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名校交流2021届高三9月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名校交流2021届高三9月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高三年级9月联考卷思想政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去年开始的猪肉价格持续高位引起了我国仔猪价格的飙升。2020年7月3日,我国仔猪平均价格每千克41.08元,较上月同期高8.34%。用P表示仔猪的价格。Q表示仔猪的数量,下列图像能够反映仔猪价格变动原因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A:猪肉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会引起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进而引起对仔猪需求的增加,仔猪需求的增加会引起仔猪价格的上涨,用图像表示就是需求增加,价格上涨,A符合题意。‎ B:显示的是供给减少引起的价格上涨,B不符合题意。‎ C:显示的是供给增加引起的价格下降,C不符合题意。‎ D:显示的是需求减少引起的价格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 2020年8月,1年、2年、3年期存款的年利率分别为1.75%、2.25%。2.75%,老王有一笔3万元的资金计划存入银行。有以下三种存款方式,不考虑其他因素,收益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 )‎ ‎①存1年期到期自动转存 ②先存2年到期后转存1年期 ③一次性存3年期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 16 -‎ ‎【详解】利息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①:存1年期到期自动转存,利息为3万元╳1.75%╳1=525元,①最低。‎ ‎②:先存2年到期后转存1年期,利息为3万元╳2.25%╳2+3万元╳1.75%╳1=1875元,②居中。‎ ‎③一次性存3年期,利息为3万元╳2.75%╳3=2475元,③最高。‎ 故本题选A。‎ ‎3. 2020年7月14日,英国政府正式宣布,自2020年12月31日以后,英国将禁止购买任何全新的华为5G设备,并在2027年之前从英国5G网络中彻底清除所有华为设备。该决定对英国居民或5G技术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①英国居民在国内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②减少对中国5G技术的依赖,增加中国对英国的贸易顺差 ‎③一定程度上降低英国通信公司的经营成本 ‎④拖慢英国人工智能、智慧型城市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华为的5G技术是世界领先的通信技术,英国禁止购买华为的设备,英国居民在国内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也会一定程度上拖慢英国的人工智能、智慧型城市发展,①④正确。‎ ‎②:不使用中国华为的产品和服务,会减少中国对英国的贸易顺差,②错误。‎ ‎③:清除华为设备需要一定的费用,会提高英国通信公司的经营成本,③排除。‎ 故本题选B。‎ ‎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出台了减免增值税政策。《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执行期限的公告》(2020年第24号)规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减免政策,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增值税的征收额与经营者的利润呈正相关 ‎②增值税属于流转税,以增值额为征收对象 ‎③减免政策违背税收稳定性要求,只是临时政策 ‎④使相关企业成本下降,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6 -‎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以增值额为征收对象,减免增值税能使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下降,刺激生产规模的扩大,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②④当选。‎ ‎①:增值税的数额与企业利润没有直接关系,只要流转中有增值额,即便是企业亏损也必须依法缴纳增值税,①排除。‎ ‎③:税收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调整税率、征收对象都不会违背税收的稳定性,③错误。‎ 故本题选C。‎ ‎5. 2020年7月14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出口1.5万亿元,增长4.3%,进口1.2万亿元,增长6..2%。根据这次发布的数据可以推导出( )‎ ‎①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 ‎②我国实施抑制出口扩大进口政策初见成效 ‎③保持当前趋势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平衡 ‎④疫情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正在得到缓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数据显示我国进口总额增长的速度高于出口总额增长的速度,这有助于缓解我国贸易顺差过大的局面,进出口总额都在增长,说明疫情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正在得到缓解,③④当选。‎ ‎①:海关总署的数据仅涉及贸易的数量,没有涉及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问题,①排除。‎ ‎②:我国并没有实施抑制出口的政策,②错误。‎ 故本题选D。‎ ‎6. 2020年1月18日,姚女士回湖北老家休年假。回家不久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后接受隔离治疗。2月5日治愈出院。公司得知姚女士的情况后发出告知,因她被确诊过新冠肺炎,不得返岗,并解除其与公司的劳动合同。该公司的做法( )‎ ‎①违反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侵犯了公民的劳动权 ‎③损害了个人利益但维护了集体利益 - 16 -‎ ‎④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从材料可知,姚女士因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而被辞退,一方面属于企业对患者的就业歧视,违反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另一方面使姚女士原来享有的劳动权被剥夺,①②正确。‎ ‎③:该企业的做法损害了个人利益,但违法行为同样会损害集体利益,③错误。‎ ‎④: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是统一的,是指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能割裂二者关系,而材料是企业侵犯了公民的权利,没有涉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不选。‎ 故本题选A。‎ ‎7. 2020年7月17日,针对有媒体报道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工信部回应称,将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认真核查,依法依规严厉查处涉事企业,同时将采取常态化监管措施,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综合治理。这体现了我国政府。( )‎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依法规范自身的执法行为 ‎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④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从图中内容可知,工信部查处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表现,①④正确。‎ - 16 -‎ ‎②:材料强调的是工信部依法行政,而不是强调规范自身,②不选。‎ ‎③:材料体现了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属于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③不选。‎ 故本题选B。‎ ‎8. 2019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督导各设区的市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开展专项自查和清理,及时修改法规39件、废止14件,消除了生态环保的“绊马索”,维护了国家法制统一。这说明。( )‎ ‎①山东省人大认真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②山东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③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拥有立法权 ‎④省人大的职权由省人大常委会行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人大,①错误。‎ ‎②: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改废释”,体现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②正确。‎ ‎③:材料中,及时修改法规39件、废止14件,消除了生态环保的“绊马索”,维护了国家法制统一。这说明拥有地方立法权,③正确。‎ ‎④:在山东省人大闭会期间,其部分职权由省人大常委会行使,④排除。‎ 故本题选C。‎ ‎9. 2020年5月,旅居荷兰的大熊猫“武雯”喜诞幼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和王后马克西玛就此互致贺信。据材料判断,荷兰的政权组织形式应该是( )‎ A. 民主共和制 B. 君主立宪制 C. 半总统制 D. 议会内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B:从材料可知,荷兰这一国家的国家元首是国王,即该国存在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B正确。‎ A:民主共和制国家革命比较彻底,不存在君主,A排除。‎ C:半总统制属于国家既有议会制特征,又有总统制特征,材料没有体现出议会制,C排除。‎ - 16 -‎ D:议会内阁制即议会制,与材料无关,D排除。‎ 故本题选B。‎ ‎10. 孔子重视孝道,《论语》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当自己的父亲有了违法犯罪行为时,当儿子的应该怎么办,孔子主张“子为父隐”,意思就是要儿子帮父亲隐瞒。按照当今时代的法律,帮助自己的父亲隐瞒违法犯罪行为是法律所不容许的行为。这启示我们( )‎ ‎①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与时俱进②必须坚决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③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先继承后发展④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非常必要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当今时代,隐瞒父亲违法犯罪行为与现行法律冲突,说明孝文化要与时俱进,要勇于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①②正确。‎ ‎③: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存在先后,③错误。‎ ‎④: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反对守旧主义而不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1.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我国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 )‎ ‎①主要是基于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②能够引导人们继承革命传统,激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 ‎③能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能够激励中国人民进--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目的就是引导人民继承革命传统,激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中国人民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④符合题意。‎ ‎①: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但这不是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的原因,①排除。‎ - 16 -‎ ‎③: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有直接关系,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2. 19世纪,一大批说明自然界联系和发展的学科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这表明( )‎ A. 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最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B. 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其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 哲学取代了各门具体科学,才成为“科学之科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错误。‎ B:材料强调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而不是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B不选。‎ C: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C正确。‎ D:离开具体科学,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是错误的,D不选。‎ 故本题选C。‎ ‎13. 某媒体报道,有科学家预测公元2100年人类的长相:“为了抓取和使用电子产品。脖子粗、驼背、手变成爪状是这个“未来人’的特征;为了过滤各种智能产品所发出的光线,眼睛上可能将会长出第二个眼睑。”众多网友对此报道跟帖评论,以下评论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是( )‎ ‎①“人类将进化到智能人时代”②“科学家的预测纯属主观臆断”‎ ‎③“希望可以借此警醒人类”④“人类意识将不再具有能动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16 -‎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看到了智能产品对人类的影响,是唯物主义观点,①排除。‎ ‎②:科学家的预测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特征,不能说纯属主观臆断,②的说法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②符合题意。‎ ‎③:科学家预测基于现实生活,也是对现实状况的警醒,③的说法符合世界物质性原理,③排除。‎ ‎④:的说法符合世界物质性原理,排除;只要人类存在,人的意识就具有能动作用,④的说法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 目前全球芯片最主要的出口国就是美国,所以这意味着美国能利用其技术优势阻挡或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最明显的例子还是美国对华为的限制。美国的限制迫使中国加速芯片国产化,自给自足的筹资速度提高了三倍,促进了国内高科技芯片的发展。这体现了( )‎ ‎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④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材料没有涉及主次矛盾的关系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①②排除。‎ ‎③:美国对出口中国芯片的相关限制,迫使中国加快自主研发,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正确;‎ ‎④:矛盾同一性的一方面含义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美国的限制迫使中国加速芯片国产化,自给自足的筹资速度提高了三倍,促进了国内高科技芯片的发展,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 一颗种子很难抵御盐碱,但千千万万颗带着感情的种子却能依靠科技的力量,变坑洼盐碱地为平川良田。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接力帮助河北曲周从千年盐碱滩变身“米粮川”的故事,犹如一个“看得见的哲理”,谱写出科技为民、科学报国的生动诗篇。中国农大师生的做法启示我们( )‎ ‎①只有在贫穷落后的地方,知识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 - 16 -‎ ‎②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③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来源于书本的认识,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知识的价值不只是在贫穷落后地方才能显现,该选项的说法太绝对,①错误。‎ ‎②:曲周的巨变,正是得益于对农业科技的充分掌握、恰当使用,说明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②正确。‎ ‎③:农大师生的做法启示我们,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报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③正确。‎ ‎④:认识来源于实践,④错误。‎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2020年7月1日,《经济参考报》发表《“新基建”应充分发挥市场力量》一文,该文认为,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各界期待“新基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基建”项目更偏重于信息化和创新领域,科技化程度较高,这意味着市场主体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参与度会比较高。因此,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走老路,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发挥市场力量,拓宽资金来源,创新投融资方式,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 利用市场手段、发挥市场力量,并不排斥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世界公认的巨大成就,主要就是依靠财政的力量来实现的。‎ ‎(1)结合材料,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新基建”应该如何发挥市场力量。‎ ‎(2)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财政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答案】(1)①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新基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于清单之外的所有行业、领域,要给予各市场主体公平参与“新基建”的机会。‎ ‎③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 - 16 -‎ ‎(2)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依靠市场调节,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引导资源进入基础设施行业,才能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③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经济参考报》发表《“新基建”应充分发挥市场力量》一文为背景材料,考查市场调节、财政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素养。‎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说明如何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市场作用,实际上就是找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措施,考生可以从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市场准入、保护投资者权益等角度,提出有助于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措施。解答本题要注意所提出措施的可行性。‎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财政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根据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的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角度:联想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再根据试题限定基础设施建设,联想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进行阐释。‎ ‎②财政的作用角度:根据试题限定基础设施建设,联想主干知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再结合试题材料分析: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引导资源进入基础设施行业,才能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③根据财政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财政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以“如何……”的形式呈现。可采用回归教材法,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可采用挖掘材料法,结合背景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挖掘材料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对材料分层,概括层意,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原因,针对原因或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正面归纳答案;或者从材料中的具体做法概括答案要点。‎ - 16 -‎ 第(2)问,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通常要分析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和意义,“依据”即与试题设问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必要性”一般教材也会有相应的论述,或者从材料中提炼;“意义”需考生围绕试题主题阐发,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增强、推动、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式表述。‎ ‎17.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期间,中美关系并没有因为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签署而趋于稳定,而是磕磕绊绊,更趋严峻。2020年是美国大选年,疫情造成美国经济停摆、种族问题凸显,特朗普和共和党的选情遭遇挑战,向中国“甩锅”成了特朗普和共和党人缓解国内政治压力的捷径。目前涉华议题成为美国初选和大选的支柱性议题,两党候选人企图通过比谁对华更为强硬来锁定胜局,形成了“逢中必反”的反常政治氛围。‎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美国“逢中必反”的反常政治氛围。。‎ ‎【答案】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应把握机遇,沉着应战,增强综合国力。‎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美关系为切入点,以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变局为载体,考查国家利益、国际竞争、我国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等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素养。‎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美国“逢中必反”的反常政治氛围。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国家利益、国际竞争、和平发展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新秩序。考生整合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国家利益角度: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②国际竞争角度: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应把握机遇,沉着应战,增强综合国力。③和平发展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新秩序角度: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点睛】本题属于措施类分析题,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一定的时政背景,了解我国外交的基本态度、目标和做法等,站在国家层面进行回答。‎ ‎18. ‎ - 16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2020年7月18日至19日,美国新增确诊新冠肺炎84033例。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7月19日24时我国累计报告确诊新冠肺炎病例83682例。‎ 有专家指出,美国人口远少于中国,但其一天新增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中国确诊的病例。总数,除了中国政府防控措施得力外,中医药的独特作用也不可忽视。在防控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我国强化中西医结合、中医深度介入诊疗过程,成为医疗救治的鲜明特点,通过中医治疗消除人体因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恢复正常生理状态,促使人体回归健康态,中医药在全国各地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价值被极大地肯定,也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意义。‎ ‎【答案】①发展中医药文化,能够提高我国医疗行业的诊疗水平,为保护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贡献。‎ ‎②发展中医药文化,能强化民族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③发展中医药文化,能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素养。‎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文化的作用、文化自信、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通过分析发展中医药文化对推动人类医疗事业进步、维护生命健康、促进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作用,全面论证发展中医药文化的积极影响。‎ ‎【点睛】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以“……的积极影响”的形式呈现。考生应简要分析试题设问指向的理论依据,即知识要点可简写,或不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19. ‎ - 16 -‎ 旧动能是以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与传统模式发展的一二三产业为核心,以土地、资本、劳动力、矿产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为核心支撑,对区域经济贡献持续降低的动力。新动能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形成的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产业结构不优,新动能成长不快,发展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一在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全国一样,山东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和矛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山东省先后出台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用经济和环境“双指标”综合评价区域发展质量,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省对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请用所学哲学知识进行阐释。‎ ‎【答案】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山东省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获得了上述正确的发展理念。‎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东省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 ‎③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旧动能到新动能的转换,必将推进山东的新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旧动能转换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山东省对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认识过程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认识活动特点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山东省对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进行阐释。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根据试题设问中“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考生可联想到本题的知识要点是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反复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应试题材料分析:山东省先后出台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用经济和环境“双指标”综合评价区域发展质量,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这说明山东省经过多次的反复获得了正确的发展理念。‎ - 16 -‎ ‎②无限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应试题材料分析:山东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不优,新动能成长不快,发展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等难题和矛盾,在解决这些难题和矛盾的过程中,山东省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 ‎③上升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应试题材料分析:伴随着山东发展中难题和矛盾的解决、旧动能到新动能的转换,山东还会探索新的发展理念,推进山东的新发展。‎ ‎【点睛】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从认识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实践水平和各种主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不是推翻)(4)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20. 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各国政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一直相当重视。‎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的工作 从1978 年到2000 年,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978- 1985 年为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制度的变革是主要途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平均每年减少1 786万人。1986-1993年为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中国政府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贫困人口由1.25 亿人减少到8 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40万人。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1994—2000 年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进入21世纪以后,经过20年不懈的艰苦奋斗,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国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必将全面完成。‎ ‎(1)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是如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 ‎◆联合国高度关注全球减贫问题 ‎2020年6月30日,在现任联合国大会主席班迪的提议下,全球“消除贫困联盟”正式成立。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全人类共同理想,也是伴随人类的发展难题,一代代人为此不懈追求。联合国成立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了新希望。在联合国领导下,全球减贫脚步从未停止。从千年发展目标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贫困一直位列首位。经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全球人口比例已从1990年的36%下降到目前的约10%。‎ - 16 -‎ ‎(2)某班在了解了上述事件之后,准备举行一次学科论坛会,拟以“联合国与全球减贫”为题。进行研讨。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联合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全球减贫”角度写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答案】(1)①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②中国政府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先后采取了制度变革、开发式扶贫、脱贫攻坚等措施,通过各个阶段的量变,最终完成脱贫的质变。而每个阶段脱贫策略的实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为后面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催生了后面的扶贫战略,促进了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 ‎(2)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分析】‎ 本题第一问以生活实践情境为切入点,第二问以学习探究情境为切入点,分别用中国扶贫历程和联合国支持消除贫困为载体,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时代的主题、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素养。‎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是如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本题,首先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是“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判定哪些内容是强调量变,哪些内容是强调质变,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以此展开阐释即可。解答时要注意材料与原理、方法论的有机结合。‎ 第(2)问,本题要求从“联合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全球减贫”角度写一份发言提纲,属于开放性探究题,知识跨度较大,考查考生的实际运用、模拟场景、高度概括等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抓住事件的主体“联合国”,调取所学的相关知识。例如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联合国的地位、作用等知识,《政治生活》中当今时代主题的有关内容,并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 16 -‎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第(2)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 - 1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