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复习
记叙文阅读(备考集训) 一、(2019•平顶山二模)阅读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修单车的女人 袁道一 ①每当街灯亮起,昏黄的光晕里,市工商银行门前的空坪上,总有一个中年女人如期出现。支起一块小三合板,薄薄的,肯定是从哪里捡来的边角废料,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几个字:修自行车。字是黑色的,在发黄的三合板上,像一道道凝重的眉头,带着几分莫可名状的酸涩。一个锈迹斑斑的脸盆里装了半盆多水,一动不动的水面隐现女人靠近时皱褶的脸庞。周边横七竖八地散落着扳手、起子、刀片、橡皮等修车用具,唯一享受站立待遇的是打气筒,身上的油漆已经剥落,初看像一根废弃的小木桩杵在那儿。 ②顾客来时,迎上前去。一脸的笑意从阴暗模糊的脸上流淌出来,山泉水一样清亮。女人动作麻利,技术娴熟,往往不出几分钟就会解决自行车的毛病。如果是补胎,她总是要细心地试水三次,才安装上去。遇到没有更新的大部件,女人喜欢不厌其烦地和车主说在哪里买零部件是最低廉的,那态势就像车主多花钱就是花了她的一样。车主们都领情而去,一旦自行车有毛病不由自主又来找女人修。 ③没有生意的话,她就坐在空坪和马路相接的台阶上,双眼直直地盯着脚下的水泥地,钉在地上一般,那么稳当,那么牢固。有时候她双手交叠摆在双膝上,头深深地伏在双手和身躯围成的圈里,蜷伏成一团,和街头的夜猫没什么两样。一年四季,除非大雨,除非大雪,她始终如一地固守于此。 ④一天我家小子的自行车轮胎瘪了,我和他一起去补胎。到了她的地盘,刚才还一脸倦容的女人起身,笑呵呵地问:“师傅,有什么要帮忙的啦?”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小子尖声尖气地回答:“轮胎烂了!”女人哦了一声,但没有动,目光如水漫过我,直接倾覆在小子身上,里头有无限的慈爱。如同遇到磁铁,女人的目光一下子拔不出来。我颇有些不解,小子被她看得躲到了我的身后,女人才猛然醒过来一般,一把将小自行车推到水盆边,不好意思地朝我笑了笑。 ⑤补胎对于女人来说本是小菜一碟,历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种酣畅让我想起庖丁解牛。奇怪的是我带小子来补胎,女人竟然显得很生涩,目光散乱,粘轮胎皮子都粘了几下才粘牢。我抽完两根烟,小子等得都有些不耐烦了。此时,又来了一个要修车的,女人才镇定地加快速度,车胎补好,收费五元,很便宜。我尾随孩子推车回家,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修车女人一直在目送我们离开。 ⑥此后几次小子跟我去散步,远远地走过去,修车女人都会停下手里的活儿,朝我们打招呼,满脸的笑靥如一朵花,更像一只黑黝黝的蝴蝶。我报以一个回笑,然后疾步走开。后来,我给小子的自行车去打气,次次都是免费。我以为只对我额外,慢慢发现对所有来的人都是免费的。 ⑦自行车越来越少,修车的女人生意寥落得让附近熟知的居民心寒,但是修车女人呢依旧不离不弃,照旧在每一个无雨无雪的夜晚设点维修。随着她待得久了,大伙对她的了解加深。这个女人果然不幸,是从城步山里来的,租住在郊区,家里有个长年瘫痪在床的男人,白天干完酒店的清洁工,夜晚出来修车弄点零钱补贴家用。女人很乐观,说闲着也是闲着,修车得一个算一个,总比没有好。 13 ⑧某个夜晚,我见窗外有雨,就没出去散步,打开电视百无聊赖地看着,突然都市一时间频道里出现了修车女人,穿着一件花格子衣服,比修车时的灰不溜秋顿时显得年轻多了,那张黑黝黝的脸庞很打眼,当然最抢镜头的是修车女人在失声痛哭,抱着一个比她高出一头的男孩子。男孩子满脸泪水,但还是看得出白白嫩嫩养得好。修车女人不停地哭喊着:崽啊崽啊,你总算回来了!听节目主持人的画外音,才知道那个白皙的男孩是她失散多年的孩子,搭帮全国打拐专项行动,在福建找到,警方送了回来。修车女人在镜头前断断续续地说:我这个崽啊,十岁就被人拐走了,我想他想得睡不着吃不好啊,要不是他爸走不动,我早去找孩子啦!这么多年里,我只要看见十岁左右个子和我崽差不多的小孩,我就想我崽,想得厉害啊,看到眼睛都转不动! ⑨那一刻,我才明白这个女人心里藏着一片何其辽阔的苦海!这下好了,失散十年的孩子回来了,女人也该松气了。 ⑩有一阵子女人没来修车,大伙儿都觉得空坪似乎变宽了,也变得呆板了。我们想看到修车女人的出现,但转念又觉得女人没来是好事,这个女人受的苦和累也够堆积成一座山了,她也该歇歇了。 ⑪不料,半个月后,修车女人竟然又来修车了。大伙儿觉得很奇怪,路过时候都聚在一块问长问短,一番哜哜嘈嘈下来,才知道修车的女人去了福建,她亲自把自己的崽送了回去。修车女人满脸安详地说:“福建那边的养父养母对我崽很好,亲生的一样,现在都供他上大学了!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将心比心,人家也是辛辛苦苦带大他,都是对他好。只要孩子好,就当多一对父母,只要他快乐,那他就去那边,我们也不阻拦,每年能回来看我们一次也就满足了!” ⑫此后,每次看见她,我都要小子主动叫她一声阿姨。不管小子懂与不懂,我反复告诉他,这个修车的阿姨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11期,有删改) (1)请从修车女人的角度,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答案】修车女人的儿子十岁时被人拐走,她带瘫痪在床的丈夫进城白天打工,晚上修车挣钱,她看到我的儿子想起自己的孩子,修车跑神,当失散多年的儿子被找到后,她却把儿子送回到福建的养父母家,继续每天晚上修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根据提示从“修车女人的角度,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起因是:修车女人的儿子十岁时被人拐走,她带瘫痪在床的丈夫进城白天打工,晚上修车挣钱;经过是:她看到我的儿子想起自己的孩子,修车跑神。结果:当失散多年的儿子被找到后,她却把儿子送回到福建的养父母家,继续每天晚上修车。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为什么认为修车女人“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 (2)【答案】①她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孩子,却将心比心,体谅养父母的辛苦和爱意,把孩子送回到养父母身边。②虽然她经济不富裕,但去她那里给自行车打气,她都免费。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作答此类题,应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仔细分析,找出答案。阅读选文,由“后来,我给小子的自行车去打气,次次都是免费。我以为只对我额外,慢慢发现对所有来的人都是免费的。”和由修车女人的话:“福建那边的养父养母对我崽很好,亲生的一样,现在都供他上大学了!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将心比心,人家也是辛辛苦苦带大他,都是对他好。只要孩子好,就当多一对父母,只要他快乐,那他就去那边,我们也不阻拦,每年能回来看我们一次也就满足了!”所以“我”为认为修车女人“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 (3)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子和女人的心理。 我颇有些不解,小子被她看得躲到了我的身后,女人才猛然醒过来一般,一把将小自行车推到水盆边,不好意思地朝我笑了笑。 (3)【答案】小子的心理:被女人盯着看的害羞和害怕。 13 女人的心理:对自己儿子的深切思念,为盯着看“我”儿子而失态感到不好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小子被她看得躲到了我的身后”看看出小子的心理:被女人盯着看的害羞和害怕。由“女人才猛然醒过来一般,一把将小自行车推到水盆边,不好意思地朝我笑了笑。”联系下文他的孩子十岁被拐走可以看出女人的心理:对自己儿子的深切思念,为盯着看“我”儿子而失态感到不好意思。 (4)这篇文章巧妙地使用伏笔和照应,使内容跌宕起伏。请从文中任选一处,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一写法。 (4)【答案】示例一:第④段中修车女人见到“我”儿子时,目光里满是慈爱,如同遇到磁铁,拔不出来。(或:第⑤段中,“我”和儿子离开,修车女人一直目送我们。第⑥段修车女人再见“我”儿子,总是笑着打招呼。)这里埋下伏笔,让人觉得修车女人行为反常。下文第⑧段她在电视镜头前的哭诉对被拐卖儿子的思念,与之呼应,解释了她反常举止的原因,让读者恍然大悟,情节曲折引人。 示例二:第⑧段描写修车女人的儿子“白白嫩嫩养得很好”,埋下伏笔,下文第(14)段修车女人把儿子送回福建的收养家庭,说那家人对孩子很好,与之呼应,使事情发展合情合理,不突兀。 示例三:第①段描写修车女人的招牌简陋、用具陈旧,暗示了主人的生活境遇艰难,埋下伏笔,与下文第⑦段介绍女人的经历相照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能力。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想象、象征、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题干要求从“伏笔和照应,使内容跌宕起伏。请从文中任选一处,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一写法。”分析选文第④段中修车女人见到“我”儿子时,这里埋下伏笔与下文第⑧段她在电视镜头前的哭诉对被拐卖儿子的思念,与之呼应;第⑧段描写修车女人的儿子“白白嫩嫩养得很好”,埋下伏笔与下文第(14)段修车女人把儿子送回福建的收养家庭,说那家人对孩子很好呼应;第①段描写修车女人的招牌简陋、用具陈旧,暗示了主人的生活境遇艰难,埋下伏笔与下文第⑦段介绍女人的经历相照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二、(2019•河南三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机场的拥抱 ①在南京机场候机回北京,来得很早,时间充裕,坐在候机大厅无所事事,看人来人往。到底是南京,比北京要暖,离立夏还有多日,姑娘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穿上短裙和凉鞋了。坐在我对面的女人,看年纪有三十多了,也像个小姑娘一样,穿着一条齐膝短裙,在和节气,也和年龄赛跑。 ②来了一对年老的夫妇,坐在我身边的空座位上。听他们一口纯正的北京话,就知道是老北京人。他们说话的声音有些大,显然是丈夫的耳朵有些背了,年龄不饶人。但看他们的年龄,其实也就七十上下,并不太大。听他们讲话,是在苏州无锡镇江转了一圈,从南京乘飞机回北京。 ③忽然,我发现他们的声音变得小了下来。这样小的声音,妻子听得见,丈夫却听不清楚了。但是,妻子依然压低了嗓音在说话,只不过嘴巴尽量贴在了丈夫的耳边。我隐隐约约地听到的话是,“真像!”“太像了!”他们反复说了几遍,不尽的感叹都在里面了。 ④声音可以压低,像把皮球压进水底,目光却把心思泄露出来。顺着这对老夫妇的目光,我发现他们的目光如鸟一样,双双都落在对面坐的这个女人的身上。 ⑤我才仔细地看了看这个女人,发现她的黑色短裙和天蓝色长袖体恤,还有脚上的一双白色耐克运动鞋,很搭。还有她的清汤挂面的齐耳短发,也很搭。当然,和她清秀的身材更搭。很像一位运动员。刚才只看到她的短裙,其实,短裙并不适合所有的女人。在她的身上,短裙却画龙点睛,让一双长腿格外秀美。 13 ⑥很像,这个女人很像谁呢?心里便猜,大概是像这对老夫妇的女儿了吧?天底下,能够遇到很相像的一对人的概率,并不高。刚看完电视剧《酷爸俏妈》,都说里面的演员高露长得极像高圆圆。这个女人,一定让这对老夫妇想起了自己的什么亲人。否则,他们不会这样悄悄地议论,声音很低,却有些动情。能够让人动情的,不是自己的亲人,又会是谁呢? ⑦我看见,妻子忽然掩嘴“扑哧”一笑,丈夫跟着也笑了起来。我猜想,笑肯定和对面这个女人有关,只是并没有惊动这个女人,她依然翘着秀美的腿,在看手机,嘴角弯弯的也在笑,但她的笑和这对老夫妇无关,大概是手机上有什么好玩的段子或信息。 ⑧“要不你去跟她说一下?”“你去说吧,我一个老头子,怪不好意思的……”我听见老夫妇的对话,看着妻子站起身来,回过头冲着丈夫说了句:“什么事都是让我冲锋在前头!”便走到对面的女人的身前,说了句:“姑娘,打搅你一下!”那女人放下手机,很礼貌地立刻站起来,问道:“阿姨,您有什么事吗?”“是这样的,你长得特别像我们的女儿。”说着,妻子打开自己的手机给这个女人看,大概是找到自己的女儿的照片,这个女人禁不住叫了起来:“实在是太像了!怎么能这样像呢!”我忍不住看了一眼身边的这位丈夫,他一直笑吟吟地望着这女人。 ⑨“我们想和你一起照张相,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妻子客气地说。“太可以了!待会儿我还得请您把您女儿的照片发我手机上呢!” ⑩丈夫站了起来,走到这个女人的身边,妻子冲我说道:麻烦你帮我们照张相!把手机递在我的手中。我没有看到手机上的照片,不知道他们的女儿和他们身边的这个女人到底有多像,但从他们的交谈中知道女儿十多年前去美国留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工作忙,孩子又刚读小学离不开人,已经有五年没有回家了。思念,让身边的这个女人像女儿的指数平添了分值。 ⑪照完了相,我把手机递给了妻子的时候,听见丈夫对这个女人说了句:孩子,我能抱你一下吗?女人伸出双臂紧紧地拥抱住了他。我看见,他的眼角淌出了泪花。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一刻,这个女人也流出了眼泪。 (作者:肖复兴。)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答案】在南京机场候机,我看见一对老夫妻讨论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长得特别像自己的女儿,他们鼓足勇气跟这个女人合了影,最后老先生拥抱了这个女人,老先生和这个女人都因为这个拥抱流下了眼泪。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形式表述出来即可。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我在机场看到的一对老夫妻;事件是他们看到一个长得特别像自己女儿的人;结果是他们与这位女人合影,并相拥流泪。据此整合出答案。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①我隐隐约约地听到的话,是“真像!”“太像了!”(从人物心理的角度) ②顺着这对老夫妇的目光,我发现他们的目光如鸟一样,双双都落在对面坐的这个女人的身上。(从修辞的角度) (2)【答案】①写出了这对夫妻因这个女人长得像自己思念的女儿而生出的惊喜(意外而又快乐)之情。 ②运用比喻,把这对老夫妇的目光投向比作鸟儿双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夫妇和谐默契的关系和行为,表明思念女儿是夫妇俩的共同心境。 13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第一个句子要求从人物心理的角度来分析。阅读句子,作者写出了这两位老人的语言“真像”“太像了”,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那份惊喜,为多年没有看到,而现在能看到而惊喜。第二个句子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个句子将老人的目光比作鸟,双双都落在这个女人的身上,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两位老人想法的一致,以及他们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女人的?有什么作用? (3)【答案】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黑色短裙”“天蓝色长袖体恤”“清汤挂面的齐耳短发”等词语交代女人的年龄与衣着特点,刻画出这个女人的清纯的美,为后面写像老夫妇的女儿做铺垫;也呼应了她配合夫妇两人拍照、拥抱并流泪这些细节。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看了看这个女人,发现她的黑色短裙和天蓝色长袖体恤,还有脚上的一双白色耐克运动鞋,很搭。还有她的清汤挂面的齐耳短发,也很搭。当然,和她清秀的身材更搭”,是对女人的外貌描写,从她的装扮可以看出她年轻有朝气,为人清纯;第八段在老人向她提出合影的要求后,还对这位女人进行了语言描写通过语言,可以看出她为人的真诚、善良。 (4)本文以“我”的口吻叙事,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答案】“我”在文中是线索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我的视角记叙一对因常年见不到远在他乡的女儿而思女心切的老年人的故事,真实可信;通过“我”的所见,所想强调了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现象及长辈对晚辈的思念之情,启示年轻人应尽可能多回家看看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人称的分析。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对老人与一位陌生女人的故事,文章以“我”为旁观者的身份来叙述整个故事,虽然无法对主要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但是我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可以对两面人物的行为以及事件的意义等进行分析与判断,通过这一事件,道出年轻人离家打拼而忘了家中老人,让老人生活孤寂并充满思念这一社会现实,从而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而如果用老人或女人的口吻来表述故事,只能突出自己经历的难忘,这一主题却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三、(2019•郑州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 贾平凹 两年前,我出差到陕南的阳平,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遇见过一个小女孩;从此再也不敢忘却,慢慢自重起我这做大人的身份了。 那一天,我钻了六十里山路,赶到阳平的时候,已经黄昏了,就歇在镇南的旅店里。这个旅店很小,五排小平房;我的房间就在最后一排的东头,窗外正好是几株苹果树,果子结得很繁,枝条一直伸到窗台,在房里伸手便能摘下来。 我进去的时候,房间里是空空的,临窗的那个床上,堆放着几个装得很好的提包,一个小女孩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果树。听见我进来的响声,她回过头来,静静地看着我。她眼睛很大,鼻子却又小又翘,是一张十分生动的脸面,我立即就喜欢起来了。 “你是谁的孩子?”我说。 “妈妈的孩子。” 我笑了,愈觉得孩子的可爱,去按她的鼻子,她却挡了我的手,问我是住店的吗,说她的妈妈在这里住了两天,妈妈到车站买票去了,准备晚上去汉中呢。 “你真乖,”我说,“怎么不到院子去玩玩呢?” 13 “妈妈让我就坐在床上数那苹果哩,说数清了,她就回来了。” 她向我指指窗外的那棵苹果树。那满树的果子,虽然并没有熟足,却都呈着白灰色,上面似乎都噙着露珠儿。我走得口干肚饥的,一股馋馋的酸水儿就泛了上来,耳朵下分明感觉到了两个小坑了。 “这苹果一定好吃。你数了多少了呢?” “我老数,老数不准,一遍和一遍数的不投呢。” “你没有摘个吃吧?”我笑着说。 “怎么能吃呢?你瞧那个牌子,妈妈说那上面写着有毒的。” 原来那树干上挂了一个小木牌,上面写道:“喷过农药,吃者小心中毒!”我笑了:这一种牌子,常常是树主人搞的花招,他们害怕孩子们乱摘,才想出这么个绝法儿来的。 “那是没有毒的。”我给她解释说。 “有毒!”她却认真的说。 “那牌子是假的。” “真的!”她很坚决,不满地反驳我。 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就一伸手摘下了一颗,自个先咬着吃了,果然十分爽口。我让她吃,她摇摇头,却一眼一眼盯着我吃,等我吃完了,在那里收拾我的床铺,她突然问我:“你怎么没有毒死呢?” 我哈哈地笑了起来,给她做着得意的鬼脸儿,就去打了一盆热水来,开始漱洗。我洗得很仔细,洗过了就梳头,搽“面友”。一边唠唠叨叨骂着这地方肮脏。末了,就又洗起了脚。但是,我却没有带擦脚布,拿洗脸手巾擦时,又放了下来,就爬上床去,撩起床单的一角擦了。小女孩一直在看着我,歪了头,眼睛眯得细细的,我觉得好玩,便说: “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小小。你是城里的阿姨吗?” “你怎么知道我是城里的阿姨?” “你穿得真好看,还有高跟皮鞋哩!” 孩子的聪明,使人更爱怜了,我赶忙穿好袜子,便又要去按她那翘鼻子了,这当儿,有人在敲门。我慌乱地把床单上擦了脚的那块湿处遮掩了,将门打开。一个中年女人走了进来,笑笑地向我打了招呼,就去抱了小女孩。我知道这该是孩子的母亲了。 “我们坐八点的火车要走了。”孩子的母亲说,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让孩子吃,问孩子等得可急,数清了那树上的苹果吗?女孩儿却对母亲说: “妈妈,那牌子是哄人的呢。” “你怎么知道?”孩子的母亲有些惊讶,“那是旅店的苹果,有毒呢。” “没有毒。”女孩儿说,“城里阿姨吃了一个,怎么没有死呢?” 我一下子脸烧了起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不知道孩子母亲的脸上有了什么样的表情,我低了头,不敢看她们。慌乱之间,我又撞翻了脸盆儿,水溅了我一脚,我“啊啊”叫着,赶紧端了盆子出门去了。 13 污水倒在厕所里,我心稍稍有些安静,但就在我返回来的时候,才走到门口,听见那女孩儿还在问着母亲: “妈妈,咱们到汉中去,汉中是城吗?” “当然是城。” “城是什么呢?” “城就是城呗。” “城里都是阿姨那么好看的人吗?” “都是吧。” “城里的阿姨都穿高跟皮鞋吗?” “都穿吧。” “城里的阿姨都用床单擦脚吗?” “你说什么?” “城里的那个阿姨刚才就用床单擦脚来的?” 我差点没叫出声来,胸口呼呼乱跳,要去推门的手垂了下来。我又紧张起来,害怕她们突然出来,害怕小女孩再问我一句什么,便拿了脸盆儿,又匆匆钻到厕所去。 站在厕所里,我脸还在烧着。担心有人进来发现了我。这么一直呆了好久,看着天黑严下来了,我才走出来,下了决心:立即回房间去,向女孩子赔错,向孩子的母亲赔错,求她们饶恕我。 可是,等我回到房间,房间里已经没有人了。 “小小!” 我大声叫着,不顾一切地追了出来。但是,我终没有再见到那个小女孩。也终没有再见到小女孩的母亲。我浑身无力地倚在旅店的大门口,望着满天的星光,深深地感到了一种做大人的耻辱…… (节选自《贾平凹文集》,此文写于1981年) (1)文章结尾部分,“我”要向女孩和她的母亲赔错并求她们“饶恕”,从全文看原因有哪些? (1)【答案】“我”无视警告随意摘吃苹果,又用旅店的床单擦脚,对孩子的认知产生负面影响(使孩子质疑规则),“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感到耻辱。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行为和心理的理解。文章中,“我”无视警告,偷摘苹果,用床单擦脚的行为,看似小事,实则对小姑娘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小说结尾部分,“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耻辱和懊悔,因此想给她们认错道歉。 (2)本文出现大量的对话描写,请分析画线部分的作用。 13 (2)【答案】①主旨上:“城里”一词意味着文明时尚,对话中反复出现,与“我”的不良行为形成强烈反差,突出讽刺意味;突出“我”的不道德行为对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写孩子母亲的惊讶,表现对“我”的不满与无奈;引发读者对主旨的思考,大人应该随时随地自律自重。②情节上:一问一答,突出女孩的追问,推动情节发展;设问句、独立成段,引起读者关注;面对面的对话形式,使人能身临其境、参与其中。③人物形象上:用稚嫩的语言体现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及好奇。 【解析】本题考查对话描写的作用。这段对话是小女孩和她妈妈说的。通过小女孩的问,和她妈妈的答,在小说情节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小女孩的问题,表现了她的天真、可爱和好奇心。对话中反复出现代表现代文明的“城里”一词,与“我”的不良行为形成对比。在人物心理方面,妈妈回答的:“你说什么?”语气惊讶,突出了“我”的不良行为对小女孩产生的影响,更使“我”羞愧难当。 (3)根据要求,说说下列句子的妙处。 【A】我又紧张起来,害怕她们突然出来,害怕小女孩再问我一句什么,便拿了脸盆儿,又匆匆钻到厕所去。(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B】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3)【答案】【A】示例一:动作描写,一个“钻”字写出“我”匆忙躲开的样子,表现“我”对自己行为的愧疚、自责。示例二:心理描写,写出我紧张害怕,无地自容的状态,表现我对自己行为的愧疚、自责。【B】“毕竟”一词表示归根结底的结论,既强调了孩子的天真,又表明“我”对孩子认真态度的轻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A】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我又紧张起来,害怕她们突然出来,害怕小女孩再问我一句什么”是心理描写,表现“我”紧张害怕,又后悔自责的心理。“拿了脸盆儿,又匆匆钻到厕所去”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我”急于躲开母子俩,同样表现了“我”愧疚、自责的心理。两种描写手法,只选一种或两种都写皆可。【B】要从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毕竟”一词,突出了大人与孩子的区别,既强调了孩子的天真,又表明“我”对这个孩子“无知”的轻视。 (4)小说题目往往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之外有更多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答案】示例: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小镇的旅店,为情节展开提供特定的场所;凸显小镇旅店环境的简陋,与文中“我”作为城里人身份的优越感形成对比;表明小镇旅店里发生的事情对“我”的影响深远,有助阐发主旨,大人们应该随时随地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 【解析】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要求写出除了“激发读者兴趣”外的其他作用。“在一个小镇的旅馆里”,首先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小镇”与“我”城里人的身份形成对比,表现了旅馆的简陋。“旅馆”表明“我”与别人都是过客,偶然相遇。“在一个小镇的旅馆里”发生的事,令“我”终生难忘,“从此再也不敢忘却,慢慢自重起我这做大人的身份了。”反映了文章的主旨:大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给孩子做出坏的样子,以免小孩子效尤。 四、(2019郑州外国语三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婆婆的岛 ①突然间,小岛上蜂拥着来了很多人。 ②这是一个逼近夏季的日子,上岛的人穿着短袖短裤,戴着凉帽,姑娘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裙子,白花花的胳膊和大腿晃得余婆婆几乎头都晕了。岛上清凉,余婆婆依然穿着玄色的长衣长裤。 ③自从儿子媳妇去城里打工后,这座岛上只剩下像她这样七八十岁不愿挪身的老头老太。 ④岛上变得越来越清净,白天,余婆婆做完田头的活,就去砍一些柴禾回来。她的身子还算硬朗,所以拒绝了儿子媳妇跟他们去城里的要求,她知道他们过得也难,城里房子奇贵,他们那点钱只好租个房来住,她不去做他们的累赘。 13 ⑤鸟儿又啁啾起来了,余婆婆抬眼望去,青翠的松树上一只小松鼠快活地跳来跳去,看见余婆婆也不避。余婆婆对小松鼠说:“你看看你看看,这些人打哪来啊,这里有什么好看哦,就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婆,就这么一座孤零零的岛。” ⑥有人声传来,几个男孩女孩惊叫着:“快来看哪,这儿有好多鸟。哇,还有只小松鼠呢。” ⑦鸟儿见这么多人,啁啾了一声“扑”地飞走了。 ⑧“陆华年,去捉来送给我嘛。” ⑨被喊做陆华年的男孩作势去抓小松鼠,男孩女孩兴奋地尖叫。小松鼠在树枝间跳来跳去,终于失却耐心,“嗖”地一下溜得无影无踪。 ⑩男孩女孩站在山头往下看,阳光下的大海宛若玻璃晶莹剔透,金黄色的沙滩像一只煎熟的鸡蛋饼。 一个女孩用嗲嗲的声音拉着余婆婆问:“老婆婆,这些是什么树哦?” 她可爱清新的模样让余婆婆想起了自己的孙女,她笑眯眯地指点着说:“这是铃木、野桐,那些是小槐花,你说那些草啊,这岛上都是啊,大多是茅草。姑娘,你们来这里干嘛?” “旅游啊。老婆婆,这里好美哦,空气好,景色美,我真不想回家,在这儿当一回神仙。” “神仙?“余婆婆笑了,“我在这儿住了快八十年了,要成仙早成仙了。” “哇,老婆婆,你有八十岁了,真看不出,你身子还这么硬朗,看起来比我妈利索精神多了。” 那些年轻人嘻嘻哈哈吵吵嚷嚷地走了。 过了些日子,在城里打工的一些年轻人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他们进岛出岛忙忙碌碌,岛上热闹起来了。 不久,儿子媳妇也回来了,他们跟余婆婆说现在这座岛被外面宣传为仙岛,那些大城市里的人被雾霾吓坏了,说在这儿可以洗洗肺呼吸新鲜空气,就像一部被锈蚀的机器来这儿擦锈上油呢。 他们把原来的老房子翻修了一下,然后隔成一个个独立的房间,在里面装了电视、空调,铺上地板,还有崭新的大床。 第二年的夏天,岛上又热闹起来了,余婆婆家的房间全被那些纷涌而至的游客订满了,那些没地方住的人只好在岸边平缓的礁石上搭起了帐篷,余婆婆的儿子从批发市场批来一些帐篷卖给那些游客。 他们除了提供住宿,还供应饭菜,余婆婆平时在田里种的菜被当做绿色食品上了桌。余婆婆跟儿子说,海里捞上来的鱼虾,田里种的菜不该卖这么贵的价给人家。 儿子说,你瞧瞧,看他们吃的那个高兴样,有哪个嫌贵啦,咱怕还来不及供应呢。 岛上的旅游旺季一般从5、6月份开始至10月底结束,所以,其余半年的时光,儿子媳妇就住在城里不回来,他们在城里买了房,还买了汽车,劝余婆婆跟着他们去城里享享福。余婆婆住了十天后就逃回家来了,她觉得住哪都不如在这岛上过的日子快活自在。 春天的时候,余婆婆忙完田里的活又上山去了,她已经有好久没看见那只小松鼠了。自从岛上涌入了那么多人后,她再也没有见过它。唉,真搞不明白,这儿有什么好看哦。 余婆婆想起以前过的清净日子,叹口气,摇摇头。她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过去那样的日子了。 (1)请以“余婆婆”的视角,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的几件事。 13 (1)【答案】①“我”(余婆婆)不愿增添儿子儿媳的负担留在岛上,对于岛上突然增多的人群,感到困惑;②“我”(余婆婆)向松鼠说出自己的困惑,结果松鼠被男孩女孩惊走了,“我”向小女孩了解她们来岛上的原因;③儿子儿媳赶回岛上开旅馆,“我”(余婆婆)对他们饮食的高价提出了反对,儿子不听;④儿子生活条件好了之后,“我”(余婆婆)和他们在城里住了十几天又逃回到了岛上,但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按行文顺序找出事件,然后从“余婆婆”的视角来表述即可。文章开篇写余婆婆不愿给儿子儿媳增添负担而留守在岛上,她对来岛上人感到不解。接着写余婆婆从小女孩的嘴里得知他们上岛的目的。后来人越来越多,余婆婆的儿子儿媳也回来做起了旅游生意,余婆婆则对他们高价卖出鱼虾表示反对。最后写余婆婆从城里儿子居住的地方逃了回来,但是她发现岛上的松鼠再也看不见了,自己再也回不到过去那样的日子了。据此分点表述即可。 (2)本文出现了大量的对话描写,请分析画线部分的作用。 (2)【答案】①交代了游客来到岛上的原因,为下文大量游客涌入岛上做铺垫;②丰富了余婆婆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她的善良热情和好奇心;③写出了余婆婆身体状况,侧面写出了岛上环境的优美,为下文她不习惯城市生活逃回岛上做铺垫;④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大量游客的涌入,打破了岛上的安静和谐,与下文松鼠的消失相照应。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文中画线部分写的是余婆婆与小女孩的对话,从对话的内容,我们了解了小女孩来此的原因:空气好,景色美;这就为下文外界传产这是“仙岛”,来此的人越来越多作铺垫,也为后来余婆婆不愿住在城里逃回来的情节作铺垫。从对话中,我们也了解到余婆婆的身体状况,八十多岁身体还很硬朗,以此侧面表现岛上的居住环境好。而且余婆婆的问话与回答,又可见她为人的热情与好奇,丰富她的性格特点。 (3)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余婆婆和儿子的心理。 余婆婆跟儿子说,海里捞上来的鱼虾,田里种的菜不该卖这么贵的价给人家。 儿子说,你瞧瞧,看他们吃的那个高兴样,有哪个嫌贵啦,咱怕还来不及供应呢。 (3)【答案】①余婆婆的心理:海里捞的虾,田里种的菜,不花钱,不希望儿子把饭菜价格卖的那么贵,希望儿子诚实经营;②儿子的心理:城里人有钱,又不会嫌贵,况且货供不应求,贵是必然的,钱挣得越多越好。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分析。根据前后文内容来看,余婆婆的意思是希望儿子不要把饭菜价格卖得那么贵,表达她对淳朴、诚信的坚守;而儿子的话“你瞧瞧,看他们吃的那个高兴样,有哪个嫌贵啦”,是对余婆婆建议的拒绝,表现他对高利润的一种追求。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4)【答案】①旅游地无序的开发和游客自身素质对环境造成巨大(无法修复)的破坏;从大量的游客上岛,男孩捉松鼠的行为,松鼠的消失、余婆婆再也回不到过去那样的日子等地方可以看出; ②城市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从文中“他们跟余婆婆说现在这座岛被外面宣传为仙岛,那些大城市里的人被雾霾吓坏了,说在这儿可以洗洗肺呼吸新鲜空气”以及“房间全被那些纷涌而至的游客订满了,那些没地方住的人只好在岸边平缓的礁石上搭起了帐篷”等地方可以看出; ③景区漫天要价,不诚信经营现象严重。从平时在田里种的菜被当做绿色食品上了桌。余婆婆反对儿子说,不该卖这么贵的价给人家。儿子却说,没有人嫌贵啦,怕还来不及供应等地方可以看出。 13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主旨的理解与概括。题干要求写出两个方面,所以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阅读全文,我们从余婆婆眼中小岛的变化,可以看出文章重在表现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从余婆婆儿子从城里返回,将家进行改装,卖帐蓬,高价卖饭菜,可以看出文章揭示了旅游区内物价高涨,经营者多漫天要价的现象。注意分析文章主旨的时候,要结合文中的内容进行。 五、(2019郑州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偷星星的母亲 ①那个有着一双大眼睛的小女孩说:“我的妈妈是个偷星星的人。”女孩的声音银铃般 动听,她说:“我今年六岁了,我妈妈每天都要趁我睡觉时偷天上的星星,现在她把月亮和 太阳都偷走了。” ②女孩说话时,她的母亲在身旁轻轻搂着她的肩膀。母亲笑着对她说:“乖孩子,你放 心,妈妈一定把它们再放出来,把它们还给你,但就像妈妈一点点偷走它们一样妈妈也要 一点点把它们还给你,你不要着急。” ③小女孩用力点着头,大声说:“我相信妈妈,虽然我看不见星星,但我知道妈妈就把 它们藏在我身边,所以,我一点也不害怕,再黑再冷也不怕。”母亲笑了,脸颊上却流下了 两行晶莹的泪水。 ④我是在眼科医院遇到这对母女的,我在她们之后进入诊室。一开门,就看到她们坐在诊室的椅子上小声说着话,一位女医生一边耐心听着她们对话,一边用一只小小的手电 筒在小女孩眼前晃来晃去,不断调整着灯光的强度。淡了下去。想了一会儿,女医生轻轻对女孩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妈妈很快就会把偷走 的星星都重新挂回天上了但你要帮帮她。” ⑥小女孩高兴极了:“太好了。我怎么帮妈妈呢?”女医生也笑了:“你知道吗?摘星星 不费力气,往天上放星星却很辛苦,而且现在到处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清,要用天下最 明亮洁净的东西把天空照亮,才能让星星回到它本来的位置。” ⑦小女孩问:“是眼睛吗?”女医生说:“对,它是世界上最亮、最美、最洁净的东西!你放心,我们只是暂时借用下你的眼睛,用完之后,就会把它们还给你。”女医生拍拍小女 孩的头继续说,“不过,借用你的眼睛时会有点疼,你怕吗?”见小女孩有些犹豫,母亲握 住了她的手,小女孩立刻说:“不怕!”母亲搂过小女孩,对医生点了点头:“谢谢您!” ⑧小女孩笑了,可大大的眼睛里却是一片空洞,她是个盲人。但我觉得,当她母亲说,把天上的星星一点一点还给她时,她的眼睛竟在瞬间有了丝光亮,那是泪光。 ⑨送走母女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眼睛也变得明亮了起来,那种又痛又痒、怕光怕风的感觉不知何时消失了。女医生说:“看来,你是看这对偷星星的母女入神了,眼睛也被净 化了吧!说实话,我和她们接触的这几天,也觉得自己的眼睛明亮了好多。” ⑩原来,女孩从小就患了一种眼病,视力一点一点消失,母亲怕她害怕,就骗她说玩 游戏,把天上的星星一颗颗都偷走了。“我觉得,她成功了,她把星星月亮太阳都放在心里 了,好像全身都充满了爱和光明。唉,都是当母亲的,我懂这种滋味。所以,我决定也撒 个谎,骗她们说手术费很便宜,我知道,她家里条件不好,没有多少钱。”女医生说着说着 眼角也湿润了起来。离开医院前,我执意留下了联系方式和一些钱。我决定也为女孩尽点 微薄之力,是她们医治了我的心病。 ⑪晚上,我特意仰望星空,深蓝的天空中缀满了星星,像眼睛,像宝石,闪闪烁烁,我忽然发现自己也很久没有看天上的星星了,也很久没有回故多看看老母亲了,这些年心 里装满了蝇营狗苟的事,心也变得盲了,忽略了那些尘世间触手可及的美好。那位偷星星 的母亲,给我这个萍水相逢的人带来了那么真切的美好与光明。 (作者石兵,有改动) (1)请以“我”的视角概括文章内容。 13 (1)【答案】“我”去医院看眼病,遇到一个患眼病的小女孩,听说她母亲为减轻她的痛苦,哄骗女孩做偷星星的游戏;“我”看到医生善意地告诉女孩,要借她的眼睛帮妈妈将星星挂回天上,以便给她做手术,又听医生骗她们说手术费很便宜;“我”深受感动,离开时执意留下联系方式和一些钱,心中感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光明。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关注人物、时间、地点、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本题要求以“我”的视角来写,事件经过是“我”遇到医院里一位小女孩的母亲哄骗患眼病的女儿,借偷星星的游戏减轻她眼盲的痛苦;看到医生善意告诉女孩,哄骗她借眼睛将星星挂回天上,以便给她做手术;“我”受到感动,留下联系方式和一些钱,希望能帮到母女俩。可据此概括。 (2)文章两处写到流泪,请具体分析流泪的原因。 ①母亲笑了,脸颊上却流下了两行晶莹的泪水。 ②她的眼睛竟在瞬间有了丝光亮,那是泪光。 (2)【答案】①母亲的“泪水”,既是为女儿的眼病伤心难过而流,又是为女儿的乐观坚强感动而流泪。 ②女儿的“泪光”既有对母爱的感激,又有重见光明希望的激动和喜悦。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题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第①题由“我相信妈妈,虽然我看不见星星,但我知道妈妈就把它们藏在我身边,所以,我一点也不害怕,再黑再冷也不怕”可知,母亲一方面为女儿“看不见星星”而难过,一方面为女儿“我一点也不害怕,再黑再冷也不怕”的乐观坚强而感动,这是她流泪的原因。第②题由“但我觉得,当她母亲说,把天上的星星一点一点还给她时,她的眼睛竟在瞬间有了丝光亮”可知,女孩一方面有对母亲“把天上的星星一点一点还给她”的感激,一方面有重见光明的希望而激动喜悦。 (3)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答案】①母亲哄骗女孩做偷星星的游戏,让她坚强乐观,突显了母爱伟大的主题; ②女医生善意帮助母女俩,并感染“我”尽微薄之力,则表现出爱心在传递的主题; ③偷星星的母亲给“我”以启示,使“我”重新发现世间的美好,突出了爱心能净化心灵、给人带来美好与光明的主题(珍惜美好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通读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出其中蕴含的精神或品质。此题可从女孩的妈妈、医生、“我”三个角度分别挖掘主题,由女孩的妈妈借哄骗女儿偷星星游戏减轻痛苦的事件可得出母爱的主题,由医生善意以借眼睛的谎言为女孩做手术、“我”留下联系方式和钱等事可得出传递爱心的主题,由“那位偷星星 的母亲,给我这个萍水相逢的人带来了那么真切的美好与光明”可得出爱心净化心灵的主题。 (4)在写法上,本文与《故乡》的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内容简析。 (4)【答案】本文结尾与《故乡》的一样,都是先进行环境描写,然后引发议论抒情。《故乡》是先描写一幅色彩极为鲜明、纯净、充满生机的海边月夜图,寄予作者理想,进而直接议论抒情,表达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本文结尾也是先描写一个富有美感的星空画面,为后文的议论抒情作铺垫,接着进行议论抒情,突出爱心能净化心灵、给人带来美好与光明的主题。 13 【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题干问的是和《故乡》的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解答时要注意分别回答二者的内容及情感,体现两者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本文“我特意仰望星空,深蓝的天空中缀满了星星,像眼睛,像宝石,闪闪烁烁”是环境描写,“我忽然发现自己也很久没有看天上的星星了,也很久没有回故多看看老母亲了”由自然环境引发联想,“这些年心里装满了蝇营狗苟的事,心也变得盲了,忽略了那些尘世间触手可及的美好。那位偷星星 的母亲,给我这个萍水相逢的人带来了那么真切的美好与光明”以议论抒情语句点明文章主旨。《故乡》一文的结尾也是先进行环境描写,再由环境描写引发议论抒情,表达创造新生活愿望的主题。可据此回答。 1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