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贵州省凯里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凯里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 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历史文献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 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一做法 A. 加强了专制王权 B. 强化了等级秩序 C. 有利于民族交融 D. 巩固了宗法制度 【答案】C 【解析】 “必须尊重当地原有 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说明分封制度下诸侯要融入到当地风俗习惯中,这一规定显然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展,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并不是专制主义王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下的等级关系,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二者互为表里,故D项错误。 2.韩非子指斥儒家“礼、乐、诗、书”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这反映了韩非子 A.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制度 B. 推崇以法治国的原则 C. 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 D. 认为儒家影响力较小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韩非子认为儒学思想是导致国贫乃至亡国的根源,这说明他猛烈批判儒学,对儒学存在很大的抵触心理,故C项正确;AB两项从材料中很难体现;材料仅体现韩非子猛烈抨击儒学,D项是对材料的曲解。 3.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6000人的队伍勤王。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晋因国内乱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说明 A. 周王权威开始削弱 B. 齐国当时实力最大 C. 宗法分封制受冲击 D.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答案】C 【解析】 “勤王不成”一事,不能说明周天子权力削弱的开始,故A项错误;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有随从作战的义务,而材料“勤王不成”,说明宗法分封制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贵族政治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血缘问题,而且“彻底瓦解”说法绝对.故排除D。 点睛:本题A项是误选项。《芈月传》发生在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开始受到冲击,A项的“开始”说法错误。 4.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 生产技术的成熟 B. 粮食产量的稳定 C. 精耕细作的重要 D. 生产效率低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锄头底下三分泽”“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说明精耕细作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非常重要,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5.有人评价百家争鸣:“周朝后期……正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中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 A.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 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 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 D. 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秩序,在这样的形势下,思想领域中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C项正确;A项错误,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就开始出现;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面对“政治混乱”的局势,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反映了对重建社会秩序的追求,故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都认同”,排除。 点睛:材料“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6.“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 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 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 C. 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D. 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救汝旱岁苦”、“甘泽高下普”和“但看翠浪舞”等信息分析,“大法轮”是指筒车,具有灌溉功能,故选C。材料显然不是播种工具,排除A;筒车是唐代的灌溉工具,排除B;灌溉工具要因地制宜,筒车并非到处可用,排除D。 7.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A. 意图复辟西周贵族政治 B. 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 未能顺应当时政治需要 D. 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 【答案】C 【解析】 材料强调了先秦儒学不能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即由于未能顺应当时政治需要而不受统治者的重视,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先秦儒学并非复辟西周贵族政治,选项A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道德水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先秦儒学有自己的主张,主张仁、仁政,并非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8.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革税制,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C. 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D.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都在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故这一时期的改革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故D项正确;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是土地国有,故这一时期的改革破坏了分封制,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是土地兼并的前提条件,故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孟子仁政主张没有实行土地私有的内容,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地而衰征”、 “初税亩”的实质作用,学生只要熟练掌握了教材相关知识内容,即可得出承认了土地私有的作用,据此即可排除其它选项,做出正确判断。 9.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拓展了中国疆域 C. 实现了国家统一 D. 推动了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割据混战,排除BC;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管理问题,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结合所学,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D。 10.清朝有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 反对郡县制 B. 反对分封制 C. 改革中央官制 D. 建立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的,A正确,B错误;从所给的材料来看,是关于地方如何管理的问题,排除CD。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11.秦朝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 相权不断削弱 B.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C. 皇权不断加强 D. 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答案】C 【解析】 三公九卿、内外朝特别是内阁、军机处等均是皇权加强的产物,所以说这些机构的设立在本质上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材料不是强调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以及中枢机构完善等问题,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2.商鞍《君臣》中记载:“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这表明当时 A. 分封制瓦解、君主专制建立 B. “以法治国”成立为治国标准 C. 法家是最受人民推崇的学派 D. “以法治国”成百家共识 【答案】B 【解析】 材料要求所言、所行和事情“中法”,这说明“以法治国”成立为治国标准,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迁,排除A;法家主张严刑峻法,缺乏人文关怀,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其他学派对法家的态度,排除D。 13.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明淸时期,苏州家训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与其他地区相比,苏州家训中“禁戒”尤多,尤其强调戒禁赌博、诉讼和酒色。这折射出当时苏州 A. 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B. 城市经济发展繁荣 C. 传统文化保存良好 D. 社会风气积极向上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苏州家训中…… 尤其强调戒禁赌博、诉讼和酒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淸时期,江南地区城市经济繁荣,苏州是其中之一,城市经济发展繁荣必然伴随社会经济纠纷增多和娱乐服务业发展,故有赌博、诉讼和酒色,故B项正确;“社会秩序严重混乱”一般表现为暴力扰乱社会治安,材料无法体现相关现象,故A项错误;“戒禁赌博、诉讼和酒色”说明传统文化风气多遭破坏,故C项错误;“赌博、诉讼和酒色”也说明社会风气不良,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戒禁赌博、诉讼和酒色”,学生应该从“折射”这个设问的关键词入手,弄清赌博、诉讼和酒色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4.1573年,菲律宾省督拉米沙礼斯报告西班牙王说,西班牙也好,墨西哥也好,所能输出到中国去的货物,“没有一样不是中国所已经具备的。所以,对华贸易必须向中国输送白银。”由此,可得 A. 中国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B. 中国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C. 西班牙和墨西哥的经济走向萧条 D. 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方商品“没有一样不是中国所已经具备的。所以,对华贸易必须向中国输送白银”说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达,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反映西方货物“没有一样不是中国所已经具备的”,没有涉及对外政策,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西班牙和墨西哥经济的发展情况,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也没有涉及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故D项不符合题意。 15.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明清时期 A. 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 B. 大量国际金银流入中国市场 C. 民众缺乏对纸币价值的认可 D. 纸币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答案】A 【解析】 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于是出现了纸币。明清时期纸币未能取代金银成为主要货币,表明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这是根本原因,故A正确;B、C、D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 16.宋初,行“恤商”之法,如宋太宗诏曰:“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这一政策直接造成了 A. 商品经济的活跃 B. 土地兼并的炽烈 C. 重农抑商的放松 D. 重利风气的盛行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恤商”、“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问题,故无法说明土地兼并的炽烈,故B选项错误;“恤商”之法也不等于重农抑商的放松,故C选项错误;重利风气的盛行,不属于直接后果,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学生容易错选C或D。其原因在于对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性与总体性认识不足,对于直接作用和间接影响的区分不够。作出正确判断的关键仍然是紧扣材料、注意设问方式。 17.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统治者 A. 完善中枢权力体系的意图 B. 密切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意图 C.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意图 D. 提高经济区域化程度的意图 【答案】C 【解析】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C项是正确;题干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善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而且与与经济联系不大,故ABD项不符合题意。 18.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县制的出现 B. 铁农具的使用 C. 都江堰的修建 D. 一牛挽犁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A与农业方面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无关;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答案为B项;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指农业生产力提高,包括工具、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改进,都江堰是水利工程,不属于农业革命性的突破,排除C;东汉时期出现一牛挽犁,排除D。 19.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反映了地方司法权不断削弱,不等同于司法机构的独立,故A项错误;从汉代到明清地方司法权的削弱源于中央集权的增强,故B项正确;内阁、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说明专制皇权趋于顶峰,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地方享有司法权,不能说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代……可以处死罪犯。宋代……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到明清中央集权的增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0.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C. 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D. 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由明初官窑占主导到明末民窑的迅速发展的变化及“官搭民烧”现象的出现等信息,可以得出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的主导,故B项正确。A选项材料中未体现,C、D选项与史实不符。 点睛:材料“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说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迅速。 2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 A. 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 B.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 D.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汉“推恩令”的具体表现。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排除D;汉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A错误;颁布推恩令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C说法片面,故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对西汉推恩令的正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推恩令是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2.秦始皇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移民主流之一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A. 推动了秦代商业的发展 B. 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C. 有效的抑制了土地兼并 D. 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秦代的移民实质上是为了拓展疆域巩固边境,这一行为是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所以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些移民不是进行商业活动,故排除;C选项与此无关;D选项说法错误,秦朝已经是统一的封建国家,移民举措是为了巩固统治,而不是促进统一。 点睛:中国古代的移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被迫的移民,往往由于战乱造成的人口大迁徙,这种移民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南北开发,也使得经济重心南移。第二种则是主动的移民,由政府倡导,这种移民便是为了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本题便属于这种形式。 23.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汉代董仲舒则完成了儒学意识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 A. 用法家思想来取代仁政学说 B. 宣扬皇权至上维护专制统治 C. 吸收不同派别思想神化君权 D. 汲取佛道理论确立天理体系 【答案】C 【解析】 西汉时期,董仲舒吸收法家、阴阳合道家思想对于传统儒学思想进行改造,形成新儒学,故C正确;新儒学是吸收法家思想,不是取代儒家思想,故A错误;董仲舒是神话君权思想,故B错误;D是理学思想体系。 24.司马光在主持编撰《资治通鉴》时,对部分已经无法以确凿材料予以证实的事件,便以常理来推断其真伪虚实。这说明 A. 历史叙述带有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B. 史料是构建历史认识的唯一要素 C. 历史叙述无法客观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史料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以常理来推断其真伪虚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历史陈述者在叙述历史时带有主观认识,故A项正确;“史料是构建历史认识的唯一要素”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历史叙述无法客观再现历史事实”说法也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确认历史事实的前提条件并不仅仅限于综合多种史料,故D项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联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材料三:自东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江南的开发速度日益加快。宋朝时期形成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局面。农业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民营手工业在宋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制茶业和制瓷业最出色,成为了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繁荣带动了农业商品化的扩大。当时的海船载重大大增加,在泉州出土的宋船重量约为250吨,属于中等船,北宋中叶,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宋政府规定只许“自广州路入贡,更不得于西番出入”从大食来访的使节“贡赋不绝”,宋代海外贸易直接和间接地扩及欧洲、中东、东非、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朝鮮等地。 ——摘自王树伟《宋代海外贸易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并指出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社会问题,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答案】(1)原因:汉朝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存在王国问题、少数民族威胁边境等问题,需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建立中外朝制度,推行刺史制度和“推恩令”,创立察举制,派大军出击匈奴等。 (2)问题:藩镇割据。解决:北宋统治者将兵权收归中央,并强化中央禁军;派文臣管理地方,并设通判监督;掌控地方财政。 (3)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的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积贫积弱的政治局面;陆上丝绸之路交通不畅;有利的国际环境。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 ,根据材料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结合所学汉初王国问题和少数民族威胁边疆得出汉朝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存在王国问题、少数民族威胁边境等问题,需加强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汉朝在继承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中央官制,建立中外朝制度;为解决王国问题推行刺史制度和“推恩令”,为选拔人才创立察举制,为解决边疆民族问题派大军出击匈奴。 (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其后天子弱,方镇强”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藩镇割据。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得出,北宋统治者将兵权收归中央,并强化中央禁军;派文臣管理地方,并设通判监督;掌控地方财政。 (3)根据材料一“自东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江南的开发速度日益加快”得出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材料一“农业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一“当时的海船载重大大增加”得出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根据材料一“北宋中叶,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得出陆上丝绸之路交通不畅;根据材料一“从大食来访的使节‘贡赋不绝’”得出有利的国际环境。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时引起人们思索的问题有: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等。约公元前6世纪前后,整个文明核心区到处都在提出、探讨以上这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古典时代伟大的哲学、宗教和社会体系。这些体系的代言人——中国的孔子、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都是同时代的人,这并非偶然之事。因为上述地区,都遇上了同样的动乱和挑战,只是各自做出的回答极为不同,从而,各自的发展方向也明显不同。 ——整理自《全球通史》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公元前6世纪前后中国和希腊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阐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出现了“百家争鸣”,其中儒学代表自己阶层的利益,提出“仁:政”和“德治”的主张,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力图使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这种思想逐渐发展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古代希腊的一些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得到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越来越关注“人”本身,出现了智者学派,他们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索主题,以人的眼光考察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这种思想成为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解析】 本题据材料“约公元前6世纪前后……中国的孔子、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只是各自做出的回答极为不同,从而,各自的发展方向也明显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例如:公元前6世纪前后中国和希腊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再从“百家争鸣”儒学逐渐发展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古代希腊智者学派成为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等方面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注意史论结合。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辽圣宗(983-1031在位)时期,太后与圣宗承景宗改革之劳进一步改革。由于战争和人口迁徙,辽境内有大片田地荒荒,严重影响辽的经济发展.统和十三年,辽圣宗“诏诸道置义仓。岁秋,社民随所获,户出仓,社司藩共目”;“年谷不登,发仓以贷”。统和十四年,“以南京道新定税太重,减之”,在局部地区对新税法又进行了调整。统和十五年,下诏“募民耕滦州荒地,免其租税十年”。在延边地区设置屯田成兵,储备谷米均常,对巩因边防,备战备荒,起了重大作用。证圣宗的改革巩国了辽朝的封建统治,发展了社会生产,使得辽朝的发展达到繁盛时期 ——摘编自式玉环的《论辽圣宗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辽圣宗经济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圣宗经济改革的影响。 【答案】(1)措施:设置义仓;制定税法;募民垦荒;实行屯田 (2)意义: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使得辽朝达到鼎盛时期;缓和矛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利于辽朝统治秩序的稳定;巩固边防,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诏诸道置义仓…以南京道新定税太重,减之…对新税法又进行了调整…募民耕滦州荒地…设置屯田成兵,储备谷米均常”进行概括即可。 (2)根据材料“对巩固边防,备战备荒,起了重大作用…巩国了辽朝的封建统治,发展了社会生产,使得辽朝的发展达到繁盛时期”结合所学从农业发展、财政增加、巩固开发边疆及稳定统治秩序、造福百姓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