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带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带解析)

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火神山”医院地面上铺的HDPE也称高密度聚乙烯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棉花、蚕丝、腈纶均为天然纤维 C. 氨基酸在人体中生成新的蛋白质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D. 单质硅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太阳能替代化石燃料有利于环保 ‎【答案】B ‎【解析】‎ ‎【详解】A.聚乙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棉花、蚕丝是天然纤维,而腈纶均为合成纤维,B错误;‎ C.氨基酸在人体中通过氨基和羧基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新的蛋白质的,故反应属于缩聚反应,C正确;‎ D.单质硅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CO2,同时还产生SO2和氮的氧化物等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环境,故太阳能替代化石燃料有利于环保,D正确;‎ 故答案为:B。‎ ‎2.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4g铜与足量的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 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分子数为NA C.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0.2NA个 D. 50mL18mol·L-1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分子数为0.45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64g铜物质的量为1mol,1mol铜与硫单质完全反应生成0.5mol硫化亚铜,转移了1mol电子,转移电子数目为NA,故A正确;‎ B. 标况下,‎22.4L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1mol,‎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二者恰好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氮,由于部分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所以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得到的气体分子数小于NA,故B错误;‎ C. pH=13的Ba(OH)2溶液中,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算出OH-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 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变成稀硫酸,故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数小于0.45NA个,故D错误;‎ 故选:A。‎ ‎3. 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碳酸钙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后,再通入硅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利用该实验可以证明非金属性:Cl>C>Si B 取少量某硫酸盐样品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样品为硫酸铵 C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D 加热石油分馏得到的石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逐渐褪去 石油中含有烯烃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应该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但盐酸为无氧酸,不能用于比较氯元素和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 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样品可能为硫酸氢铵,故B正确;‎ C. 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使pH试纸褪色,故C错误;‎ D. 不饱和烃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石油为饱和烃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4. 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加热装置I中的烧杯分离I2和Fe B. 利用装置Ⅱ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 C. 利用装置Ⅲ制备少量的氯气 D. 利用装置Ⅳ制取二氧化硫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热时I2和Fe发生化合反应,故A错误;‎ B、检验氨的生成要用湿润的pH试纸,故B错误;‎ C、高锰酸钾氧化性较强,在常温下就可以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故C正确;‎ D、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要加热,故D错误 答案C。‎ ‎5. 向HCl、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随NaOH溶液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M点对应的溶液中:K+、Fe2+、SO、NO B. N点对应的溶液中:K+、NH、Cl−、CO C. S点对应的溶液中:Na+、SO、HCO、NO D. R点对应的溶液中:Na+、SO、Cl−、NO ‎【答案】D ‎【解析】‎ ‎【分析】‎ 滴加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先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再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最 后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详解】A、M点时酸未反应完,故溶液显酸性,Fe2+、NO在酸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N点时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含有大量Al3+,会与CO发生双水解,B错误;‎ C、S点Al3+与OH-未完全反应,与HCO发生双水解,C错误;‎ D、R点时氢氧化铝与OH-未完全反应,与Na+、SO、Cl−、NO均不反应,D正确;‎ 故选D。‎ ‎6.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电解饱和MgCl2溶液:2Cl-+2H2O2OH-+H2↑+Cl2↑‎ B. 向Fe(NO3)2稀溶液中滴加足量氢碘酸:3Fe2++NO+4H+=3Fe3++NO↑+2H2O C.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lO-+CO2+H2O=HClO+HCO D.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2HCO+Ba2++2OH−═BaCO3↓+CO+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Mg2+和OH-结合为Mg(OH)2沉淀,故电解饱和MgCl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Cl-+2H2OMg(OH)2↓+H2↑+Cl2↑,A错误;‎ B.由于I-能将Fe3+还原为Fe2+,故向Fe(NO3)2稀溶液中滴加足量氢碘酸离子方程式为:6I-+2NO+8H+=3I2+2NO↑+4H2O,B错误;‎ C.由于酸性:H2CO3>HClO>,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lO-+CO2+H2O=HClO+HCO,C正确;‎ D.由于足量的Ba(OH)2能提供足量的Ba2+,故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Ba2++OH−═BaCO3↓+ H2O,D错误;‎ 故答案为:C。‎ ‎7. 用CuS、Cu2S处理酸性废水中的Cr2O,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Ⅰ:CuS+Cr2O+H+→Cu2++SO+Cr3++H2O(未配平)‎ 反应Ⅱ:Cu2S+Cr2O+H+→Cu2++SO+Cr3++H2O(未配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Ⅰ和Ⅱ中Cu2+、SO都是氧化产物 B. 反应Ⅱ中还原剂、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C. 处理1molCr2O时反应Ⅰ、Ⅱ中消耗H+的物质的量相等 D. 反应Ⅰ、Ⅱ中每处理1molCr2O,转移电子的数目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配平反应I:3CuS+4+32H+=3Cu2++3+8Cr3++16H2O,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反应Ⅱ:3Cu2S+5+46H+=6Cu2++3+10Cr3++23H2O,反应中Cu、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据此分析。‎ ‎【详解】A.反应I中只有S元素被氧化,则只有是氧化产物,铜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Cu2+不是氧化产物,A错误;‎ B.配平反应Ⅱ3Cu2S+5+46H+=6Cu2++3+10Cr3++23H2O中,氧化剂为,还原剂为Cu2S,则还原剂、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B错误;‎ C.由方程式中与H+的物质的量关系可知,处理1mol 时反应Ⅰ、Ⅱ中消耗H+的物质的量不相等,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反应Ⅰ、Ⅱ中每处理1mol,转移电子6mol,则转移电子数相同, D正确;‎ 故答案为:D。‎ ‎8. 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得到。ClNO部分性质如下:黄色气体,熔点:-‎59.6℃‎,沸点:-‎6.4℃‎,遇水易水解。已知:H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gNO2微溶于水,能溶于硝酸:AgNO2+HNO3=AgNO3+HNO2。‎ ‎(1)利用Ⅰ、Ⅱ、Ⅲ装置制备原料气NO和Cl2。‎ ‎①写出A装置的作用:__。‎ ‎②利用上述装置制备NO时,Ⅱ中盛装物质为__(写化学式)。‎ ‎(2)利用以下装置在常温常压下制备ClNO。‎ ‎①装置连接顺序为a→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为使NO和Cl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lNO,理论上通入NO和Cl2两种气体的流速比为__。‎ ‎③装置Ⅸ的作用是__。‎ ‎④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2、NaHSO4、NaHCO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Cl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0.4molClO2消耗NaClO2的量为__mo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⑤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kg(保留整数)。‎ ‎【答案】 (1). 平衡内外大气压,使液体顺利留下 (2). H2O (3). aefcbd或者afecbd (4). 2:1 (5). 冷凝亚硝酰氯,便于收集 (6). 0.5 (7). NaHSO4+NaHCO3=Na2SO4+CO2↑+H2O (8). 20.3‎ ‎【解析】‎ ‎【分析】‎ I装置I用于制取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得到的氯气中含有HCl,II用于除去HCl,III装置中有浓硫酸,干燥氯气;如果用这几个装置制取NO,I中Cu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因为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得到的NO中含有硝酸,II中盛放水吸收硝酸气体,III干燥NO;‎ ‎(1)①Ⅰ装置生成气体,A可以平衡压强;‎ ‎ ②用I制取NO,I中Cu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因为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得到的NO中含有硝酸,II中盛放物质能吸收硝酸;‎ ‎(2)①将氯气和NO通过装置Ⅳ、V除可进一步干燥NO、Cl2外,还可以根据气泡控制气体流速,在装置ⅤI中发生反应,在IX冰盐中冷凝收集NOCl,氯气、NO以及NOCl均不能排放到空气中,用VIII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Cl遇水易水解,故在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之间需加一个干燥装置VII;‎ ‎ ②二者反应方程式为Cl2+2NO=2NOCl,二者的流速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即可;‎ ‎③将氯气和NO干燥后在装置ⅤI中发生反应,在冰盐中冷凝收集NOCl;‎ ‎④根据化合价变化,NaClO2中+3价的Cl发生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和化合价降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1mol ClO2消耗NaClO2的量为1.25mol,NaHSO4与NaHCO3反应产生气体CO2气体;‎ ‎⑤根据NaOH质量守恒计算。‎ ‎【详解】(1)①导管A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故答案为: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 ‎ ②用I制取NO,I中Cu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因为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得到的NO中含有硝酸,II中盛放物质能吸收硝酸,稀硝酸溶于水且NO不溶于水,所以II中可以盛放H2O,故答案为:H2O;‎ ‎(2)①将氯气和NO分别通过装置Ⅳ、V除可进一步干燥NO、Cl2外,还可以根据气泡控制气体流速,在装置ⅤI中发生反应,在IX冰盐中冷凝收集NOCl,氯气、NO以及NOCl均不能排放到空气中,用VIII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Cl遇水易水解,故在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之间需加一个干燥装置VII,所以装置连接顺序为a→e→f→c→b→d (或a→f→e→c→b→d),故答案为:e→f→c→b→d (或f→e→c→b→d);‎ ‎ ②二者反应方程式为Cl2+2NO=2NOCl,二者的流速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即可,则理论上通入NO和Cl2两种气体的流速比为2:1,故答案为:2:1;‎ ‎③将氯气和NO干燥后在装置ⅤI中发生反应,在冰盐中冷凝收集NOCl,所以IX的作用是冷凝亚硝酰氯,便于收集,故答案为:冷凝亚硝酰氯,便于收集;‎ ‎④根据化合价变化,NaClO2中+3价的Cl发生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1生成ClO2中+4价的Cl,必然有NaClO2中+3价的Cl化合价降低4,生成稳定价态-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5+4H+=Cl-+4ClO2+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0.4mol ClO2消耗NaClO2的量为:‎ ‎0.5mol,NaHSO4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气体:NaHSO4电离出H+与生成气体CO2,反应方程式为:NaHCO3+NaHSO4=Na2SO4+CO2↑+H2O,故答案为:0.5;NaHCO3+NaHSO4=Na2SO4+CO2↑+H2O;‎ ‎⑤根据反应:Cl2+2NaOH=NaClO+NaCl+H2O,设氯气质量为x,消耗的NaOH的质量为x,溶液中剩余NaOH为‎100kg×1%=‎1kg, =30%,解得:x=‎20.3kg。故答案为: 20.3。‎ ‎9.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用途广泛。从含铜丰富的自然资源黄铜矿(CuFeS2)中冶炼铜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CuFeS2+3CuCl2=4CuCl↓+FeCl2+2S↓‎ ‎(1)浸取时,若改用FeCl3溶液,也能生成CuCl和S,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 ‎(2)若过滤1所得滤液中只含FeCl2,则将其在空气中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 ‎(3)调节溶液的pH后,除生成Cu外,还能产生一种金属离子,此金属离子是___。(填离子符号)‎ ‎(4)过滤3所得滤液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和___。为保持流程持续循环,每生成1molCu,理论上需补充CuCl2的物质的量为___。‎ ‎(5)冶炼工艺还可以将精选后的黄铜矿砂与空气在高温下煅烧,使其转变为铜,发生的反应为6CuFeS2+13O23Cu2S+2Fe3O4+9O2,Cu2S+O22Cu+SO2。此工艺与前一工艺相比主要缺点有____(任答一点)。‎ ‎【答案】 (1). CuFeS2+3FeCl3=CuCl↓+4FeCl2+2S↓ (2). Fe2O3 (3). Cu2+ (4). HCl (5). CuCl2 (6). 0.5mol (7). 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SO2 (或能耗高等)(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黄铜矿(CuFeS2)中加入CuCl2溶液浸取,发生反应CuFeS2+3CuCl2=4CuCl↓+FeCl2+2S↓,过滤1,滤渣中含有CuCl和S单质,在滤渣中加入浓盐酸溶解CuCl,生成含[CuCl2]-的溶液,过滤 ‎2,除去硫单质,调节含[CuCl2]-的溶液的pH,在酸性条件下,[CuCl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铜单质和氯化铜,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浸取时,若改用FeCl3溶液,也能生成CuCl和S,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FeS2+3FeCl3=CuCl↓+4FeCl2+2S↓;‎ ‎(2)滤液中只含FeCl2,存在水解平衡FeCl2+2H2O Fe(OH)2+2HCl,加热促进水解,且HCl易挥发,水解程度增大,Fe(OH)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Fe(OH)3,生成的Fe(OH)3受热分解,最终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Fe2O3;‎ ‎(3)+1价的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0价和+2价铜,故调节溶液的pH后,除生成Cu外,还能产生一种金属离子,此金属离子是Cu2+;‎ ‎(4)过滤3所得滤液中含有HCl和CuCl2,可以循环使用;根据方程式CuFeS2+3CuCl2=4CuCl↓+FeCl2+2S↓、2[CuCl2]- = Cu + Cu2+ + 4Cl-可得关系式,CuFeS2~3CuCl2~4CuCl~4[CuCl2]- ~ 2Cu~2CuCl2,则每生成1molCu,需要1.5mol CuCl2与CuFeS2反应,同时生成1mol CuCl2,则每生成1molCu的同时,生成1mol CuCl2,则理论上需补充CuCl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5)冶炼工艺还可以将精选后的黄铜矿砂与空气在高温下煅烧,使其转变为铜,此工艺与前一工艺相比主要缺点有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SO2,另外高温加热需要消耗能源。‎ ‎10.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白色或淡黄色小晶体,食品级焦亚硫酸钠可作为贮存水果的保鲜剂等。某化学研究兴趣小组欲自制焦亚硫酸钠并探究其部分化学性质等。‎ ‎(1)制备Na2S2O5,如图(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可用试剂:饱和Na2SO3溶液、浓NaOH溶液、浓H2SO4、苯、Na2SO3固体(试剂不重复使用)‎ 焦亚硫酸钠的析出原理:NaHSO3(饱和溶液)→Na2S2O5(晶体)+H2O(l)‎ ‎①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F中盛装的试剂是___,作用是__。‎ ‎③通入N2的作用是__。‎ ‎④Na2S2O5晶体在___(填“A”或“D”或“F”)中得到,再经离心分离,干燥后可得纯净的样品。‎ ‎⑤若撤去E,则可能发生__。‎ ‎(2)设计实验探究Na2S2O5的性质,完成表中填空:‎ 预测Na2S2O5的性质 探究Na2S2O5性质的操作及现象 探究一 Na2S2O5的溶液呈酸性 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少量的Na2S2O5样品于试管中,取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样品点在试纸上,试纸变红 探究二 Na2S2O5晶体具有还原性 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滴加1mL2mol·L-1酸性KMnO4溶液,剧烈反应,溶液紫红色很快褪去 探究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答案】 (1). 三颈烧瓶 (2).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3). 浓NaOH溶液 (4). 吸收剩余的SO2 (5). 排尽空气,防止Na2S2O5被氧化 (6). D (7). 倒吸 (8). 5S2O+4MnO+2H+=10SO+4Mn2++H2O ‎【解析】‎ ‎【分析】‎ 采用装置图制取Na2S2O5,装置D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根据图可知:装置A中浓硫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SO2,装置D中析出Na2S2O5晶体:Na2SO3+SO2=Na2S2O5;二氧化硫有毒,装置F为尾气吸收装置,装置E防止倒吸。‎ ‎【详解】(1) ①根据仪器结构可知A为三颈烧瓶,装置A中浓硫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SO2,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②由于二氧化硫有毒,则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可盛装NaOH溶液;‎ ‎③Na2S2O5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要先用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④装置D中会析出Na2S2O5晶体:Na2SO3+ SO2= Na2S2O5;‎ ‎⑤若撤去E,导气管直接插入F溶液可能会因为SO2被吸收压强变化较大发生倒吸;‎ ‎(2)探究二中Na2S2O5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反应,KMnO4被还原为Mn2+,则Na2S2O5被氧化为硫酸钠,离子反应为:5S2O+4MnO+2H+=10SO+4Mn2++H2O。‎ ‎11. 已知铜的配合物A(结构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的电子排布式为__。‎ ‎(2)A所含三种元素C、N、O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其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 ‎(3)配体氨基乙酸根(H2NCH2COO-)受热分解可产生CO2和N2,N2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是___;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且N2O分子中O只与一个N相连,则N2O的电子式为___。‎ ‎(4)在Cu催化下,甲醇可被氧化为甲醛(HCHO),甲醛分子中H-C=O的键角___12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能与水形成氢键,其表示式为:__。‎ ‎(5)磷化镓(GaP)材料是研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新型半导体材料。GaP的晶体结构如图二所示,晶胞参数a nm,该晶体中,两个最近的磷原子之间的距离为__nm。GaP晶体的密度为(列出计算式)___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 (1). 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 O>N>C (3). sp3 (4). 1:2 (5). (6). 大于 (7). (8). a (9). 或 ‎【解析】‎ ‎【详解】(1)Cu为29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A所含三种元素C、N、O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N>C;其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且无孤电子对,则其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3)N2的结构式为N≡N,则其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是1:2;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且N2O分子中O只与一个N相连,则N2O的电子式为;‎ ‎(4)甲醛的结构式为,由于双键对单键的排斥力大于单键之间的排斥力,故甲醛分子中 H-C=O的键角大于120。;甲醛能与水形成氢键,可表示式为:;‎ ‎(5)由GaP的晶胞结构图可知,该晶体中,两个最近的磷原子之间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即为a nm;一个晶胞中,P原子的个数为4,Ga原子的个数为,则晶胞的质量为,则GaP晶体的密度为 g·cm-3或g·cm-3。‎ ‎12. 已知一个碳原子连两个—OH的结构不稳定,会很快脱去一分子水,其变化如下:‎ ‎ → + H2O 下图中B和、等都是A和Cl2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E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透光性能好,常用作一些灯饰外壳。过程中一些小分子都已经略去。‎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 ‎(2)第④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 ‎(3)第⑦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 ‎(4)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乙苯 (2). (3). 氧化反应 (4). (5). 加成反应 (6). ‎ ‎(7). (8). (9). ‎ ‎【解析】‎ ‎【详解】(1)A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所以A是乙苯,结构简式为。‎ ‎(2)是卤代烃,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所以C结构简式为。C中含有羟基,能发生催化氧化,方程式为:。‎ ‎(3)C中含有羟基,也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所以D的结构简式为。D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为:。‎ ‎(4)D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E,所以E的结构简式为:。‎ ‎(5)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说明两个取代基是对位的,所以根据C的分子式可知,如果取代基其中之一是乙基,则对位就是酚羟基;如果是甲基,则对位就是-CH2OH或-OCH3,所以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