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7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題1.5分) 1.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A. 战国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北宋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冶铁业中,西汉开始用煤,北宋时普遍使用煤,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广泛流行。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早于汉代,CD项晚晚于汉代,不符合“开始于”这一条件,故排除ACD。 点睛:一套试卷都是难题的试卷不是好试卷,每套试题都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基础题,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再有大约一半左右的中档难度试题,还有约20%左右的难题,这样的试题设计才有一定的区分度和效度。所以考生在考试过程之中,要争取把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都做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难题尽量争取即可。千万不能看清基础题,在这样的题上不丢分就等于得分。这一题就属于基础题,或者说是送分题,得不到就可惜了,可见注重基础有多重要。 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战国后期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C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D项错误。 【点睛】郡县制和分封制相比,最大特点是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度下诸侯权力较大,无法加强中央集权。 3.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枢纽 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央和地方机关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唐朝前期,尚书省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故A选项正确;起草诏令是中书省的职权,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选项;尚书省管辖全国行政,有利于加强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故排除C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中书省、门下省的关系,故排除D选项。 4.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而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 中枢运行体制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代的中枢运行体制对皇权是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的,故选D项;“高于皇权”和“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的说法不符合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特点,故排除A、B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对皇权的约束力,不能说明皇权的弱化,故排除C项。 5.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13 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 6.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 A. 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握 B. 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属于皇帝 C. 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D. 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错在“完全被丞相掌控”的说法;C不对,丞相负责辅佐皇帝而非实行皇帝与分权制度;D不对,丞相制度可追溯到秦始皇时期,到明朝时已经历了一千多年,因此选B。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点评:明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影响: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7.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 【点睛】清朝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然后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考生只要理解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和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8.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小麦价格暴涨”可知,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故①项正确。《农政全书》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巨著,时间上不符合,故②项错误。南宋时期,北方人口南迁,北民为江南带来了生产技术、劳动力等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必备条件,大大加速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并且发展了稻麦兼种技术,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故③项正确。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因此它不可能于南宋初年“开始”从“北方”传入。故④项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排除ACD,选B。 9.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B 【解析】 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 10.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中国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从中可以看出清朝粉身碎骨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 封建经济落后 B. 封建主义腐朽 C. 综合国力衰弱 D. 军事技术落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鸦片战争中只要轻轻一碰,清朝就会粉身碎骨、清朝的失败的根源是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所以清朝粉身碎骨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封建主义腐朽。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清朝的封建腐朽 11.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A. 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 加剧了土地兼并 C. 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 刺激了人口南迁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C项正确;人口南迁推动了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倒置了,D项错误。 12.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答案】A 【解析】 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故D项错误。 点睛: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及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通方式 劳动力 地 位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 无偿调用各类匠户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 私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私营主雇工 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农户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 农民自身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13.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 14.中英《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清朝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B.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C. 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外交的变化。依据所学,照会的意思是一国政府把自己对于彼此相关的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具有平等基础上进行的官方交往,最早出现在鸦片战前的英国对华文书中。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大员与中国的大臣往来用照会且“必当平行之礼”,这说明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列强与中国之间的交往存在着对中国的不平等,故B错误;C材料没有体现;D夸大其词,与史实不符。故应选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 15.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16.1853年马克思认为“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而1862年又说出了如下的话:“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马克思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资政新篇》未能实施 B. 马克思放弃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C. 第一国际的成立 D. 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 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带来社会的转型与进步,最终沦为与清政府类似的封建政权,由此使马克思对它的评价发生了变化,故选D项;《资政新篇》未能实施是由于当时的主客观环境导致的,不是促使马克思评价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故排除A项;“放弃了工农联盟的思想”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1862年第一国际还没有成立,故排除C项。 1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 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D.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是指鸦片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在展开,所以从此角度出发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条件,所以答案选A。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表述不当,D项断章取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名师点睛】从不同的史观角度重新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因为这首先涉及到对常见史观内涵的理解,常见的六大史观分别是: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生态史观和社会史观。其次,从某种史观剖析重大历史现象和运动又涉及到历史评价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建议学生们在平时多做相关的练习实践以增强对该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18.下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表信息可知,南宋宰相官员家庭出身的不断减少,出身平民的大量增加。这体现出两宋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D项正确;材料数据表明世家大族影响减弱,故A项错误;平民阶层能当上宰相,这说明科举制度功能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和宰相权力无关,故C项错误。 19.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A. 农本思想被否定 B. 重商主义盛行 C. 传统义利观废弛 D. 抑商观念削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得出抑商观念仍然存在,农本思想没有被否定,A项错误;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得出抑商观念仍然存在,重商主义并未盛行,B项错误;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得出传统重义轻利的观念仍然存在,没有废弛,C项错误;据材料“商亦无害”,可得出传统抑商观念有所削弱,D项正确。 20.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 时间国家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印尼 8 51 251 泰国 1 4 85 马来西亚 1 7 216 合计 10 62 552 上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A. 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 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 海外贸易长期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表格显示从19世纪和17、18世纪相比,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逐渐增加,说明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A项正确;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表现为,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及日益商品化的过程,与材料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的不断增加无关, 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局面,C项错误;17~19世纪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日益萎缩,D项错误。 21.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 【点睛】儒家代表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进行教化,正如本题中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考生只要理解儒家的主要观点,紧扣孟子所说的“德”“仁”,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22.《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 23.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A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C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与“新发展”不合,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但民本思想也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试题分析】本题以民本思想为核心内容,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折射出时代特点——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党始终是群众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因此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把现实与热点联系起来,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分析,从而能够在考试时得心应手 24.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C.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候,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C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B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东汉画像石为切入点,解答本题可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入手。 25.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①重建儒学信仰 ②人人都有良知 ③无私则无心 ④道德自我完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由“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可以得出②,由“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可以得出④;故选D;心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家重建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而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故①与题意不符;“无私则无心”是指人都是自私的,私心是客观存在的,是对心学的否定,故③也与题意不一致。 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 26.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C。 点睛: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以说明、表明、反映等为设问词语的试题年年都有。从能力要求看,这类题目往往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和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考查方式主要有二:一是从一个现象(情境)切入,考查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任何一个方面,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题目提供的现象(情境),透过这一现象(情境)并结合时代背景做综合分析,看到现象(情境)所关联的问题的实质,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二是以一类或者多种历史现象(情境)为切入点,考查政治、经济、文化等任一方面,解题时需要透过这些现象(情境)再结合时代背景或者历史环境综合分析,找出其共性或差异,得出相关的规律、趋势。 27.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A. 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 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 C. 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 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清朝的发辫代表的是对清政府统治的认同,而剪发辫在清末代表的就是革新、革命,所以材料表明江浙地区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故B选项正确;道教地位并未在材料中涉及,故排除A选项;1903年,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政治领域的新政改革,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 选项;剪发涉及的是政治认同问题,不单单是封建陋习,“成为潮流”也无法体现,故排除D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清末的社会发展,做本题时应该找出材料的时间、关键词再做答。 28.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科技的成就,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29.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答案】D 【解析】 由“官腔”、“雅乐”、“盛世元音”等词汇,可以看出昆曲被官府和贵族所重视,所以在重要的宫廷活动中常有昆曲演出,官府和宫廷主要代表了封建士大夫的欣赏层次和品味,江南地方郡邑大夫的活动也以昆曲显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说明昆曲流行的原因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这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分明,故选D而排除C;心学强调本心体悟和致良知,主张内心反省和自我领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而昆曲在明朝就流行了,所以排除B。 名师点睛:本题体现出来的命题趋势是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戏曲集中国民族艺术之大成。自诞生以来,先辈艺人艰苦创业,历经以元代的杂剧、明代的昆曲、清代的京剧为代表的三大高峰期,它曾在相当一段时期(宋元至清末明初)几乎独霸中国舞台。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以程式化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它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这就是说,戏曲不仅只属于东方,而且只属于中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土特产品”。既是“土特产品”,它必定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魅力和中国气派。我们不应只把它看作一种艺术形态,透过它,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审美经验之演变;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中国人审美趣味、审美经验的产生、发展、变化中,看到戏曲形态发生、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0.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答案】A 【解析】 “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 点睛:优秀传统文化中,常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本题契合弘扬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点,考查考生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知识层面上考查到了唐诗、文人画、元曲、明清小说等;能力层面考查到了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等信息。 31.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答案】C 【解析】 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正确。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历程,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关键在于考生在复习中要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厘清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如本题只要学生在复习中理清了中共党史的脉络,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32.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A. 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 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 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A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消灭私有制的主张不符合,D项错误。 33.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 全面内战爆发时 B. 战略反攻开始前 C. 三大战役进行中 D. 渡江战役结束后 【答案】C 【解析】 由图中数据可知,共产党兵力开始具有优势是在1948年11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战役进行之中,故C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开始于1947年,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故D项错误。 点睛:2018年高考试题注重对革命文化的弘扬,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革命文化。本题就是以革命文化为基础命制的,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34.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B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独立自主”的概念。独立自主:一是独立,不依附于任何国家和集团;二是自主,自己的事情和国际事务,自己做主,作出正确的判断。独立自主就是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把我们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国际事务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35.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A. 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 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 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 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答案】D 【解析】 《海上第一名园》明显是写实的风俗画,不是以形求神的文人画,故A项错误;清末追求时尚还未成为国民共识,故B项错误;由图中的路灯和电线可知,此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最新的交通工具是汽车,而年画中并没有,故C项错误;年画中张园建筑风格偏向西化,与传统风格合为一体,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场景,有马车、有人力车,有礼帽、马褂、路灯、电线等,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以《海上第一名园》的年画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晚清社会生活的认识。本题契合了社会转型的长效热点,涵盖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36.“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 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 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 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答案】D 【解析】 人们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串门拜年方式到之后的用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和微信等拜年方式,这是由于网络通信手段的发达导致的,所以D符合题意;邮政与电信合一的时代是在1949年开始的,故排除A;电信缩短的不是人们的心理距离而是人们交流的空间距离,故排除B;题干说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城市,也发生在农村,所以与城市化关系不大,故排除C。 37.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A. 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 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 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说明马克思主义正在指导工人运动,即正在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B项错误;1928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故D项错误。 38.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C.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B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 3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结合该内容及材料时间“192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取胜,影响日益增强,故C符合题意;A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无关;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实业家的救国理念,与材料无关,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40.《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A. 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 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 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 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可知这指的是庚子年过了,还没有改变旧习俗,而这个旧习俗就应该是与女士的缠足有关,这从“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可看出来,故选A而排除C;题干没有提到社会启蒙,而是在说一种习俗改变的过程艰难,故排除B;D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下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材料二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答案】(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解析】 【详解】(1)根据“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和示意图的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粮食亩产量总体增长,但增长较为缓慢。根据“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2)根据“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等内容可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农业和农民的沉重负担、重农抑商政策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并予以说明。 【答案】(1)不同态度: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原因: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 (2)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 【解析】 【详解】(1)根据“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可知严复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由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到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原因在于维新变法时期,严复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亡,新文化时期严复对社会现状不满,加之一战的爆发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等。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所以严复肯定中国文化的态度不符合当时的思想主流。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略 【解析】 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发现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还考查考生准确而有逻辑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也是近几年考纲特别关注的地方。首先,考生要阅读材料,根据对材料的自我解读,发现和提取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启示,注意启示应该表达成要怎样或者该怎样的形式,例如:现代化发展要适合国情,不可盲目照搬别国经验;现代化要注意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现代化发展要因地制宜;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科技创新;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化发展会经历曲折;现代化是在曲折性中不断发展的;等等。然后再调动和运用所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用具体的史实(可以是正反两方面的史实)来说明论证所提出的启示。 名师点睛:本题讲述了近代著名的洋务企业汉阳铁厂的建立及投产经过,反映出近代中国人民在近代化道路上所遭遇的艰难困苦与曲折探索,凸显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不断摸索前行的伟大奋斗精神,也激励学生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求索,是一个对学生再教育的过程。考生面对材料,不难提取出有关现代化的启示,但是独立自主的提取出一个来,对考生来说就需要取舍,往往有考生感觉这也该写,那也该写,犹豫不决而浪费时间,所以迅速决断选出一个角度很重要。同时,在提取现代化的启示过程中,如何准确的表达出来是这一题的难点和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启示”是由以往历史上的史实得出的对今后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或者可吸收借鉴的东西。最后的说明就属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要求了,考生一般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训练,应该能够较好的表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