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鉴赏作业(10)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鉴赏 作业 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秋兴八首(其二) [唐]杜甫 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 画省③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夔府:夔州,作者晚年困居之所。②槎:木筏。据《荆楚岁时纪》记载,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至天河。③画省:原指汉代的尚书省,这里指唐中枢办公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夔州的暮景,寓情于景,通过一派凄凉景象,写出了身世飘零之感。 B.颔联用张骞典故,说张骞还能有归期,而自己却只能孤舟长系,有家难回。 C.尾联写月升中天,照应了首联的黄昏日落,委婉含蓄中蕴含了无限的情思。 D.尾联以景结情,写月映芦荻花,表现了诗人从伤感到欣然愉悦的情感变化。 (2)颈联中“违”与“隐”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颈联进行赏析。 (3)请从对比和景、情关系的角度,对尾联加以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至 后① [唐]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②。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③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④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当时诗人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心情十分低落。②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③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④棣萼:出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韦华韦华(wěi,光明华美的样子)。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至之后,白日渐长,诗人身在蜀地,心思洛阳,于是作诗遣怀。 B.“青袍白马”运用借代手法,代指安史之乱的叛军。诗人思念洛阳,不禁想到叛军攻入洛阳的情景。 C.金谷园、铜驼陌皆是洛阳胜地,但因受到战争破坏,早已物是人非。 D.“棣萼”一句运用典故,以“棣萼”喻兄弟,引发读者联想,增强了诗歌的韵味。 (2)本诗的第三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3)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写自己心境“转凄凉”,请结合全诗分析其原因。 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月夜泛舟 [金]刘著①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 传邮②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③老却人。 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 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④作逸民。 注①刘著:安徽皖城人,北宋遗民,后仕于金。②传邮:上传下达的文件、书牍。③区区:庸庸碌碌。④尧封:相传尧划天下为十二州,并在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后以“尧封”称中国的疆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取陶渊明笔下“云无心以出岫”的意象,寄寓作者遭逢宋金易代的感慨:世事变迁,人世浮沉,就如白云苍狗变幻无定。 B.第二句使用典故,以出使北朝被扣留,终生不能南归的南朝诗人庾信自比,“南朝”“北朝”两词对举起到了强化情感的作用。 C.颔联描述作者的公务活动状况和内心感受,“扰扰”“区区”的使用不仅有叠词的音韵效果,更收描述真切、表意强烈之功。 D.颈联由远及近写泛舟所见的优美景象:两岸青山绵延流转,身侧白鹭傍船翩飞。诗人徜徉于青山碧水间,体验到的是难得的解脱的愉悦。 (2)颈联“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历来受人称道,请赏析其艺术手法。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秋晚登城北门① [宋]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②杜陵:汉宣帝墓陵在杜县,故称杜陵,借指长安。此处暗指汴京。③古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 B.“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 C.“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诗人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感慨良多,铁马往事仍萦怀。 D.“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魂牵梦萦”正是其收复失土、报国心志的抒发。 (2)颈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串全篇,请简要赏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②,翛然③尚闭关。 注①箭:指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② 汉时袁安未显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③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听着声声更漏,一夜未眠,拂晓时分,对镜自照,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 B.《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在下雪时把子侄们聚在一起,问他们雪下得和什么东西相似,侄子谢朗应声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所以“洒空”指下雪。 C.颔颈两联写雪景,时间上写出了雪下得大、下得久,空间上则从地上写到天空,从广庭写到深巷,为后文写想到友人做铺垫。 D.尾联由描写雪景转入对人的怀想,仍不让人出面,只写他的住处。用笔空灵,神韵悠远。 (2)权德舆评价本诗颔联时说“咏雪之妙,全在上句‘隔牖’五字,不言雪全是雪声之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此诗为忆友之作,然诗文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而“忆”也只出现于诗尾。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忆胡居士的。 6.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春日怀秦髯 [宋]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一场潇潇小雨过后,天气很快就放晴了。诗人来到小园漫步,不仅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而且景物更明洁秀美,令人赏心悦目。 B.“晚节渐于春事懒”一句,是说人们因春天的到来心情欢畅,诗人虽年事渐高,但游兴不减。 C.“病躯却怕酒壶倾”一句,“却怕”二字,既是对病体的客观描述,又带无心饮酒的主观情感。心情抑郁、颓唐,已得到具体说明。 D.“睡余苦忆旧交友”一句,写对友人的思念,不是“长忆”而是“苦忆”,用字分量极重,表现了友情之深。 (2)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这首诗在使用手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庭中有奇树①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②。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①《庭中有奇树》为《古诗十九首》之九,为我国东汉晚期作品,作者不详。②滋:当“繁”解释。“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1)这首诗与《涉江采芙蓉》都涉及了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请指出本诗这一细节,并简要分析这一动作的内涵。 (2)“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3)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答案: 1.(1)D 解析:D项,“欣然愉悦”错。诗人整体感情是伤感落寞。结合全诗内容,特别是“孤城”“泪”“悲笳”等词,可以看出诗人是悲伤、孤独的。 (2)参考答案:“违”,违离,此句是回忆很久前在长安为官时焚香而寝的情境,已经不会再有了。“隐”是实写此时身在夔州,耳边只有寒夜山城隐约的胡笳之声。虚实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牵挂、有家难回的苦闷和无力报国的伤感。 解析:本题从炼字的角度考查语言。赏析炼字,应结合所在诗句乃至全诗,从字的含义、蕴含的感情、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 (3)参考答案:①对比:“石上藤萝月”是春夏之景,充满生机和活力,而“洲前芦荻花”是秋冬之景,满是落寞与萧索,两相对比,既暗示时光流逝,又更能表现现实的凄凉。②以景结情:“石上藤萝月”“(月映)洲前芦荻花”都是景语,但都寄寓诗人归家无望、报国无力的沉痛,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解析:题干已经给出了尾联所用手法,作答时,先分析这两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再点出表达效果。 2.(1)B 解析:涉及诗人在本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注释①“当时诗人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心情十分低落”一语看,“青袍白马”应是指幕府生活,此句表现了诗人身居闲官卑位的不得志处境。 (2)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触物伤怀)。诗人看到含苞待放的梅花,想起分别已久的兄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②双关。“棣萼”一语双关,既实指棠棣花,呼应了上句的“梅花”,写出时光流逝;又代指兄弟,写出离别之久。内涵丰富,表达巧妙。③用典。用《诗经·小雅·常棣》中的词句,以“棣萼”代指兄弟,引发读者联想,增强了诗歌的韵味。 解析:赏析诗句,主要从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蕴含的感情等方面分析。就本题而言,首先根据注释①了解诗歌背景,结合全诗,把握诗人的感情。颔联上句触景生情,写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觉地想起洛阳的兄弟朋友;下句,根据注释④知,棣萼,一语双关,既指花,又指人(兄弟),同时又是用典。 (3)参考答案:①身处闲官卑位,有志不得伸,心情落寞。②眷恋故乡。有乡不得归,身在四川,心在洛阳。③国家局势动荡,故乡物是人非,心感悲哀。④思念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心境“转凄凉”的原因,可从分析重点词语、典故所蕴含的感情着手,如“思洛阳”,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参考注释②);“青袍白马有何意”,根据注释 ①,可知表达的是不得志的落寞;“金谷铜驼非故乡”,根据注释③,说洛阳不是故乡,蕴含的是战乱造成的物是人非之感;“棣萼”,根据注释④,应该是指兄弟,“棣萼一别永相望”,表达的是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种种感情一起涌来,诗人的心境难免“转凄凉”了。 3.(1)A 解析:陶渊明笔下的“出岫”云蕴含着无心无意、自然自在的意味,而本诗首句中“出岫云”则是无根无倚、飘浮不定的意象,寄寓作者对浮世变迁的感慨,二者大异其趣。 (2)参考答案:①移情入景。以月下青山和傍船白鹭为对象,描绘了故国月下优美可亲的山水景象,融以“看不厌”和“自相亲”之感,抒发了诗人暂时摆脱烦嚣俗务的喜悦之情。②对比映衬。此联紧承颔联,与颔联所写不堪金人府衙烦嚣人事之扰的难捱、难耐之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暂回故国时的轻松喜悦之情。③对仗工整。“入眼”对“傍船”,“青山”对“白鹭”,“看不厌”对“自相亲”,词性一致,色调和谐,音韵优美。 解析:可从内容的对比、感情的抒发、诗句的对仗等角度分析。 (3)参考答案:①国家破亡、人世漂泊的悲痛。首联写故国灭亡、异朝为臣的屈辱,悲叹自身如孤云漂泊,无依无凭。②对公务烦冗、官场庸俗的厌烦。颔联写文书繁多终日忙碌,应对庸俗僚吏让人心灰意懒。③暂得摆脱公务、陶醉于自然美景的轻松愉悦。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绘了月光照耀的优美山景,傍船飞掠的白鹭轻姿,表达了诗人暂时摆脱俗务的喜悦心情。④对故国的眷恋,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句“暂向尧封作逸民”,诗人特称早已沦陷的中原为“尧封”之地,宁做故土的隐逸之民,而不愿仕宦金朝。 解析:首联“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悲叹自身如孤云漂泊,无依无凭,异朝为臣。得出答案①。颔联“扰扰”“无虚日”“区区”“老却人”,饱含诗人厌烦的感情倾向,得出答案②。抓住景物形象特点“青山”“白鹭”色彩鲜明欢快,“看不厌”“自相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透出喜悦轻松,得出答案③。抓住注释和尾句“暂向尧封作逸民”,得出答案④。 4.(1)B 解析:B项,“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错,由“雁带杜陵秋”可以看出,鸿雁是将秋来的消息传来,非将思情带回故乡。 (2)参考答案:颈联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和报国无门的慨叹。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令诗人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 解析:解答本题,需联系诗人的身世经历,理解诗句含意,体会诗人的感情。第三联由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诗人在此发问:国家可兴亦可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时代可安亦可危,谁又是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 (3)参考答案:①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凄凉之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愁;②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地飞鸿——愁;③ 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国家安危),前途未卜——愁;④尾联追忆“横槊赋诗”,一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愁味悠长。(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 解析:这首诗主要写诗人登城所见所想,诗人当时在四川成都。一天他拄杖登上了城北门楼,远眺晚秋萧条的景象,激起了对关中失地和要塞大散关的怀念,进而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忧国伤时的深情。 5.(1)C 解析:“从广庭写到深巷”分析不正确,应为“从深巷写到广庭”。 (2)参考答案:“隔牖风惊竹”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诗人隔窗听见竹子发出声响,以为是风吹竹林的声音,实则夜来大雪纷纷,雪打竹叶,簌簌作响。“风惊竹”三字,从侧面听觉角度将大雪纷纷的景象描摹了出来。 解析:这五个字的妙处在“不言雪全是雪声之神”,因此需要先分析这五个字的意思,再分析手法。“隔牖风惊竹”意思是隔窗听风声摇撼着窗前的丛竹。“风惊竹”,说明风大雪急,诗人明写听到竹叶摇动的声音,暗写雪打竹叶的声音。从手法上来看,诗人并没有直接描摹雪的样子,而是从听觉的角度写下雪带来的声音,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3)参考答案:①采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忆胡居士。②尾联借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两个手法分开答亦可) 解析:先概括手法,再分析表达效果。尾联“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诗人没有直接表达对胡居士的怀念之情,而是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的样子,以表达怀念之情。由注释可知,“袁安舍”用典,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这里诗人不说忆胡居士,而借用袁安代指胡居士,意在说明胡居士和袁安一样身处困穷仍然保有高洁品性,表达出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之意。 6.(1)B 解析:诗人年事渐高,游兴阑珊。 (2)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丽明媚的春天景象。花朵好像听懂了人的语言一样对着人笑,不知名的草随意地生长。 (3)运用反衬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诗人极写春日的美好,反衬自己心情的苦闷;又以自己心情的苦闷,反衬对友情的执着。 7.(1)参考答案:“攀条折其荣”一句,主人公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思念。 解析:根据主人公的动作去寻找,就不难得出答案是“攀条折其荣”一句,然后再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及其所表达的感情即可。 (2)参考答案:“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主人公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切的思念。 解析:分析诗句中用得好的字,首先要找动词或形容词。此句中的“盈”富有表现力,对这个字的意思进行解释,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3)参考答案:是说花的可贵。这花本来没有什么稀奇,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解析:分析诗歌不难发现这是说花的可贵,然后结合诗歌主旨分析结尾两句的内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