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0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0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居住在右图房屋中的原始居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会培植农作物 ‎ ‎②开始使用人工取火并保存火种 ‎ ‎③使用打制石器工具  ‎ ‎④过着群居生活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④      D.③④‎ 2.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 A. 儒家与法家主张相同    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反映 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战国时期已出现“大一统”思想 ‎3.“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秦朝因此实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4.明朝时,面对外敌入侵,不但明军浴血奋战,京城的百姓也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明朝中后期,虽然军备废弛,但常常传出北方边镇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抗敌的佳话。这说明明朝(  )‎ A.倭患严重   B.国家凝聚力较强 C.君主专制强化  D.民间慈善活动活跃 ‎5.19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一幅石印画(图)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  )‎ A.剪辫易服成为社会的共识 ‎ B.清王朝已被推翻 C.剪辫易服法令得到普遍实施 ‎ D.社会习俗呈现新旧并存特征 ‎6.“万里山河悲漫野,千城民众愤冲天。学生猛举降魔剑,工友狂挥打鬼鞭。怒火喷腾摧腐朽,惩贼反帝捍轩辕。”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 C.国民革命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7.2017年台湾民意调查显示,45.9%的台湾民众支持国民党在“中华民国”的宪法基础上,为了两岸和平发展与人民生计,继续与中国大陆交流协商,34%则不支持。这表明(  )‎ A.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B.“一个中国”原则得到普遍认可 历史模拟一答案(共6页)‎ C.两岸和平与发展符合主流民意     ‎ D.民众支持是两岸统一的唯一途径 ‎8.对图1亚非文明解读正确的是(  )‎ A.①-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B.②-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C.③-恒河流域-种姓制度 D.④-长江流域-民主制度 ‎9.“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的建立者是(  )‎ A.亚历山大  B.查理曼   ‎ C.屋大维         D.查士丁尼 ‎10. 对图 2 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哥伦布开辟了 A 航线,发现了新的大陆 ‎ B. C 航线是英国人开辟的 ‎ C.D航线证明了地圆学说 ‎ D.新航线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 ‎11.右图大事年表揭示了 14-17 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 A.欧洲的社会转型   ‎ B.欧洲的思想解放 ‎ C.欧洲的革命运动 ‎ 历史模拟一答案(共6页)‎ 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12.“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革命的序幕。”“这一事件”指(  )‎ A.处死路易十六  B.攻占巴士底狱 ‎ C.雅各宾派掌权  D.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13.“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 A.同时时出现在不同的国家  ‎ B.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后进国家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 D.以电力的应用为显著标志 ‎14.列宁说:“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感缺乏,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产地的斗争愈尖锐,抢占殖民地的斗争就愈激烈。”下列史实能证明列宁论断的是(  )‎ A.工业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 C.国际工人运动     D.十月革命 ‎15. 下表中的史实与相应的推论表述错误的是(  )‎ ‎16.关于甲地发生的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破产  ‎ B.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C.标志着二战规模达到最大     ‎ D.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 ‎17.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这种政治经济模式是(  )‎ A.废除农奴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18.右图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历史模拟一答案(共6页)‎ A.合作共赢        ‎ B.冷战对抗 ‎ C.区域集团化        ‎ D.世界一体化 ‎19.观察下图示,中间?处应该填(  )‎ A.联合国 B.经济全球化 C.恐怖主义 D.世界和平 ‎20.右图漫画的生活状况得益于(  )‎ A.两级结束 ‎ B.世界局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C.第三次科技革命  ‎ D.世界经济多极化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解读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部分北魏皇帝列表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公元)‎ 道武帝 拓跋珪 ‎386—409‎ 太武帝 拓跋焘 ‎424—452‎ 献文帝 拓跋弘 ‎466—471‎ 孝文帝 拓跋宏 ‎471—499‎ 宣武帝 元恪 ‎500—515‎ 孝明帝 元诩 ‎516—527‎ 孝庄帝 元子攸 ‎528—531‎ 孝武帝 元修 ‎532—534‎ 材料二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历史模拟一答案(共6页)‎ ‎(1)指出材料一内容的变化,这些变化分别体现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4分)‎ ‎(2)依据材料二写出回族诞生的原因。(2分)‎ ‎(3)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述其历史意义。(4分)‎ ‎22.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逐步觉醒意味着民族思想的解放和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何谓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思想观念。……正如周恩来所说:“一般的人开始最容易有一个民族观念、民族立场。因为中国是一个百年来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所以容易使我们产生爱国的民族观念。”‎ ‎ ——摘编自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 材料二 近代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鸦片战争后国人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发;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升华;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全面高涨。‎ ‎ ——360问答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出材料“民族意识四次觉醒”的具体史实。(4分)‎ (2) 选取近代的一次民族意识觉醒,分析该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和影响。(6分)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孝公迁都至咸阳为契机,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 ‎——选自 《中国通史》‎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是一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良运动,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空间。‎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推行“县制”的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解救经济”的手段有何特点?结果怎样?(2分)‎ ‎(3)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提炼出一个结论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6分)‎ 历史模拟一答案(共6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0 BDCBD BCCCB 11-20 ABBBD BDBB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1) 变化:皇帝谥号由多用“文、武改为多用“孝字,皇帝姓氏由“拓跋”改为”元”(2分)‎ ‎ 措施:改用汉制(接受儒家文化)、汉姓(2分)‎ (2) 原因:中外贸易交流、蒙古西征加速民族融合。(2分)‎ ‎(3)历史现象:民族交融(1分)‎ 意义:有利于各民族发展进步;推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国家的大一统。(3分)‎ ‎22.(10分)(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等提出“师夷之长技”思想;甲午战争后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五四运动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合约签字”等口号;抗日战争国共合作,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共同进行全民族抗战(各民族、各界人士积极抗战)。(4分)‎ ‎(2)甲午战后的民族意识初步觉醒。(2分)‎ 原因:甲午战争使我国民族危急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知识分子的积极探索;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清政府的腐朽及统治危急。(任答两点,2分)‎ 影响: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救亡图存、抵制西方侵略;推动中国近代化。(任答两点,2分)‎ ‎23.(10分)(1)商鞅变法 有利了加强中央集权。 (2分)‎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空间。(2分)‎ ‎(3)结论:改革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1分)‎ 论述:罗斯福新政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经济危机后美国金融业、工业、农业进行调整,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人们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完善;商鞅变法确立县制、废除井田制,认可土地私有、奖励军功,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4分)   ‎ 总之,改革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我们要坚持思想解放,改革创新。(1分)‎ 历史模拟一答案(共6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