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高二质量调研试题 生 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O2刺激呼吸中枢,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 人体的体温感觉中枢在下丘脑 C. 血浆的pH稳定与HCO3ˉ、HPO42ˉ等离子有关 D. 激素具有高效性,同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人体的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人体的血浆PH稳定在7.35~7.45,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ˉ、HPO42ˉ等离子有关。激素具有微量高效性,不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起调节作用。 【详解】CO2刺激呼吸中枢,属于体液调节,A错误;人体的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血浆的PH稳定与缓冲物质HCO3ˉ、HPO42ˉ等离子有关,C正确;激素具有高效性,激素只起调节作用,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点睛】本题易做错A项,CO2刺激呼吸中枢,CO2作为信息分子调节呼吸中枢活动,体现了体液调节,很多学生一看到呼吸中枢就认为存在神经调节,如果表述为“刺激呼吸中枢后调整呼吸节奏”,则可以体现神经调节。 2. 下列关于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跳水运动员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 B. 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也能分泌激素 C. 激素只能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 D. 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答案】B 【解析】 跳水运动员做出复杂的动作,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的,A错误;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B正确;激素随体液运输,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但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C错误;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如自身免疫病,D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3. 下图为中枢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图中①、②、③表示神经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共有突触7个,完整神经元3个 B. 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可沿着3条途径传到B处 C. 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其中耗时最长的一条途径经过5个突触 D. 图中①②③有的可能为抑制性神经元,也可能是兴奋性神经元 【答案】B 【解析】 神经元包括树突和轴突,以及细胞体构成的,图中共有突触7个,完整神经元3个,A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可沿着4条途径传到B处,B错误;经过突触越多,消耗的时间越长,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其中耗时最长的一条途径经过5个突触,C正确;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图中①②③有的可能为抑制性神经元,也可能是兴奋性神经元,D正确. 【考点定位】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名师点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4.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能感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将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 B. 下丘脑可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C. 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D. 下丘脑可释放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正确;下丘脑可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B正确;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生理活动,C正确;下丘脑分泌释放抗利尿激素至垂体,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D错误。 综上,本题答案为D。 5.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B. 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 C. 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 D. 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而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物质,但是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6.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B. 糖尿病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 C. 艾滋病和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D. 艾滋病患者更易发生恶性肿瘤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缺失密切相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过敏反应: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自身免疫病:是因为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将自身结构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因为HIV病毒进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 【详解】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A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另一方面,胰岛B细胞正常,若胰岛素受体缺陷,也会引起糖尿病,B正确;艾滋病因为HIV攻击T淋巴细胞引起的免疫缺陷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而风湿性关节炎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不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错误;发生恶性肿瘤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缺失密切相关,D正确。 综上,本题答案为C。 【点睛】本题易做错C项,注意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而风湿性关节炎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不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7. 朗格汉斯细胞能捕获和处理侵入皮肤的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使特异性T细胞增殖和激活。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在感染人的过程中,由存在于表皮细胞中的朗格汉斯细胞产生的朗格汉斯蛋白与其构成了第一道屏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种吞噬细胞,具有识别和呈递作用 B. 朗格汉斯蛋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 朗格汉斯蛋白对艾滋病病毒的屏障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D.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体液免液和细胞免疫 【答案】C 【解析】 朗格汉斯细胞能捕获和处理侵入皮肤的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使特异性T细胞增殖和激活,由这句话可知,朗格汉斯细胞与吞噬细胞功能一样,吞噬细胞清除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格汉斯细胞产生的朗格汉斯蛋白与其构成了第一道屏障,可知朗格汉斯蛋白对艾滋病病毒的屏障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8.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不能进行非极性运输 B. 生长素由专门的器官产生,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C. 生长素和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 D. 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种子的形成,从而形成无子果实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 分布部位: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的种子和果实; 运输:横向运输:植物受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作用时,在胚芽鞘尖端会出现横向运输 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单向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韧皮部,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 【详解】生长素在成熟茎的韧皮部可发生非极性运输,A错误;植物激素不是由特定器官产生的,生长素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都可以合成,B错误;生长素与靶细胞结合后可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C正确;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涂抹未受粉的雌蕊,促进子房发育,可以获得无子果实,D错误。 9.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内调节生长发育的天然物质称为植物激素 B. 在蔬菜和水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 C.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水稻可以提高产量 D.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拮抗调控作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非常重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故A错;赤霉素具有促进茎生长的作用,水稻需要收获种子,因此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故C错;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应该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植物弯向右侧生长,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⑧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⑦处 C. 切除①,放置一块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则生长素能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②处 D. 浓度为10-8(mol·L-1)的生长素对芽和茎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对根的作用是抑制生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顶端优势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重要体现;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 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长得快,向光侧分布少,长得慢。 【详解】 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植物弯向右侧生长,是因为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长得快,向光侧分布少,长得慢。植物的向光性体现出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未能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错误;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受重力影响,生长素由⑧处向⑦处运输,⑦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⑧处,根对生长素敏感,⑦处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⑧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根将向下生长,B错误;切除①,放置一块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侧芽②的生长依然被抑制,说明②的生长素浓度依然高,说明顶端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还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到②,是主动运输,C正确;看图可以知道:生长素浓度为10-8(mol·L-1)时,,对根、芽、茎生长的作用分别是促进、促进、促进,D错误。 11.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 个体的内分泌调节不会改变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 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环境容纳量也可以用K值表示。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一个种群的K值并不是不变的,当环境资源改变时,K值也会随之改变。 【详解】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超过环境容纳量,故A项错误;种群的内源性因素主要是领域行为和内分泌调节,它们会影响种群的数量,会间接影响环境容纳量,故B项正确;在理想状态下,即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无K值,种群数量将连续、不断增长,故C项错误;环境容纳量主要由环境中的有效资源决定,夏季食物资源丰富,植食动物环境容纳量一般在夏季达到最大值,故D项错误。 12.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答案】B 【解析】 A 项中的年出率为20÷100=20%。由于该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所以当雌雄比例为1:1时,出生率最高。当动物的性成熟推迟时,出生率会变低。对于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稳定型次之,衰退型最低。 【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 13.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 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 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 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表中的数据 D. 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 【答案】D 【解析】 由于增长速度先增大后变小,所以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为1.20,所以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研究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C错误;由于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D正确。 14.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①~⑤步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步骤共有 ①将适量干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A. 2步 B. 3步 C. 4步 D. 5步 【答案】B 【解析】 【分析】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提供的培养液应保证营养物质,可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者葡萄糖溶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一滴培养液,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详解】①项,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为酵母菌生长提供能源和碳源,适宜条件为酵母菌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故正确。②项,吸取培养液前要振荡锥形瓶,待酵母菌分布均匀后在进行取样,故错误。③项,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一滴培养液,让培养液自行渗入,故错误。④项,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故正确。⑤项,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故正确。 综上所述,因为①④⑤正确,②③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 15.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改变使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变化 B. 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 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间竞争 D. 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的空间结构: 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详解】因为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所以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故A项叙述错误。这种改变是灌木种群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不属于群落的演替,故B项叙述错误。均匀分布是因为个体所需空间较大,相互之间的种内斗争结果,故C项叙述错误。幼小个体和小灌木的集群分布,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有关,故D项叙述正确。 16.我国北部某地区,一段时期内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由茂密森林变成了茫茫荒原,后来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又逐渐形成了一片人工林海。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人工林海的形成属于次生演替 B. 该实例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会改变方向 C. 现在的人工林海与原来的荒原相比,其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D. 人工林海每年向空气中释放几十万吨氧气,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次生演营是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湿地边坡恢复为林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可以使群落向不良方向演替,也可以使群落演替向良性方向发展。 【详解】湿地边坡恢复为林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错误;现在的人工林海与原来的荒原相比,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正确;人工林海每年向空气中释放几十万吨氧气,调节大气,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功能),D正确。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某植被严重破坏的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三个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有在灌木阶段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B. 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光照条件的影响 C. 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D.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该演替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可知出现最晚的是灌木,灌木替代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替代了一年生草本植物。所以①为一年生草本植物,②为多年生草本植物,③为灌木。 【详解】在垂直方向上,植物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群落下面各层要比上层的光照弱,而光照会影响各个阶段的植被,故各个阶段群落中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即A项表述错误;群落垂直分层更复杂,物种①在垂直水平上获得的光越来越弱,种群数量也越少,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是因为光照减弱,即B项表述正确;b→c段群落由多年生草本阶段向灌木阶段过渡,灌木取代了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②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的水平,而且保持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而一生草本植物①逐渐降低到0,说明②能在灌木丛下生长,能适应灌木丛较弱光线,即C项表述正确;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即D项表述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8.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 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 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答案】D 【解析】 甲是个体,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错误;乙是种群,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后,将会在该值上下波动一段时间,B错误;丙是群落,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C错误;丁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组成,所以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无机环境影响,D正确。 【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名师点睛】梳理书本知识理清楚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定义,结合选项选出正确答案。本题易混乱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定义,列如群落的定义容易忽视分解者。 19.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分解者 D. 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 【详解】 土壤微生物可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等,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进入物质循环,故A项叙述正确。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土壤微生物能够分解动植物等的遗体,所以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故B项叙述正确。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土壤中的无机物(亚硝酸等)转化为能供给自身能量的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故C项叙述错误。秸秆中的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变成无机物,可再被农作物利用,如分解后形成的氮元素可以被再吸收,故D项叙述正确。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 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 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正确;B.分解者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动物的排泄物,这些物质中的能量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B正确;C.生态系统的能量不断地输入又被输出,故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正确;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还有一部分储存在自身的有机物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这部分的能量又可以流给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D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2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种群的数量超过 K/2 时,易导致该种群的丰富度降低 B.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同化量可以用生产者的干重积累量表示 C.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部分脱落,则实际值比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偏小 D. 捕食者的存在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并不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不同群落生物物种数目是不同的,丰富度也是不同的。 2、生产者的同化量=生产者的干重积累量+呼吸消耗。 3、物种引入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或者因生态系统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而成为入侵者,大多会在新的环境中大肆繁殖、扩散并造成危害,改变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使当地的一些物种消失,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降低。 【详解】当种群的数量超过 K/2时,种群数量增加,丰富度是针对群落来说的,故“种群的丰富度降低”这一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同化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B项错误。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标志个体数,标志物部分脱落,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故C项正确。捕食者的存在会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如引入我国的水葫芦、食人鱼等),则首先会减少当地的物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主要通过破坏食物链的方式造成其他物种消失或者是濒危),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D项错误。 22.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 B. 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 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小于1 357( J·m-2·a-1) D. 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征,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 【详解】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从生产者算起,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幽蚊幼虫→太阳鱼→鲈鱼,鲈鱼是第五营养级,A正确。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780+4200)/31920=25%,B正确。太阳鱼同化的能量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和未被利用的。图中已知流入一下一营养级的为126 J·m-2·a-1,因此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小于1483-126=1357 J·m-2·a-1,C正确。该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因此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点睛】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 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 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 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一定就越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过程:一个来源 (上一营养级),三个去向(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2、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金字塔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 ),传递效率为10%~20%。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3.举例:碳循环。 【详解】使用粪便作肥料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植物利用这些无机物(如氮、磷、钾)完成自身代谢,无机物中不含能量,所以能量没有流向植物,没有对能量进行多级利用,故A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故B项错误。环境中的碳以的形式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空气中的。生物群落中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将有机物分解为 ,返还给无机环境,故C项正确。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越多,其总能量越多,又因为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不变的,所以捕食他们的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高,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4.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B、C分别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 B. 图1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2、3、4、5 C. 图2中②/(①+④)的比值代表兔与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图2中③和④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并流向分解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图1中C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1表示光合作用,2、3、4、5表示呼吸作用。图2中,①表示草流入兔的能量,即兔的同化能,②表示兔流入狼的能量,即狼的同化能,③表示兔的粪便能,属于草的同化能,④表示兔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之比。 【详解】图1中B是分解者,C是生产者,A错误;据图分析,2、3、4、5表示呼吸作用,B正确;图2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与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图2中④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并流向分解者,③表示兔的粪便能量,属于草的同化量,D错误。 25. 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关于该实例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 野生扬子鳄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C. 野生扬子鳄种群的繁衍, 离不开信息传递 D. 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②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 ③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题中只涉及扬子鳄一种生物,因此没有体现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A错误;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信息传递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并未提到调节野生扬子鳄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故B错误,C正确;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D错误。 26.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B. 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 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大 D. 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体上符合Nt=N0·λt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豆.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对一个种群来说,种群密度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来决定的。曲线Ⅰ和曲线Ⅱ相比,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田鼠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相应的也为猛禽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猛禽的密度会更大。通过合理植树,控制鼠害,这样可以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详解】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当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密度减少,当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时种群密度基本不变,即A项正确。b点之后,株冠开始形成,这样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同时,周围的生物也逐渐丰富,为田鼠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即B项正确。曲线Ⅰ和曲线Ⅱ相比,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猛禽提供更多栖息场所,猛禽的密度会更大,即C项正确。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是Nt=N0·λt,而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不符合J型曲线,即D项错误。 27.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不会增加生物多样性 B. 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 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会逐渐降低 D. 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价值:①潜在价值:目前不清楚;②间接价值: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③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途、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②易地保护:为即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详解】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下降,A正确;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会逐渐增加,C错误;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B. 与果醋发酵相比,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C.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D.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答案】A 【解析】 【分析】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原理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 C6H12O6 → 2C2H5OH+2CO2+能量。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条件 18-25℃ 先通气,后密封 10-12天 30-35℃ 全程通气 7-8天 【详解】适当加大接种量,菌体的基数增大,可快速形成优势菌群,抑制杂菌生长,提高发酵速率,故A项正确。18~25℃适合酒精发酵,醋酸菌是嗜热菌,一般在30-35℃ 培养,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故B项错误。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要先进行隔绝空气果酒发酵,再供氧进行果醋发酵,故C项错误。人工接种菌种单一,自然发酵风味更好,但其菌群丰富,会导致品质降低,故D项错误。 29.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B. 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C. 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 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C 【解析】 制作腐乳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5~18℃,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A项正确;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B项正确;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会导致豆腐含水量过高,不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C项错误;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D项正确。 30.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 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不能标记在皿盖上 C. 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D. 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答案】B 【解析】 【分析】 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需切断热源,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时,再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最后再打开盖子。由于培养菌落时需倒置培养,为了方便查看,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倒平板时,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倒入培养基后,左手立刻盖上培养皿的皿盖,操作中应避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经火焰灭菌后的接种环应冷却后再接种,因为温度过高,会使菌落死亡。 【详解】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应等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时,再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故A项错误。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由于培养菌落时需倒置培养,为了方便查看,应标记在皿底上,故B项正确。倒平板时,应防止杂菌污染,将打开的皿盖放在一边,容易污染培养皿,故C项错误。经火焰灭菌后的接种环温度很高,若此时趁热挑起待纯化菌落会使菌落死亡,故D项错误。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 31.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调节。 (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此种抗体与____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病。 【答案】 (1). 神经递质 (2). 血糖浓度 (3). 胰高血糖素含量 (4). 神经和体液 (5). 葡萄糖进入细胞 (6). 蛋白质、糖原、脂肪 (7). 1 (8). 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 (9). 自身免疫 【解析】 【分析】 由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进而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另一方面葡萄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与胰岛B细胞受体结合,影响胰岛B细胞的活动。 抗体1作用于胰岛B细胞表面的受体,抗体2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抗体,抗体作用于机体自身的物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自身免疫病。 【详解】(1)由图可以知道,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是神经递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血糖浓度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影响,所以胰岛素分泌调节方式是神经和体液调节。 (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糖原、脂肪的合成。 (3)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引起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丙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的调节,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把握,需要学生理解图示流程,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2.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为小型土著鱼。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 (2)已知鱼a捕食5kg大型浮游动物可增加1.5kg重量,捕食10kg小型浮游动物可增加1kg重量,据此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原因是_________。 (3)若引入一种以小型鱼为食的鲈鱼,该湖泊中鱼a的K值将_______,对浮游动物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4)通过调查发现鱼a喜欢捕食小型浮游动物,捕食数量远多于大型浮游动物,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2). 不能 (3). 能量传递效率是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与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而根据已知数量关系无法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的同化量 (4). 降低 (5).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6).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为后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与前一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百分比。若引入一种以小型鱼为食的鲈鱼,即引入鱼a的捕食者,该湖泊中鱼a的将降低,则浮游动物动物数量上升,浮游植物的数量将减少,这样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动物数量又将减少,最终生态系统将达到平衡,浮游动物数量稳定,因此对浮游动物的影响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详解】(1)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2)已知鱼a捕食5kg大型浮游动物可增加1.5kg重量,捕食10kg小型浮游动物可增加1kg重量,根据已知数量关系无法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故不能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3)若引入一种以小型鱼为食的鲈鱼,即引入鱼a的捕食者,该湖泊中鱼a的K值将降低,则浮游动物动物数量上升,浮游植物的数量将减少,这样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动物数量又将减少,最后生态系统达到平衡,浮游动物数量稳定,对浮游动物的影响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4)通过调查发现鱼a喜欢捕食小型浮游动物,捕食数量远多于大型浮游动物,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学生易做错(2)小题,根据已知条件,只能确认第三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而不能计算出第二、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故不能计算出能量传递效率。 33.下图是某地建立的生态农场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 A.使废物资源化,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B.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C.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D.人占有主导地位,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 (3)对于土壤中如蚯蚓等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在进行丰富度的统计时,计名计算法适用于_________的群落。在农田中释放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除去害虫属于_____________信息传递。 (4)在农田中,一个生长季节收获的农作物中所含全部能量折合成葡萄糖质量为Akg,农作物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质量为Bkg,1kg葡萄糖储存CkJ能量,这些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A+B)CkJ。通常采取锄草或治虫等措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2). BC (3). 取样器取样 (4). 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5). 化学 (6). 大于 (7). 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分析】 从生态系统的示意图可看出农田收获的粮食、蔬菜被人利用,不能被人直接利用的植物的秸秆和生活垃圾进入了沼气池,产生了沼气供人们使用,而沼渣和沼液则既可以作为植物生长的肥料,也可以为鱼类和蚯蚓提供食物,从而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 【详解】(1)据上述分析,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意义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2)人工生态系统,遵循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的原理,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故A错误;生态农场的最大优点是废物资源化,从而减少了农药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量,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因为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正确;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不是很多,抵抗力稳定性低,故C正确;人在该系统中起着管理作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仍是生产者绿色植物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C。 (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进行丰富度的统计时,通常有计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计名计算法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 (4)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除了自身呼吸消耗外,还有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流向分解者,该农田生态系统中,一个生长季节收获的农作物中所含全部能量折合成葡萄糖质量为Akg,农作物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质量为Bkg,1kg葡萄糖储存CkJ能量,这些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大于(A+B)C kJ。通常采取锄草、治虫等措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功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4.已知细菌X可以产生脂肪酶,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细菌X,可从含有油料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用_________(“液体”或“固体”)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所需微生物。 (2)若要统计土壤样品中细菌X的数目,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该接种方法的计数结果往往会比显微镜直接计数结果小,原因是__________。 (3)如果将1ml菌液稀释100倍,在4个平板上分别加入0.1ml的上述稀释液,经过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29、32、35、38,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 (4)纯化获得的菌种若采取临时保藏的方法保存菌种,不能保存很长时间,原因是___。 【答案】 (1). 液体 (2). 增大细菌X的浓度 (3). 稀释涂布平板 (4). 该方法只是统计活菌数,而且多个菌体相互靠近时会形成一个菌落,造成计数结果偏小 (5). 3.5×107 (6). 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解析】 【分析】 细菌X的分离原理: 细菌X可以产生脂肪酶,能分解脂肪加以利用,故在用脂肪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细菌X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在液体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微生物充分接触营养物质,使适应环境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的作用。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或“每ml样液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临时保藏法保存菌种时,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因此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 【详解】 (1)为获取细菌X,可从含有油料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用液体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细菌X的浓度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 (2)若要对筛选获得的菌液进行计数,应将菌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平板上。该方法只是统计活菌数,而且多个菌体相互靠近时会形成一个菌落,造成计数结果偏小。 (3)如果将1mL菌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加入0.1mL的稀释液,经过培养后,4个平板的菌落分别是29、32、35、38,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 (29+32+35+38)/4×10×1000×100=3.5×107。 (4)采用临时保藏法保存菌种时,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因此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易做错(3)小题,要注意本题问的是每升样液中的活菌数,教材给出的公式单位是毫升,所以要注意转化单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