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通史专项训练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通史专项训练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部编版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通史专项训 练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通史专项训练卷三 现代世界与现代中国(附参考答案) (时间:45 分钟 分值:6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35 分) 1.(改编)1920 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 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 述,符合史实的有( )。 ①“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 ③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④后来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和所学史实 1920 年是在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历史阶段,为了打败国 内外敌人在物资奇缺的情况下实行配给制的分配原则,故应排除③。所以此题正 确选项是 B。 答案 B 2.20 世纪 20 年代初,苏俄某个政策实施后,许多敌对分子说“苏俄已经向右 转,转向资本主义了”;党内有些同志则认为“用异己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 已经“离开社会主义原则”。他们所说的“转向资本主义”和“离开社会主义原 则”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解析 从政策实施的时间“20 世纪 20 年代初”便可推断。 答案 B 3.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 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 识”的主要原因( )。 A.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 B.近百年来国家积弱受人欺凌 C.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 D.中国的统一大业尚待完成 答案 B 4.《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 1929~1945》一书中指出:“‘新政’对于美国宪 法政治的第一个后果是创建出美国版的集权化官僚国家。”这表明( )。 A.美国 1787 年宪法具有专制主义的理念 B.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威 C.罗斯福“新政”改变了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 D.美国的宪法精神和“新政”理念相矛盾 解析 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实现了国家权力对经济生活的 干预,从而扩大了政府的权力范围。 答案 B 5.(原创)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 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看到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吉 斯卡尔·德斯坦的愿望主要是( )。 A.欧洲与美国建立均衡的平等伙伴关系 B.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C.重树欧洲的国际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D.努力扩大欧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答案 A 6.从图 1 到图 2 和图 3 的变化反映出( )。 A.欧元遭到欧元区全体人民的抵制 B.经济区域化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C.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严峻的挑战 D.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剧南北矛盾 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图 1 是 1999 年人们庆祝欧元启动的场景,图 2 和图 3 反映的是欧元区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与 D 项无关,可排除,而 A、B 两项的 错误主要体现在“全体人民”、“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欧债 危机的发生暴露出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些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破解它需要 欧洲人发挥高度的智慧,C 项的表述最为贴切。 答案 C 7.(改编)著名蝴蝶效应理论认为: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 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龙卷风横扫世界, 再次印证该理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深刻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B.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安全面临更大挑战 C.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应对危机的主要出路 D.独立自主是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的唯一途径 解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国间应共同应对经济危机的风险,D 项表述不 正确。 答案 D 8.(改编)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大规模人口普查。1953 年国家统计局公 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 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 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答案 B 9.(改编)某年 9 月 1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钢铁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 其他部门必须“停车让路,让钢铁元帅升帐”。歌词作家田汉南行至漳州,他看 到当地群众砍伐相思树做燃料,遂写一首诗:“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 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的理解。根据题 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 失衡,而且炼钢大量砍伐树木破坏了生态环境,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大跃进运动 是“左”倾错误思想指引下错误的实践,所以此题应该选择 B。 答案 B 10.(改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指出:“现 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 乡政府。同时按乡建立乡党委,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意愿逐步建立经济组 织。”此通知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1958 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当代社区基层民主的加强和扩大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实行以后,原有的高度集中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 需要。 答案 D 11.昨日的报刊就是今日的历史资料。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 B 12.1961 年 6 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 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 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 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答案 B 13.毛泽东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可用于研究抗日的诗句是( )。 A.“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竞殒命,壮志也无违。”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 C 14.(改编)20 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这三大理论成果的共性( )。 ①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②都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都使中国社 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第 15 题 16 分,第 16 题 14 分,共 30 分) 15.(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 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 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 1946 年 3 月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 的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9 年 4 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 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 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 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4 分)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其结 果如何?(4 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华沙条约组织的性质。其建立有何意义?(6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际关系格局发生的变化。(2 分) 答案 (1)事件:“铁幕演说”。影响: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苏联采取强硬 政策,是“冷战”开始的信号。 (2)措施: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领导成立北约组织;苏联组建“华约”组织。(答 情报局、经互会亦可) 结果:两极格局形成。 (3)性质:是一个对付来自欧美资本主义威胁的防御性组织。意义:对于确保苏 联和东欧国家的安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 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对峙局面的出现。 (4)变化: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 所取代。 16.(改编)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 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 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 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 300 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 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 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 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三 2010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 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新华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 段的理由。(5 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 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5 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温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其根本目的 是什么?(4 分) 答案 (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光荣革命 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议会权力凌驾于君主权力) 法治。 (2)特点:渐进改革。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 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 分享政治权利。 (3)特征: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健全基层民主。目的:维护人民的利益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附参考答案) (计时: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1920 年瞿秋白到苏俄考饿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 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 的化合物’。”这则材料是(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 B.对新经济政策的客观认识 C.否定了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 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共产 “社会主义的化合物”等,可以判断为苏俄的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但材料并没有否定其政策,也未提及学习十月革命的问题,只是对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排除 C、D,选 A。新经济政策是 1921 年开始实施的,排除 B。www.21-cn-jy.com 答案 A 2.(2015·山西模拟)列宁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 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 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 据题干材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强行征收 农民粮食,忽视商品货币关系,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故正确答案是 A。www-2-1-cnjy-com 答案 A 3.“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 我们必须根据试验作出判断。”以下哪一项是属于列宁最早“试验”的内容 ( ) A.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取消自由贸易 C.全盘农业集体化 D.按劳分配 解析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据题干中“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 度”说明该方法不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方法。取消自由贸易是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的特殊政策,不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A 属于新经济政策,C 属于斯大林建设时期的内容,D 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但是在材料 中没有体现。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 B 4.1921 年 3 月 21《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 1921-1922 经济年 度的粮食税额为 2.4 亿普特(1 普特=16.38 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 4.23 亿普特低了许多。 这是为了 (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 材料中体现了由余粮收集制到,分析这一变化的背景可以看出,余粮收集制实行 的后期,使社会矛盾加剧,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综合分析选 D。 答案 D 5.(2015 联盟高三质检)《俄国史》载,20 世纪 20 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 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 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 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 解析 本题主政策的影响。 由“20 世纪 20 年代”“社会主义商店”和“私人商店” 并存可知,当时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而“社会主义商店”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 店”说明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激烈,但并不涉及削弱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答案为 B。 答案 B 6.(2015·江西联考)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 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 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 ( ) 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B.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 D.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 解析 本题解题关键为理解列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 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这是对资本主义大工厂的认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列宁实行了新 经济政策。A、B 中战时共产主义和斯大林模式为单一的公有制,无资本主义经济成分。C 混淆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故选 D。 答案 D 7.(2015·衡水中 20-1921 年,苏俄遭遇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 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缺乏,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 伍涣散。为解决这些困难,苏维埃政府的政策( ) A.由空想到现实 B.由公有到私有 C.由干预到自由 D.由市场到计划 解析 面对空前严重的困难局面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新经济政策,符合这一转变的是 A 项。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实行了私有制经济,而是允许部分中小私有企业的发展,B 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也并不是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而是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C 项 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市场经济,新经济政策也不是计划经济,D 项错误。21*cnjy*com 答案 A 8.(2015·衡水中学著名学者布坚科认为:“根据现在的全部情况,是否应当这样说才 是正确的:由于 30 年代末我国历史性建设新社会的特点,苏联建成的社会主义是斯大林式 的,即国家行政、国家官僚、兵营式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所预见的社会 主义。”据此,布坚科强调( ) A.斯大林模式严重违背了苏联国情 B.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历史因素 C.高度集权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特点 D.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严重扭曲 解析 由“即国家行政、国家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所预见的社会主 义”可知,布坚科强调苏联社会主义也即斯大林模式并非科学社会主义,也即对科学社会主 义的严重变形和扭曲,故 D 项为正确答案。20 世纪 30 年代的斯大林模式与当时苏联的国情 基本相适应,故 A 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涉及苏联解体问题,B 项错误;C 项是对材料的部 分解释,不是材料的主旨。 答案 D 9.(2015·石苏联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后,成员参加集体农庄的同时还可以有一块供自 己支配的宅旁地,是集体经济下的个人经济。读下表《1940—1945 年集体农庄个人经济农 业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比例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全国农业种植 面积(公顷) 15 041.4 10 812.4 8 771.4 9 410.9 10 985.1 11 360.1 集体农庄个人 经济种植面积 3.0% 2.9% 3.0% 4.0% 4.4% 4.3% A.苏联领导人认识到个人经济是集体农庄的有益补充 B.战争年代威胁社会主义公有制地位的私人经济增长 C.个人经济增长有利于满足农民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 D.个人经济是不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民经营的个体经济 解析 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力。材料中苏联集体农庄中个人经济种植面积的比例总体 上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满足农民家庭生活的基本 需求。A 项与史实不符,当时苏联领导人并未认识到个人经济是集体农庄的有益补充,只是 在战争年代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调整。B、D 项与史实不符。应选 C。21 教育网 答案 C 10.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 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 革 ( )21cnjy.com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C.巩固斯大林模式的地位 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 解析 本题考查学改革的理解能力。材料有效信息“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 造精神的人来说”说明赫鲁晓夫想要扩大农庄生产自主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可知选 A。 答案 A 11.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 民生产总值的 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 “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 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 40%”可知,苏联着重于研究军事等重工业,造成农轻 重之间的比例失调。21·cn·jy·com 答案 B 12.(2015·扬州高三期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 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 题。……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2·1·c·n·j·y A.当时的时代,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 B.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面临冷战威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解析 从背景来看,当时苏联受到帝面临战争威胁,并非冷战威胁,并且斯大林模式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A 正确,C 错误。斯大林模式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农轻重的比例严 重失调,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毁灭了超级大国,B、D 观点 正确。故此最佳答案为 C。 21*cnjy*com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共 52 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21 年)列 1 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 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 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 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出处:21 教育名师】 (1921 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 农民群众的结合。 (1922 年)列宁:新经济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 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 则。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 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 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1·世 纪*教育网 ——鲍盛刚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 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12 分)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 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8 分)2-1-c-n-j-y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上述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 问题,有何启示。(6 分)【版权所有:21 教育】 解析 第(1)题,第一问义政策是在 1918 年至 1920 年实行的,“1921 年”开始实行新 经济政策,从农业方面征收粮食税等回答。第二问,从材料一中逐条归纳,第一段从实行的 “迂回”策略回答。第二段从“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归纳。第三段从经济的角度回答。 第(2)题,第一问,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实行的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 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第二问,根据两国改革之后在经济制度变化中的不同点回答。第(3)题, 要看到材料中不同国家的性质,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特殊的环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 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对经济进行了干预,言之有理 即可。 答案 (1)实行固定的粮食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列宁从不同 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 会主义的“迂回过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 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 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自由放任的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 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 (3)说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 别。 启示: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 济政策。 14.(2015·洛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 世至 30 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觐式的拜谒,或者以 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 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 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的批评。1935 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显示了“无 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另一方面苏 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 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来源:21cnj*y.co*m】 ——摘编自《苏联这面镜子》 材料二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 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 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 ——苏共领导人之一布哈林 《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 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20 年代初至 30 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 联的主要原因。(12 分) (2)材料一、二批评了苏联社会中的哪些不健康现象?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 在的什么严重问题?(1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分析概括和运用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时间“20 世纪 20 年 代初至 30 年代中期”,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苏联工业化成就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经济危机的角度回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第二问从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来分析。 答案 (1)原因:①十月革命胜利度在苏联建立,使西方进步人士看到了人类解放的希 望。②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支持西方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赢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的好感。③ 苏联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使西方各国进步人士感到钦佩。④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资本 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猖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对资本主义制度 更加失望。 (2)不健康现象:①出现新的贫困群体——农民。③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③用于建设 的投资过大。④商品供应紧张,供求关系失衡。 严重问题:①经济严重忽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②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一 定程度上压制了自由、民主。③重建设、轻生活,不重视改善民生,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 积极性。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附参考答案) (计时: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 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 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21*cnjy*com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解析 解读材料,从“法律、正义的习俗”“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 约定”等可知,材料强调正义和法律是以人的意志为基础的,即强调法律要在肯定人性的前 提下制定,实际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人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借强权或经由相互约定来建 立社会秩序与正义观念,故 D 正确。A、B、C 与题干材料不符。 答案 D 2.(2015·南京师大附中期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 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 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解析 由材料中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及“人生是短促 的”,可以看出普罗泰格拉在认识问题上的深邃,在否定神的意志的同时也反思人类自己。 答案 C 3.(2015·衡水中学模力倡“知德合一”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 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 A.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 B.彻底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C.表明他否定希腊的民主制度 D.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解析 材料表明苏格拉底,他认为知识可以转化为道德,这样就可以增强个人的理性, 防止个人私欲膨胀,这样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所以答案是 D。A 项错在精神决定论;B 项错在绝对化,苏格拉底不否认人的地位和作用;C 项说法本身错误。 答案 D 4.(2015·湖北武)“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 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 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 地方”指的是( )21cnjy.com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子提出“为政以德”、兴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教育对美德很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 美德。由此可知,C 项正确。A 项只符合苏格拉底,可以排除。B 项只符合孔子可以排除。 D 项只符合苏格拉底,可以排除。【版权所有:21 教育】 答案 C 5.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体现了当时艺术内容世俗化的 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 )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能力。《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著作,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 的要求;《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民间风俗画,反映市民阶层的要求,二者都与城市商品 经济发展有关;B、C、D 与题意不符。www.21-cn-jy.com 答案 A 6.房龙在谈曾说:“莎士比亚是这样一个‘蒸汽挖掘机手’,他所挖掘的对象是人类, 而不是大地。”对此段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莎士比亚为“蒸汽时代”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 B.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思想巨匠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D.莎士比亚的作品顺应了市民社会成长的潮流 解析 为“蒸汽时代”做了思蒙运动,A 错误;C、D 与材料无关。注意题干中“挖掘 的对象是人类”,即莎士比亚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巨匠。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B 7.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 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 )2-1-c-n-j-y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特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束缚,处于 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而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人文精神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 神学束缚下解放出来,由此可以判断正是文艺复兴运动结束了中世纪的悲观、死亡、灾变、 迷信和冷漠心情,故答案为 A。B、C、D 反映的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影响,排除。【出处:21 教 育名师】 答案 A 8.(2015·衡水中·路德说:“在我们当中有虔敬的基督徒,这些基督徒是有真信仰、圣 灵、悟性、基督的道和意念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拒绝他们的言语和悟性,而去跟从一个 没有信心和圣灵的教皇呢?这是等于反对整个信仰和基督教会。”马丁·路德的上述言论 ( ) A.树立了基督的新形象 B.阐释了基督教新教义 C.主张精神的自主救赎 D.实现了信仰上的自由 解析 马丁·路德的上述言论体信仰和精神的肯定,否定了教皇的权威,实质上是主张 人们摆脱教皇教会的控制,实现精神上的自主救赎,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基督的新形象 和基督教的新教义,排除 A、B 两项;上述主张并没有鼓励人们放弃对基督教的信仰,解决 的是“怎么信”的问题,不是“信不信”和“信什么”的问题,没有使人们实现信仰自由, D 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9.俄国革命家赫尔岑曾说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 明了。”卢梭所痛斥的“这种人的文明”是指 ( )21 教育网 A.封建的等级制度 B.天主教会的教权统治 C.资本主义私有制 D.西方的殖民侵略 解析 “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斗时”是指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倡自由平 等、天赋人权,所以卢梭痛斥的对象不是等级制度,故 A 错误。卢梭在伏尔泰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的基础上,还提出了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的主张,他比伏尔泰的思想更深刻,更进 一步,但他仍属于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并不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 C 可排除。D 与材料无关,可排除。故选 B。 答案 B 10.(2015·)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时,就是民主政治。一部分人 民握有最高权力时,就是贵族政治”。根据孟德斯鸠的这一标准,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应该属 于 ( )www-2-1-cnjy-com A.开明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政治” D.“贵族政治”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产阶级当政的愿望,但只是少数人掌握政权。在此之后又 不断进行改革,扩大民主的范围。因此在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应属于“贵族政治”。【来源: 21cnj*y.co*m】 答案 D 11.(2015·江西师大附中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 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度 B.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C.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解析 启蒙思想家认为国家是一种强制工具,为了约束这种暴力机关,体现平等、自由 等观念,就应该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答案 B 12.康德说:“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 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 有它才能带来人类启蒙。私下运用自己的理性往往会被限制得很狭隘。”康德认为实现启蒙 人们必须拥有 ( )21*cnjy*com A.毫无限制的自由 B.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C.追求财富的自由 D.私下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解析 康德认为“理性”是启,他强调人的重要性,自由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同 时,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是指任何人 作为学者在全部听众面前所能做的那种运用;“私下运用自己的理性自由”是指一个人在其 所受任的一定公职岗位或者职务上所能运用自己的理性。21·cn·jy·com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共 52 分) 13.(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 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 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2·1·c·n·j·y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 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 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 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 材料三 16-17 世纪的中国,新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 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 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 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 的根本原则。(8 分) (3)17 世纪的中国和 1,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 原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0 分) 解析 第(1)题回忆课本知神的核心是对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的肯定。人文主义产生的 根源在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第(2)题从材料二中“……和谐的关 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对仁义和诚信的认识入手回答即可。第(3)题黄宗羲和西方启 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结合明清之际经济发展特点、思想特征和黄宗羲的阶级属性回答 “原因”。从经济与思想的关系角度回答“启示”。 答案 (1)核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兴盛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2)根本原则: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3)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原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义萌芽十分脆弱,使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 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提不出 新的社会方案。 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源自人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 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 仰危机。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 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 条原则,要防止溢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 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 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 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 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 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 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 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神,君神合一。…… 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 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6 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 响。(10 分) (3)根据材料三,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 多”这一观点。(10 分) 解析 第(1)题因,据材料“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只字未提” 可归纳。第(2)题观点是三权分立思想,影响从在理论实践上的反封建、为资本主义奠定基 础等方面回答。第(3)题考查中西启蒙运动的阻力不同的原因,从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体、思想上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等方面解答。 答案 (1)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兴起引发了信仰危机。 (2)观点:权力容易被滥用,要分权,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理论影响: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律的理论基础。 实践:美国颁布 1787 年宪法,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中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 (3)神学关注易突破;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 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 于君权。 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附参考答案) 1.(2010 年重庆卷)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 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 【解析】C 从谢晋的生卒年月可以判断为明朝,《永乐大典》为朱棣时期编写,当时都 成在今天北京,当时叫北平,B 是元朝,D 是清朝。 2.(2010 年重庆卷)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解析】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 词人。 3.(2010 年重庆卷)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 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C 阅读材料所说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4.(2010 年安徽卷)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 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 2 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 B C D 【解析】C 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 能出现。 5.(2010 年北京卷)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 年初,两岸均有意联 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时间的掌握。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大画家; 吴道子是唐朝的大画家;李贽是明朝末年的思想家;王祯是元朝时期的农学家,所以此题应 该选择 C 项。 6.(2010 年福建卷)表 2 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 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解析】D 此题考查古代书法艺术和书法名家。解法一:日本文字主要由吉备真备利 用汉字创造的片假名和学问僧空海采用汉字草书创造的平假名构成,材料中点出平假名,故 受草书影响,怀素是狂草名家,选 D;解法二:根据材料中的平假名字体判断是模仿草书, 这是本题考查的主要意图;解法三:排除法,王羲之非唐朝,颜真卿和刘公权擅长楷体,故 选 D。 7.(2010 年全国卷 2)1170 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 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 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解析】D 重阳节是中原传统,属于中原文化精粹之一。而金朝也有重阳节,说明金 朝吸取了中原的优秀文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8.(2010 年全国卷 1)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 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 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 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解析】D 活字印刷由北宋毕昇发明,还没普及,A 不对;B 题干未体现;C 与题干无 关。故选 D 9.(2010 年江苏卷)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 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解析】D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故正确答案为 D。 10.(2010 年广东卷)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解析】D “双百”方针是 1956 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 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A、B、C 选项提法刚好与之相左。 11.(2010 年四川卷)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 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B 只有①②④三项才是“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结合”,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 路。 12.(2010 年上海历史卷) 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解析】 A 此知识点“中共七大”确立毛择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在第 6 分册第 3 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文中有,在第 7 分册第 12 课毛泽东思想一课中第二次出现。 13.(2010 年重庆卷) 1913 年 2 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 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 在朝,就能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 A.孙中山 B.蔡锷 C.宋教仁 D.黄兴 【解析】C 题目的几个关键词, 1913 年、国国民党、国会、责任内阁,可以判断是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之后成为第一大党,希望能组建责任制内阁。 14.(2010 年山东卷) 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 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解析】B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意思是说,学习马 克思主义,不能照搬照套,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使之发展成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由此可以看出,只有 B 项符合题意。 15.【2010 年南京适应性考试】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 天文、数学、物理、地学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 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解析】C “当时的发明”注意应该是宋代。而四个选项中只有活字印刷术在北宋。 16.【2010 年青岛第二次模拟】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 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 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 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解析】A 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土地丈量、谷 仓容积……说明注重实用。 17.【2010 年汕头第二次教学质量测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 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 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 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 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乙都正确 C.甲错误,乙正确 D.甲乙都错误 【解析】B 四大发明使中国自大,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封建专制和文化专制导致中国缺乏不重视科学技术,四大发明没能产生巨大效益。 18.【2010 年马鞍山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2010 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 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解析】D 注意歌词中的几个关键词,如“横、竖、画、撇、勾、点”,显然是指书 法,而不是绘画、篆刻,更不可能是戏剧。 19.【2010 年安徽名校第三次复习联考】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 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该特点出现的 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解析】A 宋代以后,伴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 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 20.【2010 年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2010 年 3 月 14 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 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引用了古人的一句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用以 明志。与这一名言出处作品属于同一艺术风格的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解析】C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与《西 游记》一样同属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21.(2010 年北京卷)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 凝聚力。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 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 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 著作的成就。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医圣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医学著作及其成就的理解。 【答案】 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伤寒杂病论》成为中西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 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22.(2010 年苏北四市第二次调研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 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 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体整齐划 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 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 用的通行字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 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 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 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 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从文化、政治两方面直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 小问经归纳、提炼即可知是由繁到简。第(2)问,第一小问要直接否定,因为文字作为文 化载体对国家地位并不起决定作用;第二小问应该既肯定文字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又要否定 乔·韦尔斯的观点,因为在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明在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是四大 文明古国之一。 【答案】 (1)文化交流传播;巩固国家统一。由繁到简。 (2)不认同。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和国家统一;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华 文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历史专题突破 —20 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附参考答案) 1.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 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 3 月 12 日(孙 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 了(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2、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 了个毛泽东”,一曲悠扬的乐曲从深邃而神秘的太空传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确实值得传诵。下列属于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所作的报告有 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②《论联合政府》 ③《论十大关系》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擎; 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1949 年 B.1956 年 C.1966 年 D.1978 年 4、某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要收集相关的 历史史料。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中共的诞生 ④维新变法 ⑤五四运动 ⑥辛亥革命 这一罗列引起了争议,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事件( )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5、1922 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 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颁布《临时约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6、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 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 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7、2009 年 2 月 19 日,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同志逝世 12 周年。1920 年,邓小平到法国勤工俭学。当年,他 在法国的报纸上读到下列报道,其中不可信的是( ) A.国际联盟成立,法国作为欧洲大国成为核心领导国 B.中国产业工人队伍日益壮大,但生活贫困 C.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 D.中、美、英、法等九国政要参加美国华盛顿会议并缔结和约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大的相同点有( ) ①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④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9、20 世纪晚期,中国思想界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成果( ) A.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C.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D.是引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旗帜 10、“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 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 11、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请回答: A 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 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 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D 组:毛泽东和邓小平 ⑴指出 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⑵促使 C 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⑶D 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⑷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 参考答案 1-10:D C D B C A D B C C 11、 (1)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2)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 动的推动。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 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 总结说明: 以下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 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本专题在高考中的考查比例不是很多,但每年都会涉及。从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孙 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实践结果、重大转折的事件与影响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