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历史试题(选修)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大同”之世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以下符合“小康”之世特征是 A. 采取禅让制度 B. 中央高度集权 C. 实行血缘政治 D. 推行土地私有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的体现,“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是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的世袭制的体现,说明“小康”之世实行血缘政治,故排除A,C符合题意;三代时期是土地国有制,尚无法实现高度集权,故BD不符合题意。 2.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下列对该制度评述不正确的是 A. 稳固了封建专制政治体制 B. 促成了持久的读书风尚 C. 极大充实了科研人才力量 D. 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科举制是选拔受儒学教育的官吏,不是科学研究人才,故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材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表明科举录取揭榜的情形。科举制使选拔人才的权利从世家大族的手中转到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固了封建专制政治体制,故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是科举制对中国社会文教事业形成的长久影响,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考试成绩选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故D不符合题意。 3.《吕氏春秋》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材料中的生产模式 A. 主要反映了商周时期贵族生活状况 B. 形成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出现 C. 集体劳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春秋时期的商鞅变法正式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是故丈夫不织而衣……非死不舍”的大意为:男性不用织布就有衣服穿,妇女不用耕作就有饭吃,夫妻二人通过交换劳动成果相互依存,所以能长久生存下去。因而人们敬重时令爱惜时间,不到年老不会休息,不是生病不会休息,直到死去才会舍弃这样的生存方式。题干主要描述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结合所学可知,是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因此铁犁牛耕是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贵族生活状况,故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所描述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不是集体劳动。故C项不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故D项不符合题意。 4.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说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C. 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化 D. 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可知,不抑制土地兼并,使得农民无地或者少地,使得农民向地主租赁土地耕种,促进了租佃制的发展,这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故选B。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有关信息点,故A错误;这项政策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故C错误;D项的说法与材料“百姓康乐”的情形相反,排除。 【点睛】本题以土地兼并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土地制度演变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5.下表为咸丰帝(1851-1861年在位)初年户部银库数量。(银数单位:万两) 年份 库存银数 新收银数 支出银数 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 844.0962 850.8529 956.9910 737.9581 咸丰二年 737.9581 836.1837 1032.6172 咸丰三年 475.3397 847.1746 169.6897 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起义的发展 B. 偿还鸦片战争赔款 C. 清政府投资设厂 D.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清朝末年的政府财政状况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19世纪50年代前期,户部库存银数、新收银数和实存银数不断减少,而支出银数数目较大。结合所学,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镇压,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这必然会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而库存、新收、实存银数减少,故A项符合题意;1851--1853年清政府没有急需偿还的债务,故B项不符合题意;政府投资开办工厂属于洋务运动的举措,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时间不符,故C项不符合题意;表格说明清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增多,并不涉及小农经济的解体,故D项不符合题意。 6.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A. 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 B. 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C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 D.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战败"指甲午战争的失败。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自救运动,但甲午战败表明单纯学习西方技术无法达到“新生”之目的,故B项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即自强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故A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近代化,故C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是一场推翻清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D不符合题意。 7.孙中山说:“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中“恶劣政治的根本”是指 A. 满洲贵族统治 B. 军阀割据混战 C. 君主专制制度 D. 外国列强侵略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说明孙中山认为恶劣政治的根本在于君主专制制度,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评价三民主义: 1、从理论上讲,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这也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从实践上讲,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但是由于三民主义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一系列斗争都失败了。 【详解】 8.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材料“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可见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显然这一举措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错误;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属于国内革命战争而非民族战争,C错误;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体制曾采取“议行合一”制,即中央人民政府不但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而且还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我国最高行政权和最高立法权的分立开始于 A. 一届政协 B. 第一届全国人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国务院,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最高行政权和最高立法权的分离始于此,故B项符合题意;一届政协召开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故A不符合题意;1956年中共八大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与题意不符,故C项不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与题干主旨强调的最高行政权和最高立法权的分离无关,故D项不符合题意。 10.到1951年10月,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 A. 基层民主制度已开始确立 B. 人民当家作主原则得到落实 C. 爱国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说明“民主建政”有利于国家政权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原则得到落实,故B项符合题意;省、市、县、区、乡召开的人民代表会议不属于基层民主,故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涉及民主统一战线问题,故C项不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建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不符合题意。 11.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A. 丰富“一国两制”内涵 B. 设定香港自治底线 C. 肯定“港人治港”方针 D. 消除香港分裂势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央政府对香港管理的权限问题,没有阐释“一国两制”,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可得出邓小平考虑的是对香港管理的底线,故B项正确;肯定“港人治港”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谈到香港分裂的内容,故D项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大业·香港回归祖国 12.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贸易关系有了显著发展。这反映了 A. 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B. 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 C. 中日不结盟外交发展 D. 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中国积极同临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中的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正属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故D项符号题意;1972年,中国和日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时间不符,故A项不符合题意;此时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B项不符合题意;当时日本在外交上追随美国,敌视中国,不存在外交关系,故C项不符合题意。 13.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的时候,表述了“一条线”的思想,他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说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由此推知,“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核心就是 A. 联美抗苏 B. 和平共处 C. 一边倒 D. 不结盟 【答案】A 【解析】 【详解】1973年,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改善,由材料“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可知为联美抗苏,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4年,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C项错误;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D项错误。 【点睛】中美关系的演变:敌视对抗、关系断绝→抓住契机、逐渐缓和→关系正常化、正式建交。 14.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于2018年6月10日共同会见记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介绍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和成果:各方同意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等。这主要体现了中国 A. 积极参与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 B. 积极推动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 C. 积极参与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积极与欧亚国家结成政治联盟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和成果:各方同意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等”可知各方同意深化伙伴关系,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贸易自由化的内容,故B 选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举行峰会,未涉及到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C选项错误;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D选项错误。 15.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年度 高等学校 中学 小学 学校 学生 学校 学生 学校 学生 1950 227 13.4万 3690 109万 40万 2439万 1965 434 67.4万 80993(包括61626所农业与职业) 1441.8万 168.19万 11600万 A. 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B. 职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的主体 C. 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D. 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 【答案】A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新中国1950年到1965年高等学校、中学、小学的学校和学生数量都大幅增加,这说明我国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故A正确;材料数据没有反映出职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的主体,故B错误;九年义务教育段学生增加,这不能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故C错误;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提出,故D错误。故选A。 16.1741年2月,下院议员桑兹指责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对西班牙战争的惨败,提议集体请愿,要求国王罢免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的沃波尔。他声称:“大不列颠的国王不应雇佣一个不受人民欢迎的大臣。当某个大臣失去民心时,我们有义务告诉国王罢免他,以满足人民的要求。”这直接反映出 A. 君主立宪制度尚不成熟 B. 英国首相受到国王制约 C. 责任内阁制发挥着作用 D. 下议院掌握国家行政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下议院反对首相沃波尔并要求国王罢免首相职务。结合所学,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台组成,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举行改选,以决定原内阁的去留,故C项符合题意;责任内阁制使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走向完善,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首相与国王的权力制约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君主立宪体制下,国王受议会限制,无实际权力,但具有形式上的任命权,题干未体现议员对国王权力的侵犯,故D不符合题意。 17.下表反映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收入的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促使英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 社会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B. 君主立宪政体完善与发展 C. 产业结构分布更加合理 D. 工人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表格表明,工矿建筑业变化最大,随着收入的逐渐增加,工业资产阶级势必要求自己的政治权力,于是出现了1832年议会改革,即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得到完善,故B项符合题意;表格没有反映出英国社会不同阶级的收入变化,即不能推断出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故A项不符合题意;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工矿建筑业变化最大,不能由此推断出英国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故C项不符合题意;通过表格可以看出,相比较其他三项而言,农林牧渔业增长较慢,但不能得出农业的发展趋于停滞,故D项不符合题意。 18.美国制宪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了 A.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策略 B.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C.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 奴隶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 【答案】A 【解析】 “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说明政治的妥协策略,A正确;B和C属于中央政府运作程序;D说法明显不符合事实。 19.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现在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的写法了……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样修改是因为当时 A. 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完善 B. 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各国压制 C. 工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发展 D. 工人与资本家政治诉求趋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19世纪中期,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因此马克思、思格斯认为需要与时俱进,故C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兴起于二战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前后共产主义运动都受到各国的压制,与材料“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不会相同,工人处于被压迫的地位,故D项不符合题意。 20.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根植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这表明俄国十月革命( ) A. 开创了人类文明新道路 B. 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C. 打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 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指的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即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面临危机,使俄国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经济遭受致命打击,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则指的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内部原因,即沙皇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俄国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内部矛盾极其尖锐。由此可知,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革命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AC两项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意义,故AC错误。D项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信息,故D项错误。 21.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说: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佣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而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如是说,旨在 A. 批评《四月提纲》中俄国革命观点 B. 说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软弱性 C. 阐述俄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D. 指出当时首要任务是退出一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中“列宁的讲话”指1917年4月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列宁在这一提纲中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题干中苏汉诺夫并不赞成列宁的讲话,他认为“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佣苏维埃不可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这说明他反对《四月提纲》中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软弱性,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苏汉诺夫反对列宁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而不是说明俄国革命面临的形势,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一战的态度,故D不符合题意。 22.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报纸说:“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同一天美国报纸则说:“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迫使南朝鲜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这表明当时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A. 美苏冷战正式形成 B. 两大阵营尖锐的对立和斗争 C. 美苏争霸斗争激烈 D. “热战”成为主要对抗形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和苏联的报纸对朝鲜战争的报到截然不同,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形成,故B符合题意;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而美苏冷战正式形成于1955年,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美苏斗争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的体现,冷战时是主要对抗形式,故D不符合题意。 23.如图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苏联的一幅漫画,画上如方文字是“欧洲”。该漫画的主旨是 A. 反对北约集团的战争政策 B. 防止古巴导弹危机的扩展 C. 揭露马歇尔计划的阴谋实质 D. 抨击杜鲁门主义的冷战叫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据材料,钓鱼钩及鱼线形成美元的符号,以及脚步导弹的形式在欧洲,可知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故C顼不符合题意;漫画中未明确涉及北约军事集团,故A项不符合题意;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时间不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根据上述漫画,钓鱼钩及鱼线形成美元的符号,结合所学,这反映的是美国对欧洲经济援助,而非政治上的“冷战”,故D项不符合题意。 24. 《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由此可知 A. 区域集团在多极化格局中的作用衰退 B. 区域集团对世界格局影响巨大 C. 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D. “一超多强”的局面被逐渐打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指的应该是政治多极化由大国来主导。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5.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胡须》时曾说:“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这反映出 A. 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 B. 浪漫主义重视感情 C. 现实主义批判社会 D. 现代主义突出自我 【答案】D 【解析】 【详解】马塞尔·杜尚反对将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反对个人精神被奴役,体现了他反传统和突出自我的精神特点,这符合现代主义的基本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新古典主义诞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强调理性,材料却反映出马塞尔·杜尚反对传统和突出自我的特点,与理性无关,故A项不符合题意;浪漫主义盛行于19世纪初,重视感情和人的自然欲望,与材料中反传统的观点不一致,故B项不符合题意;现实主义强调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社会制度黑暗的揭露,并未强调要反传统和突出自我的精神,故C项不符合题意。 二、材料解析题 26.明清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与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精细经营得到进一步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现象日益普遍,佃农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由于纺织、酿造等手工业迅速发展及城镇兴起,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增加,上海、山东、河南等地出现专业性产区,茶叶、甘蔗等作物的种植也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分工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材料二 清朝前期,随着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突破3亿。“生齿殷繁,土地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雍正元年,帝下令:“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帝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凡边省内地零星土地,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明清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新变化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特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农业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农业政策的影响。 【答案】(1)新变化:精耕细作加强;租佃经营得到发展;农业生产区域性分工加强;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经济作物日益增多。 (2)特点:注重新品种推广;以垦荒解决人地矛盾;原因:人口增长要求;封建统治稳定;中外交流加强;政府重视引导;注重政策惠农。 (3)积极:有利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保障民生;推动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消极:固守农业,强化农本商末,影响社会转型。 【解析】 【详解】(1)由材料“精细经营得到进一步发展”,可得出精耕细作加强;由材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现象日益普遍”,可得出租佃经营得到发展;由材料“出现专业性产区”,可得出农业生产区域性分工加强;由材料“农产品的商品化”,可得出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由材料“茶叶、甘蔗等作物的种植也迅速发展”,可得出经济作物日益增多。 (2)关于“特点”,由材料“玉米、甘薯等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得出注重新品种推广;由材料“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可得出以垦荒解决人地矛盾。关于“原因”,由材料“人口迅速增长……民食维艰,开垦一事”,可得出人口增长要求;由材料“乾隆”“雍正”,结合所学,当时处于康乾盛世,封建统治稳定;由材料“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得出中外交流加强;由材料“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争夺”,可得出政府注重政策惠农。 (3)明清时期的重农惠农政策,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农业的发展也推动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但是,封建社会后期,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影响我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27.新中国建立之初,外交问题考验着新生政权领导者们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边倒”是当时新中国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 ——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对英政策,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制订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方针,坚持在英国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放弃在华特权之前不与之建立官方外交关系。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并未向英国关上大门,英国官方驻华代表一直保持着与中共的接触与联系,尽管中国共产党不承认这些代表的官方身份,但这种接触对双方关系无疑是有益的。对于英国在华侨民,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友好态度,尽量不去触犯英国在华商业利益,并致力于发展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 ——摘编自张淑华《试论建国前后英国的对华政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推行“一边倒”政策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对英外交政策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 【答案】(1)主要原因: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巩固新政权的需要。 影响:积极:有利于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有利于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局限:限制了与更多国家的正常交往。 (2)作用:有利于分化英美对华阵营;有利于维持对英贸易的进行;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地位;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的外交环境。 (3)特点:深受国际时局影响;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原则性和务实性、灵活性相结合 【解析】 【详解】(1)关于“主要影响”,由材料“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可得出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由材料“建立和巩固新政权”,可得出巩固新政权的需要。关于“影响”,要一分为二,积极方面,可以从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等角度分析。局限性,可以从过分强调社会制度的界限,不利于与非社会主义国家交往。 (2)由材料“中国共产党并未向英国关上大门,英国官方驻华代表一直保持着与中共的接触与联系”,可得出有利于分化英美对华阵营;由材料“尽量不去触犯英国在华商业利益,并致力于发展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可得出有利于维持对英贸易的进行;由材料“坚持在英国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放弃在华特权之前不与之建立官方外交关系”,可得出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地位;中国以英国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可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改善当时中国的外交环境。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我国外交活动深受国际时局影响;虽然我国外交政策适当微调,但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由材料“一边倒”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以通英国的外交活动和实际考量来看,体现我国外交活动的原则性和务实性、灵活性相结合。 28.1787年宪法通过中央与地方间的权力分配,形成制衡机制,影响着美国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87年宪法及修正案规定,联邦政府有义务保证人民权利不受侵害,各州政府不能以自治权为理由侵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在美国,人们始终坚持着一个传统观念,即国家权力来源于地方自治政府的“让渡”。相对于各州法律,联邦有着立法和解释的优先权,在确定联邦法规没有违宪的条件下,联邦法规具有更高权威。自建国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围绕权力相互博弈。联邦政府以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地方权力渗透,这种渗透也必定会遭到各州的抵制,“渗透——抵制”最终结果是达成动态平衡,形成一些约束双方但又彼此能够接受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吴必成《授权与制约:美国地方政府治理的权力逻辑》 材料二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美国总统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政府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展到流域自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许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权力。1935年全国范围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予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摘编自洪广兴《美国政府治理中的权力分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社会处理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基本理念。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美国总统“1817年否决提案”及“1936年签署《防洪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美国中央与地方的制衡机制。 【答案】(1)公民权利不可侵犯;联邦地位高于各州;中央权力来自地方;中央和地方应相互妥协。 (2)“1817年否决提案”:美国宪法未明确赋予中央政府治理地方河流的权力;议员们反对。 “1936年签署《防洪法》”:严重灾情要求中央政府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3)积极:有利国家稳定发展;保障社会民主。 不足:过度制衡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 【解析】 【详解】(1)由材料“联邦政府有义务保证人民权利不受侵害”,可得出公民权利不可侵犯;由材料“相对于各州法律,联邦有着立法和解释的优先权”,可得出联邦地位高于各州;由材料“国家权力来源于地方自治政府”,可得出中央权力来自地方;由材料“达成动态平衡,形成一些约束双方但又彼此能够接受的基本原则”,可得出中央和地方应相互妥协。 (2)关于“1817年否决提案”,由材料“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可得出美国宪法未明确赋予中央政府治理地方河流的权力;由材料“仍有许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权力”,可得出议员们反对。关于“1936年签署《防洪法》”,由材料“1935年全国范围内发生洪灾”,可得出严重灾情要求中央政府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强调全面干预经济,故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3)本题要求一分为二。美国1787宪法明确了联邦制,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保障资本主义民主。由材料“联邦政府以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地方权力渗透,这种渗透也必定会遭到各州的抵制”,可见,美国中央与地方的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互相扯皮,会降低地方政府的执行效率。 29.20世纪6、70年代以来,法国“戴高乐主义”和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使得西欧外交出现新的变化,并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10月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他认为提升法国影响力首先要改善法德关系,欧洲面临着直接或间接威胁,要使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保持和平、发展和自信,关键是要有一个强大的欧洲共同体,其轴心应是法德合作。1959年开始,法国逐步退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美国总统肯尼迪要求法国将核力量交给北约组织,并由美国承担保护法国责任,遭到戴高乐拒绝。1964年,法中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使得法国成为能同时与中、美、苏三大国直接对话唯一的西方大国。1966年戴高乐正式访苏,迈出东西方关系缓和的第一步。 材料二 冷战开始后,西德政府相信自己有能力在美国的支持下,尽快完成对东德的统一。而到1969年10月勃兰特总理时期,外交上则推出“新东方政策”。1970年3月,勃兰特访问东德,提出处理两德关系的原则,即两国有义务维护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互不为外国。和平解决一切有争议的问题,不得诉诸武力去改变另一方的社会结构。着重加强两国在经济发展、专业技术领域的合作。尊重美、苏、英、法四国对整个德国和柏林的现有权力和责任,支持四国为改善柏林及周边地区局势所做的努力。8月、12月,勃兰特政府又先后与苏联、波兰签订了尊重领土与边界,维持现状和维护国际和平的条约。 ——上述两则材料均摘编自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戴高乐主义”的主要目标。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70年代西德的“新东方政策”与50年代初西德处理两德关系政策的异同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戴高乐主义”与“新东方政策”的共同影响。 【答案】(1)目标:重振法国大国地位;注重法德关系的发展;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2)同:都强调德意志民族的统一;都承认两极格局下的国际政治结构。 异:50年代初强调对立与斗争,6、70年代强调和平与合作;50年代初以政治领域为主,6、70年代加强经济领域合作;50年代初政策受制于美国,6、70年代政策自主性增强。 (3)影响:提升西欧国际地位;推动欧洲局势缓和;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摆脱美国控制,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由材料“认为提升法国影响力”,可得出重振法国大国地位;由材料“轴心应是法德合作”,可得出注重法德关系的发展;由材料“关键是要有一个强大的欧洲共同体”,可得出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材料“美国承担保护法国责任,遭到戴高乐拒绝”,可得出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2)关于“同”,由材料“尽快完成对东德的统一”、“有义务维护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可得出强调德意志民族的统一;由材料“在美国的支持下”、“两国有义务维护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可得出都承认两极格局下的国际政治结构。关于“不同”,50年代初,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冷战下对立与斗争,以政治领域为主,;由材料“1969年10月勃兰特总理时期……和平解决一切有争议的问题”“着重加强两国在经济发展”,可得出6、70年代强调和平与经济领域合作;由材料“冷战开始后,西德政府相信自己有能力在美国的支持下”“勃兰特政府又先后与苏联、波兰签订了尊重领土与边界,维持现状和维护国际和平的条约”说明50年代初政策受制于美国,但6、70年代政策自主性增强。 (3)“戴高乐主义”和“新东方政策”促进法德和解和西楼走向联合,整体发展以提升西欧国际地位;西欧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合作与交流,既缓和了欧洲局势,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西欧的发展,有利于摆脱美国控制,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