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 学案 诗歌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点)?‎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指出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简要分析/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平实质朴、华美绚丽、沉郁顿挫、幽默讽刺、含蓄委婉、含蓄隽永、雄浑豪放、婉约细腻、简练生动……‎ 常见诗人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飘逸奔放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婉约哀伤 陆游的悲壮爱国 宫廷诗: 缠绵婉转 田园诗:恬淡质朴 山水诗: 清新优美 边塞诗: 悲凉慷慨 ‎ 讽喻诗: 沉郁激愤 咏史诗 雄浑壮阔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春 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步骤一)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步骤二)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步骤三)‎ 炼 字 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答题示例1: 南 浦 别 白居易 ‎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问: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答题示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 答: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 答: 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答题示例3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回答问题。‎ 又 寄 升 庵 黄 峨 ‎ ‎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①升庵:诗人黄峨的丈夫杨慎,他因直言进谏,被遣戍云南永昌县。在两地分居期间,黄蛾经常写诗作词,寄慰丈夫。②自是:自然是,应该是。‎ ‎(1)本诗题为“又寄升庵”,开头却是一个“懒”字,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 答:  诗人与丈夫分别既久,年复一年,了无归期,其间鸿雁频传,却久候佳讯不至;一个“懒”字,既刻画了寄信人慵懒的精神状态,又反映了长期思夫望夫的痛楚,并奠定了全诗缠绵悱恻的基调,可谓一石三鸟,足见诗人择词炼字的功夫。‎ ‎(2)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久盼夫归而不得的痛苦、矛盾的心境。第三句承上转为轻松的口吻,似乎在说:对方不能回来既成事实,“自是”无法可想,就索性听任自然吧。然而表面的豁达毕竟掩盖不了内心的真情,末句将这种深情推向了极致:自己和丈夫两地分隔,心曲难诉,特请杜鹃致意,而那阵阵“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啼鸣,正暗示着女诗人对远方亲人的呼唤。  ‎ 答题示例4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答题示例5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 注: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 (1)联系全诗,分析第二句中“割”字的作用。(3分)‎ ‎ (2)整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1)“割”字照应上句“剑芒”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作者愁苦之深。(2分)‎ ‎(2)贬谪之恨,思乡之愁(3分,两方面的感情:一是遭贬的愁,二是对故乡的思)‎ ‎6.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答:(1)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只要能扣住“凄清寂寞”就可。) ‎ ‎(2)以动写静,反衬 ‎ ‎(3)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7.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答:(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 ‎(2)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8、 锦 薛 莹 札札弄寒机,功多力渐微。惟忧机上锦,不称舞人衣。‎ ‎(1)试分析“寒”、“微”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2)诗中第三句的“忧”实际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1)夜深天寒,织作不息,以致精疲力尽,表现了织女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 ‎(2)织女“忧”的是所织之锦“不称舞人衣”,实际表达了诗人对织女的同情,对奢糜生活的不满。(织女“忧”而非诗人“忧”)‎ ‎9、 渡 湘 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 ‎(1)清人吴乔说:“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试据此对“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作评析。‎ ‎(2)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答:(1)“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忆昔游转到今春的边愁。鸟语花香本应给人以欢乐,然而诗人在流放途中,只能引发远去边疆的哀愁。这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景)。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且句中“花鸟”更反衬出边愁。‎ ‎(2)这是全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后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这都是诗人远离京城,正在南窜途中的感慨。这三句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生发出来的。‎ ‎10、   《过香积寺》 王维 ‎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咽,冷。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夕阳西下,昏黄的余辉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岂能不冷。‎ ‎1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二联的妙处(80字左右)。‎ 答:“掬”“弄”两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①,朝朝马策与刀环②。三春白雪归青冢③,万里黄河绕黑山④。‎ ‎【注】①金河:即黑河。唐时设金河县,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因水中泥色似金,故名。玉关:今甘肃玉门关。②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佩环、“马策”和“刀环”分别指代战马和武器。③青冢:指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④黑山:一名黑虎山,在今呼和浩持市附近。《木兰诗》有:“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 ‎(1)《征人怨》开头两句中的“复”字、“与”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征人怨》一诗中的“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两句是用什么方法表现了征人怎样的生活和心惯?一个“绕”字有怎样的合蕴?‎ 答:(1)《征人怨》开头两句写唐代征人年年忽东忽西,马不停蹄,天天策马提刀,操练征战。其中的“复”字、“与”字最能体现当时征人这种生活单调重复、无尽无穷的困苦情形,怨情自然透出,体现出征人孤独凄清的感受。‎ ‎(2)诗人将“白”、“青”、“黄”、“黑”四种冷色调的颜色融入诗中,让“三春”和“白雪”“青冢”之间构成极不协调的关系,又用万古奔流的黄河反衬人生的短暂,不仅说明了唐代征人的生活异常悲苦凄凉,而且表现了当时征人心灵深处的愁苦,蕴含了一种抑郁难舒的“怨”气。一个“绕”字,蕴含了当时征人如九曲黄河般的“怨”情的曲折、汹涌和无法断绝。‎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鱼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 ‎ 晓云将入岳阳天。 ‎ 宿城南亡友别墅 温庭筠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1)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3)《咸阳值雨》首句用一“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次句用“空蒙”二字表现出什么情景?‎ 答:(1)《咸阳值雨》表达了闲适之情(或愉悦之情等),《宿城南亡友别墅》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伤之情(或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友人已逝的悼念之情等)(2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2)《咸阳值雨》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城南亡友别墅》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觉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两个“还似”由今及昔,由此及彼,由实及虚,通过活跃的联想构成了奇妙的关联)‎ ‎(3)用“悬”写雨,写出雨脚绵延雨帘高挂的景象,突出雨之健捷而有气势。“空蒙”二字烘托出云行雨注、水气蒸腾的景象。写出了这场雨引起周围环境色调的变化。‎ ‎1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柳 李商隐 ‎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 答:(1)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2分,“悲叹之情”、“憎恶之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 ‎(2)“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 ‎16、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 答案:‎ ‎(1)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 ‎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以上三点选取一点即可)‎ ‎17.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 ‎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释] 1、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2、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 ‎ ‎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两个字用的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长”“畏”两字用的最好。“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之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的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