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的右边要注明物质状态,主要因为( )
A.反应热与物质呈现的状态有关
B.可以具体说明反应进行的情况
C.物质呈现的状态与生成什么物质有关
D.说明反应条件
2.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
A.化合价的升降 B.离子定向移动
C.氧化还原反应 D.电能的储存
3.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①H2+Cl22HCl与2HCl H2↑+Cl2↑
②H2SO4(浓)+2HBr=2H2O+Br2+SO2↑与Br2+ SO2+2H2O=2HBr +H2SO4
③2NO2=N2O4与N2O4=2NO2
④2SO2+O22SO3与2SO32SO2+O2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
A.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
5.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3PO4
Fe(OH)3
非电解质
蔗糖
BaSO4
酒精
H2O
A.A B.B C.C D.D
6.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离平衡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
B.电离平衡常数(K)与温度无关
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K)不同
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1
c(H+)
10.在 Al3++3H2O⇌Al(OH)3+3H+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增大,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加入适量NaOH(s) B.通入氨气
C.加热 D.加入NaCl溶液
1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
A.Na2CO3 NaHCO3 NaCl NH4Cl
B.Na2CO3 NaHCO3 NH4Cl NaCl
C.(NH4)2SO4 NH4Cl NaNO3 Na2CO3
D.(NH4)2SO4 NH4Cl Na2S NaNO3
12.实验测定NaHCO3溶液显碱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中,HCO3−仅发生水解
B.在水溶液中,HCO3−仅发生电离
C.在水溶液中,HCO3−的电离程度要大于水解程度
D.在水溶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要大于电离程度
13.下列事实不属于盐类水解应用的是
A.明矾净水
B.使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
C.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14.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A.MgCO3 B.NaOH C.Na2CO3 D.NH3⋅H2O
15.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学生分别作出如下回答,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学生: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乙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C.丙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丁学生:在盐酸中加入相同温度的氨水,若实验过程中混合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16.在25℃时,用0.125 mol·L-1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K点代表的pH为
A.13 B.12 C.10 D.11
17.下列溶液中,因为电离产生的离子发生水解而显酸性的是( )
A.NaHCO3 B.NaHSO4 C.CuSO4 D.Ca(NO3)2
18.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2CO3:CO32-+2H2O⇌H2O+CO2↑+2OH-
B.NH4NO3:NH4++H2O⇌NH3•H2O+H+
C.CuSO4:Cu2++2H2O⇌Cu(OH)2↓+2H+
D.KF:F-+H2O=HF+OH-
19.在CH3COONa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c(Na+)>c(CH3COO-)>c(OH-)>c(H+)
B.c(CH3COO-)>c(Na+)>c(OH-)>c(H+)
C.c(Na+)>c(CH3COO-)>c(H+)>c(OH-)
D.c(Na+)>c(OH-)>c(CH3COO-)>c(H+)
20.根据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
HClO
K=3×10−8
H2CO3
K1=4.3×10−7
K2=5.6×10−11
A.c(ClO−)>c(HCO3−)>c(OH−)
B.c(Na+)=c(HCO3−)+c(CO32−)+c(ClO−)+c(HClO)
C.c(HClO)+c(ClO−)=c(HCO3−)+c(H2CO3)
D.c(Na+)+c(H+)=c(HCO3−)+c(ClO−)+C(OH−)+2c(CO32−)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21.(1)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当1k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104kJ,试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盖斯定律可计算一些不易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1/2O2(g)=CO(g)△H1=-110.5kJ•mol-1,
C(s)+O2(g)=CO2(g)△H2=-393.5kJ•mol-1.
则C(s)+CO2(g)=2CO(g) 的△H为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l)△H=-285kJ/mol
C3H8(g)+5O2(g)═3CO2(g)+4H2O(l)△H=-2220.0kJ/mol
已知:H2O(l)═H2O(g)△H=+44.0kJ/mol,
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预测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盐能发生水解反应,请写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硫酸钾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磷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铁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溴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硫化钾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四种溶液:①Na2CO3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盐酸 ④氨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溶液中有水解反应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溶液中溶质存在电离平衡的____________
(2)比较①、②溶液,pH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__;
(3)在溶液④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此时c(NH4+)/c(OH−)的值将___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4.乙酰水杨酸是一元弱酸(可用HA表示).在一定温度下, 0.01mol/L
乙酰水杨酸水溶液中,它的电离度为 5.7%,求该酸的电离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
25.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ml 0.10mol⋅L−1NaOH标准溶液,计算需称量_____g氢氧化钠固体。
(2)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1
0.10
22.62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___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称量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
E. 配制好的NaOH标准溶液保存不当,部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
F.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C
6.A
7.B
8.B
9.D
10.C
11.C
12.D
13.D
14.A
15.B
16.A
17.C
18.B
19.A
20.D
21. C4H10(g)+13/2O2(g)═4CO2(g)+5H2O(l) △H=-2900kJ/mol +172.5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g)△H=-2044kJ/mol
22. 不能水解 PO43−+H2O⇌HPO42−+OH− Fe3++3H2O⇌Fe(OH)3+3H+ 不水解 S2−+H2O⇌HS−+OH−
23. ①② ②④ ① 变大
24.3.45×10-5
25. 0.4 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0.11mol/L 丙 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