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总复习资料历届中考真题精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资料历届中考真题精选

‎2019年中考文言文总复习资料:历届中考真题精选 ‎  内容预览:‎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 一、二世元年七月,…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二、二世元年七月…皆指目陈胜。‎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 既克,公问其故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失期,法皆斩②天下苦秦久矣;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 四、[甲]吴广素爱人…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①吴广素爱人 素: ②比至陈 比: ③使公即恒楚将 将: ④恒楚亡在泽中 亡:‎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4.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五、二世元年七月…吴广以为然。‎ ‎1.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3分)‎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皆以美于徐公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陈胜、吴广乃谋曰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2.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3分)‎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C.天下苦(于)秦久矣。D.失期,法皆斩(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等死,死国可乎?‎ 六、[甲]陈胜者。…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比至陈:( ) ②或说陈王曰:(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3.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4.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①原因: ②启示:‎ 七,吴广素爱人…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吴广为都尉。‎ ‎1.原文选自 汉著名 家 家司马迁的《史记》‎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数 属 举 宁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4.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2分)‎ ‎5.回忆全文,指出起义的地点 ,引发起义的根本原因 八、(甲)陈胜者。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复立楚国之社稷 B.客愚无知,颇妄言,轻威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自辩数,乃置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九召令徒属曰…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吴广为都尉.‎ ‎1.读下面各组句子,指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① ② )‎ A.为坛而盟/山盟海誓 B.死即举大名耳/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C.吴广为都尉/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D.从民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 ‎3.从文段中划线的句子来看,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2分)‎ 十、吴广素爱人…杀之以应陈涉。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广素爱人 素:sǜ 朴素 B.广故数言欲亡 亡:wáng 死亡 C.尉果笞广 笞:chī 用竹板打 D.被坚执锐 被:biè 同“披”‎ ‎2.翻译下面语句。(2分)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4分)‎ ‎4.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十一、陈胜者,…)曰:“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3)志哉!”‎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辍耕之垄上 (2)怅恨久之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若为佣耕 ‎2.翻译文中加线的一句.3.陈涉与佣者的这段对话主要说明了什么?(3分)‎ 十二[甲]吴广素爱人…祭以尉首。‎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 ‎1.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 我行我素 B.皆已失期 不期而遇 C.学万人敌 敌众我寡 D.梁与籍俱观 与时俱进 ‎2.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夺而杀尉(表示顺接,相当于“然后”) B.尉果笞广(鞭打)C.梁以此奇籍(因为 D.虽吴中子弟(虽然)‎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4.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 ‎①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③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答案:‎ 一、1.(1)逃亡 (2)去、往 ‎2.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3.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4.答案要点:(1)士兵对陈胜的敬畏 (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5.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二、1.C 2.①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意对即可) ②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意对即可) ③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意对即可)‎ ‎3.A 4.①号称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统治,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②《陈涉世家》中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意对即可 四、1. 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 ④亡:逃亡(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2.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3.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4分,各2分)‎ ‎4.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4分,各2分)‎ 五、1.D 2.D 3.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行吗?‎ ‎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六、1.(1)及,等到(2)有人(本题2分。每小题1分)‎ ‎2.(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3.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2分,只答后一句也可)‎ ‎4.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1分)②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1分)‎ 七、1.西 史学 文学(本题2分,对两处得1分,1处0.5分)‎ ‎2.屡次 一伙人、一班人 发动,发起 难道(本题2分,每词0.5分)‎ ‎3.即使仅能免于死刑,然而守卫边关而死去的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本题2分,借第令、固等语必须译出。)‎ ‎4.①感激拥戴陈胜吴广,愿为其用。②形势所迫(失其当斩),不得不反。(本题2分,每条1分)‎ ‎5.大泽乡天下苦秦久矣(本题2‎ 八、1.(1)等到 (2)有的(有的人)‎ ‎2.B ‎3.(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 ‎4.(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 ‎5.(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九、1.4分。①A;②C;(各2分)(C、A也对)。‎ ‎2.2分。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或: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疆而死的人,本来占十分之六七。(错、漏译:如借第等,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3.2分。有远大抱负(或有建功立业思想),有敢于反抗的精神,有卓越的宣传组织能力。(能体现其中两方面的意思,给两分;‎ 十、1.C 2.(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3.(1)抓住时机;(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每一个要点1分 十一、(一)1.(1)去;往(2)无义 (3)结构助词相当“的”字(4)。‎ ‎4.(诸郡县)苦秦吏你 ‎2.假如有一日我们做官发财了,可不要忘记了我们穷哥们 ‎3.说明陈涉青年时期的伟大的抱负。‎ ‎(二)4.(1)去,到(2)累次,一再 ‎5.陈涉违背了当初“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背弃原来兄弟,丧失人心,所以失败 ‎6.客人在宫里进进出出,越来越放纵,常常谈论陈涉贫困的故事。‎ 十二、1.D 2.D3.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要说狂话,要被灭族的。”项梁因此觉得项羽是个奇才。‎ ‎4.①陈涉对暴秦的统治不满,有追求平等的理想;②项羽对秦充满仇恨,有灭秦的豪情壮志;③刘邦对秦皇帝充满羡慕之情,流露出对富贵功名的世俗追求。‎ 一, 二世元年七月…皆指目陈胜。‎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既克,公问其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失期,法皆斩。 ②天下苦秦久矣; 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0.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21.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 答案: 18.C ‎19.①误了期限,按照(奏稿的)法律,都要被杀头。(意对即可) ②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意对即可) ③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意对即可) 20.A ‎2l.①号程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统治,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②《陈涉世家》中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意对即可)‎ ‎(北京课标A) 二世元年七月…皆指目陈胜。‎ ‎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2、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23、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答案: 19.(1)逃亡(2)去、往 20.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2.答案要点:(1)士兵陈胜的敬畏 (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23.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兰州) 二世元年七月…吴广以为然。‎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 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 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 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发闾左谪戍渔阳 闾左: (2)度已失期 度: (3)会天大雨 会: (4)宜多应者 宜:‎ ‎11.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偶然性: 必然性:‎ ‎9.(3分)D 10.(4分) (1)指代平民(2)估计、揣测 (3)适逢、恰巧遇到 (4)应当 ‎11.(4分)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2分)‎ 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2分)(意思对即可)‎ ‎(临沂非课改)[甲]吴广素爱广…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6.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①吴广素爱人 素 ②比至陈 ③时时而间进 间 ④天下之疾犬也 疾 ‎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8.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9.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案: 6. 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 ④亡:逃亡(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8.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9.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4分。各2分 ‎(一)武汉市 ‎[甲]晏子①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②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③三百闾,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① [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② [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③ [临淄]齐国国都。④[袂]衣袖。‎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晏子使楚( ) (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3)傧者更道( ) (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 ‎9、翻译下列句子。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10、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 ‎[乙]秦王怫然怒…挺剑而起。‎ ‎11、甲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睢的“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 ‎12、晏子和唐睢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13、读了甲、乙文两文中这些“士”的故事以后,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 参考答案:‎ ‎8、(1)出使(2)做,设置(3)改(4)适宜 ‎9、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使臣的不同素质派到不同君主(的国家),贤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 ‎10、机智幽默,善于辞令,勇敢地维护国家权益。‎ ‎11、言行:“秦王怫然怒”;“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或秦王发怒(蛮横霸道)并威胁。‎ ‎12、唐睢主要靠勇敢、靠威武不屈的拼命精神;晏子主要靠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 ‎13、热爱国家、勇敢无畏、责任感强 二.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徒以有先生也。” 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易: 岂直五百里哉 直: 长跪而谢之 谢:‎ ‎16.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2分)‎ ‎1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18.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19.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答案:15.(2分)加重语气的助词(可译为恐怕、大概、一定要)交换 只(仅仅) 道歉 ‎16.(1分)“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或“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安陵君不听寡人言,何也,轻寡人与?”‎ ‎17.(4分)(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两个“使”1分、翻译通顺1分)(2)‎ ‎(2)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凶的征兆。(“休祲”1分,翻译通顺1分)‎ ‎18.(2分)用反问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 ‎19.(2分)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 天津市(2009)秦王谓唐雎曰…徒以有先生也。”‎ ‎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 ‎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 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 答案:1、D 2、C 3、B ‎3. 乌鲁木齐市(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秦王使人谓安陵君…徒以有先生也。”‎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19.填空。‎ 秦国企图用 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 一事。“ ”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 ‎20.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17.C中的两个“冠”都是“帽子”的意思。‎ ‎18.如果有才能、有且H识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19.易地出使秦国 长跪而谢之 ‎20.语言(或“对话”)描写。(1分)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019年福建省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徒以有先生也。”‎ ‎7、解释下面旬中加点的词。(4分)‎ ‎①请广于君 ②岂直五百里哉( ③大王尝闻布衣之怒 ④寡人谕矣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也。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9、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列举了专诸刺王僚、 、 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4分)‎ ‎1O、阅读全文,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某一特点。(3分)‎ 安陵君: 秦王: 唐雎:‎ ‎7、(4分)①扩充 ②只,仅仅 @平民 ④明白,懂得 ‎8、(4分)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②秦 王色挠,长跪丽谢之;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各2分,加点词语翻译错误扣1分)‎ ‎9、(4分)天子之怒 聂政刺韩傀 要离刺庆忌 挺剑而起 ‎1O、(3分)知人善任(-E于辞令)‎ ‎ 恃强凌弱(色厉内荏、骄横狂暴、阴险狡诈) 有胆有识(不畏强暴、勇于献身 徐州市2019(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徒以有先生也。”‎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 l )故不错意也: ( 2 )长跪而谢之曰:‎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B.① 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D、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6、 ( 2 分)〔 1 )通“措”,置。(2 )道歉 ‎7 、( 2 分)答案:B8 、( 4 分)(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2 分)‎ ‎( 2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2 分)‎ ‎9.( 2 分)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阅读下面选自《公输》‎ ‎ 于是见公输盘…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3分) ① 子墨子九距之。 九:__ 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___ ③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__________ 2.下面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才美不外见 以牒为械 A. B. 于是见公输盘 十、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1.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E..遂与外人间隔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2分)‎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2分)‎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 十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13分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括号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 ‎⑴悉如外人( )⑵便要还家(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十二、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闻: (3)咸来问讯: (4)皆叹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十三、晋太原中…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 十五、文言文阅读(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 ‎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参考答案】‎ 一.1、D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二.1.(3分)(1)类(2)全 ,都(3)邀请( 每词1分 )‎ ‎2.(2分)A( 古义 ;B 交错相通 :c 与世隔绝的地 方 ;D 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略)‎ ‎3. (4分). (1分)老人和孩干们个个都安闲快 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 悦 之情.显得心满意 足 (“黄发垂髻 ”1分 ,“怡然自乐”1分)(2 )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或 :这个人为( 他 们)详细 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具言”与“所闻” 各1分,‎ ‎ 其中“ 所闻 ” 译成“ 知道的”或“见闻的”都得1分 )‎ ‎4.(2 分)热情好客;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意合即可〕‎ ‎5.(4分)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 有 战 乱)的向往 , 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意合即可 〔 “和平”与“平等和谐自足 ”两点每点各2 分 )‎ 三.1.⑴对……感到惊异 ⑵交错相通 ⑶ 束缚,约束 ⑷停止(2分)‎ ‎2.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分)‎ ‎3.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2分)‎ ‎4.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四.1.(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2.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3.(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 4.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5.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五.(甲)(10分)1.饮酒(归园田居)(1分,只要是陶渊明著名诗作即可)‎ ‎2.(1)交错相通(互相通达)(2)通“邀”,邀请(共2分,每小题1分)‎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抄写全句也可)‎ ‎4.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分)‎ ‎5.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共3分,结合作品内容1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乙)(5分) 6.告诉(1分)‎ ‎7.围绕“屋漏,日晒雨淋,读书自若”或“家人埋怨环境艰苦,读书自若”回答皆可(2分)‎ ‎8.结合陶渊明品行高洁、安贫乐道和他的诗文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围绕“读书人若无高 洁品格,一定不会写出好作品”回答即可(共2分,理解1分,结合陶渊明其人及作品1分)‎ 六.1.桃花源中人说自从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就再没有从这里出去 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2.(1)同“邀”,邀请 ‎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 ‎3.(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4.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 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 七. 1.(3分)(1)“全”或“都”(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3)钓鱼(每小题1分)‎ ‎2.(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3.(4分)世外桃源与民同乐(各2分)‎ ‎4.(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 八. 1.晋代(东晋).陶渊明 2.①鲜艳美丽②整齐的样子③沿、顺着④随即,不久 ‎3.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 ‎4.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5.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九.1.(2分)⑴整齐的样子(1分)⑵同“邀”邀请(1分)‎ ‎2.(6分)(每小题译出大意给1分;①小题“黄发垂髫”“怡然”能正确译出给2分;②“妻子”“绝境”能正确译出给2分)‎ ‎⑴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显得心满意足 ⑵(他们)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十.1.A、B(A项:走;B项:指示代词,这;C项:副词,相当于“又”/恢复;D项:说/道理;E项:隔开/偷偷地)‎ ‎2.A(“渔人”应为“桃花源中人”) 3.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一座山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5.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十一.1.访问(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1)咸(皆)(2)延 ‎3.(他们)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十二.1.(4分,每处一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整齐的样子(2)听到(3)都(4)惊讶,惊奇 ‎2.(2分)答案:D ‎3.(4分,每句2分)(1)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知道魏、晋两个朝代了(2)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4.(2分)答案:B 十三.十三.1.D(“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中间不能停顿)(2分) ‎2.B(交通:互相通达)(2分) ‎3.C(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2分) ‎4.(1)渔人觉得非常奇怪(1分),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1分)(2)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1分),(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1分)‎ ‎5.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分 十四.1.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 2.答: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 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 ‎3. 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十五.1.(4分)①交错相通 ②通“邀”,邀请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1分)‎ ‎2.(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 ‎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 ‎3.(3分)记叙(描写)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1分)‎ ‎4.(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 ‎(2019北京市三. 文言文阅读(共10分)晋太元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 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通风换气 B. 政通人和 C. 通宵达旦 D. 博古通今 ‎12.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缘:_________________(2)俨然:_____________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1>渔人甚异之译文:__________<2>林尽水源译文:__________<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______‎ ‎14. 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 三. 本题共10分。11. 答案:A评分:本题2分。12. 答案:(1)顺(沿) (2)整齐的样子 评分:本题2分。答对(1),给1分;答对(2),给1分。13. 答案:(1)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2)(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3)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评分:本题3分。答对(1),给1分;答对(2),给1分;答对(3),给1分。14. 答案要点:(1)活动 (2)穿戴 (3)心情评分:本题3分。每答出1个要点,给1分。照抄原句扣1分。‎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25-29题。(14分)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25.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分)‎ ‎2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2分)‎ A. 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 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27.‎ ‎ 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3分)‎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②王税。荒路暧③交通,鸡犬互鸣吠。俎④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释】①肆:尽力。 ②靡(mǐ):没有。 ③暧( ):隐蔽。 ④俎(zǔ):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⑤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 前面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 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C.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25. 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①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②百姓能安居乐业③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26. D(2分)27. C(3分 ‎(一 )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19、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20、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 ‎⑴悉如外人( )⑵便要还家(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22、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4分)‎ ‎23.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9.访问(进入)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20.(1)咸(皆)(2)延21.(他们)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2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3.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2019年徐州市)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闻: (3)咸来问讯:---- (4)皆叹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10.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一)(12分) 7.(4分,每处一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整齐的样子(2)听到(3)都(4)惊讶,惊奇 8.(2分)答案:D 9.(4分,每句2分)(1)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知道魏、晋两个朝代了。(2)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10.(2分)答案:B ‎(2019年青海省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任选两小题)。(2分)‎ ‎(1)落英缤纷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便要还家 (4)及郡下,诣太守 ‎12.下列句子中诵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B.处/江湖之远/贝IJ忧其君。‎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3.文中描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回答)(2分)‎ ‎14.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渔人”的行踪。(2分)‎ 发现桃花源-→ -→‎ ‎15.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原文:黄发垂髫,并怡然白乐。 译文:‎ ‎16.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可是作者描绘出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请想一想并写出作者写作的意图。(2分)‎ ‎17.每个人都曾构想过自己的理想,请用恰当、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你的理想王国。‎ ‎11.(1)落花(坠落的花瓣) (2)与世隔绝的地方 (3)“要”通“邀”,邀请 ‎ (4)到12.C1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4.访问(探访)桃花源离开(辞别)桃花源15.老老少少都自由自在.逍遥快乐。 16.一是表达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二是寄托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理想社会中。17.略。‎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卷))‎ ‎(一)(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交通: 户:‎ ‎8.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乙文则是 。‎ ‎9.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 ‎10.概括甲文的大意 ‎(一)6.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 7.交错相通 门 8.描写 阐述 9.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 ‎ 10.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 ‎(07重庆市,15分)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1.(3分)(1)类(2)全 ,都(3)邀请( 每词1分 )‎ ‎2.(2分)A( 古义 ;B 交错相通 :c 与世隔绝的地 方 ;D 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 ‎3. (4分). (1分)老人和孩干们个个都安闲快 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显得心满意 足 。(“黄发垂髻 ”1分 ,“怡然自乐”1分)(2 )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或:这个人为( 他 们)详细 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具言”与“所闻” 各1分,‎ ‎ 其中“ 所闻 ” 译成“ 知道的”或“见闻的”都得1分 )4.(2 分)热情好客;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意合即可〕5.(4分)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 有 战 乱)的向往 , 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意合即可。 〔 “和平”与“平等和谐自足 ”两点每点各2 分 )‎ ‎[甲] 三 峡自三峡七百里中,…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有时见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 ) ⑵ 窥欲忘反 反(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9.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A 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 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 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 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19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2‎ ‎7. 奔 这里指飞奔的马反同“返”返回。 8. ⑴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到。 ⑵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尽是奇山异水,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9. B 10.例: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你们谱写了筑坝史上的记录,创造了建筑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2019年湖南省至于夏水襄…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1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乘奔御风(奔驰) C.夏水襄陵(河岸) D.属引凄异(连续)‎ ‎12.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13.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 )‎ 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 ‎11.D 12.A 13.B ‎2019年云南自三峡七百里中…猿鸣三声泪沾裳!”山川之美…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1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或王命急宣(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哀转久绝 ( ) (4)四时俱备( )‎ ‎1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分)‎ ‎1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 ‎11.(1)或:有时。(1分) (2)奔:飞奔的马。(1分)(3)绝:消失。(1分) (4)俱:全,都。(1分) 1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分)‎ ‎ 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13·《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分)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分)14·(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分) (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分)‎ ‎2019海南省年(课改区)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良多趣味。‎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1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见曦月(xī) B.素湍绿潭(tuān)‎ 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 D.怡然不动(yí)‎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略无阙处 ②良多趣味 ③亻叔而远逝 ④斗折蛇行 ‎2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5分)‎ ‎(四) 19、(2分)C 20、①缺②很③消失④像北斗一样 21、(意思正确即可)①(2分)即使乘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比乘船顺流而下快。‎ ‎ ②(2分)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浮在空中无所依傍。 2、(1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分)清澈 (2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出现“斗折蛇行”一。‎ ‎2019年湖南省三 至于夏水…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1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乘奔御风(奔驰)‎ C夏水襄陵(河岸) D属引凄异(连续)‎ ‎12.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13.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 )‎ 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 ‎2019年孝感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良多趣味。‎ ‎ [乙文]风烟俱净…有时见日。‎ ‎8.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B. 不以疾也(快)C. 从流飘荡(顺、随) D. 负势竞上(势力)‎ ‎9.用现代汉语表达下面句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