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太原四十八中高一年级2019年10月8日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西周政治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B. 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C. 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宗法制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王国维认为西周用决定嫡庶身份的是天命,这种决定大宗小宗的政治地位可以减少争论,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故B项正确。政治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是商朝,故A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过大,不能实现中央对于地方有效控制,故C项错误。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不会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故D项错误。‎ ‎2.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 B. 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C. 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从夏至周统治者由天下盟主演变为天下宗主,反映了西周实行宗法制以巩固统治秩序,使西周政治统治呈现宗法伦理特征,故C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信息未反映部族文化融合现象,排除。先秦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统治集团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BD两项。‎ ‎3.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周公推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 进行有效统治 B. 推翻商朝政权 C. 发展西周经济 D. 扩大周朝疆域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推行有效统治。故答案为A项。B项此时商朝政权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发展西周经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扩大周朝疆域不符合题意,排除。‎ ‎4.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敌寇的情况下,命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自己的天子遇到了大敌,纷纷率兵救难勤王。即使到了春秋中叶,还出现过“诸侯城周”的勤王举动。这反映了分封制使 A. 周王拥有绝对权力 B. 周朝有效控制边疆 C. 宗法等级秩序森严 D. 权力中心意识明确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出西周和春秋时期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对周王权威的认同,说明分封制使“共主观念”成为共识,权力中心意识明确,故D项正确。分封制下地方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周王没有形成绝对权力,故A选项错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下地方有一定的权力,没有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信息,C项错误。‎ ‎5.春秋战国时期,无视“礼法”的各诸侯国比以往更加重视筑城,有学者认为当时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这一时期城邑数量之多,现于《春秋》《左传》《国语》者即达1016个,其中有“国”名为城邑之名者百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各诸侯国的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 B. 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 C.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 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中“无视‘礼法’”“大规模的筑城运动”“达1016个”“有‘国’名之城邑之名者百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说明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体现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根据所学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分封制本身的局限性,即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关于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的信息点,排除;B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大规模的筑城运动”,没有反映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争夺,排除。‎ ‎6.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足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材料体现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 依靠嫡长子继承制巩固封建政权 B. 借助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C. 利用分封同姓子弟加强对地方控制 D. 以父系血缘关系纽带来维系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周之所以平定天下,靠的是以立嫡子为核心的宗法制,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分封制,故D符合题意;A只强调宗法制,C只强调分封制,均片面,故A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礼乐制度,故B不符合题意。‎ ‎7.“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 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 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 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周王是天下的“共主”,但诸侯在封地内拥有较大的独立性,如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容易造成分裂割据。且“共主”指各诸侯国承认周天子的权威,但周天子对诸侯国不拥有完整的统治权,所以不能实现高度集权,故A项错误。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负责管理财政、司法、诉讼和兵役,他们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对皇帝负责,皇帝成为天下的独主,故B项正确。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权力地位世袭,拥有很强的独立性;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只有行政管理权,故C项错误。分封制是贵族政治,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诸侯在领地内权力很大,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容易造成诸侯割据;郡县制是官僚政治,长官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直接对皇帝负责,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下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体现形式,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只是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所以无论分封还是郡县,都无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正因为如此,古代社会的政治家或思想家无论发现分封制或郡县制有何缺陷,都不可能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中国古代社会的痼疾是君主专制制度,只有彻底摧毁它,代之以民主管理才能克服这种弊病。‎ ‎8.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用:“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出在皇帝制度下 A. 皇帝处理一切事务 B. 皇帝独尊 C. 三公九卿形同虚设 D. 皇权至高无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可知,皇帝制度下皇权的至高无上,故D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处理一切事务”不符合史实,并且材料内容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特点,没有体现皇帝是否处理一切事务的内容,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特点,没有体现皇帝对什么东西独尊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卿在有很高的地位,而不是形同虚设,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有关三公九卿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9. “各部门之间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下面体现这一特点的制度是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三公九卿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卿制制的特点是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其中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丞相负责行政,下设九卿部门负责具体行政事务,进而集权于皇帝,C选项符合题意。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的产物,A选项排除。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B选项排除。行省制属于元朝时期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D选项排除。‎ ‎10.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 ‎,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 ‎11.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A. 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 B. 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 C. 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D. 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太宗签署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门下省能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故答案为A选项。材料涉及的是三省六部而非三公制度,B选项排除。最高决策权是皇帝而非门下省,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科举制,D选项排除。‎ ‎12.“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设立三司管理财政,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故C项正确。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故A项错误。唐朝是三省六部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元朝实行的是中书省管理行政,故D项错误。‎ ‎13.依据相关知识判断:六部最高首长的官阶由正三品提高到正二品,六部成为平行的帝国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应发生在 A. 秦朝建立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B. 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C. 明裁撤中书省,“君相合一”‎ D. 清代内阁之外别设军机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六部地位提升,成为平行的帝国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故答案为C项。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中丞相统领九卿,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下尚书省统领六部,故B项错误。军机处大臣不是统领六部,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根据材料信息“六部成为平行的帝国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来解答。在此之前,六部是对丞相负责,只有在宰相职位废除后,六部才能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成为平行的帝国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据此可以确定只能是在明朝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后。‎ ‎14.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 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B. 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 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 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官员都是皇帝亲近和直接指挥的秘书、宦官和侍从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侵夺以丞相为首“外朝”的权力而设立的“内朝”,故本题答案选B项。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效率的提高;D项错误,三省在隋唐时期成为定制,不是在魏晋时期。‎ ‎15.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说道,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对其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这种现象表明 A.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B. 君权至上出现问题 C. 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D. 内阁权力至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内阁是辅助皇帝的侍从机构,服从于皇权,从皇帝30年不上朝,更能说明皇权的强化,万历皇帝的近30年不上朝则表明君权至上带来了问题,故B项正确;内阁不能制约君权,材料现象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是指中央控制地方,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内阁虽有票拟权,但受司礼监节制,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对其加以牵制”,联系所学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史实分析解答。‎ ‎16.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纪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刻石最早应出自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隋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皇帝”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西周时期没有“皇帝”称号;西汉和隋朝都不是“皇帝”称号最早出现的朝代,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7. 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之义,国小则亡邪心。”下面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颁布推恩令 B. 收回王国官吏控制权 C. 夺去王侯爵位 D. 削减王国封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之义,国小则亡邪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体现了这一主张,故A正确。收回王国官吏控制权,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夺去王侯爵位,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削减王国封地,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恩令 ‎18.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A. 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B. 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C. 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D. 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削弱了地方兵权和财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是造成了地方力量的衰落,无法应对边境少数民族的威胁,这说明北宋的制度虽然解除了藩割据的旧弊,但由此形成了新的地方积弱的问题,因此B正确;材料中没有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北宋削弱地方权力,消除了地方割据但造成地方积弱,最终导致靖康之役的溃败,不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C错误;虽然实行分化事权并不能铲除割据基础,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D错误。‎ ‎19.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设“三衙”,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B. 派文臣做州郡长官 C.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说明宋太祖重用文官做地方官,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派文臣做州郡长官,故B正确;A是集中军权的措施,BD是削弱地方势力的措施,AB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20.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 ‎21.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宋太祖曾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朝的这一传统 A. 保证了宋王朝长治久安 B. 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 C. 完善了古代的监察制度 D. 有效地制约了君主权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宋代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以及宋太祖时建立重视保护士大夫关心政治的积极性和“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的祖训,可知B项正确。但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这样做并不能实现A项的“长治久安”,C项“完善监察制度”的说法与材料的传统等不符;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核心是服务君主专制,D项与其史实不符。‎ ‎22.俗话说:“一方水士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是:‎ A. 君主专制强化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公民政治盛行 D. 缺乏文明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的多山的自然地理环境,贫瘠的土地使更多的希腊人发展工商业,促使其自由、平等观念的形成,推动着民主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公民政治形成,故C正确;希腊的多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有利于民主政体的形成,故A错误;希腊的多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并非统一国家,排除B;D与古希腊历史不符合,排除。‎ ‎23.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 A. 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B. 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加民主政治 C. 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 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雅典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加民主政治,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C排除。交通落后不是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的原因,故D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24. 雅典人普遍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这说明 A. 雅典人公民意识强烈 B. 民主政治牺牲了人的个性 C. 血缘是城邦维系纽带 D. 小国寡民是民主政治基础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雅典人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给城邦使用的”。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事业”。这体现了雅典人强烈的公民意识。故选A。BCD无法从材料中找出依据。‎ ‎25.有学者指出,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政权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见,该学者认为伯利克里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A. 民主基础的扩大 B. 对一般民众的讨好 C. 阶级矛盾的缓和 D.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中可以看出,雅典的民主基础不断扩大。所以答案选A;BCD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 ‎26.“雅典实现了古希腊人轮番而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的思想”,雅典实现这一思想的主要途径是 A. 人人都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B. 设民众法庭,保障公民的权利 C. 设陶片放逐法,加强公民对执政者的监督 D. 几乎一切公职对公民开放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结合所学可知,奴隶并不在雅典民主政治范围内,排除A;参与陪审法庭只是负责审判,并非“统治者”,排除B;加强监督也仅是作为被统治者进行的,不能体现成为统治者的一面,排除C。题干中的“既是统治者也是被统治者”要求雅典公民均有机会当选为管理者,获得官职,成为统治者。同时,公民必须遵守城邦的各项规定,履行义务,是被统治者。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开放几乎所有官职,机会均沾。故D正确。‎ ‎27.下表最能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分类标准 调整对象 表现形式 适用范围 立法方式 权利主体 权利客体 私法保护 名称 公法 私法 不成文法 成文法 自然法 公民法 万民法 公民法 长官法 人法 物法 诉讼法 A. 维护私有财产 B. 影响深远 C. 内容不断发展 D. 体系完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提供的罗马法适用对象、表现形式、适用范围等详细、全面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罗马法的体系完备,D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财产、契约等方面的规定,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罗马法在后世影响,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罗马法发展和完善的进程,C项错误。‎ ‎28.《十二铜表法》的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由此可见罗马法 A. 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 B. 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不断发展完善 D.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买卖活动的程序和相关细节可知,公民法时期的罗马法律具有重形式、重法律程序的特点,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中对交易活动的繁琐规定,影响效率,不能体现其便于商品经济发展,B项错误;材料中只有《十二铜表法》的一项规定,不能体现法律的不断完善,C项错误;材料提及的是买卖程序,不是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D项不符合题意。‎ ‎29.《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9条规定:“夜间在快要熟庄稼地放牧的,或收割此类庄稼的,如为适婚人,则判死刑,吊在树上祭谷神……”;同表第10条规定:“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把他烧死……”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 体现出森严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B. 刑罚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特征 C. 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具有明显的宗教特征和报复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十二铜表法》的条款“吊在树上祭谷神”“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把他烧死”等信息可知,其刑罚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宗教特征和报复性,故选D项;材料中条款没有体现森严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形式主义特征,A、B两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阶级性,也就不能得岀《十二铜表法》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这一结论,C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吊在树上祭谷神”“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把他烧死”,联系所学罗马法的内容和特点分析解答。‎ ‎30.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 万民法是公民法适时革新 C. 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 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说明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内容进行了革新,故B项正确;“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 万民法继续公民法的主要是一些原则、思想,更多地是吸收了其他各民族和地中海地区的一些法律规范,故A项错误; “万民法……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这些内容的调整从侧面证明了公民法没有“忽略”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故C项错误;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从适用范围、内容侧重点、存在时期等方面都不相同,所以公民法不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和罗马政治制度•罗马法•万民法。‎ 二、材料分析题 ‎31.下面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四幅地图(部分)。‎ 请回答:‎ ‎(1)根据以上地图并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2)并据此分析我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变化的趋势。‎ ‎【答案】(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元朝实行行省制。‎ ‎(2)趋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详解】(1)演变:根据图1中“镐”“卫”“齐”等信息,可知图1是西周地图,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根据图2中“咸阳”“秦”“象郡”可知,图2是秦朝的地图,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根据图3中“北海郡”“胶东国”可知,图3反映的是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图4中“大都”“辽阳行省”可知,图4反映的是元朝实行行省制。‎ ‎(2)趋势:结合所学,可从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等角度分析总结。‎ ‎32.汉魏以来的察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重要阶段,科举制脱胎于察举制的母体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建立孝廉察举。同时设立太学,为五经博士设弟子50人。孝廉察举体现了“以德取人”的鲜明意向,在实际察举中,汉廷对吏能十分重视。东汉时孝廉都要经过吏员试用期才有资格被举至中央。顺帝时左雄改革察举制,使以举荐为主的察举制,开始向采用书面考试的科举制演化。‎ 材料二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原则上“取士不问家世”,允许自由报考。宋代对于科举取士的控制日趋严密,在各个环节上强化了对于举子与考官双方的防范。随着教育普及,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经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而最终录取者,即为“天子门生”。科举制度使居官者得不到世代承袭的保障,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选官的途径和标准,概括东汉选官的发展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科举取士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 ‎【答案】(1)途径:察举制;标准:孝廉、品德;发展变化:察举制开始由举荐为主向采用书面考试的科举制演化。‎ ‎(2)趋势:科举取士规范化,严密化。进步性: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以后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解析】‎ ‎【详解】(1)途径:根据“汉武帝建立孝廉察举”得出察举制;标准:根据“孝廉”“以德取人”得出孝廉、品德;发展变化:根据“使以举荐为主的察举制,开始向采用书面考试的科举制演化”得出察举制开始由举荐为主向采用书面考试的科举制演化。‎ ‎(2)趋势:根据“宋代对于科举取士的控制日趋严密,在各个环节上强化了对于举子与考官双方的防范”得出科举取士规范化,严密化。进步性:联系所学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分析回答,可从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影响深远等角度分析总结。‎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评价古希腊时不应该挑剔它哪些没做到,而应肯定它做到了什么。如果运用这条标准,那么古代希腊的贡献及其历史意义也就极其显著而突出。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都是古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公民法是罗马国家“为了本国公民颁布的法律”;万民法意思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初适用于意大利半岛的各民族,后扩大至罗马地中海的各民族;自然法则是“将自然理性注入人心的道德法”,是一切事物的逻辑和秩序。‎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罗马法历史作用的认识。‎ ‎【答案】(1)评价:积极性:推动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局限性:仅限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组成部分:公民法、万民法。历史作用:巩固了罗马政权,推动了罗马社会发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价值。‎ ‎【解析】‎ ‎【详解】(1)评价,根据材料一“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繁荣、西方民主政治等方面回答其积极性;从民主的范围回答其局限性。‎ ‎(2)组成部分,根据材料二“公民法是罗马国家‘为了本国公民颁布的法律’;万民法意思是‘各民族共有’”即可指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政权、社会发展、资产阶级法学、永恒价值等方面回答对罗马法历史作用的认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