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荆门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 二 生 物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不能答在试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6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类型的分泌腺,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是甲型腺体的分泌物 B.雄性激素由乙型腺体分泌且在睾丸中起作用 C.若甲型腺体为胰岛,则其中的分泌细胞为胰 岛B细胞 D.促胰液素是由乙型腺体分泌到小肠腔内,再 经由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发挥作用的 2. 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分的 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 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 C.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 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 3. 图A所示的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图B表示这 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激素分泌后能够准确作用于靶细胞, 原因在于靶细胞上具有图B中的③ B.假设胰岛素与③结合,则激酶激活细 胞的特殊功能是加速细胞对糖的摄取、 利用和储存 C.若胰高血糖素与③结合,则激酶激活 细胞的特殊功能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 D.已知Ⅱ型糖尿病与靶细胞有关,据图B可推测其发病机理可能是靶细胞受体无法正 常识别胰岛素 4. 下列有关吞噬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都是淋巴 B.与浆细胞相比,吞噬细胞含有较多的溶酶体 C.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D.吞噬细胞是一种淋巴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5.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 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 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 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 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 6.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7.下列是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B.HIV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人体体液免疫过程 C.激素是由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的 D.内环境成分影响细胞代谢,但细胞代谢不影响内环境成分 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废物类:尿素、二氧化碳等 B.有机大分子类:血浆蛋白、呼吸酶等 C.免疫物质类:抗体、淋巴因子等 D.营养小分子类:葡萄糖、氨基酸等 9.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 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B.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 C.白蛋白减少,02运输能力减弱 D.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 10.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如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 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立即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 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 11. 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a(神经纤维膜内)、c(神经纤维膜外)两点,且ab=bc, 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记录仪偏转状况,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息时受损部位膜外的电位为正电位 B.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不会偏转 C.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膜对Na+的通透性有关 D.若改为刺激b点,记录仪不会偏转 12. 如图为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 错误的是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 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 C.长期注射激素Y可导致性腺衰退 D.该生理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 11. 除去鼠的甲状腺,10天后进行测试,与未除甲状腺的鼠相比较,物质代谢低下,而且在 血液中无法检出甲状腺激素。若在摘除术后第5日开始注射用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连 续5天,物质代谢低下症状消失,由此推断甲状腺激素可使物质代谢提高。为证明以上 推论,最必要的对照组应该是 A.不去除甲状腺,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B.注射甲状腺激素,切除甲状腺后第5日移植甲状腺 C.摘除术后第5天开始,连续5天注射前述实验用的溶剂 D.从术后就开始注射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 14.在太空船上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处理(A、B相同),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a>b>c=d,胚芽①②③④都出现生长现象 B.生长素浓度:a>c=d>b,胚芽①生长最快 C.生长素浓度:a>d>c=b,胚芽③生长最快 D.生长素浓度:a=b=c=d,胚芽①②③④生长 状况基本相同 15.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质的含量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大幅度改变内环境的pH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16. 科学家最新研制的一种黏膜疫苗可以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的免疫能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中,T细胞主要靠产生淋巴因子“作战” B.该疫苗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能与艾滋病病毒结合的浆细胞 C.该疫苗能刺激人体的T细胞合成特定mRNA分子 D.该疫苗使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 17.植物生长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素①③代表的分别是赤霉素、乙烯 B.图中显示激素②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植物生长除图中所示激素外,还受 到其他激素的影响 D.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幼苗生长,说明 这些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18.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⑤ 19.下图表示某植物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 B. a点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是由于b、 c点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 C. b部位的细胞体积比a部位的细胞 体积大 D. 如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 d点细胞,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 20.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影响,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是由植物体特定的部位产生,并作用于该部位 B.根的向地性说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植物激素的运输都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D.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 21.在研究生长素对根尖生长的影响时,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实验,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组别 对根的处理方式 生长状况 ① 黑暗 垂直生长 ② 单侧光照射 背光弯曲生长 ③ 对贴琼脂块一侧进行光照 背光弯曲生长 ④ 黑暗(一侧贴含1×10 -8 mol/L的IAA琼脂块) 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 ⑤ 黑暗(一侧贴含1×10 -6 mol/L的IAA琼脂块) A.实验表明单侧光照越强,根尖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越多 B.②组与④组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是抑制作用 D.第⑤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是“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 22.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1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 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2两曲线中能反映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是B B.t0~t2期间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 C.t1~t2期间为开发动植物资源的最佳时期 D.t2时该种群的λ值为0 23.对两种一年生昆虫调查后发现,第一年甲昆虫种群数量为m,乙昆虫种群数量为n,如果甲昆虫每年的增长率保持在0.3,乙昆虫每年的λ值保持在0.8,则第三年时,甲、乙昆虫的种群数量分别为 A.0.009m 0.64n B.1.69m 3.24n C.0.09m 3.24n D.1.69m 0.64n 24.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2也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物种间的种间竞争激烈程度相等 25. 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图中曲线b、c表示 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 物种数 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 D.草本阶段更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 生变化 26.下图是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能量的摄入量,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J/(cm2·a)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J/(cm2·a)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 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 J/(cm2·a) 27.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 B.能量散失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C.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 能的形式存在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 递效率是a6÷a2 2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弱 C.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29.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 ④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30.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是能量循环流动的载体 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 C.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能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D.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独立的过程 第Ⅱ卷(40分) 二、非选择题(40分) 31.(9分)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婴儿出生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 母体子宫内温度,其下丘脑可 分泌________激素,通过作用 于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 丘脑增加________激素的生成 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产生兴奋,使________细胞分泌活动增 强,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 (4)Ⅱ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 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Ⅱ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 B细胞的一种____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________(填“细胞免疫”或“体液 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导致的。 (5)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并感觉刺骨的寒意,形 成此感觉和战栗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32.(8分)不同神经元的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种类不同,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的效应存 在差异,如图表示乙酰胆碱、甘氨酸(Gly)、去甲肾上腺素(NE)的作用过程。请回答: (1)图中能够体现出内环境的构成部分是________;图1中离子通道甲应是 (填“K+”或“Na+”)通道。 (2)图2中,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甘氨酸(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 ________上的Gly受体结合。当Gly与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乙开启,使________ (填“阴”或“阳”)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释放到突触间隙的 Gly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①表示________。 (3)图3中,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这一过程 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兴奋处的细胞膜的外表面电位为________。 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NE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NE的分解,这种药物的 效应是__________。 33. (10分)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选用番茄幼苗做了以下 实验: 实验1: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作如图1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实验2: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处理:不同浓度的IAA 溶液处理;B处理: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中分别加入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 3h后测定细胞膜的透性,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番茄幼苗中,生长素可由________经过 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中的韧 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填 “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实验1中,幼苗将________(填“向光弯曲”、 “直立”或“不”)生长,对这一生长现象产 生原因的解释是__________。 (3)实验2结果表明,在________和________时,IAA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组 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升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 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请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 。 34.(6分)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甲和动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活在________内,________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2)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关系最可能________;研究二者的种间关系属于在________水平上 研究的问题。 (3)有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增长。研究发现,雌性动物甲通过释放某 种化学性物质引诱雄性动物与之交配,这体现了 。 35.(7分)由于湿地独特的水文条件,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的特点, 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下表是湿地生态系统与其他部分生态系统碳(有机碳)储量 的比较。请回答: 生态系统 面积/106hm2 单位面积碳储量/t·hm-2 植被 土壤 总计 湿地 350 43 643 686 热带森林 1 755 121 123 244 北方森林 1 372 64 343 407 苔原 950 6 128 134 农田 1 600 2 80 82 (1)碳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_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从表格数据看出,湿地生态系统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与热带森林相比,北方森林虽然植被碳储量较小,但土壤中碳储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学家对某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得到如图1所示的食 物和图2中的能量数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了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别的去向有_________(至少答两项)。 ②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5)湿地生态系统受到轻度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 能力,其调节机制(基础)是________调节。 荆门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及选择题解析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60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B D D B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B B C D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D C D A B D C C 1.解析:选A。图示甲型腺体为内分泌腺,其分泌物进入内环境,作用于体内相应的靶细胞,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腺,故A正确;雄性激素是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不是外分泌腺的产物,B错误;如果甲型腺体为胰岛,则其中除了有胰岛B细胞,还有胰岛A细胞等,C错误;产生促胰液素的细胞为“S”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黏膜,少量分布在空肠、回肠和胃窦,促胰液素被分泌后进入血液,经由血液运输到胰腺起作用,D错误 2.解析:选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细胞产生,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强其对水的重吸收,A错误;尿崩症患者多尿的原因是抗利尿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发生异常,从而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多饮是由于水分流失多,导致机体缺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B错误;抗利尿激素为多肽,不能口服,D错误。 3.解析:选C。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它之所以能够准确作用于靶细胞,关键在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胰岛素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促进靶细胞对糖的利用、转化和储存,以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而不是肌糖原的分解;根据信息“Ⅱ型糖尿病与靶细胞有关”,可以推知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激素不能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或识别,从而导致血糖浓度持续升高而出现糖尿病症状。 4.解析:选B。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吞噬细胞内含有较多溶酶体,这与吞噬细胞能吞噬、杀死病毒或病菌等这一功能有关;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能摄取和处理抗原,但它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但它不属于淋巴细胞。 5.解析:选D。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题图过程有抗体的产生,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6.解析: 选D。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大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 7.解析:选B。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故A错误;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使体液免疫过程减弱,故B正确;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故C错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能影响内环境成分,故D错误。 8.解析:选B。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呼吸酶存在于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故B错误。 9.解析:选B。据题意,白蛋白增多,说明血浆浓度高,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白蛋白减少,说明体内水份含量多,因此会使尿液量增多,B正确;白蛋白减少,与氧气运输能力无关,C错误;白蛋白不参与机体抗体的形成,与机体免疫力无关,故D错误。 10.解析:选B。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但不是反射活动,而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而图示结构不是完整的反射弧。 11.解析:选B。由第1图可知,在静息时,指针不偏转,说明膜内(a)与受损部位的膜外(c)的电位差为0,即:受损部位膜外电位是负电位,A错误;当兴奋传到b点时,a点又恢复到静息电位,a与c的电位差相当于第1图,因此,记录仪不会偏转,B正确;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K+的外流有关,C错误;若改为刺激b点,由于ab=bc,说明兴奋同时到达a、c点,但c点受损不会发生兴奋,膜外仍为负电位,而a点兴奋,膜内变为正电位,因此记录仪会偏转,D错误。 12.解析:选B。激素X是垂体分泌并作用于卵巢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是卵巢分泌的具有促进排卵作用的激素,是雌性激素;雌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长期注射激素Y,激素Y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导致性腺衰退;性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垂体,使相应激素分泌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 13.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的叙述,不能确定是某溶剂还是甲状腺激素在发挥作用,还要增加一组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天起,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的对照组,才能确定。 14.解析:选B。因为在太空船上处于失重状态,所以水平放置对生长素的分布没有影响,但是单侧光仍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因此可以推知各部分生长素浓度的关系:a>b,c=d,又因为未经处理前相同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总浓度应该相同,因此a>c=d>b;a处浓度最高,故①生长最快。 15.解析:选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的多少,A错误;血浆中含有CO2、尿素等物质,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等物质,B正确;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不会大幅度改变内环境的pH,C错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16.解析:选C。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A错误;浆细胞本身不能与抗原结合,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抗原结合,B错误;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因此会有特定mRNA分子的合成,C正确;接种的疫苗使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和抗体,D错误。 17.解析:选D。从图中判断,①②③分别表示赤霉素、生长素和乙烯。激素②在b浓度时促进细胞伸长,在a浓度时通过促进多种组织合成乙烯来抑制细胞伸长,可说明此激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植物体内除题图中三类激素外,还有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等,这些激素中有的表现为协同作用,有的表现为拮抗作用。 18.解析:选C。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19.解析:选B。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A项正确;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即a点向形态学的下端即b、c点的方向进行极性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B项错误;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b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b点细胞是由a点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形成,因此b部位的细胞体积比a部位的细胞体积大,C项正确;d点是根细胞,由于根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芽,因此,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D项正确。 20.解析:选B。细胞分裂素是由植物体特定的部位产生,并作用于植物的生长部位,A错误;根的向地性说明植物生长素在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起抑制作用即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植物激素中只有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错误;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D错误。 21.解析:选D 。分析表格中信息,不能得出单侧光照越强,根尖背侧的生长素含量高,故A错误;比较②组与④组,一组单侧光照射,没有贴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另一组黑暗条件下贴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变量不是一个,因此不能说明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B错误;根尖背光弯曲生长可以说明背光侧的生长素对根尖的抑制作用,而向光侧为促进生长,故C错误;第⑤组贴含生长素琼脂块一侧起抑制生长作用,且比第④组抑制作用更强。D正确 22.解析:选D。由题图1可知该鱼群迁入某池塘后,种群数量增长迅速,随着种群(鱼)数量的增多,由于空间、食物、天敌等原因,鱼群的个体间斗争加剧,死亡率上升,种群增长速率开始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增长速率变为0,因此,该鱼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应该为“S”型,A正确。t0~t2期间,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均为正值,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可以判断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正确。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对应时间为t1,种群数量超过K/2时可适量获取动植物资源,C正确。种群增长倍数是指下一个单位时间的个体数量和上一个单位时间的个体数量的比值,t2时该种群增长速率和增长率均为0,种群数量不再变化,λ值应该为1,D错误。 23.解析:选D。甲昆虫每年的增长率为0.3,λ值为1.3,甲昆虫第3年的种群数量为m×(1.3)2=1.69m;乙昆虫的λ值为0.8,乙昆虫第3年的种群数量为n×(0.8)2=0.64n。 24.解析:选C。从a、b两图分析可知,图a中3个物种共同利用的资源不多,因而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有许多共同利用的资源,它们会因共同利用的资源而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可排除A、B两项。两图中物种间的种间竞争激烈程度是不相等的,可排除D项。图a和图b中的物种2所需要的资源条件都与物种1和物种3所需要的存在交集,即物种1和物种3都同时和物种2发生竞争,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物种2存在被排除的危险,C项正确。 25.解析:选D。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植物物种数(曲线c)及群落所含能量(曲线a)增多,但个体数(曲线b)减少。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的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会使相应的食物链发生变化。如果人为地植树造林,可能会加快群落的演替,更早地演替至森林阶段。相对于灌木阶段,草本阶段的植物种类较少,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 26.解析:选A。据图分析可知,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A是100 J/(cm2·a),其中20 J/(cm2·a)以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所以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是B,即80 J/(cm2·a)。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故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J/(cm2·a)。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中有50 J/(cm2·a)用于呼吸散失,剩下的30 J/(cm2·a)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图中的15 J/(cm2·a)是第三营养级的摄入量,因为不知道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不能计算出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27.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a7。a1是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散失的能量a3以热能的形式存在,热能不能再被其他营养级利用,这也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重要原因。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a6÷a1。 28.解析:选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就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弱,B正确。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一旦被破坏,也不容易恢复,恢复力稳定性也弱,C正确。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错误。 29.解析:选C。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过多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 30.解析:选C。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A错误;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各类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总量基本相等,B错误;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能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 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每空1分,共9分)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3)胰岛A 神经—体液(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遗传物质(基因) 自身免疫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5)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32. (每空1分,共8分) (1)组织液 Na+ (2)突触后膜 阴 载体蛋白 (3)化学信号―→电信号 负电位 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3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色氨酸 非极性 (2)直立 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不影响IAA的分布,(1分)IAA运输到下面 促进细胞伸长生长(1分) (3)无外源乙烯 低浓度IAA 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1分)就会促进 乙烯的合成,(1分)乙烯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1分) 34. (每空1分,共6分) (1)—定区域 同种生物 (2)互利共生 群落 (3)“S”型 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35. (每空1分,共7分) (1)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 (2)湿地生态系统能将大量的碳储存在土壤中,有利于减少大气中的CO2含量 (3)北方气温低,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 (4)①自身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未利用 ②18.52% (5)自我调节 负反馈(或反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