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清北组)
637班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范围:必修一专题一至专题六;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 1.商朝建立后,王位继承呈现“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局面。以情理而言,兄弟一辈亡尽后王位应立兄之子;但据记载所立者往往为弟之子,商代中期历经九个君王的百余年战乱与此相关。据此可知 A. 商代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B. 王位继承制亟待规范调整 C. 内乱都源于继承制度缺陷 D. 商朝尚未确立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代王位继承出现不合情理现象引发政局动荡。这说明王位继承制亟待规范调整,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神权方面信息,排除A项;一般地,内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王位继承制度缺陷只是其中一种因素,排除C项;材料仅仅涉及王位世袭制度,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D项。 【点睛】本题备考启示:其一,精准简约概括材料主旨;其二,基于主旨进行合理解读或推理;其三,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逐一验证选项。 2.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帝”是商王心中的最高神,祖先地位并未高于神;B、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宗法观念,不是占卜决策国家大事,也不是王权的神秘色彩。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周王朝把王畿以外的所有土地全部分封。封国的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所以中央政府对封国可以完全控制。材料体现了分封制 A. 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 B. 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C. 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D. 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封国的面积小,难以形成分裂割据状态,有利于周王室对地方进行控制,从而巩固周王朝统治,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分封制扩大统治疆域的作用,排除A项;分封制下诸侯相对独立,并未受周王室直接控制,排除C项;题干未强调分封制下等级制度森严,排除D项。 4.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下列能够继承周康王王位的人首先是 A. 周康王正妻所生之贤者 B. 周康王最宠爱妃子所生之子 C. 周康王正妻所生之长子 D. 周康王其他妻室所生之长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能够继承周康王王位的应该是嫡长子,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故C项符合题意;正妻所生的贤者不一定是长子,排除A项;最宠爱的妃子不是正妻,最宠爱的妃子所生之子和其他妻室所生之子都不是嫡子,排除BD项。 5.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B.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C. 君主专制政体 D. 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可知这种“君主政体”是一种君主权力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即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高度集权,答案为A;根据所学可知夏商周的国王制度,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B错误;根据材料“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可知C错误;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夏商周尚未实行中央集权制度,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6.秦统一后关东地区奉儒学为政治根基。秦始皇四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系列文化活动,如泰山封禅,推行祭师文化和祭拜禹、舜等先王。此行为意在 A. 将儒学作为治国理念 B. 加强法、儒家思想的融合 C. 恢复思想活跃的局面 D. 强化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始皇采取的泰山封禅、推行祭师文化和祭拜禹舜等先王的措施,是为了强化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维护中央集权的统一局面,故答案为D项;秦朝信奉法家思想,没有将儒学作为治国理念,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将法家和儒家思想进行融合,排除B项;秦朝时期实行文化专制,没有出现思想活跃的局面,排除C项。 7.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 A. 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B. 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C. 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 D. 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皇帝制度最大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不仅仅是皇帝的称号,包括皇帝的车马以及家人均有专门的称号,故A正确;B是郡县制的特点;C中神秘色彩没有体现;皇帝制度顺应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故D错误。 8.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主和丞相关系的变化(坐而上朝、站而上朝、跪而上朝),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官员管理日益规范 B. 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 C. 君相关系日见疏远 D. 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片的场景描述了我国古代君主和丞相关系的变化:宋代之前,丞相上朝可以和皇帝一起坐着;到了宋朝,丞相上朝要站着;到了明代,丞相只能跪着与皇帝说话。这三个场景从本质上说明了宰相权力的削弱和皇帝权力的加强。故选B。ACD只是现象,不符合“本质”的限定,排除。 9.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秦朝 三公九卿制 西汉汉武帝 中(尚书、侍中等)外(三公九卿)朝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宋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元 中书一省制 A. 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B. 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 C.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从秦朝到元朝中央官制的传承和发展,故B正确;当时的中央官制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说明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故C错误;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中央官制的变化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材料反映的秦朝到元朝中央官制的变化的特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官制的传承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0.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相比 A. 生产工具的进步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 社会观念的变化 D. 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之所以能够驱使大量的人口进行公共工程的建设,主要是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选项B正确;生产工具的进步没有必然关系,故A项排除;社会观念的差异,当时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密切关系,故C项排除;与秦朝的小农经济相比,奴隶社会是井田制,应该更有利于集中劳动力从事大型工程,所以说经济形态的差异不是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故排除D项。 11.比较秦代与唐代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最能说明的是唐代( ) A. 中央政府的官吏日渐增多 B. 皇帝通过分权方式得以集权 C. 尚书省拥有最高行政权力 D. 吏部权力等同于秦代的御史大夫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丞相位高权重,唐朝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皇权得以加强,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秦代和唐代中央政府官员的数量变化;C选项错误,唐朝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不具备最高行政权力;D选项错误,秦代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唐朝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两者并不相同。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2.自明成祖设置内阁后,内阁拥有了票拟制诏等权,特别是明英宗即位后,中外奏章皆委内阁签办。这表明明朝内阁 A. 发挥了参与机要的作用 B. 与宰相地位逐渐趋同 C. 已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D. 直接控制中央各部院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题干可见内阁称为国家中枢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选项A正确;明朝废丞相,而且内阁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行政机构,排除B、C;内阁不能统领六部,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内阁的性质对材料“中外奏章皆委内阁签办”解读。 13.史载,希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对于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这反映出在希腊 A. 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 B. 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 C. 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 D. 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可知,希腊重视公民的生存权利。故A项错误。父母为战死的孩子而悲伤,为生还的孩子而庆幸,这都是伦理观的体现,不能说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而且纲常伦理是中国古代的观念,不符合古希腊,故B项错误。古希腊城邦时期,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上述现象都是把他人为城邦做出的贡献放在首位,即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状况。故D项错误。 14. 公元前594年,梭伦通过立法实施改革。他废除了以公民人身作抵押的债务,恢复其自由,推行以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奖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商业,以优惠条件吸引外籍工匠。他这样做 A. 冲击氏族制度残余,打破血缘门第界限 B. 提高中下层公民地位,推动工商业发展 C. 外籍工匠有更多机会获得雅典公民身份 D. 奠定日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废除了以公民人身作抵押的债务,恢复其自由,推行以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指的是梭伦废除债务奴隶制、推行财产等级制、确立四百人会议等,这些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根基,故D项正确;财产等级制度冲击了氏族制度残余,打破血缘门第界限,并提高中下层公民地位,推动工商业发展,故A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古代雅典公民只是本邦的成年男子,故C项错误。 15.公元前483年,雅典城邦公民在陶片投票时,一个陌生的市民来到贵族阿里斯提德面前,要他帮自己在陶片上写上“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照办后询间为什么要放逐这个人,他做错了什么。这个市民回答说,他没做错什么,自己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他只是讨厌人们到处都称赞阿里斯提德“正义”。就这样,阿里斯提德被陶片法驱逐。材料说明陶片放逐法 A. 体现了公民人人平等的理念 B. 沦为雅典政客打击政敌的工具 C. 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 成为平民反对贵族统治的武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市民仅仅因为讨厌人们到处称赞阿里斯提德“正义”,就通过陶片放逐法想将之放逐,这恰恰说明陶片放逐法并没有达到其最初的目的,而是成了公民滥用权力实现自身欲望的一种工具,故选C;题干仅仅反映的是一个公民与阿里斯提德之间的关系,没法体现人人平等的理念,故排除A;题干没有提到政客利用这个公民来打击阿里斯提德,故B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题干中的市民没有说是贵族还是平民,故D的说法也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16. “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A. 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B. 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C. 使大部分雅典居民积极参政 D. 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公职津贴制度实行后,“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这说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仅是公民津贴的发放不能使雅典公民摆脱贫困地位;C选项错误,在雅典具有参政权的是公民,不是居民;D选项错误,该制度的适用对象是雅典公民,不能扩大公民范围。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7.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用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艰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限制 C. 参政是民众的义务 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可知雅典城邦强制要求公民参与城邦政治,说明公民的个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故选B项;“形同虚设”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公民被强制要求参与城邦政治,没有体现参政是公民的义务,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丧失民众信任,排除D项。 18.如表为公元前5世纪罗马政权组织结构。由此可知 A. 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B. 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C. 分权的共和政体确立 D. 民主政治初现雏形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罗马政权组织结构中,权力分割并且相互制约,这体现了分权的共和政体确立,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表格主要体现的是罗马的政权结构,并未涉及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结合所学可知,保民官等的设立有利于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B选项错误,表格主要体现的是政权结构,并未提及法律有关的内容;D选项错误,表格中主要强调的是政权组织的分权,且表格中执政官和元老院都是由贵族选举产生,说明罗马大部分权力还是在贵族手中,其实质是贵族专政,不是民主政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9.公元前五世纪,古罗马面临外敌侵略紧急状况,平民因不堪忍受债务奴役掀起了第一次撤离运动(即以集体退出公民大会和军队作为斗争手段),这使贵族大为惊慌,只得向平民妥协退让,《十二铜表法》就是贵族向平民妥协的产物,这反映出 A. 平民斗争使罗马走上独裁道路 B. 平民采取有效手段争取自身利益 C. 平民主张打破贵族专制的局面 D. 贵族在政治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撤离运动”“贵族大为惊慌,只得向平民妥协退让”说明平民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措施争取到了自己的权益,B正确;罗马走上独裁道路并不是平民斗争的结果,A错误;平民的斗争并没有打破贵族专制的局面,C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贵族在政治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D错误。 20.查士丁尼法典规定:离婚由一方提出,但不是由于对方的过失而是另有正当原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一方主张离婚却无任何正当理由,以致无过失的一方遭受损失,虽准许其离婚,但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这体现了罗马法 A. 反对婚姻自由 B. 保护弱势群体 C. 维持公序良俗 D. 引导公正理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对离婚案适用过失原则,体现了引导公正理性的目的,故D正确;材料并不是反对婚姻自由,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离婚时哪一方是弱势群体,故B错误;公序良俗倡导婚姻和谐,而不是离婚,故C错误。故选D。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1.西塞罗曾说:“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健全的理性,它扩及所有人之中,始终如一,永恒不变。颁布有违这一法律的条例,是宗教所禁止的,即便部分地废止它也不可以……。”在此,西塞罗实际上在强调自然法 A. 是罗马长期司法实践的产物 B. 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C. 可以剥夺平等这一基本人权 D. 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万能药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认为自然法(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法律)适用于一切人一切地方,永恒不变,不能废止自然法、与自然法相违的法律都不合法,这是在强调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法,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只强调自然法的神圣性,没有指出其是司法实践的产物,A项错误;自然法的原则即公平平等,C项错误;材料只强调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没有指出其具体的应用和万能,D项错误。 22.1804年《法国民法典》、1900年《德国民法典》均以罗马法体例为蓝本,后来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加以仿效。据此可知罗马法 A. 具有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价值 B. 有助于近代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罗马法直接间接影响了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国,说明罗马法具有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价值,故A 项符合题意;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促使市民阶层崛起、王权意识增强,有助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但是,瑞典、意大利丹麦、日本等国在效仿罗马法以前就已是民族统一的国家,故B项不符合题意;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影响深远,并不是民主制度,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明显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关系不大,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鸦片战争期间,当地的老百姓有的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有的为英军充当脚夫运送物资,甚至在两军交战之际还有人成群结队地躲在远处看热闹——连英国人对此都难以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清政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B. 国民的国家观念相对缺乏 C. 民族文化共同体尚未成型 D. 当地老百姓生活相当贫困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鸦片战争期间,当地的老百姓有的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有的为英军充当脚夫运送物资,甚至在两军交战之际还有人成群结队地躲在远处看热闹——连英国人对此都难以理解”可知,当时中国民众的观念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显然许多人还意识不到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存在,没有意识到英国军队的侵略性,B正确;据材料体现的是民众对英国侵略军的态度,没有涉及清政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A错误;中国民族文化共同体早在汉唐时期就已形成,C错误;D与材料无关。 24.影响如表中1927年至1928年、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A. 工农联盟的发展壮大 B. 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C. 中国共产党工作中心的转移 D. 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1927年至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中的工人党员比例下降,农民党员比例迅速上升;而“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中的 工人党员比例上升,农民党员比例下降;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至1928年中共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1949年至1956年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导致党员构成比例变化,C正确;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不能简单的断言工农联盟的发展,A错误;革命统一战线是大革命时期,B错误;中国民主任务始终是反帝反封建,故D错误。 【点睛】1927年至1928年中共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25.从1937年到1941年,日本对于中国处于“战而不宣”的状态长达四年之久,同时中国政府也执行“抗战不宣战”基本政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 美国的态度决定了中日的战争态度 B. 宣战不符合双方政府利益 C. 中国对于抗战的态度尚未统一 D. 双方对战争的态度相互妥协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双方在战争中均采取了战而不宣战的原因,均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日本方面不宣战是为了能够从西方大国手中远远不断的获取战略物资,如果宣战将不能从西方手中获取相应物资,中国方面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取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由此可知宣战不符合双方政府的利益,故B正确;美国因素是外部因素,不能起决定作用,故A不正确;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C不正确;相互妥协与史实不符,故D不正确。 26.建国初期,《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他们很多人自己也曾经受尽苦难,直到解放的一天,他们从来也跨不进任何一个衙门的门槛,除非是被捆绑着双手,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此次会议的召开表明当时 A. 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B. 民族区域自治初步确立 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可知,这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项A正确;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选项C与材料中“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符”,排除;选项D是十五大提出的,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解读。 27.1982年7月,蒋经国在纪念其父亲的文章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这表明 A. 海峡两岸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B. 两岸“三通”增进了民族情感 C.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D. 蒋经国“一个中国”情节深厚 【答案】D 【解析】 【详解】1949年国民党当局占据台湾,蒋介石最终在台湾去世,材料中蒋经国“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表明他具有“一个中国”情节,故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B错误;材料反映了蒋经国“一个中国”情节,不能反映台湾当局的态度,排除C。 28.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一边倒政策 A. 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统一 B. 大大拓展了新中国外交空间 C. 使中国同周边关系直接得到改善 D. 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表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的一边倒政策是指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有利于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无援,因此一边倒政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又能够维护国家利益,故A选项正确;一边倒政策的提出促进了中国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没有拓展新中国的外交空间,故B选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使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得到改善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表现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29.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曾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A. 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 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倡导召开日内瓦会议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时间1953年以及材料中“驻缅甸”“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为了解决边界问题同周边国家搞好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正确;亚非会议是亚洲与非洲发展中国家在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与材料中“边界问题”联系不大,排除A;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并非为了解决“边界问题”,排除B;1954年召开日内瓦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也不是中国倡导召开的,排除C。 30.在万隆会议讨论最后公报时,针对有些国家反对使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认为这是共产党的语言,周恩来指出可以采用《联合国宪章》中所用的“和平相处”(livetogetherinpeace),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加。这体现出 A. 亚非国家的分歧不可调和 B.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外交上孤立中国 C. 部分亚非国家的观念落后 D. 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用《联合国宪章》中的语言来表述和平共处体现出原则性,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修改,数目可以增加体现出灵活性,故D符合题意;亚非国家有分歧但并非不可调和,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提及美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部分亚非国家的观念落后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31.中国50、60年代普遍认为美国是“腐朽、垂死”的帝国主义国家,只不过发了战争财而一时强大而已,是一只“纸老虎”。到了70年代,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看法有所改变。“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由此可知 A.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由滞涨到逐步发展 B. 中国建设道路由自力更生到对外开放 C. 中国的评判标准逐步淡化了意识形态 D 中国对外交往需要世界先进国家支持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美国的看法,经历了50、60年代“‘腐朽、垂死’的帝国主义国家”到70年代“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这一历程说明我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评判标准逐步淡化了意识形态,故C项正确;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涨状态,故A项错误;中国对外开放时期,也没有忘掉自力更生,故B项错误;D项表述错误,中国对外交往是独立自主的,不需要依赖世界先进国家支持,故错误。 32.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态度是:“不对抗”,保持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稳定;“不树敌”,扩大与东欧及前苏联国家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扛旗”,不去寻求取代苏联原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那种“中心地位”;“不当头”,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但中国永不称霸,中国也永不当头。对这一时期外交策略的概括,最恰当的是 A. 淡化意识形态,寻求生存空间 B.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C. 独立自主,积极维护自身利益 D. 和平共处,一视同仁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题干列举的几种态度可知我国在国际上保持低调,主要是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韬光养晦”与之符合,但低调只是一种策略,并不等于消极,通过努力保持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稳定,扩大与东欧及前苏联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说明还是“有所作为”的,故答案为B项。A项,“不对抗”虽有“淡化意识形态”之意,但“寻求生存空间”不符合实际,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外交环境明显好转,面临的已非“生存”问题,排除;C项,独立自主是没错的,维护自身利益也是事实,但从所列几个特点看,维护利益是讲策略的,“积极维护”不合题意,排除;D项,“和平共处”正确,但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具体政策还是有区别的,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战略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有两大形势,一是形成了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开始;二是亚非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展独立运动,完成民族独立。共产党建立的社会主义中国自成立就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 材料二 在中国方面,珍宝岛事件后,中国更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苏联的直接威胁,愿意改变中美长期对抗的局面,以适应抵御苏联威胁的需要。同时,中国时刻关心着自己民族统一大业的实现,也希望中美之间的和解能有助于台湾问题的逐步解决。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给尼克松总统的一份备忘录 材料三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摘自十九大报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国际形势的特点。为了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战略?为处理好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间的关系,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改变对美外交战略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国际格局的特点及中国的外交战略。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战略制定的因素。 【答案】(1)特点:两大阵营的对峙。战略:“一边倒”。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原因:应对苏联威胁,中国愿意改变中美长期对抗局面;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3)特点:“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或多极化趋势加强)。战略:不结盟。 (4)因素:国际形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综合国力。 【解析】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形成了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开始”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是两大阵营对峙。战略:根据材料“共产党建立的社会主义中国自成立就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战略方面采取“一边倒”政策。原则:根据题干设问限定“为处理好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间的关系”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和新新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 (2)原因:据材料二“适应抵御苏联威胁的需要”可知,新中国为应对苏联威胁,中国愿意改变中美长期对抗局面;根据材料“中国时刻关心着自己民族统一大业的实现”可知,中国改变对美国的战略,原因在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3)特点:据材料三“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前国际特点是一超多强,而且多极化趋势加强。战略:据材料三“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可知,当前我国的外交战略是不结盟。 (4)因素:结合材料一可知,影响因素有国际形势、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影响因素是国家利益;结合材料三可知,影响国际格局的因素是综合国力。 3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有着世界影响力。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伏尔泰极力赞赏中国的政府组织结构:“人类肯定想象不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风俗论》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论法的精神》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西方学者对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大相径庭。你同意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答案】示例一:赞成伏尔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美好的设计,具有优越性。 论证: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示例二:赞成孟德斯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专制落后的观点。 论证: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加强,限制了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专制制度是为了维护封建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君主专制下,统治者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或者两者综合起来回答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以得出观点是伏尔泰赞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美好的设计,具有优越性;孟德斯鸠批判中央集权制度专制落后、家天下的本质。故赞成态度可结合所学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经济发展及行政效率进行分析阐述;批判态度结合所学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对官员进行德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反腐败的立法工作,注重运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官员行为。《唐律疏议》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把有关惩治贪污犯罪的规定作为法律固定下来,对官吏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等进行界定……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组织和监察制度的确设计得十分精细严密,监察机构在纠举不法、惩恶扬善、澄清吏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确实查处了不少贪污受贿案件。 ——摘编自张乐贤《浅析中国古代治理官吏腐败的对策》 材料二 雅典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行“认可听证会”制度……“认可听证会”就是在公民大会上就国家重要公职人员的工作是否称职进行投票,不称职者,或被免职,或被撤职查办。公职人员任满离职时,也要接受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的审查。 ——摘编自张慧、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材料三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惑青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范官员腐败的对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为防范公职人员腐败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归纳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答案】(1)对策:对官员进行道德教育;运用法律和制度规范官员行为;建立较为严密完善的监察制度。 (2)措施:实行公职人员的轮流任职制;规定公职人员的任职期限;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和审查。 (3)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 【解析】 【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对官员进行德化教育…重视反腐败的立法工作,注重运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官员行为。《唐律疏议》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监察组织和监察制度的确设计得十分精细严密,监察机构在纠举不法”可知对策主要为对官员进行道德教育,运用法律和制度规范官员行为,建立较为严密完善的监察制度;二问根据材料一“监察机构在纠举不法、惩恶扬善、澄清吏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所学从监察制度的积极与局限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二“…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行‘认可听证会’制度”进行概括即可。 (3)根据材料三中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相关程序、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权力滥用及误用等局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