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九江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高一历史备课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 A.反映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 B.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 C.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 D.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 3、“道,未有外乎其心者”“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结合所学判断,此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老子 B.程颐 C.朱熹 D.陆九渊 4、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大概为1699万人,与唐玄宗末年相比,国家控制人口减少了约3593万人。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人地矛盾得到缓解 B.战争导致人口锐减 C.唐朝中央权力衰微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5、顾炎武《日知录》指出: 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降国力转趋衰弱 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颠峰,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 D.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6、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 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7、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这一做法是为了 A.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 B.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 D.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 8、在创办洋务过程中,李鸿章曾感叹自己“三十年来日在谣诼之中”,张之洞也说自己“无日不在荆天棘地之中”。两人遭受攻击可能是因为他们 A.违背了封建伦理纲常 B.与顽固派根本立场相悖 C.挑战了重义轻利观念 D.对西学的理解过于肤浅 9、南京国民政府在1930年底同意裁除厘金,1933年和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1935年资源委员会实施重工业五年计划,1933—1937年先后设立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良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等等。这些措施 A.得益于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具有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特征 C.实现了民族工业的稳定发展 D.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 10、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粮食局工作的侯传国保存着一张《滕县人民委员会清产核资批准通知书》,这是其父亲在1957年1月把家中的积蓄入股到薛城面粉厂而得到的特殊“股票”。这张“股票” A.说明国家重点鼓励股份制企业发展 B.是中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C.见证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D.反映了新中国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 11、罗马法的“法学的论证”方式,在政治领域表现为“依据人们的权利和统治者有依据的权力来推理”。在帝国时代,元首或皇帝总揽帝国大权,法学家们认为“ 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这一思想 A.否定了雅典人的人民主权原则 B.蕴含了启蒙思想中的契约精神 C.强调了法律应重视证据的思想 D.确立了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12、有学者说,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其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推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13、史家评论某地的历史发展,指出:这个地方因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当地人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率先从中世纪转变到近代,创造出新的时尚。“某地”是指 A.西班牙 B.意大利 C.德意志 D.法兰西 14、从中世纪以来,在西欧就流行着一个传说:祭司王约翰是东方一个强有力的基督教君主。西欧的基督徒梦想和这位君王建立联盟,以便共同攻打穆斯林的势力。热心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这则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东西方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B.宗教改革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动力 C.地理大发现中的宗教动因 D.建立宗教联盟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源 15、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此现象说明 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B.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16、以下为有关人与神关系的三段资料。 资料一:世人因为神赐的灵魂,才能领略神创造的世界;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 资料二:人无法自己挣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人只有对上帝负责,才能自由体验上帝的恩宠。 资料三:个人是独特、理性和有创造性的;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但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才是对神的最高尊崇。 这三段资料分别来自不同时期的作者,他们依次是: A.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 B.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 C.路德教徒、中世纪基督徒、人文主义者 D.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 17、18世纪,有英国学者说:“英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因为商人的孩子,或至少是他们的孙子,开始与出身最高贵和出身于最古老家族的人一样,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员、枢密院官员、法官、主教和贵族。”这说明当时英国 A.资本主义经济正在改变社会面貌 B.传统的经济政治格局已被彻底颠覆 C.绅士由贸易多少和经济地位决定 D.国内外贸易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完成 18、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职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议会的选举 D.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19、1787年6月4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富兰克林发言说:“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人,会是个好人,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就无人知道了。这也和别的国家一样,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专制而告终。”为此,新成立的美国 A.采用民主共和政体 B.颁布成文宪法 C.构建分权制衡体制 D.修改邦联制度 20、英国是早期黑奴贸易主要国家之一,1806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宣布绝对禁止非洲的奴隶贸易,美国也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贩奴的法令。由此可知,奴隶贸易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阻碍了欧美社会的进步 B.违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 C.不利于殖民统治的稳定 D.与资本主义新发展不相适应 21、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反映了内阁行政权扩大的趋势 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有利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 22、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驱动福特式“创新”的是 A.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B.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 C.美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 D.标准化生产开始出现 23、格·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着重解决苏联存在的根本问题 B.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C.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着力批判个人崇拜 24、 表1 []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巴西 南非 GDP排名(2011年) 2 9 10 6 27 人均GDP排名(2011年) 93 56 134 53 71 全球繁荣指数(2011年) 52 59 91 42 69 全球创新指数(2011~2012年) 34 51 64 58 54 金融发展指数(2011年) 19 39 36 30 29 经济自由度指数(2011年) 92 81 94 102 87 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指数(2012年) 1 8 3 5 14 表1反映了金砖国家在全球主要指数的排名情况。据此可知,金砖国家 A.瓦解了世界经济旧秩序 B.在全球经济中绝对优势明显 C.经济发展有较高相似性 D.加速了世界经济区域化进程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5题2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6分,共52分。) 25、(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西票号主要是为满足长途贩运贸易的需求而发展,但随着近代化的进程其业务也在逐渐转变,如汇兑官款、垫付京协饷、吸收官吏及户部存款、间接履行了“代理国库”的职责。但其业务仅局限于汇兑官款和解缴税收,以赚取汇水和官款放贷的盈利。山西票号所吸收官款主要是通过与官吏之间的私人关系,甚至为部分官员的“非法”款项提供便利。对清政府而言,票号汇兑官款、垫付京协饷仅仅是在危机时期的“权宜”之计,由地方政府上奏中央而得到临时允准,既没有“硬性” 的契约进行保障,也没有得到清廷法律上的认可和支持。由于政府与票号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政府将会有强制性借贷激励,并可能以各种理由进行赖债;而一旦政府违约,商人就无法进行诉讼,也不可能对政府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山西票号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特别是后来的新式银行则存在着竞争和替代关系,始终未能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银行。 材料二:英格兰银行初创时期完全是一家私人股份制银行机构,所发行的银行券受到了公众的欢迎。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向政府提供贷款与发行银行券(“流通钞票”)。市场上流通的以本票形式存在的国家贷款,既可以兑换有息国库券,也可以偿付债务人。英格兰银行对这种票据的承兑性,极大地提高了票据的流通性。国债对商业发展的资金筹措做出了明显的贡献,并在后期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整个18世纪,英格兰银行一直为国内外的客户以贴现率为5%或6%来贴现票据。成立于1773年的伦敦票据交换所成员在英格兰银行开有往来账户,会员的往来账户依赖于转账结清,而无须贵金属的支付。因此英格兰银行成立的目的无疑是通过经营基本的银行业务来获取利润。英格兰银行通过代理国库而带动了英格兰私人银行和乡村银行的大发展,从而逐渐确立起了其国家银行的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燕红忠《从山西票号看传统金融的近代化转变——基于与英格兰银行发展路径的比较视角》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山西票号和英格兰银行在经营上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票号和英格兰银行各自产生的历史影响。(12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 1644年,多尔衮召见传教士汤若望,委任他主编新历。 1687年,法国路易十四和法国皇家科学院派遣了白晋等五名精通天算地舆的传教士来华。 1590年,耶稣会士罗明坚返回欧洲后向罗马的外交官和耶稣会士学者提供了其巨著《图书论》中有关中国的资料。 1687 1697年,康熙特派白晋为“钦差”,赴法争取招聘更多的科学家和携带更多的科学书籍来华。 1715年,康熙授意传教士德里格、马国贤致书教皇,要他选择精通“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几人来中国以效力”。 1720年,九名技艺人才随教皇使节到中国,受到康熙的任用和优厚待遇。 年,巴黎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国的哲学家孔夫子》。 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稣会士在中国的考察资料汇总成的巨著《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1767年,魁奈因发表鼓吹中国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誉为“欧洲的孔子”。 1770年后,霍尔巴赫发表《社会体系》,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布“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 ——《荀子》 材料二:荀子的思想相当驳杂,他的寿命长、阅历多、涉猎广、著述富,是使其驳杂的一些因素。书非成于一时,文非作于一地,适应环境与时代自然不免有所参差。但他并不纯其为儒,而是吸取了百家的精华,确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因此我觉得他倒很像是一位杂家。杂家代表《吕氏春秋》一书,事实上是以荀子思想为其中心思想,也就是我这一断案的旁证了。 ——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荀子的思想特征及其成因。(8分) 九江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D C D B A C B C B A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C B B A A C D A A C C 二、非选择题 25、(1)同:都是从私人金融机构起步,后都承载了一定的“代理国库”的职责。(4分) 异:山西票号与政府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没有任何法律保障;英格兰银行与政府的关系较融洽,其真正具有“代理国库”的作用。(4分) 主要原因:两国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当时中国是君主专制社会,政府强力掌控经济,而英国已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相对宽松。(4分) (2)历史影响:山西票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的金融近代化,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但与其它金融机构竞争激烈,最终没有发展成为国家银行且日趋没落;(6分)英格兰银行带动了其它私人银行和乡村银行的发展,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最终成为国家银行,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巩固了民主政治等。(6分) 26、示例一: 论题:明清之际中西文化对话中,西学东渐促使中国文化融入世界。(2分) 阐述:地理大发现后,传教士东来传教的同时,向中国传播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先进科学文化。清初对外域先进文明的热忱欢迎,显示出一种锐意进取的文化精神及开放的文化心态。当时的知识分子从传教士那里接受了欧洲先进的地理学、天文学、数学、物理学,以及农田水利等先进的科学文化。即明清之际在传教士的影响下,早期的西学东渐揭开了序幕,中国开始真正地了解世界,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接轨。(10分,言之有理亦可) 示例二: 论题:明清之际中西文化对话中,中学西传推动了欧洲文明的发展。(2分) 阐述:地理大发现后,传教士东来传教的同时,中国的儒学、历史、政治和科技等在欧洲传播开来。虽然他们所理解和表述的中国文化,带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与中国本土文化形似却神异,但是也显现了中国文化所蕴藏的巨大生命力。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者的影响是经过传教士的吸收才发生作用的。即明清之际在传教士的影响下,中国文化成为启蒙思想者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对欧洲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0分,言之有理亦可) 27、(1)人性本恶;可通过学习而从善;礼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群生存的制度;隆礼贵义;礼法并用;君主集权。(8分) (2)特点:吸收融合各家思想。(2分) 成因:战国末年的社会正在一步步地由分裂割据向大一统过渡;荀子阅历多、涉猎广,取各家思想之长,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融会贯通。(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