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十周周测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周测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我国劳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外生性特点:具体来说,既表现为驱力的外生性,即劳动教育每一次受到重视都源于领导人重要讲话的推动;又表现为目的的外生性,即以服务社会发展为目的。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应该以实现人的全方面发展为内在驱动和目的。这一特点导致我国的劳动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价值观的理解主要存在着三种解释模式:第一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模式,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第二种是政治经济学的模式,强调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第三种是教育学原理的模式,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上述阐述能够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在于如何理解和建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劳动价值观决定了劳动教育观,因此,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本源性价值,即劳动是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劳动者神圣光荣;二是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按劳分配是合乎正义的分配原则,不劳而获、少劳多得可耻;三是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劳动、参加劳动才能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不愿劳动、不爱劳动则会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我们要倡导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通过“以劳促全”提升心志,使学生拥有充实的人生。这一过程体现了习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人民立场和劳动情怀,是新时代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新发展。 在观念层面,重建劳动教育观要凸显综合性与统领性,让劳动教育成为一种价值召唤。劳动教育是各种教育的统领,能够把其他一切教育内容联结在实践之中。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依靠劳动生存与发展的品质,能够增强体质、磨炼意志,还能够丰富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实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增进智慧等功能。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劳动教育的界限,劳动教育始终是与德智体美教育融合在一起的,既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混淆。 在实践层面,重建劳动教育观要强化激励性与基础性,让劳动成为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劳动教育不是专门的课程,不依托于某一具体的课程或具体的课堂教学时段,也没有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育人任务、考核标准。劳动教育必须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归宿。因此,应该把劳动的理念和行为渗透到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使之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在制度层面,重建劳动教育观要突出主体性与责任性,让劳动教育成为一种制度建构。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一直很重视劳动教育。但是,整个劳动教育实践存在着实施主体单一、主体责任不明确,缺乏评价、督促机制等问题。因此,国家必须完成以法律制度形式规定劳动教育主体,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建立评价、督导机制,明确劳动教育成绩的使用范围等一系列的制度建构。 (摘编自宁本涛《重塑劳动教育观》) 1.下列观点中能体现劳动教育“外生性特点”的一项(5分) A.以劳动和实践统领各种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B.将劳动教育与具体学科知识相联系,强调通过具体操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C.强调劳动的意义是为服务经济建设,加强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劳动技术教育。 D.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实验、创新辅导等实践活动,促进劳动教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外生性特点”使我国的劳动教育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B.文章第二段、第三段,集中阐释了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教育中的意义。 C.文章从多个层面论述了重建劳动教育观的具体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D.文章论证兼顾理论与实践,既回顾了经典理论,又总结了劳动教育实践成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学生具备了“劳动神圣,劳动者光荣”的意识就形成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B.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互融合,完成了德智体美教育也就完成了劳动教育。 C.劳动教育缺少具体可以量化的育人任务,因此只能依靠学校和学生的自觉行为。 D.要推动劳动教育,需要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主体责任不明、缺乏监督评价等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从国内外各城市对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市民在家中或单位等地产生的垃圾,应做到分类贮存或投放,需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垃圾压缩车收集垃圾时,应做到密闭收集,防止二次污染环境,收集后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洁收集容器和分类垃圾桶。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时,应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内置垃圾袋,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 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投放后应注意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滋生蚊蝇。 (摘编自“百度百科”等) 材料二: 最近,继上海之后,49个城市开始垃圾分类试点。根据住建部等部门的计划,到2020年年底,将在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所以,很多人在分析预测,垃圾分类有望带动2000亿元行业新风口。从小程序识别垃圾、智能垃圾箱到智能分拣,似乎一个新的行业就要出现了。 那么,如何才能建好这个市场体系,过去历史中的经验,值得借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物资紧缺,所以建立起了一套国有体制的废旧物品回收系统,回收废旧物资再利用,帮助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国有的废品回收体系没落了,而市场化的、更加高效的废品回收体系取而代之。 改革开放后,来自河南信阳固始县、河北和四川等地的农民到达北京后,开始依靠买卖废品为生。20世纪80年代,这个由外来谋生农民搭建的废品回收网络,从社区甚至垃圾箱开始,实现了高效的废品回收、集中,再到末端再生利用,整个链条实现了无缝衔接。可以说,这些人是城市的清道夫。2014年左右,北京的废品回收从业人员达到历史高峰,近30万人分散在废品回收、分类和再利用各个环节。其他大城市的情况也与北京类似,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一直拥有较高的废品回收率。除首尔之外,东京、新加坡、纽约等城市的再利用率均低于北京。 现在很多人在谈垃圾的智能识别,而我国20世纪的废品收购者早就会判断型号、材质、塑料的种类,甚至洗衣机电机是铜是铝,他们都能高效区分。他们的下游——收购市场中,废纸、废铜分门别类,塑料制品甚至分为好几个类别。 所以,中国原本的市场化的、成熟的废品回收体系,在这一波垃圾分类中,不应该缺位。新的更高技术、更大规模的市场化,应该吸纳这个行业过去成熟的流程、专业能力。 (摘编自刘远举《高大上的垃圾分类风口,不应忘记拾荒者》,2019年7月22日“央视网”) 材料三: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走在了世界最前列。20世纪60年代严重的环境污染“逼”出了日本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在号称垃圾分类标准“最严格”的日本,垃圾分类已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技能”。 在日本,如果垃圾回收人员发现垃圾分类得不合理,可不予回收。如果谁家的垃圾分类不当而被拒收,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情节严重的“不法投弃”则会被通知警方出面处理。如果乱丢垃圾,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坐牢。 日本的儿童打小就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摘编自2019年5月20日“北青网”等)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继今年上海率先实行垃圾分类之后,国内其他49个城市也开始垃圾分类试点,带动了与垃圾分类相关新行业的发展。 B.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20世纪以买卖废品为生的来自河南、河北和四川等地的农民使北京的废品再利用率超越东京、新加坡等世界大城市。 C.在建立我国垃圾分类体系,践行垃圾分类理念的实践中,日本严格的分类标准、严厉的惩罚措施、对垃圾分类的重视,都值得我们学习。 D.日本曾经历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促使其拥有了世界一流的环保技术和节能技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的意识如今已深入人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5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35分)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使秦无尺土之封,使后无战攻之患。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B.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 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C.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 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D.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 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荀卿即荀子,先秦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提倡性恶论,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B.古时一车四马称作一乘,万乘本指一万辆兵车,战国时可指拥有兵车万乘的诸侯国。 C.布曾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古代平民穿麻、葛织物,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D.皇帝是中国两千多年间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秦始皇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李斯拜师学习,志向高远。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曾跟随荀子学习服侍帝王的学问;学成后,便去游说秦王,以此实现人生抱负。 B.李斯抓住时机,推行主张。秦庄襄王去世后,李斯请求做相国吕不韦的家臣,后又任郎官一职,这为他成功游说提供了重要条件。 C.李斯分析形势,见解深刻。他善于总结历史,对秦穆公、孝公以及当时秦与天下的形势有着深刻独到的认识,他的观点得到秦王认可。 D.李斯加官进职,深受信赖。李斯为秦国统一天下出谋划策,秦王一直对他信任有加,他的官职也一路得以升迁,秦王称帝后任其为丞相。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久处卑贱之位,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10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使秦无尺土之封,使后无战攻之患。(10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别林景思 尤 袤 二年无德及斯民,独喜从游得此君。 囊乏一钱穷到骨,胸蟠千古气凌云。 论交却恨相逢晚,别袂真成不忍分。 后夜相思眇注空阔,尺书应许雁知闻。 注:眇,同“渺” 10.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首联中诗人说自己为官一任没有什么政绩,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林景思。 B.颔联先写林的穷困再写其胸襟,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钦佩之情。 C.颈联诗人感慨与林景思相见恨晚,充分表达了对林景思人格和才学的赞美。 D.“尺书”一句诗人化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林景思的留恋与不舍。 11.“后夜相思眇空阔”一句在表达惜别深情时,与柳永的《雨霖铃》中某些诗句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鼓励不是不切实际的_________,而是从精神上( )。一言以蔽之,鼓励是一种精神上的援助。鼓励的力量,在受鼓励者处于困境时最易显现,一番鼓励使某个人从挫折中振奋,坚定地走向既定目标,并最终取得成功,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_________。越王勾践兵败之后,被吴军围困于会稽山,他望着身边仅存的五千余名__________,不禁灰心绝望。大臣文种闻言,对他说:“商汤王曾被拘留于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于羑里,齐桓公曾经逃奔吕国,最后他们都能成王称霸,陛下何必如此灰心!”文种一番话使勾践振作起来,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最终灭了吴国。倘若当时文种等人都跟着他_________,勾践说不定会拔剑自刎,而越国恐怕也要随之灭亡。鼓励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鼓励者的付出却是微小的,或许只是寥寥数语,或许只是几行文字。人在处于困境之时,对于一丁点精神上或是物质上的援助,记忆都是无比深刻的。鼓励既然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请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5分) A.怂恿 不胜枚举 散兵游勇 长嘘短叹 B.怂恿 数不胜数 残兵败将 唉声叹气 C.教唆 不胜枚举 残兵败将 长嘘短叹 D.教唆 数不胜数 散兵游勇 唉声叹气 1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A.给进取者以自信,给犹豫者以果敢,给彷徨者以决心,给灰心者以希望 B.将自信给予进取者,将果敢给予犹豫者,将决心给予彷徨者,将希望给予灰心者 C.将希望给予进取者,将决心给予犹豫者,将果敢给予彷徨者,将自信给予灰心者 D.给进取者以希望,给犹豫者以决心,给彷徨者以果敢,给灰心者以自信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A.因为鼓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请我们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B.既然鼓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因此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请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C.鼓励既然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请我们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D.鼓励因为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请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1999年,在秦俑二号坑,考古人员发现了这样一座兵马俑,其位置和工艺并无特别之处,但清理完周围的泥土之后,和人们熟悉的粉红色、粉白色面孔的秦俑____________,这座兵马俑的脸全部是绿色的。有专家表示,戏剧舞台上的脸谱中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诈,而绿色和蓝色代表的是外藩。由此____________绿脸俑是融入了某些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特色陶俑。从地理位置看,( )。这是一个民族交融的地区,秦人与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历史上呈现出一个漫长的____________过程。从战场实际看,秦军广泛吸收了不同民族的各种战法,虚心向不同民族学习军事技术。由此可见,地下秦俑军阵中的绿脸俑很 可能是少数民族的象征。 另外,战国时期,出兵打仗,有些国家往往在牛的角上绑刀,士兵的脸上涂抹各种各样的颜色,____________,借以吓倒敌方。秦俑脸部涂成绿色也不是不可能。也或许这个绿脸兵马俑的形象与真实模特有关——军队中出于某种需要存在着异于常人肤色的特殊人物;又或许与兵马俑的明器性质有关,可能当时人们认为,在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因为不合乎于常理,在死后世界更能表现其功能。 1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5分) A.截然相反 估计 融合 装神弄鬼 B.截然不同 估计 演变 弄虚作假 C.截然不同 推测 融合 装神弄鬼 D.截然相反 推测 演变 弄虚作假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A.今天的甘肃东部天水一带,应当就是历史上秦人建国之地陇东地区 B.秦人立国初期所处的陇东地区,应当就是今天甘肃东部天水一带 C.秦人立国初期所处的陇东地区和今天甘肃东部的天水属同一地带 D.今天的甘肃东部天水一带应当就属于历史上秦人建国的地方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A.现实世界中不合常理的事物,在死后世界里更能表现其功能。 B.现实世界中不合乎于常理的事物,在死后世界更能发扬其功能。 C.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因为不合乎于常理,所以在死后更能发挥其功能。 D.在现实世界中不合常理的事物,在死后世界更能发挥其功能。 语文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A 6.B 7.A 8. D 9.答案(1)长期处于低微的地位,诋毁世俗,厌恶名利,自己拿无为作寄托,这不是士子的真情。(关键词“卑贱”“非世”“托”的翻译各2分,大意4分) (2)拆平了郡县的城堡,销毁了天下的兵刃,表明不再使用,使秦朝的土地一尺也不分封,使以后不再有战争攻伐的祸患。(关键词“夷”“示”“封”的翻译各2分,大意4分) 10.B写林的穷困并不是对他的贬抑,而是用他的眼前的穷困与远大的抱负进行对比,表达对其人格的赞美。 11.(1)“眇空阔”与“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都用天地的广阔反衬自己离开对方后的孤独,借此表达不舍之情;(5分) (2)“后夜相思”与“今宵酒醒何处”“此去经年”都用虚写的方式,还没有和对方分开就开始思念,借此表达了不舍之情。(5分) 12.B 13.A 14.A 15 C16.B17. D 参考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当郡里的小官,看到官府的厕所中老鼠吃不干净的东西,接近人和狗,多次惊恐害怕李斯走进粮仓,看到粮仓里的老鼠,吃着囤积的粮食,住在大屋子里面,不受人和狗的惊扰。于是李斯就感叹道:“人的贤能和不贤能好比老鼠,在于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于是李斯就跟随荀卿学习服侍帝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就向荀子告辞说:“我听说得到机会就不要错过,如今万辆战车的国家正在争取时机,游说之士主持政事。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统治天下, 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和游说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处在卑贱的地位不想有所作为,这好比看见现成的肉才吃的禽兽一样。所以耻辱没有比卑贱更大的,悲伤没有比穷国更甚的。长期处于低微的地位,诋毁世俗,厌恶名利,自己拿无为作寄托,这不是士子的真情。所以我要向西游说秦王了。” 来到秦国,正好庄襄王去世,李斯就请求做秦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家臣;吕不韦认为他很贤能,任命他做郎官。李斯因此得到游说的机会,就劝说秦王说:“庸人常常失去时机。成大功业的人,在于趁人有瑕隙就狠心灭了他们。从前秦穆公称霸天下,始终没有吞并六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诸侯还多,周朝的德玫还没有衰微,所以五霸相继兴起,争相尊崇周朝。自从秦孝公以来,周王室卑微,诸侯互相兼并,关东地区成为六个国家,秦国乘胜役使诸侯,已经六代了。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好比郡县一样。凭借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就像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足以消灭诸侯,成就帝业,成为天下一统,这是万载难逢的一个机会啊。倘若现在懈怠而不抓緊完成此事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相聚在一起约定合纵的盟约,即使有黄帝一样的贤明,也不能吞并天下了。”秦王就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游说诸侯。离间各国君臣的计策实施后,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秦王任命李斯做客卿。正巧韩国人郑国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察觉了。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进言说:“诸侯中来服侍秦国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来秦国游说、做间谍罢了,请把一切宾客都驱逐。”李斯原计划也在驱逐的宾客之列。(于是)李斯就上了《谏逐客书》,秦王就废除了驱逐宾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终于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升迁到廷尉。经过二十多年,秦国终于吞并了天下,尊崇君主为皇帝,让李斯做了丞相。拆平了郡县的城堡,销毁了天下的兵刃,表明不再使用,使秦朝的土地一尺也不分封,使以后不再有战争攻伐的祸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