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练4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含解析
练习4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8年7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2013年,我国________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________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摩拳擦掌,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________。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初露雏形。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________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提出 传承 大网络 雨后春笋 B.提议 传播 大网络 星罗棋布 C.提出 传播 大枢纽 雨后春笋 D.提议 传承 大枢纽 星罗棋布 解析:第一处,提议,提出倡议。语境中后面有“倡议”,所以此处只能选择“提出”。第二处,传承,传授和继承。传播,使普遍知道。此处讲的是“一带一路”的倡议与古丝绸之路精神之间的渊源关系,而不是要让世界知道“古丝绸之路精神”,所以不能选择“传播”。第三处,枢纽,指重要的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此处讲的是沿途国家,而不是某一个地方,所以只能选“大网络”。第四处,“雨后春笋”,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常作状语、宾语。褒义词。“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常作谓语、定语。中性词。根据语境含义,侧重好的,故选“雨后春笋”。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解析: 6 前面的句子中“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讲时间——“承接古今”,再说空间——“连接中外”;由此可排除A、C,这两项把内容说反了;后面的两句中先说“古丝绸之路”后说“时代潮流”,这就暗示应该是“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由此可排除D,故选B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C.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D.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解析:原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二是不合逻辑,前面的“五年来”是过去完成时,后面的表述是正在进行时,而画线句子“将使……”是将来时,时态矛盾。A项,“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结构混乱,前面句子“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没结束,缺谓语和宾语,后面“‘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又是一个句子;且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B项,“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中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D项,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故选C项。 4.下面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会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中国版图部分为绿色)(6分) 答:构图要素:标识由地球、地球中间的“CIIE”英文缩写、外侧的圆环和进博会中英文名称组成。 寓意:①地球寓意进博会的全球性和包容性;②绿色中国,体现了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③英文缩写“CIIE”中间两个字母“II”形似一扇打开的大门,寓意进博会是世界与中国的合作、友谊之门。(构图要素2分;寓意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吴激《人月圆》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滕王阁序》中的经典语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也是用了“衡阳雁”的意象。 (3)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里发出慨叹:“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他不懈追求自我修养,坚持自己的理想,即使被肢解也不改变心志。 6 三、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古代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① 辛弃疾 绿树听鹈②,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③,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④、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①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词闲居瓢泉之作。②鹈:《离骚补注》说:“鹈、杜鹃实两种。”③燕燕:《诗经·邶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送别卫庄公之妾戴妫而作。④向河梁: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6.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戚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 B.以啼鸟只解春归之恨来正面衬托人间恨事的悲痛,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做了铺垫。 C.词中大量引述历史故事,用简练的语言铺叙了古代人间的种种离情别恨。 D.结尾点题,从上文中凌空驰骋的眼前景的描写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 解析:“上文中凌空驰骋”是“想象”,不是“眼前景的描写” 。 7.请从情感内涵方面比较分析“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与《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的同异。(6分) 答:同:情感基调相同(沉重悲壮、慷慨激昂)。 异:《别茂嘉十二弟》:①借易水送别表达自己与族弟茂嘉分别时内心的沉痛与不舍;②对族弟因事贬官的同情与悲慨以及借荆轲刺秦的失败表达自身壮志难酬的愤慨。《荆轲刺秦王》:抒发荆轲因燕太子丹的“迟之”便“辞决”的愤慨,准备离开祖国,前往刺杀秦王,为国献身的一去不复返的决心。 白话诗歌:听着绿树荫里鹈叫得凄恶,更令人悲伤不已。鹧鸪鸟“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刚住,杜鹃又发出“不如归去”的悲切号呼。一直啼到春天归去再无寻觅处,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实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来这桩桩件件也抵不上人间生离死别的痛楚。汉代王昭君骑在马上弹着琵琶,奔向黑沉沉的关塞荒野,更有陈皇后阿娇退居长门别馆,坐着翠碧的宫辇辞别皇宫金阙。春秋时卫国庄姜望着燕燕双飞,远送休弃去国的归老。 汉代名将李陵身经百战,兵败归降匈奴而身败名裂。到河边桥头送别苏武,回头遥望故国远隔万里,与故友永远诀别。还有荆轲冒着萧瑟秋风,慷慨悲歌无尽无歇。啼鸟若知人间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泪,而总是悲啼着鲜血。如今茂嘉弟远别,还有谁与我饮酒共醉赏明月?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马燧,字洵美。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6 ,忠臣之兵溃而西。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忠臣将遂归,燧止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振。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进至浚仪。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迁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建中二年,朝京师,封豳国公,还军。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于时天下蝗,兵艰食,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帝未决。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河中近甸,舍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朝,为天子自言之:“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许之。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廷光惮燧威,拜城上。燧顾其心已屈,徐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廷光再拜。燧曰:“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未对,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燧以数骑入其城,众大呼曰:“吾等更为王人矣!”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节选自《新唐书·马燧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B.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C.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D.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解析:断句时,要根据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注意人物、事件以及表示时间、官职的关键词,注意表意的逻辑关系。A项,“反”当从上,“帝”当从下,不能误为“反帝”; “灵耀”当从下,为“灵耀不拜”;以上错误,B、C两项各有一处;D项无误。标点如下: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相同。 B.迁:古代指官职的晋升、调动或贬谪。根据语境,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 C.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D.王人:古代指国君、天子的使臣或君王的臣民。根据语境,文中意为“国君”。 解析:根据文意,这里是“君王的臣民”之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6 A.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的八千“饿狼军”;后来又出奇制胜,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 B.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锐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 C.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醒。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 D.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宫城下,对不敢下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折服对方。 解析:“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不正确。原文中说田悦打败杜如江,并乘胜进逼汴州。所以“缺乏战斗力”的说法不成立。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5分) 译文:马燧说:“你认为我是在欺骗你吗?如今相距不过几步远,可以射死我。”解开衣服把胸膛给他看。(句意通顺2分,“以”“披”“示”各1分) (2)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5分) 译文:曾经怀疑马公能使田悦困窘,今天看他制服敌人,本来就有超过别人的地方,我远远比不上他啊!(句意通顺2分,“窘”“固”“逮”各1分) 参考译文: 马燧,字洵美。大历年间,汴州将领李灵耀反叛,皇帝只求息事宁人,就授任李灵耀为汴宋节度留后。李灵耀不接受任命,招引田承嗣作为援助。皇帝下诏命令马燧和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会合讨伐李灵耀。军队驻扎在郑地,李灵耀多次张挂旗帜来进攻官军,李忠臣的军队溃败西逃。马燧军队屯驻在荥泽,郑人看到后很震惊。李忠臣将要撤回,马燧制止了他,李忠臣才回来收拾逃散的士兵,重振军威。李忠臣从汴南行进,马燧从汴北行进,在西梁固打败叛贼。李灵耀率领精兵八千人,号称“饿狼军”,马燧孤军作战打败他们,进军到浚仪。当时,河阳兵是诸军中最强的,田悦率两万兵援助李灵耀,打败了永平军将领杜如江等,乘胜进军到离汴州三十里处屯驻。李忠臣会合各路军队作战失利,马燧出奇兵攻击敌军,田悦单人匹马逃走,汴州平定。调任河东节度留后,晋升节度使。太原自鲍防失败后,兵力弱小,马燧招募仆役,得到几千人,都补充为骑兵,教授他们战斗,几个月后成了精兵。制造铠甲一定按长短分三种规格,使士兵穿着合体,以便快速前进。制造战车,蒙上狻猊图案,在车后安有戟,行军时用来装运兵器,宿营时就作为营阵,遇到险阻时就用来阻挡敌军冲击。兵器锐利军需完备。过了一年,开辟广场,集中三万军队进行演练,威震北方。建中二年,入朝京师,封为豳国公,返回军中。李怀光在河中反叛,皇帝下诏任命马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 6 、骆元光合兵讨伐他。当时国内发生蝗灾,军队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朝中很多大臣请求赦免李怀光,皇帝犹豫不决。马燧认为“李怀光图谋叛逆为时已久,反复无常不能信任。河中在京城附近,放过他有损国威,无法向天下交代”,于是离开军队入朝,主动向天子进言说:“如果能得到三十日的粮食,足以平定河中。”皇帝同意。贼将徐廷光驻守长春宫城。马燧考虑长春攻不下,那么李怀光就会固守,长期攻城伤亡必多,于是挺身来到城下会见徐廷光。徐廷光畏惧马燧的威名,在城上拜见。马燧看见他的内心已经屈服,慢慢说道:“我从朝廷来,你可以面向西边接受诏命。”徐廷光拜了两拜。马燧说:“你们是朔方将士,从安禄山以来,功高天下,为什么抛弃这些做灭族的行径呢?如果听我的话,不仅能免除灾祸,还可实现富贵。”徐廷光没有回答,马燧说:“你认为我是在欺骗你吗?如今相距不过几步远,可以射死我。”解开衣服把胸膛给他看。徐廷光感动哭泣,全军都流泪,当即率领军队投降。马燧率领几个人马进入长春宫城,众人大喊道:“我们又成为朝廷的人了!”浑瑊也自认为比不上他,感叹说:“曾经怀疑马公能使田悦困窘,今天看他制服敌人,本来就有超过别人的地方,我远远比不上他啊!”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