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卷
2017安徽中考一轮复习卷·数学(四)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5 B: 6 C: 11 D: 16 2、如图,在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则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在△ABC中, C=90°,若BD∥AE, DBC=20°,则 CAE的度数是() A.40° B.60° C .70° D.80° 4、如图,已知在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H平分,交CD于点E, ,则的面积等于( ) A. 4 B. 5 C. 7 D. 10 5、 如图所示,一个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6. 如图,在四边形中,,,若连接相交于点,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4对 7. 轮船从处以每小时5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方向匀速航行,在处观测灯塔位于南偏东方向上,轮船航行半小时到达处,在处观测灯塔位 于北偏东方向上,则处与灯塔的距离是( )。 A: 海里 B: 海里 C: 50海里 D: 25海里 8、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 2 倍 , 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倍角三角形”。例如 , 在 △ABC 中 , 如果∠A = 50∘, ∠B = 100∘ ,那么 △ABC 就是一个“倍角三角形”。对于∆ABC,下列条件不能说明它是“倍角三角形”的是( ) A、 三边之比为 B、 C、三边之比为 D、三角之比为 9. 如图,在△ABC中,∠ABC=50°,∠ACB=60°,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BC的平分线BD与 ∠ACE的平分线CD相交于点D,连接AD,则 ∠ADB为( ) A.55° B.25° C.30° D.35°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 如图,已知在中,,点是边的中点,分别以为圆心,大于线段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上方的交点为,直线交于点,连接,则下列结论:① ;②;③平分;④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1. 王师傅在做完门框后,常常在门框上斜钉两根木条,这样做的数学原理是 . 12. 如图所示,,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 ,使。(只需添加一个即可) 13. 如图,在中,,,。点是边上的一动点(不与重 合),过点作交于点,将沿直线翻折,点落在射线上的点处。当为直角三角形时,的长为_____ 。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14.如图,在中,于点M,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则下列结论:若, ;若 ,为等边三角形;③当时,;④当时,.其中正确的是 . 三、(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5. 已知:如图,点在同一直线上,∥,,。求证:。 16. 三角板由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组成,采用不同的方法摆放可以画出很多角, (1) 若按图1摆放,则得到 (直接写出结果) (2) 若按图2摆放,求出∠1的度数 四、(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7. 如图,是的边的中点,平分,于点,延长交于点,已知 ,,。 (1) 求证: ;(2)求的周长 A 1 2 D N B M C 18. 如图,点分别是正五边形的边上的点,且,交于点。 (1)求证:。(4分)(2)求的度数。(4分) 五(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 如图,在△ABC中,AB=AC,D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E是AC的中点. (1)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形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 不写作法); ①作∠DAC的平分线AM; ②连接BE并延长交AM于点F; (2)试猜想AF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 定义:将一个等腰三角形分割成n个等腰三角形,我们称为该等腰三角形的n阶剖分。 例: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可以分割成2个等腰三角形(2阶剖分),可以分割为3个等腰三角形(3阶剖分),也可以分割成4个等腰三角形(4阶剖分),…。 按要求作出图形(每题只作一种图形即可,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不需说明作图理由和过程) (1) 如图1,将等边三角形进行3阶剖分; (2) 如图2,将顶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2阶剖分; (3)如图3,将顶角是45°的等腰三角形3阶剖分。 六、 (本题满分12分) 21. 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是在很多情况下,它们会全等。如①当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时,显然他们全等;②当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时,我们可以证明他们两个全等(证明略);③当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时,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 已知:△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AB=A1B1,BC=B1Cl, C= Cl. 求证:△ABC≌△A1B1C1. 证明:分别过点B,B1作BD⊥CA于D, B1D1⊥C1A1于D1. 则 ∠BDC= ∠B1D1C1=90°,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2)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 (3)请你画图并说明“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保留作图痕迹,不用写作法) 六、 (本题满分12分) 22. 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的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 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求证: 证明:连接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则. 又 ∴ ∴ 解决问题: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摆放,其中,.求证:. 八、(本题满分14分) 23. (1)问题发现 如图1,和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求的度数. (2)拓展探究 如图3,和均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点A、D、E在同条一直线上,求的度数 (3)如图2,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A、D、E在同条一直线上,CM为中DE边上的高,连接BE.①的度数为 ;②线段CM,AE,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2017安徽中考一轮复习卷·数学(四) 答案 一、 选择题 1、C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设第三边的长为,则 ,得,可知仅有C项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B 解:、E分别是AB、AC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又,所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3、此题答案为:C. 解:过点C作CF∥BD,则CF∥BD∥AE. ∠BCF=∠ DBC=20°. ∵ C=90°, ∠FCA=90°-20°=70°. ∵CF∥AE, ∠CAE=∠ FCA=70°. 故选C. 4、 B 解:作于F, 平分,,, , 的面积 .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5、 C 本题主要考查角的概念及其计算。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又因为 ,所以。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6、C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在和中, ,所以,有。在和 中, ,所以,有。在和中, ,所以。故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7、 D.根据题意,可知(海里);因为轮船从处以每小时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方向匀速航行,在处观测灯塔位于北偏东方向上,所以;因为在处观测灯塔位于南偏东方向上,所以,所以 ,所以(海里)。所以处与灯塔的距离是海里。答案为D 9、答案为C 因为、分别是、的平分线,所以是的外角平分线,所以 10、B 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 ①项,依据题意可知,为的垂直平分线,故。故①项正确。 ②项,因为为的垂直平分线,所以,则。因为, ,所以。故②项正确。 ③项,因为,由①知,,故,所以,但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证明 ,所以不一定平分。故③项错误。 ④项,因为,所以。由①知,,故为的中点。因为是的中垂线,所以是的中位线,则。故④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一、 填空题 11、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2、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因为,,,所以,在 和中, ,所以。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13、或 本题主要考查图形变换的应用。 根据题意得,,,因为,所以,,,因为在中,, ,,所以,。 ①如图1所示,若,因为在中,,所以 ,所以,所以 ,。 ②如图2所示,若,则,所以, 。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或”。 14、(1)(2)(3)(4) 解:(1)于点M,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 , , ,正确; (2),于点M,于点N, 在中,, 点P是BC的中点,,, ,,、 , 是等边三角形,正确; (3)当时,于点N, ,, , 为BC边的中点, ,为等腰直角三角, 正确. (4)同(2),可得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2)(3) 三、15 因为,所以。在和中, ,所以 ,所以。 16、 (1)75° (2)1=180°-3 3=180°-30°-(180°-2) 则1=30°+180°-2=165° 四、 17、(1)在中,因为平分,所以,因为,所以,在 和中, ,所以,故。 (2)在中,因为,点是中点,所以为的中位线,故, 因为,所以,故,又因为,所以 周长为:。 18、 (1)由正五边形得,,在和中, ,所以。 (2)由正五边形的性质可得,根据三角形外角和性质可得 ,又因为,所以,所以 。 22. 答案 解:(1)如图所示 (2) AF∥BC且AF=BC证明:∵AB=AC ∴∠ABC=∠C ∵∠DAC=∠ABC+∠C ∴∠DAC=2∠C 由作图可知∠DAC=2∠FAC ∴∠C=∠FAC ∴AF∥BC; ∵E是AC的中点 ∴AE=CE. 在△AEF和△CEB中, ∴△AEF≌△CEB (ASA) ∴AF=BC. 故答案为: (1)如图: (2)AF∥BC且AF=BC;理由略. 20、 (1) (2) , 六、21 证明:(1)证明:分别过点B,B1作BD CA于D, B1D1⊥C1A1于D1. 则 ∠BDC= ∠B1D1C1=90°, ∵BC=B1C1, C= C1, △BCD≌△B1C1D1,BD=B1D1. 补充:∵AB=A1B1,∠ADB= ∠A1D1B1=90°.△ADB≌△A1D1B1(HL), ∠A= ∠A1, 又∵ ∠C= ∠C1,BC=B1C1,在△ABC与△A1B1C1中, ∵ , △ABC≌△A1B1C1(AAS); (2)解:若两三角形(△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或均为直角三角形或均为钝角三角形,则它们全等(AB=A1B1,BC=B1C1, C= C1,则△ABC≌△A1B1C1). (3)略 七、22 证明:连结BD,过点B作DE边上的高BF,可得, , 又 , . 八、23 解:(1)和均为等边三角形, ,,, . 在和中, . . 为等边三角形, . 点A,D,E在同一直线上, , . . (2),. 理由: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在和中,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点A,D,E在同一直线上, , .. ,,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