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生物学科试题 ‎1. 下列有关细胞中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SARS病毒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B. DNA和R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中有4种产物是相同的 C. 叶肉细胞中DNA转录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 核苷酸链中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键,但不含氢键 ‎【答案】B ‎【解析】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存在细胞质,A错误;DNA彻底水解的产物包括磷酸、脱氧核糖、四种碱基(A、C、G、T),RNA彻底水解的产物包括磷酸、核糖、四种碱基(A、C、G、U),因此它们的水解产物中有4种是相同的,即磷酸、三种碱基(A、C、G),B正确;叶肉细胞中DNA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发生,C错误;核苷酸链中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键,也可能含有氢键,如tRNA中存在局部碱基配对,含有氢键,D错误。‎ ‎2.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性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B.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分别是细胞膜和细胞壁 C. 破坏小鼠浆细胞中高尔基体后,免疫力基本不变 D. 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绿色植物体 ‎【答案】A ‎【解析】变性蛋白质中肽键没有被破坏,所以它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都是细胞膜,B错误;小鼠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是分泌蛋白,破坏小鼠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会影响抗体的分泌,小鼠免疫水平会降低,C错误;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因为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所以用根尖细胞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绿色植物体,D错误。‎ ‎3. 下图是在不同情况下,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C点时细胞液浓度最低 B. 图乙中MN时间段,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 图丙中B点之后,细胞液浓度下降速度减慢可能与细胞壁有关 D. 图丁中C点时原生质体体积最大、吸水能力最强 ‎【答案】D ‎【解析】由甲图可知,细胞液浓度在C点最小,A正确;乙图中MN时间段内,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丙图中A到B时间内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细胞吸水,之所以B点后细胞液浓度下降缓慢,最可能就是受细胞壁的限制,C正确;图丁中,C点时细胞液浓度最大,细胞失水最多,原生质体最小,但细胞吸水能力最大,D错误。‎ ‎4.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 人的肝细胞 B. 大肠杆菌细胞 C.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 蛙的红细胞 ‎【答案】B ‎【解析】人的肝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将细胞中的所有磷脂提取出来,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A错误;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B正确;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大于2倍,C错误;蛙的红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大于2倍,D错误。‎ ‎5. 图中a、b、c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 c方式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B. 无机盐通过b方式进出细胞都需耗能 C. 维生素D以a方式进入细胞 D. 图示的运输方式需载体协助的是b、c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曲线a表示物质随浓度的增大,其转运速率增大,说明物质转运不受载体和能量的限制,属于自由扩散;曲线b表示物质随浓度的增大,其转运速率先增大后不变,说明物质转运可能受载体或能量的限制,可以代表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图c代表胞吐方式将物质转运出细胞。‎ ‎6.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时,不可用人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 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的染色剂是健那绿 C. 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最好选用菠菜的叶肉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最好选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 D. 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染色体的DNA和蛋白质水解 ‎【答案】A ‎【解析】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选用这种细胞观察线粒体,A正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的染色剂是甲基绿和吡罗红,B错误;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C错误;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D错误。‎ ‎7. 下列概念中哪项可用如图来表示(  )‎ ‎ ‎ A. ①表示固醇,②~④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 B. ①表示核糖核苷酸,②~④分别表示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 C. ①表示双层膜的细胞结构,②~④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D. ①表示糖类,②~④分别表示单糖、性激素、多糖 ‎【答案】C ‎【解析】由于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而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A错误;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B错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C正确;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性激素不属于糖类,D错误。‎ ‎8. 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 ‎ ‎②进行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 ‎ ‎③使用完毕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 ‎ ‎④高倍镜观察时,应下降镜筒 ‎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目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通过调节平面镜和凹面镜使视野的亮度适当,①错误;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在更换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②错误;显微镜使用完毕之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③正确;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直接转动转换器更换,④错误;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物镜,⑤错误;综上所述,B选项是正确的。‎ ‎9. 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无关(  )‎ ‎①细胞核的有无 ②细胞壁的有无 ③核糖体的有无 ④细胞膜的有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细胞核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①正确;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②正确;核糖体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且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所以不能根据核糖体的有无判断,③错误;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不能根据磷脂的有无判断,④错误;综上所述,D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注意:原核生物细胞与真核生物细胞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所以可根据核膜的有无判断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 ‎10. 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元素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苏丹Ⅲ染液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x可能是蛋白质 B. 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 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胆固醇 D. y一般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细胞中生物大分子有机物一般有蛋白质、糖原、核酸。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并且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则x可能是蛋白质;由于糖原的元素组成只有C、H、O,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而该化合物含有化学元素N和P,则y最可能是核酸,基本单位为核苷酸。‎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细胞中含有C、H、O、N、S最可能是蛋白质,又知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更说明x是蛋白质,A正确;y中含C、H、O、N、P,一般有两种可能,磷脂或核酸,因为细胞膜上有磷脂,所以y最可能是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正确;胆固醇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所以x不可能是胆固醇,C错误;y最可能是核酸,其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D正确。‎ ‎11. 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 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 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 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D. 若b表示产生水分子的生理过程,则a、c不可能是细胞核和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细胞的各种结构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膜,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是线粒体、叶绿体和核膜中的任意两者,A错误;细胞的各种细胞器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含有RNA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线粒体,a、c也可能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的任意两者,B错误;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因此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因为核糖体和中心体不含膜结构,C正确;细胞核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均能够产生水,高尔基体中纤维素的合成过程中也能产生水,D错误。‎ ‎12. 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S―S―”为由两个“―SH”(巯基)构成的二硫键,其作用是连接两相邻肽链。若该蛋白质分子共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形成一个该蛋白质分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 A. (m-2),18(m-2)+4 B. (m-4),18(m-4)‎ C. (m-3),18(m-3)+4 D. m,‎‎18m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环状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失去的水分子的分子量与形成二硫键脱去的H的和”三条规律,可计算:‎ 由题意知,该蛋白质中含有两条线形肽链和一条环状肽链,且含有2个二硫键,因此失去的水分子数是(m-2),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m-2)+4,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A。‎ ‎13. 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血液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B. 红细胞具有接收ESF的受体蛋白,从而改善缺氧 C.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D. 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A正确;根据题意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说明造血干细胞上有该信号分子的受体,而不是红细胞有其受体蛋白,B错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除能产生血细胞外,还能产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免疫调节,C正确;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D正确。‎ ‎14. 将某动物细胞的核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染色体数为2N)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经过连续两次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32P含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若进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00%‎ B. 若进行减数分裂,在减Ⅰ后期含32P的染色体数为4N C. 若进行有丝分裂,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50%‎ D. 若进行有丝分裂,在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一半染色体含有32P ‎【答案】A ‎【解析】结合题意分析:若连续两次分裂是减数分裂,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A正确;根据减数分裂中DNA分子只复制了一次,且DNA是半保留复制特点,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分子都含有32P标记,因此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32P,B错误;若连续两次分裂都属于有丝分裂,则该过程中DNA分子共复制两次,‎ 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第一次分裂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32P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时,每条染色体都带有32P的标记;而到后期时,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32P的子细胞可能有2个或3个或4个,所以C、D错误。‎ ‎15. 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正值表示CO2吸收)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 超过9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 C. 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D. 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又吸收氧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表格中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表示的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的净吸收量,即表格中光照强度在2.0 klx时,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强度,因此植物释放CO2;在光照强度在4.0~9.0klx之间时,净光合作用量在不断增加,但是达到了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在超过9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光照强度在8.0~9.0klx之间时,随着光照增强,光合速率由10.0增加为12.0,在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因此细胞内合成ATP速率增大,A错误;超过9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因素主要是外界的CO2浓度的制约,因为环境温度是适宜的,B正确;光照强度在2.0 klx时,只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强度,因此植物释放CO2,C错误;光照强度在8.0 klx时,植物表现为吸收CO2,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向外界释放O2,不是吸收O2,D错误。‎ ‎【点睛】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 ‎16. 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HH 的个体早期死亡。一对夫妻均为该病患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辅助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将一个囊胚进行多等分,从中筛选所需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后移植到子宫 B. 从桑椹胚中分离少量滋养层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 C. 从羊水中提取细胞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淘汰基因型为hh的胚胎 D. 经超数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 ‎【答案】D ‎【解析】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不需要将囊胚进行多等分,而应分离少量滋养层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从中筛选所需胚胎,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进行移植,A错误;需要从囊胚中分离少量滋养层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B错误;应从囊胚中分离少量滋养层细胞进行检测,因为羊水中细胞可能不是胚胎脱落的细胞,筛选出基因型为hh的个体进行移植,C错误;培育试管婴儿时,需先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再进行体外受精,D正确。‎ ‎17. 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下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刺激神经中枢不能观察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 刺激B端能观察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 刺激传入神经能观察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D. 刺激A端不能观察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传出神经被切断,信号不能传到效应器,所以刺激神经中枢不能观察到左右肢收缩活动,A正确;刺激B端,在位于剪断处与神经中枢之间,信号不能传到效应器,所以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B错误;刺激传入神经,信号经神经中枢,不能传导效应器,所以不能观察到左右肢收缩活动,C错误;刺激A端,由于在位于剪断处与效应器之间,所以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D错误。‎ ‎18.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 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 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C. 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 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数量上呈现非同步性变化,说明甲、乙两种群属于捕食关系,且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说明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趋向稳定。‎ M点时甲种群的曲线是下降趋势,说明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的曲线是上升趋势,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正确;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生态系统正在趋向稳定,B错误;两种群的捕食关系说明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正确;据分析可知,甲乙两种群间关系表现为乙捕食甲,D正确。‎ ‎19. 如图甲、乙、丙、丁是四类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图中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下列物质或结构中,乙、丙中共有的是______。‎ A.细胞壁 B.磷脂 C.质粒 D.核糖体 E.脱氧核酸 ‎(2)若乙细胞为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乙细胞⑥中产生的CO2需要经过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才能被⑤利用。‎ ‎(3)在小分子物质→X→Y→Z→分泌蛋白的过程中,Y对应图甲的_______(填序号),为了研究该生理过程,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此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原因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丁 (2). 无细胞结构 (3). ABDE (4). ⑤⑦ (5). 8 (6). ④ (7). 同位素示踪法 (8). 内膜上含有有较多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解析】分析题图:甲、乙都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但甲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属于动物细胞,其中①为细胞质基质,②为中心体,③为核糖体,④为内质网;乙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属于植物细胞,其中⑤为叶绿体,⑥为线粒体,⑦为液泡;丙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丁没有细胞结构,最可能为病毒。‎ ‎(1)结合前面的分析,图中丁没有细胞结构,最有可能属于病毒,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乙、丙中共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含核糖体)等,共有的物质有核酸(包括DNA和RNA)、磷脂、ATP等,所以本题应选ABDE。‎ ‎(2)若乙细胞为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叶绿体⑤和液泡⑦。乙细胞⑥线粒体中产生的CO2首先需要穿过线粒体的2层生物膜,再经过叶绿体的2层生物膜才能被⑤利用,所以一共需要经过8层磷脂分子层。‎ ‎(3)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是:氨基酸→核糖体X→内质网Y→高尔基体Z→分泌蛋白。对此其中Y代表的结构是内质网④,通常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其经过的途径。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原因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大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需的酶,而外膜没有。‎ ‎【点睛】注意:常见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区别、细胞与病毒的结构区别等以及所含的共有的物质或结构种类。其次要注意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氨基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蛋白。‎ ‎20. 撕取万年青的叶表皮,剪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KNO3溶液诱发细胞质壁分离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D的处理均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你对这种现象作出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高浓度KNO3溶液诱发的质壁分离,不能再诱发其复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探究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我们需选用________(高倍或低倍)显微镜,质壁分离中的“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0.12~0.125 mo1·L-1 (2). KNO3溶液浓度大于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3). K+和NO进入液泡,使细胞液浓度增大而吸水 (4). 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5). 低倍 (6). 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1)根据渗透作用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推出细胞液浓度应该介于为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之间,根据表格信息,则紫色万年青的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约为0.12~0.125mol/L之间。‎ ‎(2)当硝酸钾溶液浓度大于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或≥0.125mol/L)时,成熟的植物细胞失水,诱发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3)C和D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K+和NO3-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逐步进入液泡,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反而略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从而促使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 ‎(4)当外界溶液浓度过高,细胞过度失水导致死亡,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如F组。‎ ‎(5)由于所选用叶表皮细胞较大,所以在探究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一般选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即可。质壁分离中的“质”是原生质层的含义,其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理解应用渗透作用的原理分析相关问题,同时应注意:K+和NO3-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逐步进入液泡,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反而略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从而促使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 ‎21. 将适量的小麦种子置于密封的、有适量水的广口瓶内,在‎25 ℃‎条件下,瓶内CO2和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O~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在此期间,广口瓶内还生成________,可通过向培养液中滴加溶有____________的浓硫酸溶液加以鉴定。‎ ‎(2)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引起的,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小麦种子吸收的O2转移到生成物________中。‎ ‎(3)若测得t1~t2期间,广口瓶内O2和CO2含量变化比例为3∶5,则此时种子细胞内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假设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4)若t3后,广口瓶内O2含量开始增加,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 (2). 酒精 (3). 重铬酸钾 (4). 有氧呼吸 (5).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6). 水 (7). 2∶1 (8). 种子萌发为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解析】试题分析:小麦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水,有氧呼吸时消耗1mol葡萄糖需要吸收6mol氧气,产生6mol CO2;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无氧呼吸消耗1mol葡萄糖产生2mol CO2;根据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可以计算出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 ‎(1)分析题图可知,0~t1期间,氧气含量没有变化,即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的原因是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此外还产生了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呈现灰绿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2)分析题图可知,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减少的氧气主要用于种子的有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小麦种子吸收的O2转移到生成物水中。‎ ‎(3)若测得t1~t2期间广口瓶内O2和CO2含量变化比例为3:5,设种子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列出关系式:6Y:(2X+6Y)=3:5,解得:X:Y=2:1.则此时种子细胞内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2:1.‎ ‎(4)若t3后,广口瓶内O2含量开始增加,其原因可能是种子萌发为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点睛】本题难点在于(3)小题的计算:需要借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进行列式计算,首先是根据两种呼吸方式设定的消耗的葡萄糖量表示出消耗的氧气量(6Y)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2X+6Y),再列式计算即可。‎ ‎22. 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其卵的颜色有黑色和白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甲、乙两个家蚕品种,品种甲的染色体正常,品种乙的雌蚕因为染色体变异,使其W染色体上多了一个A基因,但不影响其正常生命活动及繁殖。育种工作者利用上述两个品种,进行了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将品种甲中的黑卵雄蚕(AA_ _)和品种乙中的黑卵雌蚕(aa_ _)杂交, F1全为黑卵,F1相互交配,F2出现了白卵,且白卵均为雄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杂交实验中,亲本品种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2基因型有________种,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2)雄蚕具有出丝率高的优点,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直接根据卵色选择出雄蚕,可用F2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_______(填“黑卵”或“白卵”)即为雄蚕。‎ ‎【答案】 (1). aaZW A (2). 6 (3). 黑卵雌蚕 : 黑卵雄蚕 : 白卵雄蚕 = 4 : 3 : 1 (4). aaZZ和aaZW A (5). 白卵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解题关键是对基因自由组合实质的理解,对家蚕性别决定的分析判断 ‎(1)据题干分析可知,品种乙的染色体变异,W染色体上多了一个A基因,故亲本品种乙黑卵雌蚕的基因型为aaZWA,亲本品种甲黑卵雄蚕的基因型为AAZZ,两者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ZZ、AaZWA,F1相互交配,F2的基因型有1/8AAZZ、2/8AaZZ、1/8AAZWA、2/8AaZWA、 1/8aaZZ、1/8aaZWA6种,表现型及比例为:黑卵雌蚕 : 黑卵雄蚕 : 白卵雄蚕 = 4 : 3 : 1‎ ‎(2)根据F2的基因型可知,如果选F2中基因型为aaZZ和aaZWA亲本杂交,只要卵细胞中含W就呈现黑色,且黑色卵将来发育成雌性aaZWA,白色卵的后代都是白卵雄性aaZZ ,据此原理, 可在最短时间内直接根据卵色选择出雄蚕.‎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1.识记ZW型性别决定:雌性性染色体为ZW,雄性为ZZ;2.用逐对基因分析法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F1基因型为AaZZ、AaZWA, F1相互交配,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思路: F1:Aa×Aa→后代基因型3种,表现型2种,ZZ×ZWA→后代基因型2种,表现型2种,所以基因型为AaZZ、AaZWA的F1相互交配,F2的基因型是3×2=6种、表现型是2×2=4种。‎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