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 宗法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可以看做是宗法家庭的扩大,A项正确。世袭制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B。分封制是指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保卫周王室,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C。禅让指统治者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家国同构”的概念。‎ ‎2.今天称山东为齐鲁,湖北为荆楚,这种表述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齐、鲁、楚”是西周时期分封诸侯国,故A正确。宗法制是维护分封制基础,B错误。郡县制是秦朝按照地域划分的制度,C错误。行省制是元朝实行,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点睛】分封制含义 ‎3.下图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 ‎【答案】A ‎【解析】‎ 上述图示中的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平民都通过嫡长子继承来实现身份和地位的传承,而嫡长子继承是宗法制的核心,故选A;分封制不涉及士和平民,故排除B;郡县制不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故排除C;礼乐制是在宗法制和分封制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故D题意不符。‎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图示材料,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4.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主要是 A. 世袭 B. 中央任命 C. 恩荫 D. 科举选拔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秦朝没有科举。故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 ‎5.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的皇帝制度首创于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6.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于 A. 长安 B. 建康 C. 咸阳 D. 洛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秦统一后的都城在咸阳,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7.元朝为了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A. 分封制度 B. 宗法制度 C. 郡县制度 D. 行省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D正确。分封制是西周实行地方制度,A错误,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基础制度,B错误。郡县制是秦朝推行制度,C错误。‎ ‎8.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汉朝选官主要实行的制度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A ‎【解析】‎ 汉朝实行察举制,故答案为A项。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排除C项;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且三省六部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D项。‎ ‎9.魏晋时期,读书人贾五,被家乡所在郡的中正评为“下上品”,推荐到怀远县作县令。这表明当时中国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军功授爵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由“魏晋时期”、“中正”等信息结合所学古代选官制度的内容可知,这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故选C;世官制是先秦时期贵族世袭为官的制度,所以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军功爵制是以军功大小授予爵位的制度,故B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故D也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就是与古代选官相关的制度的理解和判断,考生既要熟悉各个选官制度的含义,又要准确记忆其实行的时间,才可以准确作答。‎ ‎10.下列属于唐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 察举制 B. 三省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C正确。A是西汉时选官制度。B三省制的表述不完整,排除。D是选官制度。故排除ABD。‎ ‎11.下列属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①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②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④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宋吸收前朝教训实行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立通判监督地方长官,同时设立转运使消除地方财政基础,. ①②③正确;九品中正制选官是魏晋时期实行,北宋是科举制度,选择A项正确。‎ ‎12.元朝为了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A. 分封制度 B. 宗法制度 C. 郡县制度 D. 行省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D正确。分封制是西周实行地方制度,A错误,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基础制度,B错误。郡县制是秦朝推行制度,C错误。‎ ‎13.下列属于明成祖朱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 废除宰相制 B. 设内阁 C. 票拟制度 D. 南书房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度,帮助皇帝处理政事,B正确。A是明太祖行为。C是明英宗时期,D是清朝康熙皇帝实行制度。故排除ACD。‎ ‎14.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 设立内阁 B. 取消世家大族的特权 C. 南书房 D. 废除丞相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康熙帝时期设立南书房,是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C正确。A是明朝时期实行。B是科举制影响。D是明太祖时期实行。故排除ABD。‎ ‎15.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其最高权力机关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执政官 D. 元老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主要政治机构中,公民大会是雅典政治中的最重要决策机构,雅典国家重要的决策都通过公民大会决策,A项正确。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排除B。雅典执政官是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与材料不符,排除C。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元老院的权利不断削弱,后来权利几乎被取消,排除D。‎ ‎【点睛】本题属于记忆型选择题,熟悉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即可知道答案。‎ ‎16.下面漫画反映改革措施的制定者是 A. 梭伦 B. 克利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苏格拉底 ‎【答案】B ‎【解析】‎ 漫画显示的是陶片放逐法,是克利斯提尼时期改革措施,B正确;其他改革者不符合题意。排除。‎ ‎17.公元前5世纪,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人物是 A. 苏格拉底 B. 梭伦 C. 克利斯提尼 D. 伯利克里 ‎【答案】D ‎【解析】‎ ‎【详解】伯利克里改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正确。苏格拉底是雅典民主政治衰败时期,A错误。B是雅典民主政治奠基时期。C是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时期。故排除ABC。‎ ‎18.《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是 A. 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 调整罗马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C. 调整罗马各民族关系的法律 D. 调整罗马人与外邦人关系的法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旨在考查罗马法的了解。《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分民内部的关系,B项符合题意;A项本身表述错误,罗马法不适用于奴隶,不合题意;C、D项是罗马万民法的内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19.《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体现出罗马法 A. 维护平民利益 B. 限制贵族特权 C. 保护私有财产 D. 消除阶级对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可知,自家庄稼的种植必须在自家领地,反映了罗马法中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平民利益无关,也没有限制贵族特权,故AB项错误,C项正确。 《十二铜表法》没有提到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也不可能消除阶级对立,故D项错误。‎ ‎20.罗马《十二铜表法》中的第八表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术的,每棵均处25阿司(古代罗马货币单位)的罚金。”这说明当时罗马 A. 法律只保护富有者的利益 B. 注重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C. 法律规定具有一定教条性 D. 公共利益高于私人的利益 ‎【答案】C ‎【解析】‎ ‎“砍伐他人树术的,每棵均处25阿司(古代罗马货币单位)的罚金。”中不管什么类别的均罚款相同数目,说明罗马法极具教条性,C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保护富庶的利益,A错误;公民意识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D说法显然错误。‎ ‎21.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答案】B ‎【解析】‎ 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故答案为B项。习惯法与成文法相对,排除A项;万民法是根据适用范围所作的分类,与成文法按照表现形式的分类不同,排除C项;《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排除D项。‎ 点睛: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罗马法可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的诞生。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罗马法可分为公民法与万民法,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7世纪《民法大全》的编纂成功,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2.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设问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符合题意,因此选D。ABC都有一定的限定范围,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万民法 ‎23.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沉淀的精华。追溯当今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源头应是 A. 《人权宣言》‎ B.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和罗马法 C. 《权利法案》‎ D.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源头应是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和罗马法,故B项正确;AC项晚于B项,排除;D项是东方文明的源头,排除。‎ ‎24.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由此确立了 A. 君主立宪制 B. 总统制共和制 C. 责任内阁制 D. 议会制共和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基础,A正确。B是美国代议制特点。C是18世纪确定。D是法国政体特点。故排除BCD。‎ ‎【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手中。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5.为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 A. 人民主权原则 B. 三权分立原则 C. 两党制原则 D. 联邦制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独立之初是邦联制,为加强中央政府权力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D正确。A不属于中央集权特点。B属于中央政府运作特点。C属于政党政治问题。故排除ABC。‎ ‎【点睛】邦联制和联邦制 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然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 ‎26.1787年颁布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是 A. 德国 B. 美国 C. 法国 D. 英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1787年宪法属于美国,美国是典型三权分立制国家,B正确。A和D是君主立宪制国家。C是议会共和制国家。故排除ACD。‎ ‎27.美国联邦党人弗希尔曾说:“州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对其他州态度冷漠,往往还带着仇视、恐惧和厌恶。”1787年宪法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制度设计是 A. 三权分立制 B. 民主共和制 C. 责任内阁制 D. 联邦制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州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对其它州态度冷漠,往往还带着仇视、恐惧和厌恶。”反映独立之初的美国各州相对独立的弊端。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权威,美国实行联邦制,故选D。三权分立制反映的中央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排除A;民主共和制是美国的政体,,与材料无关,排除;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排除C。‎ ‎28.下图漫画中,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蒙着双眼,手提一个天平,天平的一侧放着“美国宪法”,另一侧坐着杜鲁门总统,载有宪法的一端显然更有分量。该漫画反映出美国 A. 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 总统对最高法院负责 C. 总统与最高法院相互制衡 D. 最高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实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根据“天平的一侧放着‘美国宪法’,另一侧坐着杜鲁门总统,载有宪法的一端显然更有分量”,说明总统的权力受到法院的制约,最高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D正确;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A错误;总统对宪法负责,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总统对法院的制约,C中“相互制衡”表述错误。‎ ‎29.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掌握国家行政大权的是 A. 国会 B. 最高法院 C. 总统 D. 国王 ‎【答案】C ‎【解析】‎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故答案为C项,排除AB项。美国实行共和制,不存在国王,排除D项。‎ 点睛: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选举产生,对宪法负责;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在将国家权力一分为三授予三个彼此独立而又平等的部门的前提下,三权之间相互制约保持平衡: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行政权属于总统,但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同外国缔结的条约须参议院批准;司法权属于法院,但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统任命,司法审查权是最高法院制约国会和总统的有力武器。国会有权弹劾总统、行政官员和联邦法官,国会本身设置为两院,也是为了相互制约。‎ ‎30.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部分。这主要体现了 A. 邦联制原则 B. 联邦制原则 C. 三权分立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部分,体现出三权分立特点,C正确。A和B属于管理地方体制制度问题,排除。D属于中央集权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 ‎31.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主要体现在 A. 皇权受到制约 B. 实行联邦制度 C. 设立责任内阁 D. 议会拥有立法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皇享有大权,故A错误;德国联邦体制受美国的影响,谈不上参照英国,故B与题意不符;德国是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德皇享有大权,首相对德皇负责,故C错误;英国议会享有立法权,德国议会虽受到德皇的制约,但也享有一定的立法权,故D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名师点睛】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是行政权和立法权没有真正分离,而且行政权制约立法权,任何法案必须经过皇帝批准才能生效。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力大,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力小,帝国国会对帝国主义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体现了较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32.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次完美的政治设计。其“完美”体现在 A. 确立责任内阁制 B. 以妥协方式确立民主制 C. 实行了议会主权 D. 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 ‎【答案】B ‎【解析】‎ ‎1689年,英国 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妥协而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故选B;英国要到18实际初才确立责任内阁制,排除A;光荣革命时,英国尚未颁布《权利法案》,排除CD。故选B。‎ ‎33.美国1787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体现了 A. 联邦制原则 B. 议会中心原则 C. 共和制原则 D. 公正平等原则 ‎【答案】A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体现联邦制特点,A正确;B不适合德国;C不适合德国;D说法错误。‎ ‎34.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两大政党是 A. 自由党工党 B. 保守党自由党 C. 民主党自由党 D. 民主党共和党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共和政体中两大政党是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BC,所以选D。‎ 点睛:本题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是美国的两党制是民主党和共和党。‎ ‎35.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个国家应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反映了法国共和制的建立过程尽管艰难,经历了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帝制多次反复,最终于1875年共和派以一票之多通过了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故C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二、材料题(36题14分,37题16分,共30分)‎ ‎36.宰相制度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 宰相之权,兵财之外,官人进贤,最其大者,而宋之相权,于此亦绌。‎ ‎——(明)吕邦耀《续宋宰辅编年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指出秦朝中央官制的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及其成因。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3)据材料三指出宰相权力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职能: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官制:三公九卿制。‎ ‎(2)弊端:行政效率低下。‎ 成因:程序繁琐;相互牵制。‎ 改进:设政事堂或三省长官合署办公。‎ ‎(3)变化:宰相权力大大削弱。‎ 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三公九卿制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可知行政效率地下;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分析回答;第三小问依据所学从设立政事堂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而宋之相权,于此亦绌”可知权力下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加强皇权的需要回答。‎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500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式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出,主要从事审判工作。‎ ‎——臧嵘主编《历史·必修Ⅰ》‎ 材料二 美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规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2)完善材料二“美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并据此指出美国权力运行体现的原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特点。‎ ‎【答案】(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处理日常事务;陪审法庭负责司法事务;议事会议员和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举产生。‎ ‎(2)①总统(或行政)②国会(或立法)③最高法院(或司法)原则: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 ‎(3)确立共和政体;议会是权力中心;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权力制衡原则;总统权力受到内阁制约。‎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500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式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出”的信息从雅典民主政治机构和运作方式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表格信息从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三权分立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的信息和所学从政体特点、总统权力以及责任内阁制等角度思考回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