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洛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洛南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201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的观点有不合理性,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也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①④符合题意。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②说法错误。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红尘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下列名言与材料观点相同的是( )。 A.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 事物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统一。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片面的夸大了绝对运动,陷入相对主义和诡辩论,A不合题意。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与材料观点不同,排除B。 C:事物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材料观点不同,排除C。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与材料观点相同,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表达着人伦善恶、境界高下的中国价值观,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广的,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选项中对成语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郑人买履——世界是物质的,必须坚持客观存在的实际 ②刻舟求剑——运动是绝对的,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③揠苗助长——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按图索骥——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必须坚持可知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郑人买履说的是郑人拘泥于教条的心理,启示我们要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坚持客观存在的实际,①正确。 ②: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这启示我们要认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②正确。 ③:揠苗助长指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这启示我们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规律办事,③错误。 ④:按图索骥指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启示我们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昙花是一种灌木状肉质植物,花开起来大而美丽。昙花一般不在白天开花,要到晚上八九点之后才会开,而且开放时间很短,敬称“昙花一现”。如今,花卉园艺学家采用“偷天换日”、“颠侧昼夜”的科学办法实现了昙花在白天开花,满足了赏花者白天赏花的需求。上述现象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 ①昙花独特的开花方式说明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反应特性 ②昙花可以依据周围环境的不同有意识地调控开花时间 ③园艺学家采用科学的办法改变昙花的生长规律 ④园艺学家能够充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不同赏花者的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不同物质具有不同反应特性,昙花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花,原因在于其组成物质与其他花不同,①正确;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为人所特有,②错误;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不可改变。园艺学家是认识昙花的生长规律,合理利用取得成功,③错误;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园艺学家能够充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不同赏花者的需求,④正确; 故选B。 5.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选项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②选项错误,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该电视纪录片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这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③④选项入选。选D。 6.2019年4月10日 ,一条消息将让全世界物理学界为之沸腾:“千呼万唤始出来”,位于全球各地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到的首张黑洞图像将于当日新鲜“出炉”。黑洞,这个恍若鬼魅的天体又开始霸道地侵袭我们的视野。这张在全球多地同步公布的“大片”,证实了神秘天体黑洞的存在,也使得爱因斯坦的百年猜想终得检验!也将帮助回答星系中的壮观喷流如何产生并影响星系演化等诸多前沿问题。这表明 ①黑洞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黑洞是世界的本原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人类完全揭开了黑洞的面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信息表明黑洞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可以认识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③符合题意。 ②: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②错误。 ④:“人类完全揭开了黑洞的面纱”的说法太绝对,④错误。 故本题选B。 7.2019年4月10同,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宣布已经成功获得了超大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EHT是一个通过国际合作而实现的、由八个地面射电望远镜组成的观测阵列,主要旨在通过形成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来捕捉黑洞的图像。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①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而不是唯一途径,①错误。 ②③:EHT是一个通过国际合作而实现的、由八个地面射电望远镜组成的观测阵列,主要旨在通过形成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来捕捉黑洞的图像。上述材料主要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③正确。 ④:选项与题干主旨无关,④排除。 故本题选C。 8. 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停车楼引入了自动导引(AGV)停车机器人,旅客将车开进交接站即可离开,停车、取车等工作将由机器人:代劳”,该技术解决了旅客“车位不好找”“技术差不好停"等难题。下列关于“(AGV)停车机器人”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 ②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思维与功能必然落后于人类 ③代表着科技与未来,与人类一样具有意识 ④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相关知识。(AGV)停车机器人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实质上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代表着人类在该方面的认知水平,①选项符合题意。 ④:科学实验活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机器人是人类科学实验的产物,人类的实践水平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人工智能只是接受人的指令,人工智能的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的进步,④选项符合题意。 ②: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一经产生,便具有客观实在性;人工智能没有独立的意识,也就无思维,但其某些功能是可以超过人类的,②选项观点错误。 ③:意识为人类所特有,人工智能没有意识,没有认识能力,③选项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D。 9.寓“教”于“行,研学旅行正在收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实践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研学旅行是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这样做是因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其知与行的统一,②④正确;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途径除了实践之外,还可通过学习获得,①中的“实践是……唯一途径”说法错误,排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0.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人民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让“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愈加闪耀。这表明( ) ①新中国70年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的过程 ②新中国70年的发展是客观实在性依赖于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③“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承载着新中国70年的伟大奋斗历程 ④“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来源于新中国70年的伟大奋斗历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人民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让“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愈加闪耀。这表明新中国70年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的过程,“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来源于新中国70年的伟大奋斗历程,①④符合题意。 ②: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主观能动性,②错误。 ③:“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不承载着新中国70年的伟大奋斗历程,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新,就是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加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三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②以往的认识因受制于时代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③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其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加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三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说明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其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④符合题意。 ①:本题强调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不是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排除①。 ②:本题考查认识的深化发展,不是有一定的局限性,②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一个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喜欢在学生座位编排上下功夫。同样的人数有时在座位上作些适当调整,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班集体在学习、纪律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这是基于( ) ①从部分着手,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②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事物内部结构顺序的变化也可以引起质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同样的人数有时在座位上作些适当调整,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班集体在学习、纪律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这是基于事物内部结构顺序的变化也可以引起质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④符合题意。 ①: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①不合题意。 ②:只有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3.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云南哈尼族人民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将哈尼梯田的保护利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相结合,推广“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强农富民”的“稻鱼鸭”种养模式,实现了节本增效与生态富农的双赢。这佐证了": ①优化组合,把各个具体要素相加起来考察 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③系统优化,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论的相关知识。③选项符合题意,题中“云南哈尼族人民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体现了系统优化,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 ④:④选项符合题意,题中“推广‘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强农富民’的‘稻鱼鸭’种养模式,实现了节本增效与生态富农的双赢”体现了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①:优化组合是把各要素以合理、有序结构形成系统,而不是简单相加,①说法错误。 ②:“决定于”颠倒了二者的关系,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4.2019年9月21日 ,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在强调深化互联互通时指出,要稳步推进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合作,建设陆上、海上、天上、网上互联互通网络。大力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这是基于: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该表述违背联系的客观性,①错误。 ②④: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②④符合题意。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15.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 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 ②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③“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殖列传》) 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体现了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②③符合题意。 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①不合题意。 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16.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引用古语“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下列与“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所蕴含哲理相似的是( ) ①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②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③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④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所蕴含哲理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①④正确;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叶知秋,见微知著体现的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②③与题意不符,排除;本题选D。 【点睛】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7.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前已顺利实现头两步目标;世纪之交党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也即将实现。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述战略部署的哲学依据是 ①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量变得以实现 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事物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②符合题意。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得以实现,③错误。 ④:材料所述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曲折的过程”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8.下列与“牵牛要牵牛鼻子”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④好钢用在刀刃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也体现了抓主要矛盾,①符合题意。 ②:“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抓主要矛盾,而“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②不符合题意。 ③:“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抓主要矛盾,而“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④:“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好钢用刀刃上”也体现了抓主要矛盾,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9.下列古语与所蕴含辩证法哲理相对应的是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体现了坚持两点论,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②④中的古语与所蕴含辩证法哲理相对应。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对应错误。 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体现了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③对应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原理内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0. 我国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2020年,目前尚处于贫困线以下的70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此,要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异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中国式的脱贫体现了 ①只有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才能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具体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题干反映如何解决矛盾,不体现是否承认矛盾,①不符合题意;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②说法错误;按照我国脱贫的总体要求,具体分析贫困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体现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③正确;针对贫困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21.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回答记者关于华为在研发投入的方向时说:“我们这三十年都对着同一个‘城墙口’冲锋,几十人、几百人对着这个‘城墙口’,几万人、十几万人还是攻这个‘城墙口’,总会把这个‘城墙口’攻开的。而且我们炮击这个‘城墙口’的‘弹药量’,现在是每年 200 亿美元的研发了,全世界没有一个上市公司敢像我们这样对同一个‘城墙口’投入这么多的炮击量。”这表明华为在研发投入上 A. 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B. 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 坚持两点论,兼顾次要矛盾 D. 坚持两点论,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A:华为在研发投入上集中在核心技术这个“城墙口”这体现了华为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A符合题意。 BCD:材料反映的是主要矛盾,未涉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未涉及次要矛盾,也未涉及矛盾的次要方面,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提示:区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外延:就复杂事物中包含许多矛盾相互比较二言的,比较的结果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多个;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常用语:关健、中心、主题、突破口、核心等);B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外延指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比较的结果: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常用词:主流、主体、性质、方向、大局、本质、总体上看、利弊、优势、形势等) 22.5G通讯技术既包括许多可以与4G兼容的技术,也含有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5G具有高速度、低时延、低功耗的特点,将万事万物以最优的方式连接起来。这表明( ) ①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5G通讯技术将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④5G通讯技术的创新是在与4G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5G通讯技术既包括许多可以与4G兼容的技术,也含有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5G具有高速度、低时延、低功耗的特点,将万事万物以最优的方式连接起来。这表明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5G通讯技术将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说法错误,排除③。 ④:5G通讯技术的创新是在与4G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的,这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3.2019年3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要求,为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遵循。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议讲话,必须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创新②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①错误。 ②:材料未强调理论创新,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题干强调通过思维创新,课堂教学创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强调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4.象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先秦时期已有记载。象棋规则简明易懂,内涵博大精深。人们在下象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经验性的富有哲理的象棋谚语,如“彼强击帅,我弱求和”、“兵贵神速,抢先入局”、“棋忌只看一角”等,这些象棋谚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学会运用综合的分析方法 ②胜败在速度,还要看局部 ③掌握全局,善于抓住时机 ④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彼强击帅,我弱求和”“兵贵神速,抢先入局”、“棋忌只看一角”,这些谚语体现了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全局,统筹考虑,学会运用综合的分析方法来认识事物,要善于抓住制胜的时机。②错误,速度很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谚语强调整体的重要性,没有强调局部。④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故答案为B。 25. 南宋学者陈善曾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②读书的目的在于融会贯通,不断追求真理 ③入书与出书其实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④入书与出书的同一性寓于双方斗争性之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意思是如果不能深入理解书中的含义,就不知道写书的人究竟想说什么,不知道他的妙处,如果不能批判地重新审视书中的内容,就会人云亦云,不能创新和发展前人的想法,这说明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说明入书与出书其实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①③符合题意;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而不能说读书的目的在于融会贯通、不断追求真理,②不合题意,排除;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④表述错误,排除;本题选B。 26.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向我们走来。2019年2月,济南成为国内第七个进行无人驾驶路测的城市。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关键在于研发“驾驶脑”,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驾驶认知,并获得驾驶知识和驾驶技巧,使得汽车成为驾驶员自己。材料表明 ①“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 ②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③关键在于研发“驾驶脑”,体现了对本质和主流的把握 ④“驾驶脑”能模拟人的思维,具有主动创造性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我们不但要解决‘车’的问题,将车做成软件定义的机器;还要解决‘人’的问题,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驾驶认知,并获得驾驶知识和驾驶技巧,使得汽车成为驾驶员自己。”这表明“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关键在于研发“驾驶脑”体现了对主要矛盾的把握,而不是对本质和主流的把握;④说法错误,“驾驶脑”没有意识,不具有主动创造性。故本题选B。 【点睛】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7.2019年6月,官方发布了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向大漠要耕地,把荒地变良田的“绿色奇迹”消息。海水稻是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技术培育出的存活率高、抗病性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它的推广可以实现盐碱地变良田的历史性飞跃。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 ①盐碱地变良田是水稻超越盐碱地及其自身生长规律制约的结果 ②海水稻的成功培育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③科学家不断深化对海水稻的认识是为实践服务的 ④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科学家培育出了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海水稻是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技术培育出的存活率高、抗病性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它的推广可以实现盐碱地变良田的历史性飞跃。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科学家培育出了新的物质生活资料,科学家不断深化对海水稻的认识是为实践服务的,③④符合题意。 ①:盐碱地变良田是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①错误。 ②:海水稻的成功培育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这是辩证法的发展观,不是认识论,②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8.《咬文嚼字》编辑部于12月2日 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文明互鉴、区块链、硬核、融梗、“××千万条,××第一条”、柠檬精、996、“我太难/南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霸凌主义。996工作制是指工作日早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现实。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表明( )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十大流行语的出现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③符合题意。 ①:物质决定意识是辩证唯物主义角度,①不合题意。 ④: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认识论角度,排除④。 故本题选C。 【点睛】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29.梁家河、正定、宁德、十八洞村、华茂村、大凉山——串串足印串起不同的地名,贯通着同样的为民情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民情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 ) ①坚持真理,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由之路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重视人民利益,使之成为国家民族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把人们的意愿作为人生理想追求的根本出发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为民情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真理,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由之路,①②符合题意。 ③:国家民族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③错误。 ④:把人们的意愿作为人生理想的最高追求,但不是根本出发点,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0.拓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人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平衡好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这是因为 ①社会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②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④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是我们应坚持的工作方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说法错误,应该是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③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④符合题意,“拓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这是因为要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是我们应坚持的工作方法。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31题12分,32题10分,33题12分,34题6分,共计40分) 31.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科技谱新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并与2019年3月30日,推出基于独立组网(SA)的5G商用系统。目前,华为已成为5G通信技术领域全球的领跑者。 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也将华为纳入“实体名单”,并禁止华为进入美国甚至呼吁全球禁止使用华为的设备。美国将华为纳入“实体名单”后两天,华为海思总裁给全体海思同事写了一封信(截选): 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面对数以千计的科技难题,我们无数次失败过、困惑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这些努力,已经连成一片,挽狂澜于既倒,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 运用意识的作用相关知识,分析海思总裁的信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华为设想可能遭到美国在芯片上的制裁,有计划地进行“备胎”。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面对数以千计的科技难题,华为从来没有放弃过,将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华为人经过努力,挽狂澜于既倒,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华为科研工作者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奋力自救,确保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华为的发展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华为海思总裁给全体海思同事的一封信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意识的作用相关知识,分析海思总裁的信所蕴含的哲理。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意识的作用的相关知识,两个层次: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其中意识活动的特点包括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改造客观世界、调控生理活动, 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目的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华为设想可能遭到美国在芯片上的制裁,有计划地进行“备胎”。 ②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面对数以千计的科技难题,华为从来没有放弃过,将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③改造客观世界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华为人经过努力,挽狂澜于既倒,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 ④调控生理活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华为科研工作者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奋力自救,确保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01年,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8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特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纲要》全面总结这些年的工作实践,准确把握道德建设领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科学分析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纲要》提出,要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台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各、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纲要》。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新时代社会实践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要求国家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和实施《纲要》,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前进性,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制定和实施《纲要》,体现了人类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认识论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纲要》,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认识论,主要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前进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制定和实施《纲要》加以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四十载波澜壮阔,一批批拓荒者、先行者、攻关者,闯关夺隘、攻坚克难,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一串串惊世奇迹横空出世。兰渝铁路工程是旷世罕见的“硬骨头”,其中胡麻岭隧道的最后173米因特殊地层,足足耗了6年仍难以“啃”下。德国专家曾带队“应战”,却以失败告终,并留下冷酷结论:“不可能在这种地层中打通隧道!”面对困局,中国建设者不服输、不迷信权威、不惧怕艰险,逐个破题、逐项创新,终于研发出“九宫格挖隧道”(九宫,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九宫格挖隧道”就是做成一个大九宫格,扣在隧道上,把一个大隧道分成九个小隧道来施工)等独特工法,破解了世界性难题。 从辩证法角度说明中国筑路人在胡麻岭隧道建设中,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答案】①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筑路人将传统文化中的九宫格理论运用到筑路上,研发出“九宫格挖隧道”等独特方法,推动了工程的展开。(联系客观性,在原有联系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亦可给分)②要时刻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并对前途充满信心。中国筑路人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不服输、不迷信权威,逐个破题、逐项攻关。③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转化,一批批拓荒者、先行者、攻关者,闯关夺隘、攻坚克难,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亦可给分)④树立创新意识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密切关注变化的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面对困局,中国建设者不服输、不迷信权威、不惧怕艰险,逐个破题、逐项创新。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胡麻岭隧道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创新意识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辩证法的知识”,设问是“说明中国筑路人在胡麻岭隧道建设中,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一批批拓荒者、先行者、攻关者,闯关夺隘、攻坚克难,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中国建设者不服输、不惧怕艰险,逐个破题” 、“不迷信权威、逐项创新”、等关键信息,从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客观性,在原有联系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时刻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并对前途充满信心;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转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创新意识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密切关注变化的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的角度回答即可。 【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试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 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阅读全部材料,并带着问题研究材料,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筛选。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34.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他们是改革开放风雨质程中努力奋进的中国人民的集中体现和缩影,其中,既有顶尖学者、管理者和企业家,也有勇于奉献的基层代表;既有声名赫赫的知名人物,也有埋头苦干的幕后英雄: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点亮农村改革之火,杨善洲带领群众在大山之上筑起绿色丰碑,袁隆平帮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马云、马化腾等为千家万户的生活带来绚烂色彩……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串动人故事、一段精彩传奇。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分析改革先锋的共同特征。 【答案】①人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②改革先锋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推动改革开放做出了杰出贡献,发挥了突出的示范引领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分析改革先锋的共同特征,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主要包括:人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然后调动运用知识,结合改革先锋的事迹加以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