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数学中考试卷带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数学中考试卷带答案

‎2018年7月23日数学试卷 ‎ ‎ 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24分)‎ ‎1. ‎−‎‎1‎‎3‎ 的相反数是 ‎‎  ‎ ‎ A. ‎1‎‎3‎ B. ‎−3‎ C. ‎3‎ D. ‎‎−‎‎1‎‎3‎ ‎ ‎ ‎2. 某种细胞的直径是 ‎0.00000095‎ 米,将 ‎0.00000095‎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 A. ‎9.5×‎‎10‎‎−7‎ B. ‎9.5×‎‎10‎‎−8‎ C. ‎0.95×‎‎10‎‎−7‎ D. ‎‎95×‎‎10‎‎−8‎ ‎ ‎ ‎3. 下面几何图形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其中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的是 ‎‎  ‎ ‎ A. B. ‎ ‎ C. D. ‎ ‎ ‎ ‎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 A. ‎8‎‎−‎2‎=‎‎2‎ B. ‎−3‎‎2‎‎=6‎ C. ‎3a‎4‎−2a‎2‎=‎a‎2‎ D. ‎‎−‎a‎3‎‎2‎‎=‎a‎5‎ ‎ ‎ ‎5. 如图,过反比例函数 y=‎kxx>0‎ 的图象上一点 A 作 AB⊥x 轴于点 B,连接 AO,若 S‎△AOB‎=2‎,则 k 的值为 ‎  ‎ ‎ ‎ ‎ ‎ A. ‎2‎ B. ‎3‎ C. ‎4‎ D. ‎‎5‎ ‎ ‎ ‎6. 如图,在 ‎△ABC 中,‎∠ACB=‎‎90‎‎∘‎,AC=8‎,AB=10‎,DE 垂直平分 AC 交 AB 于点 E,则 DE 的长是 ‎  ‎ ‎ ‎ ‎ 第13页(共13 页)‎ ‎ A. ‎6‎ B. ‎5‎ C. ‎4‎ D. ‎‎3‎ ‎ ‎ ‎7. 下面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好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 ‎ ‎ ‎甲乙丙丁平均数cm‎185‎‎180‎‎185‎‎180‎方差‎3.6‎‎3.6‎‎7.4‎‎8.1‎ ‎ ‎ 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 ‎8. 如图,已知菱形 OABC 的顶点 O‎0,0‎,B‎2,2‎,若菱形绕点 O 逆时针旋转,每秒旋转 ‎45‎‎∘‎,则第 ‎60‎ 秒时,菱形的对角线交点 D 的坐标为 ‎  ‎ ‎ ‎ ‎ ‎ A. ‎1,−1‎ B. ‎−1,−1‎ C. ‎2‎‎,0‎ D. ‎‎0,−‎‎2‎ ‎ ‎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1分)‎ ‎9. 计算:‎−2‎‎0‎‎−‎3‎‎8‎=‎  .‎ ‎ ‎ ‎10.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BE⊥AB 交对角线 AC 于点 E,若 ‎∠1=‎‎20‎‎∘‎,则 ‎∠2‎ 的度数为  .‎ ‎ ‎ ‎ ‎ ‎11. 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3x−k=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 ‎ ‎12. 在“阳光体育”活动时间,班主任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了四组进行活动,该班小明和小亮同学被分在同一组的概率是  .‎ ‎ ‎ ‎13. 已知 A‎0,3‎,B‎2,3‎ 是抛物线 y=−x‎2‎+bx+c 上两点,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 ‎ ‎14. 如图,在扇形 AOB 中,‎∠AOB=‎‎90‎‎∘‎,以点 A 为圆心,OA 的长为半径作 OC 交 AB 于点 C,若 OA=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 ‎ ‎ ‎15. 如图,已知 AD∥BC,AB⊥BC,AB=3‎,点 E 为射线 B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AE,将 ‎△ABE 沿 AE 折叠,点 B 落在点 Bʹ‎ 处,过点 Bʹ‎ 作 AD 的垂线,分别交 AD,BC 于点 M,N,当点 Bʹ‎ 为线段 MN 的三等份点时,BE 的长为  .‎ 第13页(共13 页)‎ ‎ ‎ ‎ ‎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5分)‎ ‎16. 先化简,再求值.xx‎2‎‎+x‎−1‎‎÷‎x‎2‎‎−1‎x‎2‎‎+2x+1‎,其中 x 的值从不等式组 ‎−x≤1,‎‎2x−1<4‎ 的整数解中选取.‎ ‎ ‎ ‎17. 在一次社会调查活动中,小华收集到某“健步走运动”团队中 ‎20‎ 名成员一天行走的步数,记录如下:‎ ‎ ‎5640‎‎6430‎‎6520‎‎6798‎‎7325‎‎8430‎‎8215‎‎7453‎‎7446‎‎6754‎‎7638‎‎6834‎‎7326‎‎6830‎‎8648‎‎8753‎‎9450‎‎9865‎‎7290‎‎7850‎ ‎ ‎ 对这 ‎20‎ 名数据按组距 ‎1000‎ 进行分组,并统计整理,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 步数分布统计图 ‎ 组别步数分组频数‎ A‎5500≤x<6500‎‎2‎‎ B‎6500≤x<7500‎‎10‎‎ C‎7500≤x<8500‎m‎ D‎8500≤x<9500‎‎3‎‎ E‎9500≤x<10500‎n ‎ ‎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m=‎  ,n=‎  .‎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3)这 ‎20‎ 名“健步走运动”团队成员一天行走的步数的中位数落在   组.‎ ‎(4)若该团队共有 ‎120‎ 人,请估计其中一天行走步数不少于 ‎7500‎ 步的人数.‎ ‎ ‎ ‎18. 如图,小东在教学楼距地面 ‎9‎ 米高的窗口 C 处,测得正前方旗杆顶部 A 点的仰角为 ‎37‎‎∘‎,旗杆底部 B 的俯角为 ‎45‎‎∘‎,升旗时,国旗上端悬挂在距地面 ‎2.25‎ 米处,若国旗随国歌声冉冉升起,并在国歌播放 ‎45‎ 秒结束时到达旗杆顶端,则国旗应以多少米 ‎/‎ 秒的速度匀速上升?(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第13页(共13 页)‎ ‎ ‎ ‎ ‎ ‎19. 学校准备购进一批节能灯,已知 ‎1‎ 只A型节能灯和 ‎3‎ 只B型节能灯共需 ‎26‎ 元,‎3‎ 只A型节能灯和 ‎2‎ 只B型节能灯共需 ‎29‎ 元.‎ ‎(1)求一只A型节能灯和一只B型节能灯的售价各是多少元;‎ ‎(2)学校准备购进这两种节能灯共 ‎50‎ 只,并且A型节能灯的数量不多于B型节能灯数量的 ‎3‎ 倍,请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 ‎ ‎ ‎20. 某班“数学兴趣小组”对函数 y=x‎2‎−2∣x∣‎ 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1)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x 与 y 的几组对应数值如下表:‎ ‎ x‎⋯‎‎−3‎‎−‎‎5‎‎2‎‎−2‎‎−1‎‎0‎‎1‎‎2‎‎5‎‎2‎‎3‎‎⋯‎y‎⋯‎‎3‎‎5‎‎4‎m‎−1‎‎0‎‎−1‎‎0‎‎5‎‎4‎‎3‎‎⋯‎ ‎ ‎ 其中 m=‎  .‎ ‎(2)根据上表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来函数图象的一部分,请画出该函数图象的另一部分.‎ ‎ ‎ ‎(3)观察函数图象,写出两条函数的性质.‎ ‎(4)进一步探究函数图象发现:‎ ‎ ①函数图象与 x 轴有   个交点,所以对应的方程 x‎2‎‎−2∣x∣=0‎ 有   个实数根;‎ ‎ ②方程 x‎2‎‎−2∣x∣=2‎ 有   个实数根;‎ ‎ ③关于 x 的方程 x‎2‎‎−2∣x∣=a 有 ‎4‎ 个实数根,a 的取值范围是  .‎ ‎ ‎ ‎21. 如图,在 Rt△ABC 中,‎∠ABC=‎‎90‎‎∘‎,点 M 是 AC 的中点,以 AB 为直径作 ‎⊙O 分别交 AC,BM 于点 D,E.‎ ‎ ‎ 第13页(共13 页)‎ ‎(1)求证:MD=ME.‎ ‎(2)填空:‎ ‎ ①若 AB=6‎,当 AD=2DM 时,DE=‎  ;‎ ‎ ②连接 OD,OE,当 ‎∠A 的度数为   时,四边形 ODME 是菱形.‎ ‎ ‎ ‎ ‎ ‎22. (1)问题如图1,点 A 为线段 BC 外一动点,且 BC=b,AB=a.‎ ‎ 填空:当点 A 位于   时线段 AC 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  .(用含 a,b 的式子表示)‎ ‎ ‎ ‎(2)应用:点 A 为线段 BC 外一动点,且 BC=3‎,AB=1‎.如图2所示,分别以 AB,A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ABD 和等边三角形 ACE,连接 CD,BE.‎ ‎ ①请找出图中与 BE 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 ②直接写出线段 BE 长的最大值.‎ ‎ ‎ ‎(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为 ‎2,0‎,点 B 的坐标为 ‎5,0‎,点 P 为线段 AB 外一动点,且 PA=2‎,PM=PB,‎∠BPM=‎‎90‎‎∘‎.请直接写出线段 AM 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 P 的坐标.‎ 第13页(共13 页)‎ ‎ ‎ ‎ ‎ ‎23. 如图1,直线 y=−‎4‎‎3‎x+n 交 x 轴于点 A,交 y 轴于点 C‎0,4‎,抛物线 y=‎2‎‎3‎x‎2‎+bx+c 经过点 A,交 y 轴于点 B‎0,−2‎.点 P 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 PD,过点 B 作 BD⊥PD 于点 D,连接 PB.‎ ‎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 ‎△BD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 PD 的长.‎ ‎(3)如图2,将 ‎△BDP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得到 ‎△BDʹPʹ‎,且 ‎∠PBPʹ=∠OAC,当点 P 的对应点 Pʹ‎ 落在坐标轴上时,请直接写出 P 点的坐标.‎ 第13页(共13 页)‎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 ‎2. A ‎ ‎3. 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前面看得到的视图,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得到的视图,找到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的是.‎ ‎4. A 【解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整式的加减、幂的乘方、二次根式的加减.‎8‎‎−‎2‎=2‎2‎−‎2‎=‎‎2‎,选项A正确;‎−3‎‎2‎‎=9‎,选项B错误;‎3‎a‎4‎ 与 ‎2‎a‎2‎ 不是同类项,无法合并,选项C错误;‎−‎a‎3‎‎2‎‎=‎a‎6‎,选项D错误.‎ ‎5. C ‎ ‎【解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 y=‎kxx>0‎ 的图象上一点 A 作 AB⊥x 轴于点 B,连接 AO,‎ 已知 ‎△AOB 的面积求 k 的方法是:k‎2‎‎=‎1‎‎2‎xy=2‎,‎ ‎ ‎∴k=4‎.‎ ‎6. D 【解析】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先求 BC=6‎,再得到 DE∥BC,且 DE 等于 BC 的一半,即 ‎1‎‎2‎‎×6=3‎.‎ ‎7. A 【解析】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与方差对运动员发挥稳定性的因素,方差越小越稳定.‎ ‎8. B 【解析】‎∵‎ 四边形 OABC 为菱形,‎ ‎ ‎∴‎ D 为 OB 的中点,‎ ‎ ‎∵‎ 点 B‎2,2‎,‎ ‎ ‎∴‎ 点 D,B 在第一象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 ‎∴‎ 点 D‎1,1‎,OD=‎‎2‎.‎ 当 t=1‎ 时,菱形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45‎‎∘‎,点 D 在 y 轴上,‎ ‎ ‎∴‎ D‎0,‎‎2‎;‎ 当 t=2‎ 时,菱形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点 D 在第二象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 ‎∴‎ D‎−1,1‎;‎ 当 t=3‎ 时,菱形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135‎‎∘‎,点 D 在 x 轴上,‎ ‎ ‎∴‎ D‎−‎2‎,0‎;‎ 当 t=4‎ 时,菱形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180‎‎∘‎,点 D 在第三象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 ‎∴‎ D‎−1,−1‎;‎ 当 t=5‎ 时,菱形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225‎‎∘‎,点 D 在 y 轴上,‎ ‎ ‎∴‎ D‎0,−‎‎2‎;‎ 当 t=6‎ 时,菱形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270‎‎∘‎,点 D 在第四象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 ‎∴‎ D‎1,−1‎;‎ 当 t=7‎ 时,菱形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315‎‎∘‎,点 D 在 x 轴上,‎ 第13页(共13 页)‎ ‎ ‎∴‎ D‎2‎‎,0‎;‎ 当 t=8‎ 时,菱形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360‎‎∘‎,点 D 在第一象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 ‎∴‎ D‎1,1‎.‎ 由此可知,每 ‎8‎ 秒一循环,‎∵‎ ‎60÷8=7⋯⋯4‎.‎ 故第 ‎60‎ 秒时点 D 的坐标与第 ‎4‎ 秒时点 D 的坐标相同,‎ 故点 D 的坐标为 ‎−1,−1‎.‎ 第二部分 ‎9. ‎‎−1‎ ‎10. ‎‎110‎‎∘‎ ‎【解析】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AB∥CD.‎∴∠BAC=∠1=‎‎20‎‎∘‎.‎∵BE⊥AB,‎∴∠ABE=‎‎90‎‎∘‎.‎∴∠2=∠BAC+∠ABE=‎20‎‎∘‎+‎90‎‎∘‎=‎‎110‎‎∘‎.‎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邻角互补;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11. ‎k>−‎‎9‎‎4‎ ‎【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Δ=b‎2‎−4ac=9+4k,‎ 因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 Δ>0‎,即 ‎9+4k>0‎,‎ 解得 k>−‎‎9‎‎4‎.‎ ‎12. ‎‎1‎‎4‎ ‎【解析】P相同=‎‎1‎‎4‎.‎ ‎13. ‎‎1,4‎ ‎【解析】函数 y=−x‎2‎+2x+3‎,顶点坐标是 ‎1,4‎.‎ ‎14. ‎‎3‎‎−‎1‎‎3‎π ‎【解析】连接 OC,AC .‎ ‎ ‎△OAC 是等边三角形,扇形 OBC 的圆心角是 ‎30‎‎∘‎,‎ 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 OBC 的面积减去弓形 OC 的面积;‎ 扇形 OBC 的面积是 ‎30π×‎‎2‎‎2‎‎360‎‎=‎1‎‎3‎π,‎ 弓形 OC 的面积是 ‎60π×‎‎2‎‎2‎‎360‎‎−‎3‎‎4‎×‎2‎‎2‎=‎2‎‎3‎π−‎‎3‎,‎ ‎ 阴影部分的面积=‎1‎‎3‎π−‎2‎‎3‎π−‎‎3‎=‎3‎−‎1‎‎3‎π.‎ ‎15. ‎3‎‎2‎‎2‎ 或 ‎‎3‎‎5‎‎5‎ ‎【解析】本题分两种情况:‎ ‎(1)若 BʹN=2MBʹ‎,‎ 第13页(共13 页)‎ 因为 AB=3‎,Bʹ‎ 为线段 MN 的三等分点,‎ 则 MBʹ=1‎,Rt△AMBʹ‎,AM=‎3‎‎2‎‎−‎‎1‎‎2‎=2‎‎2‎;‎ ‎ BʹN=2‎,可证 ‎△AMBʹ∽△BʹNE,AMBʹN‎=‎ABʹ‎BʹE,‎ 设 BE=EBʹ=x,ABʹ=3‎,‎ 解得 x=‎‎3‎‎2‎‎2‎.‎ ‎(2)若 MBʹ=2BʹN,‎ 因为 AB=3‎,Bʹ‎ 为线段 MN 的三等分点,‎ 则 MBʹ=2‎,Rt△AMBʹ‎,AM=‎3‎‎2‎‎−‎‎2‎‎2‎=‎‎5‎;‎ ‎ BʹN=1‎,可证 ‎△AMBʹ∽△BʹNE,AMBʹN‎=‎ABʹ‎BʹE,‎ 设 BE=EBʹ=x,ABʹ=3‎,‎ 解得 ‎5‎‎1‎‎=‎‎3‎x,解得 x=‎‎3‎‎5‎‎5‎.‎ 第三部分 ‎16. 原式‎=‎−‎x‎2‎xx+1‎÷‎x+1‎x−1‎x+1‎‎2‎‎=‎−xx+1‎×‎x+1‎x−1‎‎=−xx−1‎.‎ ‎ 解 ‎−x≤1,‎‎2x−1<4.‎ ‎ 得 ‎−1≤x≤‎‎5‎‎2‎.‎ ‎ ‎∴‎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 ‎−1‎,‎0‎,‎1‎,‎2‎.‎ 若分式有意义,只能取 x=2‎.‎ ‎ ‎∴‎ 原式 ‎=−‎2‎‎2−1‎=−2‎.‎ ‎17. (1) ‎4‎;‎‎1‎ ‎      (2) ‎ ‎      (3) B ‎      (4) ‎120×‎4+3+1‎‎20‎=48‎ (人)‎ 答:该团队一天行走步数不少于 ‎7500‎ 步的人数为 ‎48‎ 人.‎ ‎18. 过点 C 作 CD⊥AB 于 D,则 DB=9‎,‎ 在 Rt△CBD 中,‎∠BCD=‎‎45‎‎∘‎,‎ 第13页(共13 页)‎ ‎ ‎∴CD=BD=9‎.‎ 在 Rt△ACD,‎∠ACD=‎‎37‎‎∘‎,‎ ‎ ‎∴AD=CD×tan‎37‎‎∘‎≈9×0.75=6.75‎,‎ ‎ ‎∴AB=AD+BD=6.75+9=15.75‎,‎ ‎ ‎15.75−2.25‎‎÷45=0.3‎(米 ‎/‎ 秒).‎ ‎ ‎∴‎ 国旗以 ‎0.3‎ 米 ‎/‎ 秒的速度匀速上升.‎ ‎19. (1) 设一只A型节能灯售价 x 元,一只B型节能灯售价 y 元.‎ 由题意 x+3y=26,‎‎3x+2y=29.‎ 解得 x=5,‎y=7.‎ 所以一只A型节能灯售价 ‎5‎ 元,一只B型节能灯售价 ‎7‎ 元.‎ ‎      (2) 设购进A型节能灯 m 只,总费用为 W 元.‎ ‎ W=5m+7×‎50−m=−2m+350‎.‎ ‎ ‎∵k=−2<0‎,‎ ‎ ‎∴W 随 m 的增大而减小,‎ 当 m 取最大值时,W 最小.‎ 又 m≤3‎‎50−m,‎ 解得:m≤37.5‎,‎ 又 m 为正整数,‎ ‎ ‎∴‎ 当 m=37‎ 最大时,W 最小 ‎=−2×37+350=276‎.‎ 此时 ‎50−37=13‎.‎ 所以最省钱的购买方案是购进 ‎37‎ 只A型节能灯,‎13‎ 只B型节能灯.‎ ‎20. (1) ‎‎0‎ ‎      (2) 正确补全图象.‎ ‎      (3) 由函数图象知:①函数 y=x‎2‎−2∣x∣‎ 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②当 x>1‎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可从函数的最值,增减性,图象对称性等方面阐述,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      (4) ① ‎3‎;‎3‎ ‎ ‎② ‎2‎ ‎ ‎③ ‎‎−10‎,BD=m.‎ ‎ ‎∴‎2‎‎3‎m‎2‎−‎4‎‎3‎m=m,‎ 解得:m=‎‎7‎‎2‎ 或 m=0‎(舍去).‎ ‎②当点 P 在直线 BD 下方时,PD=−2−‎2‎‎3‎m‎2‎‎−‎4‎‎3‎m−2‎=−‎2‎‎3‎m‎2‎+‎4‎‎3‎m,‎ 则 m>0‎,BD=m.‎ ‎ ‎∴−‎2‎‎3‎m‎2‎+‎4‎‎3‎m=m,‎ 第13页(共13 页)‎ 解得:m=‎‎1‎‎2‎ 或 m=0‎(舍去).‎ 综上:m=‎‎7‎‎2‎ 或 m=‎‎1‎‎2‎.‎ 即当 ‎△BD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PD 的长为 ‎7‎‎2‎ 或 ‎1‎‎2‎.‎ ‎      (3) ‎ ‎ P‎−‎5‎,‎‎4‎5‎+4‎‎3‎ 或 P‎5‎‎,‎‎−4‎5‎+4‎‎3‎ 或 P‎25‎‎8‎‎,‎‎11‎‎32‎.‎ ‎【解析】‎∵∠PBPʹ=∠OAC,OA=3‎,OC=4‎,‎ ‎ ‎∴AC=5‎,‎ ‎ ‎∴sin∠PBPʹ=‎‎4‎‎5‎,cos∠PBPʹ=‎‎3‎‎5‎.‎ ‎①当点 Pʹ‎ 落在 x 轴上时,过点 Dʹ‎ 作 DʹN⊥x 轴于 N,交 BD 于点 M,‎ ‎ ‎∠DBDʹ=∠NDʹPʹ=∠PBPʹ‎,‎ 如图①,NDʹ−MDʹ=2‎,‎ 即 ‎3‎‎5‎‎×‎2‎‎3‎m‎2‎‎−‎4‎‎3‎m−‎−‎5‎‎4‎m=2‎.‎ 如图②,NDʹ−MDʹ=2‎,‎ 即 ‎3‎‎5‎‎×‎2‎‎3‎m‎2‎‎−‎4‎‎3‎m−‎−‎4‎‎5‎m=2‎ ‎ 解得:P‎−‎5‎,‎‎4‎5‎+4‎‎3‎ 或 P‎5‎‎,‎‎−4‎5‎+4‎‎3‎.‎ ‎②当点 Pʹ‎ 落在 y 轴上时,‎ 如图③,过点 Dʹ‎ 作 DʹM⊥x 轴交 BD 于点 M,‎ 过点 Pʹ‎ 作 PʹN⊥y 轴,交 MDʹ‎ 的延长线于点 N,‎ ‎ ‎∠DBDʹ=∠NDʹPʹ=∠PBPʹ‎,‎ ‎ ‎∵PN=BM,即 ‎4‎‎5‎‎×‎2‎‎3‎m‎2‎‎−‎4‎‎3‎m=‎3‎‎5‎m,‎ ‎ ‎∴P‎25‎‎8‎‎,‎‎11‎‎32‎.‎ 第13页(共13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