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蚌埠市教师2020届高三仿真模拟历史试题(蚌埠二中4)
蚌埠市教师“我为高考命题”历史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夏商之际的“方国”名称来源于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卜文中多以“X 方”的形式 称呼这些诸侯部落或国家,它们与中原共主王朝夏、商构成一种政治联盟关系,而西周在广 阔的疆域内授土授民,既封且分。这表明 A.夏商实现了对方国的直接统治 B.方国与夏商王朝政治关系平等 C.分封制增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力 D.分封制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 25.秦始皇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大的秦帝国到 二世时就灭亡了!秦帝国的历史悲剧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下列史料中距离解开这 个“历史之迷”最近的是 A. 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 杜牧《阿房宫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 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C. 柳宗元《封建论》:“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 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D. 清·赵翼说:“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26.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终结于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明代设立内阁,奉旨办事。雍正七 年,因对西北用兵开始设立军机处,渐渐取代了内阁。大学士成为了名誉职务,军机大臣更 有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A.内阁其实就是明代决策机构 B.军机处是清代中央-级政府 C.宰相制废除后相权随之消失 D.废除宰相制后相权弱而未亡 27.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史籍不载,但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对于桃园三结义着墨甚多, 同时期在许多水陆码头出现了“三义庙”“结义庙”。这反映出当时 A. 地域性文学得到充分发展 B. 商品经济发展对信义的重视 C.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 D. 三国历史受到商人们的推崇 28.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自己在得到签约求和的信息后,鼓动十八省的举人联合 上折拒和议,但都察院拒收。后人查阅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上书的当日, 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知 A.回忆录具有主观性没有史料价值 B.档案资料能客观反映历史事实 C.“公车上书”一事的真伪需要辨析 D.清政府官僚机构故意压制民意 29.20 世纪初,报刊评论运用了大量新的外交词汇:国民外交、外交方针、外交政策、世 界政策、帝国主义、强权、协约、领海权、领空权、渔业权等等,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 主流话语。大量外交新词汇的使用体现了当时 A.民族意识开始兴起 B.外交策略改变 C.国人认清列强本质 D.外交的近代化 30.“无论美国人对自由报以多么深的敬意,在制宪者看来,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 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这些事包括保有能让自由得以繁荣的条件),并不明智。” 由此美国 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践行三权分立原则,实现权力制约平衡 C.开创两党制,避免一党专制独裁 D.推行人民主权原则,确保公民自由权利 31.下表是 1949 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比例分配表: 这说明此时的中国 A.新生政权具有广泛的民主性 B.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D.资产阶级在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 32.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 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 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 界的根本原因。”反映出 A. 罗马共和政体利于民族认同 B. 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 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 D. 罗马疆域由欧洲逐渐扩张到世界 33. 14 世纪中期,黑死病流行造成了欧洲数千万人的死亡,人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劫后余生的人,逐渐抛弃教会宣扬的禁欲思想,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由此可知,当 时的欧洲 A.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动摇 C.人文主义逐渐复兴 D.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兴起 34.1921 年 3 月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被准许在公开市场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 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 来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对该政策的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斯大林体制产生奠定基础 B.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 C.从此小农经济在苏俄占优势 D.促使社会主义在苏俄结束 35.如表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比较 据此,对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认识正确的是 A.打破了经济集团相互隔绝的状态 B.将成为世界最大区域性合作组织 C.促进世界经济力量向多元化发展 D.整体经济实力优于其他经济集团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41~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华夷”现念,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中国人在自己的经验与想 象中建构了一个“天下”。他们想象,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地 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荒茏,住在那里的民族也就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越低。但是这种中心 与边缘的划分并不完全是空间的,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但是,在北宋一切都变化了。 民族和国家有了明确的边界,天下缩小成中国,而四夷却成了敌手…在关于“中国”的各种 观念和话题里面,我们很可以看到当时人感受,焦虑、紧张的情绪,而这些感受,焦虑、紧 张情绪所呈现的一般思想世界,就成了精英观念和经典思想的一个背景与平台,使他们总是 在试图证明“中国(宋王国)”的正统性和“文明(汉族文化)”的合理性。 ——摘编自葛兆光《宅兹中国一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材料二 :在对外关系中,整个嘉庆朝,“中国”的使用频率在微弱的增加,鸦片战争前后, “天朝”使用的次数减少,“中国”使用的频度相对增加;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几乎 不用。“天朝”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1905 年后,“世 界”一词的使用次数急剧增加。在 1898 年超过“万国”,1903 年后超过“天下”;与此 同时,“国家”和“民族”这两个关键词的使用也超过“天下”。 ——据邹明洪冯建勇《从传统天下到近代国家:清季近代国家观念之构筑一兼论民族 国家构筑视野下的中国边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战国到宋代,“华夷”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 简述其对宋代思想产生的影响。(9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对外关系中的称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 化反映的历史趋势。(10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两次“天下观”变化原因的相同点。(6 分)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两份历史高考题(节选) 1978 年历史高考题 例:4.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提出的革命口号。 例:1.《史记》 例:2.扼要举出周恩来同志在我国民 主革命各个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考查主要内容:农民起义、共产党 领导的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马克思主 义、列强侵华事件、战争事件等等。 2015 年全国文综一卷历史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例:41.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 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 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 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考查主要内容:古今中外经济问题、传 统文化、民主法治、抗战纪念、社会保障、 亚投行、科教兴国、民族团结等等。 概括说明上述两份试题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方面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要求:观点明确;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史论结合。) 45. (15 分)[历史一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中国成 立初期,中共中央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 政治任务”,连续召开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制定了相关的具体的方针与措施。编印了《防 疫宣传大纲》、《防疫工作手册》等书籍,帮助群众解放思想,相信科学,破除速信。党和 国家逐步摸索建立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应急反应机制,包括实行以预防为主、加强预防接 种和预防注射.提高免疫率、建立疫情报告制度等。还开展了持续不断的群众性的大规 模卫生运动,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扑灭各种病媒虫兽,改善环境卫生,消除疫病流行的外 在诱因,减少和防止疫病的发生。一系列的卫生运动,对于改善堿乡环境卫生、消灭疫 病、移风易俗,都有着良好的促动作用。鼠疫、天花、霍乱以及其他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基 本得到控制,相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人民群众因疫病造成的死亡和损失也日 趋减少,从而有力推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事业。 -----摘编自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疫情与国家应对》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建立初期疫情防控的主要特点。(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建立初期疫情防控的历史意义。(7 分) 46.(15 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 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1576 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 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 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 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 年,联合国大会以 95 票 对 4 票、21 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 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 59 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 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 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 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 1576 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 作用。(10 分) 47.(15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伍连德 (1879-1960),祖籍广东,出生于马来西亚,著名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检疫、 防 疫事业的先驱。1911 年 1 月,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出任所长。 他深 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经路,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 化鼠疫 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4 月,在奉天(今 沈阳) 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上,伍连德当选为主席,向来自日本、英国、美国、俄国、 德国、 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墨西哥和中国 11 个国家的医学专家系统介绍了中 国这次防治 鼠疫的经验。1918 年,伍连德担任北京中央医院第一任院长。1926 年,伍连 德创建哈尔滨 医学专门学校,担任第一任校长。1937 年,伍连德出任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 学会首届会长。 中国海港检疫始于 1873 年,但半个世纪里海港检疫权与海关主权一并控制在帝国主义者 手中,由外籍医生担任检疫医官,为外国人服务。辛亥革命后,伍连德多次呼吁“自己办检 疫”,向有关当局提出收回检疫主权、统一全国检疫事宜的主张。1930 年,上海成立了全 国海港检疫管理处,伍连德任管理处监督,接管了外国控制的海港检疫机构,为中国卫生事 业开拓了新境界。1959 年, 伍连德在《鼠疫斗士》自传序言中写道:“我曾将大半生奉献 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 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1960 年 1 月 21 日,伍连德在 马来西亚的槟榔屿逝世,享年 82 岁。 —选编自管成学赵骥民《鼠疫斗士:伍连德的故事》等 (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的主要贡献。 (8 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伍连德倡导的收回海港检疫权的背景和意义? (7 分) 蚌埠市教师“我为高考命题”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28CCDBC 29--33DCACC 34--35BC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41~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答案】(1)变化:划分依据从偏重文明到注重疆界;华夷之间的边界由模糊到清晰; 对自身文明由自信优越到焦虑紧张。(其它言之成理亦可)影响:催生了以“天理”为核心 的理学思想。 (2)变化:“天朝”逐渐减少并消失,“中国”和“大清国”增加;“天下”逐渐减少,“世 界”“国家”和“民族”日益增加。趋势:清廷逐渐抛弃传统的“天下观”思想,形成一种 近代国家意识;逐渐形成世界意识;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3)外部势力威胁统治者认识的变化;地位或实力的变化;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42、答案: 不同:1978 年题注重革命史的考查,题目简单,考查学生的识记为主; 2015 年题注重文明史和国内外热点问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 难度较大。 原因:从高考所处的时代角度分析。1978 年文革刚结束,阶级斗争思想仍然较浓,国际上 两极格局、意识形态冲突仍然明显,因此高考题目仍注重考查革命史;“文革”对教育 破坏严重,学生知识水平低,高考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2015 年高考时,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因此高考注重考查文明史及国内外热点问题;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教育改革深化,教育 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 量,对人才的要求提高,高考题目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难度较大。 45.【参考答案】 (1)特点:政府重视并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教育和预防;注重发挥群众力量;建立科 学防治的体制;防疫效果明显。(每点 2 分,共 8 分。) (2)历史意义: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更加 文明(2 分);有利于新中国经济恢复与经济建设的开展(2 分);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3 分)。 46、答案 (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 (5 分)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 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 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 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0 分) 47. (15 分) 答: (1)贡献:控制鼠疫流行,挽救人民生命;国际防疫会议介绍中国抗疫经验,传播中国声音 扩大中国声誉; 担任医院院长,救死扶伤造福人民;出任医校校长、医学会会长,培养医学 人才;参与收回海关检疫主权, 维护国家利益;一生爱国,家国情怀深厚。(每点 2 分,任答 4 点,得 8 分) (2)背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海关检疫主权的丧失;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力图 收回权益,塑造“独立自主”形象:伍连德为代表的爱国医学家的推动:五四运动、国民大革 命等进步运动的影响。(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7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