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三摸底考试语文
2016 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三摸底考试语文 本试题分第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 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共 45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它的产生,承沿了“诗六义”之一“赋”的表现手法,是诗经 基础上的发展。赋之名称由诗经而来,它与诗经有着密切关系。赋与楚辞也有承继关系,只 要细读楚辞作品即可发现:楚辞中出现了铺陈现象,有些篇章显然已具备较多赋的成分。但 是,楚辞毕竟又不同于赋。楚辞内容长于“言幽怨之情”,抒情成分浓;而赋“铺采摛文, 体物写志”,抒情成分淡,咏物说理多。宋玉的《风赋》、《钓赋》,内容为咏物,以不带抒情 成分的客观者口吻描述,符合“直书其事”、“体物写志”特征。严格说,楚辞也应是赋的近 源。 赋在战国后期形成,秦时只产生了一些杂赋。到汉朝,突发勃兴,涌现出大量的赋家及 其赋作品。汉帝国的强盛,使帝王贵族奢侈淫逸之风滋长,伴之而成的,便是歌功颂德文学 的畸形发展;汉代献赋制度的产生,促使文人竞相撰著赋作。但它们过于追求词藻、堆砌铺 陈、多奇字僻字,又因长于铺陈,自不免失之繁琐、累赘、堆砌。而文学成就较高的如班固 《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也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它们对研究汉代社会的政治、历史、 文化、风俗、地理、艺术等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赋发展到魏晋,出现新趋势:篇幅减小,题材扩大,抒情成分增多。这种趋势,虽汉时 已萌发,并出现了一些抒情小赋,但整个文坛尚未形成风气,且数量不多,故而主宰汉文坛 的仍是大赋;而到魏晋时,由于赋在风格特征上逐步趋向于诗歌化,因而在赋史上开始了一 个新的阶段。 建安以后文人作赋,大多旨在抒情,而不注重献赋媚上,这使赋成了抒情工具。这一时 期的赋,多半产生于宴席、聚会场合,文人常常即席命题作赋,因而客观上限制了篇幅。赋 的题材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登临、凭吊、悼亡、伤别、游仙、招隐等内容均出现在了作品中, 它们不限于咏物,抒情、叙事、咏物并现,且抒情味增浓,文字趋向清丽,逐步摆脱了汉大 赋大段铺陈、堆砌辞藻的陋弊,作品中反映现实、表现人生、追求理想、描画田园山水的内 容占了主要地位。如曹植《洛神赋》、王粲《登楼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等,它们感情 真挚,清雅动人,展现了魏晋小赋的清新风貌。这主要是由于赋的作家继承恢复了楚辞的抒 情传统,积极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吸取了建安诗歌的比兴手法,使赋这一文学形式充分发 挥了它的特长,减弱或避免了它本身的弊病,体现出了以文寓情、借文寄情的文学特性,从 而提高了文学鉴赏性与审美性。 南北朝时期,赋走上了骈丽阶段,追求形式技巧,讲究韵律音节。这一阶段,赋的内容 单薄,文学价值削弱。艺术形式的追求大大强于思想内容,文辞的骈偶化,成了一种时尚, 与文坛上崇尚骈丽的风气紧相呼应。 赋从开始产生、发展,到南北朝,走过了包括从大赋到小赋到骈赋的历程,对一种文学 形式来说,它已走向衰落。唐宋以后,形式上还存在的律赋,已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了。而文 赋,从文学价值看,不少作品在文学史上很有地位与影响,如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 声赋》、苏轼《赤壁赋》等,但仔细辨之,它们已基本上接近散文,丧失了作为赋文体的基 本特征,只是标以“赋”题而已,其价值与声誉似乎不能全记在赋的账上了。 (节选自徐志啸《赋文体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赋”这一文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在“诗六义”之一“赋”的表现手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且赋之名称就是从诗经中来的, 可以说诗经是赋的远源。 B.在汉帝王贵族奢侈淫逸之风滋长和歌功颂德文学的畸形发展的背景下,又正好产生了献赋 制度,文人竞相撰赋,因此汉涌现出大量的赋家及其赋作。 C.魏晋时期,出现了赋史上一个新趋势,那就是产生、发展并盛行了篇幅减小、题材扩大、 抒情成分增多且风格特征趋向于诗歌化的抒情小赋。 D.南北朝时期,赋发展到了内容单薄、追求形式技巧、讲究韵律音节的骈赋样式,它呈现出 形式的追求大大强于思想内容以及文辞的骈偶化的特点。 解析:C 项错在“产生、发展并盛行于当时”,原文是“这种趋势,汉时已萌发”。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内容上直书其事,抒情成分淡,咏物说理多。宋玉 的《风赋》《钓赋》是以不带抒情成分的客观者口吻来描述事物的。 B.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文学成就较高,也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对研究汉代社会 的政治、历史、文化、风俗、地理、艺术具有一定意义。 C.建安之后赋的题材有了拓展,抒情叙事咏物相互结合,有的感情真挚,如曹植《洛神赋》、 王粲《登楼赋》、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 展现了魏晋小赋的清新风貌。 D.唐宋以后的文赋,如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它们在文学 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要归功于其作为散文文体而不是作为赋文体了。 解析:D 项错在“要归功于其作为散文文体而不是作为赋文体了”,绝对化了,原文有“基 本上”“似乎不能全”相关内容。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中有些篇章出现的铺陈现象,已具备较多赋的成分,因而赋与楚辞应有承继关系,楚 辞也应是赋的近源。战国后期赋形成了,秦时只产生了一些杂赋。 B.建安以后的文人作赋,大多重在抒情,使赋成为文人的抒情工具,并且赋的篇幅大受限制 而成短篇,这些是与创作者的主观意识紧密关联的。 C.魏晋时期的赋吸收和继承了楚辞、乐府民歌和建安诗歌的优秀传统,减弱或避免了它本身 的弊病,体现了借文寄情的文学特性,提高了鉴赏性与审美性。 D.赋到了南北朝时期,已走过了从大赋到小赋到骈赋的历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来说,已走 向衰落。唐宋以后,形式上还存在的律赋,就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了。 解析:B 项曲解原意,错在“这些是与创作者的主观意识紧密关联”,原文“这一时期的赋, 多半产生于宴席、聚会场合,文人常常即席命题作赋,因而客观上限制了篇幅”。 答案:B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高允,字伯恭,勃海人也。司徒崔浩以《国史》之被收也,敕允为诏,自浩已下百二十 八人皆夷五族。允持疑不为,频诏催切。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允曰:“浩之所 坐,若更有余衅,非臣敢知。直以犯触,罪不至死。”世祖曰:“无此人忿朕,当有数千口死 矣。”浩竟族灭,余皆身死。 高宗践祚,司徒等皆受重赏,允既不蒙褒异,又终身不言。其忠而不伐,皆此类也。而 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左右 以待之。礼敬甚重,晨入暮出,或积日居中。 有上事陈得失者,高宗省而谓群臣曰:“朕有是非,允常正言面论,至朕所不乐闻者, 皆侃侃言说,无所避就。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其谏,岂不忠乎!汝等在侧,曾不闻一正言, 不自愧乎?”遂拜允中书令。有司..曰:“允虽蒙宠待,而家贫布衣,妻子不立。”高宗怒曰: “盍先言?今见用,方言其贫。”是日幸.允第,惟草屋数间,布被缊袍,厨中盐菜而已。 高宗重允,常不名之,恒呼为“令公”。“令公”之号,播于四远矣。高宗崩,显祖居谅 暗①,乙浑专擅朝命,谋危社稷。太后诛之,引允禁中,参决大政。允曰:“臣闻经纶大业, 必以教养为先。请制郡国庠序..。立博士取博关经典、世履忠清、堪为人师者,学生取郡中清 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显祖从之。郡国立学,自此始也。允秋月巡境,问民疾苦。 至邵县,见邵公庙废毁不立,乃曰:“邵公之德,阙而不礼,为善者何望。”乃表闻修葺之。 劝民学业,风化颇行。后允以老疾,频表乞骸骨...,诏不许。卒,年九十八,谥“文”。 (选自《魏书·高允传》,有删改) 注:“谅暗”,指帝王居丧时所住的房子。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 意/逆屏左右以待之 B.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 意逆/屏左右以待之 C.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 意/逆屏左右以待之 D.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 意逆/屏左右以待之 解析:文言断句首先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同时可以借助句中的一些标志词进行判断。 答案:C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本文中的“有司”与《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及《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的“有司”一样,均指专职官吏。 B.封建时代皇帝亲临某处,叫“幸”;受皇帝宠爱,也叫“幸”。本文“是日幸允第”的“幸” 与《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幸”都含有这两个意思。 C.“庠序”,指古代乡学,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后泛指学校,如 《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庠序”就是指学校。 D.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称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本文的“乞骸骨”和《张衡传》“上书乞骸骨”中的“乞骸骨”意思一样。 解析:B 中“幸”,在本文“是日幸允第”的“幸”只有第一个意思。 答案:B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高允为人正直,敢于直谏。司徒崔浩因《国史》案被判灭族,高允进谏,认为崔浩对朝廷 虽有触犯,但判罪过重,宜轻判。世祖最终听从了高允的建议。 B.高允尽职忠君,受帝礼敬。高允忠诚而不自我夸耀,很多情形都如此,并且得到皇帝高级 别礼遇和尊敬,有时早晨进宫晚上出来,有时几日居住在宫中。 C.高允一心为公,清贫廉洁。高允身为高官,可家里贫穷得如同百姓一样,妻儿都无以为生, 家中只有几间草屋、粗布被子和破旧棉袍,厨房中只有咸菜。 D.高允重视教育,劝民学业。高允认为治国大业必须以教育和培养为先导,建议在郡府设立 学校;他巡视邵县时鼓励百姓学习问业,使风俗教化盛行起来。 解析:A 项错在“世祖最终听从了高允的建议”。世祖只是听从了高允的部分建议,赦免了 胁从者的连坐之罪,从原文“无此人忿朕,当有数千口死矣”“ 浩竟族灭,余皆身死”可以 看出。 答案:A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朕有是非,允常正言面论,至朕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言说,无所避就。(5 分) (2)乃曰:“邵公之德,阙而不礼,为善者何望。”乃表闻修葺之。(5 分) 解析:“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一般分值也最大。这一考查形式, 兼考实词、虚词、句式、修辞、词类活用、文史常识等,带有较强的综合性。文言文翻译一 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原文如采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可采用意译,其他最好采 用直译的方法,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用词(转换成双音节词)、语气与句式。 答案:(1)我有过失,高允经常以正直之言当面辩论,说到我不乐意听的,都理直气壮地说, 不加回避。(2)于是说:“邵公的贤德,使之受损毁又(不修复)对它不尊敬,行善的人还 敬仰什么呢。”于是上表使皇帝知晓并(请求)修复邵公庙。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菩萨蛮① 韦庄 红楼②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③。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④,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注:①这首词创作于韦庄浪迹江南、思乡怀人之时。②红楼:代指富豪家的楼阁。③流 苏帐:装饰着彩须花缕的帐子。④金翠羽:本指美人的金钗,这里代指歌女。 8.请从虚与实的角度对词的下片进行赏析。(6 分) 解析:《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是五代十国时期韦庄所写的一首词,是一首流连缱绻, 情感凄恻的离别词。词中所写的场景当是漂泊他乡的游子对从前离别场景的回忆。上片回忆 别时情景,红楼香灯,流苏半卷的富丽环境,与残月出门,美人倾泪的愁苦离情形成强烈对 比,愈发增添了离人的惆怅。下片写异乡怀人,悦耳动听的琵琶声,宛若爱人的耳边叮咛, 正劝我早日归家团聚。词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毫无滞碍,格调清丽疏淡,蕴藉风流,手 法上则纯用白描,具有浓郁的民间词气息。 答案:①“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两句,实写作者在他乡听歌女弹琵琶,弦上弹出黄莺 般的音乐声。②“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这两句虚写,写词人由“黄莺语”联想到临别 时爱人叮咛自己早日归家,又想到花容月貌的爱人此时正依窗远望,盼我归去。③虚实结合, 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怀人的惆怅之情。 9.清代张皋文认为此词是词人“留蜀后寄意之作”,看似思乡怀人,实际上借用了《离骚》 中的“众芳之所在”和“美人譬于君”的比喻手法,流露出“惓惓君国之思”。请结合词的 上片进行简要分析。(5 分) 解析:题目要求我们就诗歌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必须回到诗句中,开头两句极力铺张“红 楼”之富之美,暗喻故国之美之富。接下两句,写美人依依不舍地与自己告别,以美人喻君 王,表达君臣之眷恋。 答案:①开头两句,描写红楼结彩下垂的罗帐和香料加工的红烛,极力铺张“红楼”之富之 美,暗喻故国之美之富。②“残月”两句,写美人带着欲留不可、欲别不忍的无可奈何之情, 依依不舍地与自己告别,以美人喻君王,表达君臣之眷恋。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论语十则》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概括了 学习的三个层次。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名篇名句背诵。必须理解语境中给出的提示语,才能准确作答。注意“峨 眉”字形的书写。 答案: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乙 选考题(2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背灵魂回家 曾晓文 ①回家的路,总是漫长。 ②从多伦多出发,经过十三个多小时的航程,再搭乘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终于抵达中 原的一座小城。我已疲惫不堪,更不堪的是对别样重逢的期待。我走进家门,迎面撞见照片 上风华正茂的父亲:浓黑的发是青春见证,鼻梁挺直正如他的个性,而他的眼神穿越岁月的 雾霾风尘,明亮坦诚。照片下是他留给我的全部遗产:大约三千册书。它们立在质地不同的 书架上,却拥有同样静默等候的姿态。 ③上一次回家是在一年多以前,父亲在尝试了多种疗法后,仍勇士般地与肺癌对峙。谁 料不到两个月,他竟在死神面前折戟沉沙。父亲的照片是黑白的,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 时他正在读大学中文系,文采出众,担任学生刊物的副主编。他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甚至 荣获省级文学奖。他毕业后自愿到东北边疆小城教中学语文。他在业余时间把《艾子杂说》 等多篇文言文译成现代文,并寄给了史学家吴晗先生,得到了赞赏和推荐。文革伊始,吴晗 先生惨遭迫害,父亲因与他的书信往来被定成“黑帮分子”。他的新鲜出炉的小说集被送回 印刷厂打成纸浆,同时被打碎的,还有他的文学梦。我出生那天,他正被关在“牛棚”里“反 省罪行”。他请看守带一张纸条给我的母亲,上面写着给我取的名字。晓文,通晓文学,他 是以我的名字寄托文学梦想啊。 ④我慢慢地抚触一排排的书籍,书脊上似乎还有父亲的温热。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被 发配到东北偏远的小山村劳改,7年后才回城,仍被剥夺教书的权利,只能在学校的工厂里 打杂。1976 年夏天,他因涉嫌“右倾翻案风”蒙冤入狱。在他坐牢的那段日子里,我被邻 居唾弃,被同学欺侮,一个人躲在小屋里读他的藏书,以文学的烛光抵抗了生命中的黑暗。 ⑤我决定从父亲的藏书中精选出几箱,海运到加拿大。 ⑥翻开每一本书,都有数不清的仓颉创造的精灵跳跃出来,使世界霎时变得不同寻常。 在 2005 年回国时,我带走了《二十四史》的前 20 本,这一次把后面的 46 本装进了纸箱, 从此至少拥有了历史的完整。我找到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他知道这是我 最喜欢的名著之一,居然一口气买下了三个译本。我看到了自己写的几本书。父亲在我出版 第一部小说之后,兴奋地买下一百本,送给他的老学友们,似乎向他们宣告,我承继了他对 文学的拜谒和对文字的热爱,他的文学梦如凤凰涅磐,死而复生。我慢慢地取下两部装帧朴 素的高考文言文辅导书,那是父亲编著的。几年前,当他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不顾亲人 的反对,抓紧分分秒秒写书。他执教将近半个世纪,决意把中学语文教学经验留给后人。他 不会用电脑打字,只能用手写。在初稿写就后,反复校对了五遍。我难以想象他在接受化疗、 理疗期间是怎样坚持工作的。这两本书总共不过 600 多页,但蓄满意志的力量,在我手上重 若千钧,使我从此在写作中再不敢轻言放弃。 ⑦我的目光被普希金诗歌集吸引了。翻开封面,就如开启岁月的银屏,再次置身于熟悉 的场景。多年前父亲站在四壁皆空的小屋中,慷慨激昂地背诵《纪念碑》: ⑧“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 魂在遗留下的诗歌当中/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我将永远光荣不 朽……” ⑨父亲没有成为诗人、作家,但他得到了众多亲友和学生的爱戴,而我朝朝暮暮用回忆 的笔,在无形中写下他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篇章,如今他的传记在我的世界里铺天盖地。在我 们的心中,耸立着一座专属于他的“纪念碑”。 ⑩几个月后,父亲的书被运到了我在多伦多的家里,我无法立即整理。我面对一片纯个 人的精神空白,只好在书桌旁坐下来写作。 ⑪我请人定制了栎木的书架,还装了灯,终于把父亲的书一一整齐地摆了上去,郑重得 如主持一场宗教仪式。我与父亲阴阳两隔,但我在很多本书上发现了他的注解、指纹。在传 说中,巫师背逝者的灵魂回家,与生者交流。这些书是成群结队的“巫师”,牵引我与父亲 展开不倦的灵魂对话,于是在喧嚣的尘世,我拥有了一小片安宁的净土。 ⑫我身居非中文环境的异国,在业余时间用一支不懈的笔,划一方精神清潭,灵根自植, 使深情的兰花在水中四季绽放。也许我和千百位海外写作者一起,背载中华文化遗产,永远 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以文字“唤醒人们的善良的感情”。 (选自 2015 年 2 月《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注:曾晓文,加拿大华裔女作家。 1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文章以书籍为线索,不但串联了我和父亲热爱文学的故事,而且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怀 念之情。 B.文章记叙了作者搬运书籍回自己多伦多家中的过程,其间穿插了父亲的一些往事,目的在 于交待运书的原因。 C.文章第⑩段说“几个月后,父亲的书被运到了我在多伦多的家里,我无法立即整理”,是 因为我仍然无法摆脱父亲去世后的悲痛,无心进行整理。 D.文章结尾作者说正“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意在鼓励各国华文作家承担起传播光明 和温暖的文学责任,一起努力,潜心写作,创作出经典的时代作品。 E.本文笔调奔放,以他乡人的身份,将回望原乡的姿态,凝成执着而坚定的信念,感情真挚 浓烈。 解析:A.以书籍和感情为线索,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薪火将会 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C.“无心进行整理”错,是想以写作来告慰父亲。E. 应为“笔调清淡”,“感情真挚,平静忧伤”。 答案:BD 1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说“回家的路,总是漫长”?(6 分) 解析:对文中段落或重要语句的作用的分析,必须回到文本中,从内容上,主题上,结构上 来进行分析。内容上:一是作者从多伦多出发,经过十三个多小时的航程,再搭乘两个小时 的长途汽车,才回到在中国的家,说明路途很遥远。这是文中表层意。二是父亲没能实现文 学梦想,最终“我”继承了父亲的遗愿,这条路走过了两代人,说明坚守文学道路非常艰难。 这是深层意。结构上:这句话在文中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答案:①作者从多伦多出发,经过十三个多小时的航程,再搭乘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才回 到在中国的家,路途很遥远。②父亲没能实现文学梦想,最终“我”继承了父亲的遗愿,这 条路走过了两代人,说明坚守文学道路非常艰难。③这句话在文中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13.文章第⑦⑧段回忆父亲多年前站在小屋中背诵《纪念碑》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6 分) 解析:题目要求我们就本文第⑦⑧段回忆的场景,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这类题目解答时从: 人物形象塑造、性格的刻画,主题的揭示,结构上进行答案的组织,才会答题完整。形象塑 造上:写出了父亲对自由的渴望和倔强不屈的品格。表现了父亲坚持理想的精神。主题上表 达了中华文化的薪火将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深化了主题。在结构上,为引 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答案:①写出了父亲在文革困境中对自由的渴望和倔强不屈的品格。表现了父亲执着追求文 学梦想,并敢于为坚持理想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②表达了中华文化的薪火将会一代又一代 地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深化了主题。③在结构上,为引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14.散文标题“背灵魂回家”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分析。(8 分) 解析:答题的模式:(1)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作者意图。(2)标题的作用:观 点+实例分析+作用。本题标题中的表层意:以“灵魂”喻书,指作者继承了父亲的大约 3000 册书。深层意:“灵魂” 又指文学梦想,意指自己承继了父亲的文学梦想,坚守了文学之路。 “灵魂”还比喻中华文化的遗产,抒发了海外华人与祖国血脉相连、与汉语文脉相同的情怀。 主题揭示:表达了中华文化的薪火将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突出了主题。 答案:①标题以“灵魂”喻书,指作者继承了父亲的大约 3000 册书。②“灵魂”又指文学 梦想,意指自己承继了父亲的文学梦想,坚守了文学之路。③“灵魂”还比喻中华文化的遗 产,抒发了海外华人与祖国血脉相连、与汉语文脉相同的情怀。④表达了中华文化的薪火将 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突出了主题。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04 年至今的十年间,在 127 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开花的 475 所孔子学院,成为世界与 中国增进认知与理解的一个跨文化交流平台。 但随着一些国家孔子学院合作协议到期,出现了部分合作大学取消续约的情况。此次斯 德哥尔摩大学终止合作的决定,引发诸多联想;加之此前美国一些大学与孔子学院不再续约 的先例,更是让舆论浮想联翩,甚至过度解读。 如能深入了解孔子学院的内在机理,相信这种误解会少得多。 据《孔子学院章程》,由外方大学或相关教育机构首先向孔子学院总部提出申请,经总 部批准后,采取中外合作方式合作办学。学院设在外方大学内,中方院长仅负责对汉语老师、 志愿者以及与国内的联系等事务性工作,并配合好外方工作。 不论在具体的学院运作中,还是在学院对外方大学的影响力方面,孔子学院都不具备影 响甚至限制对方大学学术自由的能力。而且,孔子学院作为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 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奉行孔子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是传承中华文化包容合作精神的 重要载体,注重平等协作,鼓励创新,而非钳制学术自由。 孔子学院的领导机构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某些国家强 调孔子学院有政府官方背景,担心其在所在国大学内部传播中国政府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由于总部提供相应资金、师资及管理方面的支持,所以便会被某些舆论误解, 而国外 相关机构推波助澜,将此误读放大化,认为中国人非常清楚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而不仅是想 改变外界对中国的看法,从而对孔子学院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不过,孔子学院总部对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的发展也必然要进行深刻反思,须激发 并持续保持国外公众、大学、社会团体乃至政府对孔子学院的兴趣。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 元化的因子,教学中要有“大文化观”。实事求是的讲,当代中国能让世界为之一亮的文化 符号还很少,影视剧、文学作品等经典艺术与很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是当前孔子 学院在文化课程设置方面缺少时代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此外,孔子学院的运营方式、形象定 位、全球分布以及合作模式等都是需要认真总结的。 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相信以它博大的胸襟拥抱世界的同时,也会赢得世界 对它的认可与尊重。到那时,也许世界对它依然少不了质疑,但是“果断点赞”一定会更多。 (节选自《中新网》转新加坡《联合早报》,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学院是个文化超市,必须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用更好的教材适应海外汉语学习者 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外提斯学院等国外推广机构相比,孔子学 院至今没有推出一本可与《少年维特之烦恼》《堂吉诃德》等相当的代表教材。《论语》至今 还未找到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翻译并获得外国人认可的译本。 据悉,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孔子学院一直没有统一的教材 和教学大纲,教授的 课程几乎全凭教师自己安排,其课程无法得到校方学术委员会的认可,更没有学分,这意味 着选这门课程要完全依靠学生的兴趣,这是孔子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此外就是教师 的问题,国家汉办本身并没有自己的师资队伍,派向海外孔子学院的教师大多是从国内各大 学抽调的,师资力量的缺口非常大,而从国内抽调的教师质量也很不整齐,许多教师并不具 备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语言老师只能教语言,对于中国文化却了解不多。 (节选自《东方早报》) 材料三: 《社会观察》:中西文化、思维方式不同,在具体的教学和交流过程中,有无理解上的 困难?国外能否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文化? 许琳:文化的差异的确是存在的。比如我们的教材里有一些成语教学,外国学生就很难 理解“愚公移山”,他们就问,为什么一定要挖那个山呢?还有说到古时候的孝道,说是守 孝三年,他们又会问为什么要守着呀,人老了死去是自然规律呀等。确实文化是有差异的。 斯坦福大学曾说他们设立孔子学院是“为了培育未来了解中国的美国领导人”,他们觉 得中国有重要意义,要从战略的高度看全局,要懂得中国的语言,了解中国的文化。而我们 并没有想强加给谁什么。我们认为,我们出去教授中文也好,传播中国文化也好,不是要改 变对方,一定要对方按照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文化去考虑;而是双方交流,相互了解对方, 在实践中调整。如果通过孔子学院,海外对中国有了比较真实的了解;我们也通过交流更多 地了解外面的世界,达到双赢,那是最好的。 (节选自《社会观察》对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干事许琳的《访谈录》) 材料四: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成为孔子学院的“金字招牌”。在合作模式上,以“和” 取胜;在传播过程中,以“和”感人。从单纯的汉语教学平台到综合的文化交流平台,从单 向的文化传播到双向、多向的跨文化交流,孔子学院跨越文化边界,寻找交叉点、共鸣点、 融合点。 “非排他、非竞争、非暴力”,日本北陆大学孔子学院理事长北元喜朗评价孔子学院为 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互惠双赢的语言文化推广模式,也是首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有限的资金推 广本国语言文化的先驱性实践。 “只要沟通和交流,不同文明之间都会有启发。”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 长兰珊德说,孔子学院是意大利人了解中国的一个中心,为双方提供客观平等的交流平台。 孔子学院这颗和平友善的种子,在世界扎根、开花、结果,悄然影响着世界文化生态。 (节选自《人民日报》)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孔子学院既是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也是奉行孔子兼 容并包的教育理念,传承中华文化包容合作精神的交流平台。 B.中国很少有能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包含影视剧和文学作品等经典艺术在内的文化符号,这是 当前孔子学院在文化课程设置方面缺少时代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C.《论语》应该成为孔子学院标志性的教材,就像《少年维特之烦恼》《堂吉诃德》分别成 为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外提斯学院的代表性教材一样。 D.斯坦福大学认为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有重要意义的中国,要懂得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 化,培育未来了解中国的美国领导人,就必须设立孔子学院。 E.孔子学院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互惠双赢的语言文化推广模式,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中心, 为双方提供客观平等的交流平台,极大影响了世界文化生态。 解析: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B 项原文有 “当 代中国”,D 项条件与结果牵强“就必须”绝对了,E 项“极大影响了”稍过了。 答案:AC 16.材料一谈到“外方大学或相关教育机构”对孔子学院“取消续约终止合作”是因为对孔 子学院有误解,请概括外方的这种误解。(6 分) 解析:回到文本,材料一中找到外方误解的信息区间,然后进行筛选作答。一是他们认为孔 子学院的教学行为会影响学术自由。二是担心孔子学院会传播中国政府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三是误认为中国政府借孔子学院想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概括以后答案方全面。 答案:①认为孔子学院的教学行为会干扰甚至影响大学的学术自由。②担心孔子学院有中国 政府官方背景,会在所在国大学内部传播中国政府价值观和意识形态。③误认为中国政府借 孔子学院想达到诸多目的。 17.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叙述孔子学院在目前遇到的困难有什么不同?(6 分) 解析:题目要求我们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孔子学院在目前遇到的困难有什么不同。 必须找到每则材料的信息区间,然后进行筛选并概括。 答案:材料一:一些国家的孔子学院出现合作协议到期取消续约的情况而引发舆论浮想联翩, 甚至过度解读从而对孔子学院造成的负面影响。材料二: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课程 无法得到校方学术委员会的认可,更没有学分;师资缺口大,文化素养不够。材料三:由于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国外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文化,增加了教学上的难度。 18.结合四则材料的相关内容,分析孔子学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怎样才能走好自己的路。(8 分) 解析:第①点在“材料一”中有说明;第②点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第③点从“材 料一”和“材料三”“材料四”归纳;第④点从“材料四”得出。 答案:①把握好大局:认真总结并改进孔子学院的运营方式、形象定位、全球分布以及合作 模式等。②练好自身功: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元化因子,教学中要有“大文化观”,以激发 对孔子学院的兴趣;整合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统一《论语》教材和教学大纲,突破课 程及其学分无法得到校方学术委员会认可的瓶颈。③加强双方交流:第一,保持国外公众、 大学、社会团体乃至政府对孔子学院的兴趣;第二,相互了解对方,在实践中调整,传承中 华文化。从单纯的汉语教学平台到综合的文化交流平台,从单向的文化传播到双向、多向的 跨文化交流。④保持民族特色:以孔子为典范,以孔子思想为精髓,以孔子学院为种子影响 世界文化生态。 第Ⅱ卷 表达题(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有业界专家透露,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也就是说,像“铜钱楼”这类众. 口一词...的“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 B.一日一诗其实是一种比喻,至少比我们每天无所用心....地把时间放走要好。每天能够和诗共 存片刻,对每个人的思想和人生的升华是很有好处的。 C.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异。既不能投鼠忌器....,甘心做了井底之蛙;也 不能盲目跟风,唯留学是出路。 D.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 藏者动辄就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解析:“投鼠忌器”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常用于打击坏人方面;这里可改为“畏 首畏尾”。A“众口一词”是指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B“无所用心”是说没有地方用他的 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D“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高贵的人或物。 答案:C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2015 年 10 月 15 日,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期间,国际出版商协会吸收中国等国家成为会员, 这标志着中国出版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广泛获得国际出版界的认同。 B.90 后杨磊成为将中国日化带上世界媒体的第一人。他设计了小巨蛋牙膏,以创意圆蛋外 型、泵头式按压的指尖革命和倡导的极简生活哲学,被誉为牙膏界的潮牌和第一创新品牌。 C.目前对于国内雾霾情况的调查显示,燃煤、重工业排放、机动车排放和扬尘是造成雾霾的 四项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突发性的雾霾成因,如秋收后大量焚烧秸秆等。 D.在第 25 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工作中,审核委员会共发现 323 件作品存在 663 处各种错误, 主要问题是文字差错、引语不当、数字误用、硬凑句式等情况造成的。 解析:A 项语序不当,应是“获得国际出版界的广泛认同”。B 项中途易辙,“被誉为牙膏界 的潮牌和第一创新品牌”的应该是小巨蛋牙膏。D 项句式杂糅,应改为“主要问题是文字差 错、引语不当、数字误用、硬凑句式等情况”或“是文字差错、引语不当、数字误用、硬凑 句式等情况造成的”。 答案:C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对古蜀国起源的描绘,引得历朝历代专家、学者不 懈地探究考证。________ ①这个谜团一直环绕着这片天空。 ②凝视三星堆那尊青铜铸像,蚕丛那大大的耳朵,抿着的嘴巴,鼓鼓的突出的眼睛,自信的 神情闪烁出几千年前的光焰。 ③据《明一统志 》记载,瞿上城在双流县东 18 里,蚕丛氏所都。 ④刘琳教授在他撰写的《华阳国志》注释中认为:瞿上城在今新津县与双流县交界的牧马山 蚕丛祠九倒拐一带。 ⑤《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后有王曰杜宇, 教人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自郫邑,或治瞿 上。” ⑥是谁开启的天府之国?哪里是古蜀农耕文化之源? A.②①⑥⑤③④ B.⑥①②⑤③④ C.⑤③④⑥②① D.③④⑥①②⑤ 解析:⑥紧扣前句“古蜀国起源”,①的“这个谜团”即指⑥中的两个问题,故⑥在前,① 紧随其后。②为过渡句,③承接⑤的“瞿上”,④为今人的观点,故后一层的顺序为⑤③④。 故应选 B。 答案:B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散文的“内向性”或“精神性”相当重要,散文的“精髓”主要在于“内”或“虚”上。 欣赏散文既要看到它是一种实、虚结合的艺术:虚,不离实(外物)的铺垫,实,① ; 有实无虚,缺乏精神的含金量,犹如趴在地下的写作,而有虚无实,缺少心灵寄植的根基, 又恰似② 。更要看到内(从情感到心灵都是内宇宙)或虚(从情感到生活都是 超越现实生活的)才真正是触发作者写作的“激活点”,又是③ ,是散文作品 的魅力所在。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材料给出的是一个段落,有具体的语境,回答时要 充分注意到这一点。第一处横线上根据前面内容可推写出:虚怎么样。第二处横线前的“恰 似”提示作用,打比方,第三处横线前面的“又是”是分说。 答案:①有待虚(精神)的上升,②悬在半空中的写作,③体现思想、精神的“闪光点”。 23.阅读下列表格中有关 2016 年湖南卫视、辽宁卫视和央视春晚的调查情况,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1)请简要概述 2016 年地方春晚和央视春晚的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如何办好一台春晚提出三点建议。 解析:请根据调查情况请简要概述 2016 年地方春晚和央视春晚的特点。并就如何办好一台 春晚提出三点建议。必须注意表中:受访对象、最关注的法律。各自对应的内容,依次看出 变化。从而得出结论。通过地方春晚跟央视春晚的差别写出各自的特点。 答案:(1)地方春晚:敢于创新思维,民族特色鲜明。央视春晚:将传统节日春节和中国社 会年度主题融合为一体,既具有节日欢庆特点,又体现时代精神。 (2)第一,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第二,敢于创新,体现大众需求。第三,时代性和艺 术性相统一。 六、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田野里有一口井,常常有小动物掉进去被淹死。一次小狐狸不慎掉了进去,被小猴发现 了,就设法用藤条将它救了上来。小猴因此成了被人们称颂的英雄。 有一个石匠知道了,就为那口井做了一个石盖,从那以后,再也没发生过动物落井事件。 可是,却没有谁因此说石匠一声好,倒是有用水的人因为嫌麻烦,常常抱怨他多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 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根据命题人所提供的文字或图画材料 的“内容及含义”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就是正确理解材料的含义, 本材料第一段是写小猴因救了不慎掉进井里的小狐狸而成了被人们称颂的英雄;第二段是写 一个石匠做了一个井盖而避免了落井事件却无人说好,反而被用水的人因嫌麻烦而抱怨他多 事。显然,材料内容的重心不在第一段,而是落在第二段。同时,两段内容相互映衬,构成 对比。 答案: 例文: 解决问题,请从根本出发 竖放的梯子旁加一个提示的标语,能够解决安全问题吗?显然不能,客户的建议很好, 梯子横放,危险将彻底不在。 简短的材料给予我们智慧:解决问题,我们要抓住关键,从根本做起。 你或许常常忧虑学童的校车安全问题,你或许始终责怪冷漠的路人没有救助血泊中的小 悦悦,你或许总是忧虑许多家国天下事,尽管已千百次苦思,萦绕你心头的问题依旧挥之难 去。 可是,性急的你啊,请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什么让这些问题总是存在?只要找到问题关 键,只要你能够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这些困扰在你心头的“大山”,终将被永远移去,你 的笑脸将如春日更加灿烂。只要能从根本上去鲜决问题,年幼的学童将多一份安全。 君不见校车安全事件频频出现,许多幼童命丧黄泉。可是,每次事件发生之后,要么追 究几个责任人,要么提出几点要求,校车安全问题依然出现,这是为什么?就因为我们没有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法规,就因为我们没有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就因为我们没有从根 本上采取措施,校车安全总被社会关注,幼童的安全却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曾经忧虑的你看到国家出台了校车强制标准,幸福的童音飘荡在每个家庭,你脸上的笑 容十分灿烂。是的,只要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我们的社会将充满温暖。 南京彭宇好心救助老人受诬偿钱,引起社会反思热议;广东佛山“小悦悦”惨遭车祸而 十八个路人漠然以对。再度成为社会热点。他人受灾受难,深陷困难泥潭,我们不肯出手相 助,只是选择袖手旁观。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人性如此冷漠?是因为人们热心追逐物质利益时, 心儿早已远离了社会良知,丢弃了中华美德!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馨,更加温暖? 就必须弘扬社会美德,让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曾经忧虑的你看到,温暖的三月里雷锋再度被人们传扬学习,助人为乐的风尚在《感动 中国》中弘扬,你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 是的,只要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南海风波才能恢复平静。 当菲律宾的炮舰驶入黄岩岛想要围堵我国渔民时,黄岩岛上再次掀起南海的风波,那里 曾经是万里海疆碧波荡漾,可是,当菲律宾、越南频频挑起争端,不少网民叫嚷着刀兵相见, 究竟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懈决南海问题,让南海的风波恢复平静呢?“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 之兵”,《孙子兵法》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南海问题必须立足于从根本上解决,才能够有 益于我国的发展,而这个根本就是中国的强大。 曾经忧虑的你想到,国家的强大才是南海和平的保障,心里多了几分坚定,你脸上的笑 容十分灿烂! 正如梯子的摆放,倘若横放,安全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只要 抓住关键,立足于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萦绕你心头的问题必能挥之而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