 再交往。王韶之在郡任职,常常担心被王弘以法治罪,夙夜操劳,勤谨奋勉,政绩很好。王弘也 排制了个人恩恕,太祖对双方都加以称赞。王韶之在太守任上多年,被称为良守,加秩中三千 石元嘉十年,朝廷徽王留之为祠部书,加给事中。因离郡长时告假迎送故人而获罪,免去官职。 兀嘉上三年,又出任吴太守。就在这年王韶之去世,死时五十六岁,天子祭祀的歌辞,都是由韶 之编定的。王韶之的文集流传于世。 三答案:1.B; 2.B; 3.C; 4.①孔稚硅因为外族(北魏)连年来不断向南入侵,征战不止,百姓 死伤很多,于是上表。 ②他不喜欢世间俗务,在宅院里建造了很多假山池塘,常常独自一人倚靠在小桌旁饮酒,而不 管身边的杂事。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 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元徽年间,担任太中大夫。比较能知晓星象,喜好阴阳方术。太祖辅 佐朝政,沈攸之起兵,灵产秘密地禀告太祖说:“沈攸之的军队虽然强大,但按照天道气数来 看,不能有什么作为。”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元徽中”是 年号;“太中大夫”是官职;“解星文”“好术数”是动宾结构;“太祖”是开国帝王的庙 号;“沈攸”“灵产”“攸之”是人名;“曰”表人物对话,要停顿。 2.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 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B 项,江左,古 指江东。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 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 C 项,“这些建议都得以施行”错误。原文为“诏报从纳,事竟不施行”。 4.参考译文: 孔稚珪,字德璋,是会稽山阴人。祖父名叫道隆,位居侍中。父亲名叫灵产,泰始年间被 罢去晋安太守一职。(灵产)有隐逸遁世的情怀,在禹井山设立了馆舍,精心诚笃地信奉道教。 元徽年间,担任太中大夫。比较能知晓星象,喜好阴阳方术。太祖辅佐朝政,沈攸之起兵,灵产 秘密地禀告太祖说:“沈攸之的军队虽然强大,但按照天道气数来看,不能有什么作为。”太 祖最终验证了他的话,提拔他为光禄大夫。孔稚珪年少时就广学博览,有美好的名声。太守王 僧虔见过他后十分器重,招揽他担任主簿。州里察举他为秀才。初任安成王车骑法曹行参军, 转任尚书殿中郎。齐太祖萧道成任骠骑将军时,认为孔稚珪有文采,让他担任记室参军,与江 淹共同掌管各种公文的草拟。升任正员郎,中书郎,尚书左丞。因为要为去世的父亲守丧而辞 去官职,与兄长仲智返回居住在其父的山居中。仲智的小妾李氏性格骄横嫉妒,不讲礼节,孔 稚珪禀告太守王敬则杀了她。守丧期满,担任司徒从事中郎,州治中,别驾,从事史,本郡中正。 永明七年,改任骁骑将军,又兼任左丞。后升任黄门郎,仍旧兼任左丞。不久改任太子中 庶子,廷尉。江南一带一直承用晋朝张斐、杜预所注的律法二十卷,齐世祖很留心于律法条令, 好几次亲自审讯囚犯,诏命狱官对旧注详加考订,于是让八座公卿共同评议,考证旧注。对于 同一罪名处罚有轻重不同的地方,竞陵王萧子良主张,大多数取用从轻发落的条款。其中如果 有朝议不能决断的地方,则请皇上下旨决定。到永明九年,孔稚珪上表说,大学要依照《五经》 博士的惯例,设置教授律学的助教,太学生想要就读者,策试达到最高等第,立即提拔任用,使 他们身居执法者的职位,以此来鼓励读书人攻读律学。诏书答复说听从孔稚珪的建议,但最终 却没有施行。转任为御史中丞,迁骠骑长史,辅国将军。 建武初年,又调任冠军将军、平西长史、南郡太守。孔稚珪因为外族(北魏)连年来不断 向南入侵,征战不止,百姓死伤很多,于是上表。但是齐明帝没有采纳孔稚珪的意见。征聘他 为侍中,不去就职,仍留任原职。孔稚珪风度气韵清静疏阔,爱好文学歌咏,能饮七八斗酒。与 表兄张融情趣相投,又与琅邪人王思远、庐江人何点、何点弟何胤都交情深厚。他不喜欢世 间俗务,在宅院里建造了很多假山池塘,常常独自一人倚靠在小桌旁饮酒,而不管身边的杂 事。庭院中野草丛生也不修剪,经常有青蛙的叫声,有人问他说:“你想做陈蕃吗?”孔稚珪笑 着说:“我把这些青蛙的鸣叫当作是两部鼓吹乐,何必期望去仿效陈仲攀。”(东昏侯)永元元 年,为都官尚书,转迁为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永元三年,孔稚珪得了重病,东昏侯要斥退他, 于是便用卧车载着让他走,因此加剧了病情,于是去世。享年五十五岁。追赠为金紫光禄大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