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历史7月调研考试试题
2016级高三分校7月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 A. 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 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 C. 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 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这表明( ) A. 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B. 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 C. 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D. 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3.西周初期实行分封制。诸侯领得一定规模的人口,到受封的区域建国。但齐国的建立遭遇了山东“莱人”的反抗,武王死后又有东方邦国联合叛周的事件,最终都以暴力手段解决。这说明西周( ) A. 分封制以侵略扩张为基础 B. 试图通过武力建立中央集权 C. 以武装殖民拓展势力范围 D. 已经具有了统一中国的意识 4.楚武王命斗缗(王族)管理征服的权国,后来斗缗反叛被平定,楚王改权国为权县,派县尹管理,赋税和军队由楚王管控。此后,楚多次灭国设县,最终问鼎中原。楚“灭国设县”( ) A. 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B. 健全了国家机器职能 C. 标志着官僚制度的确立 D. 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 5.(千校联盟2018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预测文综历史试题)秦初,丞相王绾献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秦王请群臣议。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秦始皇纳其言。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 B. 秦统一后全境推行郡县制 C. 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 D. 战国时各国已实行郡县制 - 9 - 6.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戶”“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材料表明( ) A. 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 B. 皇权旁落,相权加强 C. 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 D. 机构精简,职能专一 7. 记述 出处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警,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乏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 A. 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 B. 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C. 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 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8.东汉实行“郡察孝廉,州举茂才”的制度,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人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一制度( ) A. 导致儒学独尊局面 B. 说明察举制名存实亡 C. 利于世家大族掌权 D. 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9.下图为九品中正制的执行流程该种选官模式:( ) A. 使更多的人才被中央选拔出来 B.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C. 使社会阶层更加固化 D. 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10.乾隆帝认为:“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并标榜,“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 曰外患, 曰权臣, 曰外戚, 曰女谒, 曰宦寺, 曰奸臣, 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上述材料表明,乾隆帝时期( ) A. 政治统治比较清明 B. 官员管理比较严格 C. 注重对官员的控制 D. 善于提高官员品德 - 9 - 11.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这表明( ) A. 专制皇权日益膨胀 B. 群臣思想保守顽固 C. 传统文化力量强大 D. 改革面临政治风险 12.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 A.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 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 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 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13.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表明古代雅典( ) A. 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 B. 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 C. 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 D. 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 14.在克里斯提尼时代及之后的时间里,富有的贵族在消费上受到不断增加的限制和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人要远多于个人消费。有一条法律规定,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不得超过“10个人的3天的劳动”。这表明( ) A. 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 B. 城邦公民拥有共同信仰 C. 禁止富人进行奢侈消费 D. 法律注重保护人民的利益 15.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说明雅典( ) A. 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 B. 注重权利意识的培育 C. 注重责任意识的提升 D. 注重程序的公平公正 16.为使在国外从事商业贸易的市民能得到保护,同时也使非罗马市民也能在罗马从事商业贸易,罗马制定了新私法体系的万民法。据此可知,万民法( ) A.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 适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C. 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D. 动摇了公民法的法学地位 17.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 A. 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 B. 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 C. 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 D. 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18.西塞罗说,制定法律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福祉、国家的繁昌和人们的安宁而幸福的生活”,“法律应成为恶的改造者和善的促进者。”这说明他( ) A. 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 B. 批判公民法的狭隘 - 9 - C. 主张私法要高于公法 D. 认为法律要公平正义 19.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认为:“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法革命所要解决的不同于美国革命的问题是( ) A.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 B. 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建立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 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一致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 B. 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C. 内阁所有成员对国王负责 D. 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21.下表为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万英镑) 农林牧渔 工矿建筑 商业运输 地产房租 1688 1930 990 560 250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这份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 A. 议会改革的经济背景 B. 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 C. 工业革命催生世界市场 D. 工业革命导致农业巨变 22.为了保护已有的利益,费城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和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利益集团)必须建立一种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种高于各自权威的公共权威来贯彻公共利益。由此,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主张( ) A. 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B. 创造正义和民主的政治体制 C. 抛弃邦联体制的重要内容 D. 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 23.1913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 A. 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 B. 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 C. 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D. 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24.有位政治家这样说:“ - 9 -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在这里,“得益于美国”体现在( ) A.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B. 确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 C. 国王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D. 行政权领导立法权 25.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 ) A. 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B. 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C. 削弱了宪政的民意基础 D. 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2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A. 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 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 C. 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 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 27.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的立法权涉及迁徙居住和公民权、海关与贸易、帝国赋税、度量衡与货币制度、铁路、邮政和电报等范围,还规定联邦法律高于各邦法律的制度。以上规定起到的作用是( ) ①有利于建设统一强大的国家 ②促进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强化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8. 时间 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 1859年 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改由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办理与各国通商事宜和外交事务。 1861年 总理衙门设立后,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 上表中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表明,清政府( ) A. 政治制度的分化趋向出现 B. 对外交往仍处主导地位 C. 涉外事务的官僚机构膨胀 D. 开始放弃闭关自守政策 29.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 ①清政府企图维护至尊国体 ②清朝外交由华夷体系向条约体系转变 ③促进清政府外交的现代化 ④清政府与英国建立了平等的外交关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 9 - 30.在此之前,清王朝是一个高度集权和极端君主专制的封建政权。自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以来,清王朝的王权危机日益扩大。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 动摇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 改变了晚清的政治格局 C. 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 D. 加剧了国人的反清意识 31.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 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 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史料选取不同 B. 史观运用不同 C. 内外时局不同 D. 社会性质不同 32.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 A. 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 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 D. 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 33.“联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34.1905~1911年,清廷举办了七次留学毕业生归国考试,考试内容为学科门类及经史之学,合格者授予进士或举人出身。七次考试共有1388人合格,其中留欧美学生占9.8%,留日学生占90.2%。由此可知,当时( ) A. 财政投入促进日本教育质量提升 B. 清廷原封不动坚持传统选官制度 C. 日本是中国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地 D. 欧美各国逐渐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35.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资政院负责,行政部门若有侵夺资政院权限或违背法律,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这反映了( ) A. 清朝统治陷入危机 B. 君主立宪制已确立 C. 民主政治取得突破 D. 专制色彩依然浓厚 36.1931年春,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政策的出台( ) - 9 - A. 得到所有农民热情拥护 B. 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 C. 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D. 表明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37.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五四运动所体现的“更新的时代烙印”是指( ) A. 首次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 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领导 D. 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38.有学者指出:毛泽东的这一-战略原则起源于古代兵书中的避实击虚,但其意义却远远超出了避实击虚的范畴,还包含了保存有生力量、以面制点和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这一战略”是指( ) A.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D.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9.“苏维埃”的意思是代表大会,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中国农民弄不清它是怎么回事,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把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据此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红色苏维埃政权能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 边区特定的地理条件 B. 获得了农民的支持 C. 农民落后的认知水平 D. 苏联的成功经验 40.1938年11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的战略。国民党此举意在( ) A. 粉碎日军以战养战的企图 B. 塑造政府积极抗战的形象 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汲取中共游击战术的经验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41题14分,42题14分,43题12分,共40分) 41.秦朝和元朝的统治疆域较前朝空前扩大,所以统治者在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郡名日内史、三川、河东……汉中、巴都,蜀郡、黔中、长沙。后又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凡四十郡。” ——明张岱所著《夜航船》 材料二元朝建立以后,对驿站制度进行了改革,驿站以大都为中心。东连高丽,东北达奴儿干,北至吉利吉思,西达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南接安南,乌斯藏亦设有驿站。全国约设有驿站1500处。驿站有水陆两类,江淮地区一般为水站。元朝规定:驿站一般归兵部和通政院分领,兵部负责南方汉地驿站,通政院负责蒙古驿传。站由站户负责役务,站户户籍隶所处路、州、县,他们需要保证供给驿卒交通工具,有时还需备粮食等,站户负担较为沉重。 ——摘编自许嘉璐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 9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此种制度的设立在政治体制上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驿站制度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驿站制度的改革有何作用。(6分) (3)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谈谈我们可以得到的规律性认识。(3分) 42.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5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取怎样的启示?(3分)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00年 改良后的蒸汽机中,62%被用于为炼铁炉、面粉厂等工业提供旋转动力 1816年 英国阿美士德率团访华,因为礼节等分歧,未能谒见嘉庆帝 1843年 中英签订《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 9 - 19世纪 50年代 荷兰、丹麦、普鲁士等国大幅度降低进口商品关税;法国大大降低钢铁和五金品材的关税 1860-1861年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与清政府用平等礼节;成立总理衙门,专门负责对外交往 1872-1894年 近代中国民营企业达到100多家,分布在纺织、面粉,造纸、船舶修理等多个部门 1895年 台湾发布战斗檄文,宣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1898年 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呼吁:“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耻以振之”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 - 9 - 2016级高三分校7月调研考试 历史答案 1.C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确立,以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以政治制度的理性超越了信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故答案为C项。A、B项说法正确,但只是某一方面的变化,均排除;D项说法绝对,排除。 2.A 【解析】材料信息“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说明了宗法传子制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政治垄断,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继承制度,和地方控制、选拔官吏都无关,故C、D项错误。 3.C 【解析】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主要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西周时期并没有建立中央集权,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齐国的建立遭遇了山东“莱人”的反抗,武王死后又有东方邦国联合叛周的事件,最终都以暴力手段解决”可知这时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拓展西周的疆域,故选C;当时还没有到统一中国这样的地步,所以没法说有了统一中国的意识,故排除D。 4.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楚武王处于春秋时期,此时的战争是争霸战争,故A项错误;楚国“灭国设县”,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这健全了国家机器的职能,故B项正确;秦朝郡县制的推广标志着官僚制度的形成,故C项错误;材料和宗法制无关,故D项错误。 5.B 【解析】材料“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表明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其主张被秦王采纳,在全国实行郡县制,B符合题意;郡县制在秦以前的战国时期已经存在,A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战国是否实行郡县制的信息,D不正确。 6.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九卿中央行政机构,是处理国事家事;而隋唐时期六部负责全国政务;其职务的变化体现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C项正确。A项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主旨没有体现机构精简,职能专一,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7.D 【解析】表格中《文献通考》是从积极角度说明地方制度被割除带来的积极作用,《朱子语类》从地方权力被收之后促使地方无权,导致外族入侵时地方没有足够对抗的经济实力,故D项正确;虽然实行分化事权并不能铲除割据基础,故A项错误;宋初君臣的构想是加强中央集权,却失去了对抗外族入侵的实力,故B项错误;材料中信息显然没有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故C项错误。 8.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可得知,材料所指的制度是察举制。察举制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世家大族所垄断,特别是之后的九品中正制。故C项正确。儒学独尊局面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察举制主要是考察品德与才能,与材料“判断人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相符合,故B项,察举制名存实亡不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9.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选才程序和结合九品中正制的史实可知,九品中正制按照标准选官,然后由吏部尚书定品授官,该制度使社会阶层更加固化,C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按血缘门第选官,不看重才学,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选官制度,没有反映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无法推断出巩固中央集权,B项错误。学习型社会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一种理论描述,与九品中正制推行的时期不符,D项错误。 10.C 【解析】乾隆帝认为造成前代内乱或亡国是由于中央或地方官员权力太大,因此材料表明乾隆帝时期注重对官员的控制。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并非只是强调对官员的管理,而是强调官员权力不能太大,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11.C 【解析】“国本之争”中明神宗最终妥协主要还是因为受到传统嫡长子继承制及宗法关系的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根据“国本之争”的最终结局可以得知,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与A项不符。大臣的思想是否保守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改革的问题,故排除D项。 12.A 【解析】材料“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说明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故选A;结合所学,内阁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排除B;秦朝的朝议制度属于集体议事制度,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事权的分割,排除D。 13.C 【解析】根据“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种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缓解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城邦秩序,故C正确;A中“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表述夸大其词,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排除B;在奴隶社会的雅典,社会阶级对立不可能消除,D表述过于绝对,错误。 14.A 【解析】材料反映的富有贵族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并对其消费进行严格限制,表明雅典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故A项正确;城邦公民拥有共同的信仰与本题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限制富人进行奢侈的消费而不是禁止,C项错误;在古代雅典,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而不是人民利益,且D项表述与材料主题不符。 15.C 【解析】古代雅典的官员和公民必须宣誓,这是在培养责任意识,故C项正确;“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不出法律意识和公平公正,故AD项错误;“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体现不出权利意识,故B项错误;。 16.B 【解析】根据“为使在国外从事商业贸易的市民能得到保护,同时也使非罗马市民也能在罗马从事商业贸易,罗马制定了新私法体系的万民法”可知,为了保护罗马市民的利益和商业贸易,罗马制定了万民法,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A;万民法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法律体系,有利于社会稳定,,C错误;万民法在公民法的基础上完善了罗马法,D错误。 17.A 【解析】罗马法规定了各种法律行为和各种权能,但是没有提出法律的概念和定义,这说明罗马法注重实际轻视理论,故A项正确;罗马法既有私法也有公法,故B项错误;材料未说明罗马法的意义,故C项错误;D项是材料的影响,不是本质,故错误。 18.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塞罗认为法律的功能就是实施和维护社会正义,谋求公共幸福,增进人类道德,D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的精神,而不是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公民法的局限性,而是强调罗马法的精神就是要维护公平正义,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私法和公法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主张私法要高于公法,C项错误。 19.B 【解析】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是要推翻本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美国革命则是要推翻英国在美国的殖民统治,故选B;AC是三国革命的共同目的,故排除AC;D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20.D 【解析】由题干中的“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可以看出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内阁制初见端倪,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两项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史实,应排除。 21.A 【解析】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从1688年到1801年、到1831年,英国农林牧渔、工矿建筑、商业运输和地产房租等都有增长,但是工矿建筑增长最快,所以这可以用来研究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故选A;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应该不会持续一个半世纪,故排除B;工业革命是在1765年开始的,而且它发挥催生世界市场的作用应该是在1840年之后,故排除C;表格中工矿建筑增长要超过农业增长,故D属于以偏概全了,所以排除D。 22.D 【解析】美国建国初期实行邦联制,中央政府权力较弱,为此1787年宪法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材料“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属于有限权力,“贯彻公共利益”属于有效权力,显然这里的意思是说加强中央权力,故D项正确;分权是中央政府运作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正义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目的就是提倡联邦制度,故C项错误。 23.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排除A;材料反映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与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无关,排除B;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垄断,D不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的时间,排除。 24.B 【解析】材料强调德国宪法借鉴了美国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这点和美国相同,故B项正确。美国没有军国主义传统,故A项与设问不符,错误。美国没有国王,故C项与设问不符,排除。D项是德国宪法的特点,而美国则是实行三权分立,D项错误。 25.D 【解析】根据“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促进了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成为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故D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主政治的特点,A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没有超越时代的要求,B错误;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6.D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故AB错;材料只是“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无法体现“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从“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说明政府通过教育强化国民共和意识,故D正确。 27.A 【解析】从材料中的“涉及迁徙居住和公民权、海关与贸易、帝国赋税、度量衡与货币制度、铁路、邮政和电报等范围”来看,这一规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巩固德国的统一,①②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与“军国主义”无关;德国是联邦制而不是中央集权制度,③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③或④的B、C、D项。 28.A 【解析】晚清最初负责外交的是“由两广总督兼领改由两江总督兼领”,后来“ 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说明外交事务办理用地方收归中央,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对外交往依然是被动地位,故B项错误;表格说明涉外事务的官僚机构变化,不是膨胀,故C项错误;开始放弃闭关自守政策是鸦片战争,故D项错误。 29.C 【解析】题干说到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双方区别官员的等级用不同的词汇来进行外交文书往来,这体现了一种外交方面的平等观念,而不再是原来清政府所实行的所谓不平等的华夷区别,故C符合题意,所以选C;这些规定使得清政府的至尊国体地位没法再继续,故排除含有①的选项;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所以双方并没有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30.A 【解析】材料“自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以来,清王朝的王权危机日益扩大”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故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没有改变晚清的政治格局,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政治的近代化的内容,故C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思想意识方面的影响,不能说明太平天国加剧了国人的反清意识,故D错误。故选A。 31.C 【解析】1906年还处于清政府统治之下,教科书对于试图推翻清王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当然认为是“倡乱”;而1933年是在国民政府统治之下,且面对日本的侵略,需要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因此对太平天国运动能给予正面评价,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史料选取和史观运用方面的不同,排除A、B项;1906年和1933年中国均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排除D项。 32.C 【解析】由材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可知税则修改,提高关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才是其出行的主要目的,究其原因在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财政问题日益严重,C符合题意;ABD均与材料无关。 33.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近畿及山东等省”可以看出战争发生在北方。香港岛、广州在地理位置上不符合,排除A、B两项;C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朝鲜海域的丰岛海战,并非在中国境内,也不符合“五尺童子”参战的史实,C项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发生在京津地区,符合材料中“近畿及山东等省”,且“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也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义和团的抗争史实,所以D项正确。 34.C 【解析】七次考试共有1388人合格,其中留欧美学生占9.8%,留日学生占90.2%,说明留学生留学日本的占绝大多数,故选C;题干说的是中国留学生的留学目的地问题,与日本教育质量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A;由于考试内容为学科门类及经史之学,已经显示出选官制度考查内容与传统的四书五经已经不同了,而且1905年废除科举制之后,选官制度已经不是传统的方式了,故排除B;D与史实不符,同时与题意也不符,故排除D。 35.D 【解析】根据材料“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结合清末的背景,可以得知清末新政的改革仍保留较浓厚的专制色彩,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君主立宪并未建立,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只能请旨裁夺”可得知,民主政治在清末并未取得突破,故排除C项。 36.C 【解析】根据“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土地革命路线的制定有利于调动贫农、雇农、中农以及中小工商业者的革命积极性,以地主阶级为革命的对象,土地革命路线适应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故C正确;A表述太绝对,不符合“限制富农”错误;1931年春抗日战争还没有开始,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表述错误,中共没有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排除。 37.B 【解析】“更新的时代烙印”是指五四运动之前的运动或革命所不具备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辛亥革命时期已承担,五四运动已不是首次,故A项错误;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给北洋军阀以强大压力,使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故B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诞生,而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故C项错误;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故D项错误。 38.C 【解析】根据材料“避实击虚”“以面制点和发展地方经济”可知这体现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避开敌人势力强大的城市去农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以农村夺取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故C项正确。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革命统一战线是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形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建国之后的任务。ABD三项与题干无关,故ABD三项错误。 39.B 【解析】湘赣边区的农民把苏维埃叫“埃政府”,是“我的政府”的意思,这说明当时农民支持和拥护红色苏维埃政权,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边区的地理条件,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农民落后的认知水平,而是说明苏维埃政权得到农民支持,故C错误;苏联的经验是以城市为中心,这不符合中国国情,故D错误。故选B。 40.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描述可以看出国民党企图运用游击思想抗击日军,以此粉碎日军的以战养战企图,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是目的,是表现;C项错误,抗战时国共两党实行党外合作,没有谁领导谁之说;D项不是此举的意图,是表现。 41.(1)变化: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影响: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有利于选拔人才,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2)特点:驿站范围广,数量多;设立驿站因地制宜;驿站归中央直接管理;蒙汉驿站分区管理;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交通运输发展,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加重了站户的负担。 (3)趋势: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认识:合理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政治制度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并结合所学郡县制的相关史实可知秦朝政治体制上的变化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影响:依据所学从打破贵族垄断、选拔人才、加强对地方的治理等方面来回答。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东连高丽,东北达奴儿干,北至吉利吉思,西达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南接安南,乌斯藏亦设有驿站。全国约设有驿站1500处。”可知驿站范围广,数量多;依据“驿站有水陆两类,江淮地区一般为水站。”可知设立驿站因地制宜;依据“驿站一般归兵部和通政院分领,兵部负责南方汉地驿站,通政院负责蒙古驿传。”可知驿站归中央直接管理;蒙汉驿站分区管理;依据“站由站户负责役务,站户户籍隶所处路、州、县,他们需要保证供给驿卒交通工具,有时还需备粮食等”可知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作用:依据所学可知元朝驿站制度的改革的作用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交通运输发展,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依据材料“站户负担较为沉重”可知加重了站户的负担。 (3)趋势: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认识:结合材料及所学从合理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治制度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等方面来回答规律性认识。 42.(1)问题:贵族掌握政权;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选举腐败。 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内阁。 (2)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人民的斗争;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 成效:扩大中等阶级选举权;有利于其他阶级参与政权;推动代议制发展。 (3)启示:注重制度创新;改革应适时、适度;妥协的智慧;和平渐进的政治制度变革。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工业革命、人民的斗争以及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归纳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注重制度创新;改革应适时、适度;妥协的智慧;和平渐进的政治制度变革等角度思考回答。 43.论题1: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 论证: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取得较快发展;为了扩大海外市场,英国等国家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创办新式海军,选派留学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列强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相继发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 总之,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逐步展开。 论题2:西方侵略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论证: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虚骄观念,传统的以华复为中心的民族意识趋于崩溃;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及清政府在礼仪及机构方面的调整,加速传统的朝贡体制瓦解,客观上也促进华复中心观的解体;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民族意识觉醒;维新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把启迪民智与救亡图存联系起来;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农民阶级发起的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触及时代主题,是一场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引入西方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发展。 总之,西方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解析】根据材料可提炼出论题: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后,说明在西方文明冲击下,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近代化过渡到制度层面。最后进行总结,明确观点即可。也可提出其他论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