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福建省龙岩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四校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10每题1分,11-35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一个校园中的所有乔木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 C.池塘中的全部的蛇 D.一块棉田中的幼蚜、有翅和无翅成熟蚜等全部棉蚜 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它的实施有利于( ) A.降低出生率 B.调整年龄组成 C.降低人口密度 D.改变性别比例 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 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 C.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B.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C.植食性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有时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5.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每亩杂交水稻田的水稻年产量 B.某地区野兔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C.每平方米草地中青蒿的数量 D.某池塘中每立方米水体中鱼的数量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7.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8.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A. B. C. D. 9.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10.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发现在水稻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晒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烧稻秆可提高土壤肥力,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但恢复力稳定性低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 C.城市生态系统高度开放、自我调节能力强,而且人类起主导作用 D.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B.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就越多 C.群落的次生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D.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13.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14.森林的边缘到中心地带分布着不同生物,体现了森林群落的( ) A.营养结构 B.年龄结构 C.垂直结构 D.水平结构 15.下列属于竞争实例的是( ) A.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B.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C.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B.物质流和能量流是循环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最高营养级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17.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 ) 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C.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D.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 18.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A、B、C、D中的能量之和 B.信息传递仅发生在A、B、C、D之间 C.此图不能完整的表示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D.B营养级中的生物个体数目一定比A营养级中的少 19.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正确的是(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②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两个不同的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 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21.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B.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C.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负相关 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 22.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C.若ml<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生物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多 23.如图所示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图中青蛙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能量可被农作物重新利用 D.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24.如图所示 图中曲线表示了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已知种群丙为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乙→甲 B.种群乙在第5﹣7年间个体数下降是由于甲的增加和丙的减少所致 C.乙和甲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25.图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图b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倒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组成a和b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生物因素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 B.流经a或b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a或b生态系统的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C.b生态系统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D.人类活动均对a或b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26.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 D.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小 27.如图所示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或迁入率,乙为死亡率或迁出率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28.某种动物迁入新的环境后,其在8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第8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0.01 A.在这8年间,该动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 B.第5年时该动物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与第2年相比,该动物在第8年时的种内斗争比较激烈 D.第4年时,该动物的种群数量很可能为该种动物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 29.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C.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30.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用样方法调查稻田中稻飞虱的种群密度 C.用样方法调查银杏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31.下列统计结果的误差产生原因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标志重捕法:生物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 C.丰富度调查:装土样的塑料袋标记弄混 D.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 3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逐年引入一定数量的三种生物A、B、C,这三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间关系,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A、B之间是捕食关系 B.物种B、C之间是竞争关系 C.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会使物种C的种群密度间接增大 D.增大物种A、C的种群密度会增加物种B的环境容纳量 3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它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34.如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传递 B.A物种含有的能量比B物种多 C.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捕食关系 D.物质在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循环的 35.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丁构成生物群落,箭头①~⑨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过程提供的 C.丁经⑤、⑥、⑦过程获得的能量占甲、乙、丙总能量10%~20% D.丙处在第三营养级 二.非选择题 36.请据图回答: (1)图解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螳螂和黄雀具有 关系. (3)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 ,原因是 . (4)若螳螂全部迁走,绿色植物固定的总能量为a,则黄雀最多可获得 能量. 3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 的方法,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2)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一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有 (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3)某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如果A管中的10mL酵母液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在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值,结果如表所示.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 ,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造成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1210 3.7 4 1000 5.0 38.科研人员对一块水稻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水稻植株上稻苞虫虫卵的密度应该采用 ,研究水稻田范围内物种的丰富度,属于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 (2)某科研小组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对蝗虫进行了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①构建种群数量变化模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右图模型属于 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K值为 . ②引入鸭子前,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 只. ③通过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地区又进一步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降低蝗虫的 ;另一方面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进行 防治,该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 39.如图所示图中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 ,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 (2)图甲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 (3)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 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4)草原中有些植物被啃食后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使食草动物远离它们,避免被过度啃食,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四校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10每题1分,11-35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一个校园中的所有乔木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 C.池塘中的全部的蛇 D.一块棉田中的幼蚜、有翅和无翅成熟蚜等全部棉蚜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因此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属于种群应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答题. 【解答】解:A、一个校园中的所有乔木种类不止一种,不属于种群,A错误;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不是同一个物种,不是种群,B错误; C、池塘中的全部的蛇不属于同一个物种,不能构成种群,C错误; D、一块棉田中的幼蚜、有翅和无翅成熟蚜等全部棉蚜属于同一物种,是一个种群,D正确. 故选:D. 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它的实施有利于( ) A.降低出生率 B.调整年龄组成 C.降低人口密度 D.改变性别比例 【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②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和经济平稳增长,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④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解答】解:A、实施“二孩”政策提高了出生率,A错误; B、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调整年龄组成,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B正确; C、实施“二孩”政策提高了人口密度,C错误; D、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男女比例失衡,不会改变性别比例,D错误. 故选:B. 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 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 C.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解答】解:A、种群数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A错误; 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B正确; C、种群密度不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错误; 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受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会发生波动,D错误. 故选:B.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B.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C.植食性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有时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用k值表示.种群的数量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在某值上下波动的.建立自然保护区目的是防止珍稀动物被捕杀,提高它们的存活率. 【解答】解:A、环境容纳量是环境的固有属性,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环境容纳量不会变化,A错误; B、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 C、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夏季最大,C错误; D、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可以短时间内超越,但会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不是不可超越,D正确. 故选:D. 5.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每亩杂交水稻田的水稻年产量 B.某地区野兔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C.每平方米草地中青蒿的数量 D.某池塘中每立方米水体中鱼的数量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 【解答】解:A、每亩杂交水稻田的水稻年产量,不属于种群密度,A错误; B、某地区灰野兔每年新增的个体数为出生率的范畴,不属于种群密度,B错误; C、根据分析,每平方米草地中青蒿的数量为种群密度,C正确; D、鱼不一定是同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D错误. 故选:C.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以来源于生物,A错误; B、植物不仅能感受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也能感受物理信息,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C错误;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故选:D. 7.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考点】生态农业工程. 【分析】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捕食(如鸭和害虫)、竞争(杂草和水稻)、寄生(如噬菌体和细菌)和互利共生(根瘤菌和大豆).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成分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答】解:A、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杂草、水稻)属于生产者,A正确; B、鸭能捕食害虫,所以鸭和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B正确; C、杂草和水稻会竞争生存空间、阳光和营养等,两种属于竞争关系,C正确; D、生态系统是由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D错误. 故选:D. 8.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A. B. C. D.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本题是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分解者与原核生物、蓝藻、腐生细菌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判断.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其次还有蓝藻等光能自养的原核生物和化能自养的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活的动物;腐生细菌也属于原核生物. 【解答】解:A、a生产者包括d蓝藻和其他自养原核生物,分解者包含e腐生细菌,d蓝藻和e腐生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 B、原核生物C不全是生产者,还有消费者和分解者,原核生物C也不全是分解者,还有生产者、消费者,蓝藻d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e﹣腐生细菌全是分解者,B错误; C、b分解者与a生产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蓝藻是自养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不是腐生细菌,腐生细菌均属于c原核生物,且属于分解者b,C错误; D、e腐生细菌是分解者b不是生产者a,d蓝藻属于生产者a不属于分解者b,D错误. 故选:A. 9.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治污生态工程. 【分析】本题是微生物细胞呼吸在治理污染中的应用,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加入的菌种是需氧异养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 【解答】解:A、实现物质循环至少具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由题干信息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加入了分解者,因此不能实现物质循环,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可知,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因此污染物应是有机物,B正确; C、生态系统的组成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由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 D、泥浆生物反应器中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能量的输入,菌种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进行繁殖和呼吸,属于能量的转换和散失,该过程没有能量的传递过程,D错误. 故选:B. 10.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发现在水稻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晒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烧稻秆可提高土壤肥力,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考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分析】1、农业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离不开人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最终流向人类. 2、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 【解答】解: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最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A正确;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会含有农药和化肥等物质,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B正确; C、晒田使稻田中水分减少,根系为吸收水分会向土壤深处生长,缺水也会使水稻纵向生长减慢,均利于抗倒伏,C正确; D、焚烧稻秆可加速物质循环(比由微生物分解稻秆的速度快),提高土壤肥力,但这种做法并不能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能量在焚烧中以热能形式白白散失,没被利用,若将之投入沼气池,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沼气供人类利用,才有提高能量利用率的说法,D错误. 故选:D.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但恢复力稳定性低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 C.城市生态系统高度开放、自我调节能力强,而且人类起主导作用 D.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前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后者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答】解:A、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弱,A正确; B、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错误; C、城市生态系统高度开放,但组成成分较少,自我调节弱,另外人类起主导作用,C错误;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后者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D错误. 故选:A. 1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B.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就越多 C.群落的次生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D.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分析】落的结构类型: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分层现象 镶嵌分布 决定因素 植物分层:阳光 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 【解答】解:A、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A正确; B、由于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越多,B正确; C、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优势的取代,次生演替并非原有物种的恢复,C错误; D、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的垂直配置状况或垂直格局,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D正确. 故选:C. 13.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知识. 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群落的演替. 【解答】解:ABCD、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成为优势物种,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森林的边缘到中心地带分布着不同生物,体现了森林群落的( ) A.营养结构 B.年龄结构 C.垂直结构 D.水平结构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 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解答】解:森林的边缘到中心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体现了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故选:D. 15.下列属于竞争实例的是( ) A.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B.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C.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解答】解:A、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属于互利共生,A错误; B、蚂蚁喜欢取食蚜虫腹部末端所分泌的含有糖分的蜜露,所以蚂蚁常常保护蚜虫,甚至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有时蚜虫缺乏食物时,蚂蚁还会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二者关系为“互利共生”,B错误; C、菜粉蝶幼虫与蜜蜂虽然都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但是菜粉蝶幼虫主要吃叶片,而蜜蜂主要采食花蜜,二者不能构成种间竞争,C错误; D、两种绿藻属于两个物种,二者竞争阳光、养料等生存资源,同时根据一种增加另一种减少,可推测是竞争关系,D正确. 故选:D. 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B.物质流和能量流是循环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最高营养级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三者的关系 (1)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生态系统各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生态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具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2)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甚至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有信息传递. 【解答】解: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其中生产者能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而分解者则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释放到无菌环境中,A正确; B、物质能循环,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B错误;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最高营养级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C正确;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17.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 ) 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C.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D.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1、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2、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三者的关系: (1)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生态系统各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生态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具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2)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甚至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有信息传递. 【解答】解:A、农田生态系统不断输出农产品,因此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A正确; B、植物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因此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B正确; C、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这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C错误; D、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大熊猫不能得到足够的能量,不足以维持生存,D正确. 故选:C. 18.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A、B、C、D中的能量之和 B.信息传递仅发生在A、B、C、D之间 C.此图不能完整的表示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D.B营养级中的生物个体数目一定比A营养级中的少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其中A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C和D依次表示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的同化量. 【解答】解: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A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 B、信息传递不仅发生在生物之间,还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B错误;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其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因此此图不能完整的表示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C正确; D、B营养级中的生物个体数目不一定比A营养级中的少,如一棵树和这棵树上的昆虫,D错误. 故选:C. 19.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正确的是(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②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两个不同的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其中大麦和狗尾草属于生产者,其余均为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该食物网含有4条食物链,即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 【解答】解:①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①错误; ②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②正确; ③蛇处于第四与第五共2个不同的营养级,③正确;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④正确; ⑤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总能量小于蝗虫可利用总能量,⑤错误. 所以,②③④正确. 故选:B. 2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 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分析题图:该图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库;过程①表示捕食关系,②表示呼吸作用,③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解答】解:A、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1和2仅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A错误; B、3是分解者,其中有原核生物的部分细菌,另外还有真核生物的真菌和营腐生生活的动物,B错误; 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C正确; D、①代表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②代表细胞呼吸,D错误. 故选:C. 21.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B.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C.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负相关 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据图分析,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量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强. 【解答】解:A、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y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x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A错误; B、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则抵抗力稳定性越强,y值小,恢复力稳定性越弱,x越大,B错误; C、y的大小反映了抵抗力稳定性大小,x表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高低,对于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弱,则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但这也不绝对,在环境条件恶劣的地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C错误; D、TS值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该值越小,则表示生态系统总稳定性越大,D正确. 故选:D. 22.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C.若ml<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生物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多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就是用于系统流动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m4<m3<m2<m1,m是某个营养级全部个体的有机物总量,而不是每个个体的有机物的质量;当m1<5m2时,说明能量传递效率高于20%,将影响生物和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若b种群数量增加,将捕食更多的a生物,故a种群数量下降,而c和d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更多,种群数量增加. 【解答】解: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B正确; C、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前一营养级能量(物质)大于等于后一营养级能量的5倍,才能满足后一营养级的能量需要,C正确; D、两营养级之间,高营养级所含能量一定少于低营养级所含能量,但两营养级间生物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大小没有必然规律,D错误. 故选:D. 23.如图所示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图中青蛙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能量可被农作物重新利用 D.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其中水稻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昆虫、青蛙、蛇和鼠属于消费者.秸秆可作为饲料饲养家禽,可配置培养基培育食用菌,也可以进行沼气发酵形成沼气,用于生产实践. 【解答】解: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正确; B、图中青蛙和蛇只有捕食关系,B正确; 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CO2和矿质元素均可被农作物利用,但产生的能量不可被农作物利用,C错误; D、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D正确. 故选:C. 24.如图所示 图中曲线表示了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已知种群丙为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乙→甲 B.种群乙在第5﹣7年间个体数下降是由于甲的增加和丙的减少所致 C.乙和甲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从图中分析可知,丙乙甲三者之者存在捕食关系,而题目中已经说明了丙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乙和甲是消费者,其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乙→甲. 从乙曲线可发现,AC过程中种群量在减少,CD过程中种群数量在增加. 【解答】解:A、丙乙甲三者之者存在捕食关系,而题目中已经说明了丙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乙和甲是消费者,其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乙→甲,A正确; B、种群乙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的原因应从两方面分析:①食物来源,在这期间丙的数量在减少;②天敌的数量,在这期间甲的数量在增加,B正确; C、甲和乙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在的功能是加速物质循环,C正确; D、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因此一定自然区域内,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生物群落还应包括分解者,D错误. 故选:D. 25.图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图b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倒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组成a和b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生物因素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 B.流经a或b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a或b生态系统的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C.b生态系统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D.人类活动均对a或b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解答:A、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为生产者,需要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分解者将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所含的有机物质转换为简单的无机物,A正确; B、流经a或b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或b生态系统的植物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错误; C、b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其内的动植物和人类活动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C正确; D、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a有影响作用,对b人工生态系统平衡中起决定作用,D正确. 故选:B. 26.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 D.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小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具题意分析,λ值为相邻两年的种群数量相对比值,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 由图可知:在第1~第3年之间λ>1,乌鸦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在第3~9年间λ<1,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到第9年时λ=1乌鸦种群数量维持稳定. 【解答】解:A、乌鸦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种群密度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故A错误. B、在第3~9年间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故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比第3年少;故B错误. C、第1~6年时,乌鸦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而“J”型曲线的λ值是固定值,而且种群数量是增加;故C错误. D、从第3年到9年间,λ值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到第9年数量最少,在9~10年间保持数量稳定;故D正确. 故选D. 27.如图所示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或迁入率,乙为死亡率或迁出率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解答】解:A、甲为出生率或迁入率,乙为死亡率或迁出率,A正确;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 C、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C正确;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D错误. 故选:D. 28.某种动物迁入新的环境后,其在8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第8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0.01 A.在这8年间,该动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 B.第5年时该动物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与第2年相比,该动物在第8年时的种内斗争比较激烈 D.第4年时,该动物的种群数量很可能为该种动物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据表格分析,第1年到第4年种群增长率增加,第4年到第8年种群增长率减少,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而且第4年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为,第8年种群数量为0,种群数量接近K值. 【解答】解:A、在这8年间,该动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大致呈“S”型,A错误; B、,第5年时该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 C、与第2年相比,第8年时种群数量多,种内斗争比较激烈,C正确; D、与第4年相比,该动物在第5年时的种群增长速率减少,但大于0,则数量增加,D错误. 故选:C. 29.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C.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分析】调查土壤中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 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 【解答】解: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正确; B、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B正确; C、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C错误;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D正确. 故选:C. 30.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用样方法调查稻田中稻飞虱的种群密度 C.用样方法调查银杏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应随机取样;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要统计方格内的菌体,边线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两边. 【解答】解:A、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部分标志物脱落,可判断实验所得到数值可能会比实际数值偏大,A正确; B、用样方法调查稻田中稻飞虱的种群密度,稻飞虱会飞,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B错误; C、用样方法调查银杏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C错误; D、正常统计时,血球计数板的框格边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两边,所以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则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D错误. 故选:A. 31.下列统计结果的误差产生原因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标志重捕法:生物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 C.丰富度调查:装土样的塑料袋标记弄混 D.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 【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在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注意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样本数据足够大等. 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因此该方法的前提是标记的和未标记的个体被重补的概率相等. 在培养酵母菌时需注意一些注意点,如:用葡萄糖的液体培养液培养酵母菌;取样时要摇匀使酵母菌混合均匀;浓度过高时可加蒸馏水稀释;显微镜下要随机选取样方数酵母菌数目等. 【解答】解:A、在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如果在个体密集区取样会导致统计结果偏大; B、在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如果生物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会导致统计结果偏大; C、在物种丰富度调查过程中,如果装土样的塑料袋标记弄混,可能会导致统计结果偏小; D、由于酵母菌属于碱性厌氧型生物,在不摇匀时会沉在试管的底部,因此在下层取样时会导致统计结果偏大. 故选:C. 3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逐年引入一定数量的三种生物A、B、C,这三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间关系,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A、B之间是捕食关系 B.物种B、C之间是竞争关系 C.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会使物种C的种群密度间接增大 D.增大物种A、C的种群密度会增加物种B的环境容纳量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3、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解答】解:A、根据曲线图可以判断A物种与B物种之间为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A正确; B、根据曲线图可以判断物种B、C之间是竞争关系,B正确; C、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则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会使物种B的种群密度减小,物种B、C之间是竞争关系,故可导致物种C的种群密度间接增大,C正确; D、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增大物种A、C的种群密度不会增加物种B的环境容纳量,D错误. 故选:D. 3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它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群落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群落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又称为初生演替.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火山爆发,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 【解答】解:A、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弃耕的农田不一定能形成树林,即还需要适宜的自然条件,A错误;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不一定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如火山喷发、地震等,B错误;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先出现,接着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正确; D、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也常成为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D错误. 故选:C. 34.如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传递 B.A物种含有的能量比B物种多 C.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捕食关系 D.物质在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循环的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两条曲线呈非同步性变化,可以判断A物种与B物种之间为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 【解答】解:A、信息可在不同的物种间传递,调节种间关系,A正确; B、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能量是逐级递减的,A含有的能量较多,B正确; C、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捕食关系,C正确; D、物质循环是指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D错误; 故选:D. 35.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丁构成生物群落,箭头①~⑨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过程提供的 C.丁经⑤、⑥、⑦过程获得的能量占甲、乙、丙总能量10%~20% D.丙处在第三营养级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丁是分解者;①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②、③、④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的传递的形式是有机碳,⑤、⑥、⑦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⑧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⑨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解答】解:A、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碳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故图中大气中的气体X代表CO2,A错误; B、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由太阳能转化的活跃的化学能提供,B错误; C、捕食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丁是分解者,不是捕食食物链,C错误; D、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丙为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6.请据图回答: (1)图解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 (2)图中共有 两 条食物链,螳螂和黄雀具有 捕食和竞争 关系. (3)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 增多 ,原因是 黄雀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消耗 . (4)若螳螂全部迁走,绿色植物固定的总能量为a,则黄雀最多可获得 0.04a(或) 能量.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为一个生态系统.食物链有两条: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绿色植物→蝉→黄雀→蛇. 【解答】解:(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2)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即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绿色植物→蝉→黄雀→蛇.螳螂和黄雀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3)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消耗,因此黄雀的数量将会增多. (4)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若螳螂全部迁走,绿色植物固定的总能量为a,则黄雀最多可获得a×20%×20%=0.04a(或)能量. 故答案为: (1)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2)两 捕食和竞争 (3)增多 黄雀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消耗 (4)0.04a(或) 3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 抽样检测 的方法,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适当稀释菌液 . (2)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一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有 ②③ (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3)某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 温度、营养物质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如果A管中的10mL酵母液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在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值,结果如表所示.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 2→4→1→3 ,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 ,造成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1210 3.7 4 1000 5.0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采用抽样检测法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在计数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酵母凝聚沉淀,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误差小.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 4、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一般可采取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处理,另两边不计数. 5、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来计算,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其平均值.计数时应不时地调节焦距,才能观察到不同深度的菌体.按公式计算每mL(或10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 6、血球计数板的清洁.血球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 【解答】解:(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法;若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适当稀释菌液,最后计数的结果需乘以稀释的倍数. (2)①将适量干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①正确; ②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②错误; ③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③错误;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④正确; ⑤血球计数板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再使用显微镜计数.这是因为计数室中的菌悬液有一定的高度(0.1mm),需要让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的网格线中,避免细胞分布在不同液层深度,导致计数时被遗漏,⑤正确. 故选:②③. (3)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营养物质,因此该实验的课题名称是:探究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②由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培养液的PH会不断下降,因此根据PH值变化可以确定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2、4、1、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造成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故答案为: (1)抽样检测 适当稀释菌液 (2)②③ (3)①温度、营养物质 ②2→4→1→3 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 38.科研人员对一块水稻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水稻植株上稻苞虫虫卵的密度应该采用 样方法 ,研究水稻田范围内物种的丰富度,属于 群落水平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 (2)某科研小组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对蝗虫进行了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①构建种群数量变化模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右图模型属于 数学 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K值为 N2 . ②引入鸭子前,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 N01.03t 只. ③通过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地区又进一步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降低蝗虫的 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 ;另一方面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进行 生物 防治,该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 【解答】解:(1)调查水稻植株上稻苞虫虫卵的密度应该采用样方法,研究水稻田范围内物种的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2)①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故此时蝗虫的数量的K值为N2. ②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1.03t只. ③改造蝗虫发生地可以降低蝗虫的K值.另一方面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 (1)样方法 群落水平 (2)①数学 N2 ②N01.03t ③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 生物 39.如图所示图中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 DB (用字母表示). (2)图甲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含碳有机物 . (3)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 负反馈 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自我调节 能力. (4)草原中有些植物被啃食后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使食草动物远离它们,避免被过度啃食,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A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代表消费者,C代表分解者,D代表生产者;①代表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②表示捕食关系,③表示分解作用. 图乙代表的是食物网,草是生产者,其他代表消费者,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解答】解:(1)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该过程能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糖类等有机物;图乙为食物网图解,其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应图甲中的D、B. (2)②表示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流动过程,而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③表示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而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3)当蛇数量减少蟾蜍无天敌,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4)草原中有些植物被啃食后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使食草动物远离它们,避免被过度啃食,这种“气味”类化学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DB (2)含碳有机物 (3)负反馈 自我调节 (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016年12月6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