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青山不老 人教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青山不老 人教部编版

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过程与方法 ‎1.播放相关资料,引导畅谈感受。‎ ‎2.把握阅读要求,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造林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重点、逛点 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自读感悟,教师点拨 难点:‎ 理解关键句的深刻含义 突破方法: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教洁与学活 教法:点拨法。‎ 学法:自读自法 ‎1.教学挂图、课件 ‎2.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等相关资料。‎ ‎◎课时安器 建议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晋西北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 ‎2.谈话: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去感受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2)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自读情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勾画批注。‎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3引导学生想象“奇迹”的情景。‎ ‎4.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1)大环境—险恶 ‎(2)小环境——艰苦 ‎5.朗读相关语句,感悟、想象,感受老人的精神。‎ ‎6.讨论: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感悟和这句话的含义。‎ ‎(2)穿插课外资料,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四、再读全文 ‎1.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2.交流读后感受。‎ 五、课堂小结 读完全文,你感受颇深吧,想对老农说什么?畅谈畅谈吧!‎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干早 大环境{霜冻}险恶 沙尘暴 创造奇迹:绿洲—“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者一人 小环境{五人离世}艰辛 老伴过 ‎◎课时作业 一、在黑体字的正确读音下打对号。‎ 肆虐( nuè luè)‎ 参天( cān shēn)‎ 险恶(wò è)‎ 二、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 险恶—( ) 领悟—( ) 恭敬—( )‎ 反义词:‎ 干旱—( ) 勇敢一( )‎ 三、抄写文中表明环境险恶的句子。‎ ‎◎资料链接 绿色生态治理工程晋西北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面积1700多万亩,近300万亩草地因风沙危害逐渐退化,成为风沙侵袭北京的主要通道和三大风沙源之一。2000年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山西省各级政府组织以部门为实施单位,发动30多万农户在大同、朔州、忻州3个市、13个县(区)和两个国有林业局展开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工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