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全国)2
2019届一轮复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就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国歌法并非中国独有。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都有单独的国歌法,对播放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时的相关礼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新加坡,如果有意不按官方安排奏唱国歌,或奏唱国歌时无合理原因不起立致敬的,将被起诉,并最高处以1000美元罚金。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演唱国歌时,如果有国旗展现,穿制服的军人行军礼,其他所有人都应该向国旗立正,右手放在心口,行“效忠礼”。 (摘编自杜茂林《“为歌立法”:国歌背后的理智与情感》) 材料二: (摘编自新华网《国歌法来了,你用“正确姿势”爱国歌了吗?》) 材料三: 国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在校园、奥运赛场、边防哨所……每次奏响国歌都是对祖国和民族精神的一次礼赞。”国歌展示馆馆长杨春霞说,“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歌曲,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局长金雪萍表示,国歌立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结晶的崇高敬意。法律中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国歌的具体规定,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等多重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主任武增说:“那种把维护国歌尊严与所谓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国家要对公民合法的权益予以保障,同时公民不得滥用自由和权益。对辱没国家的尊严、损害民族感情、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必须予以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摘编自朱宁宁《维护国歌尊严权威 奏唱国歌有法可依》) 材料四: 国歌法通过并颁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依照法定程序分别征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他们均认为,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符合两部基本法的规定,是适当的。香港、澳门社会普遍认同这部全国性法律属于两部基本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法律。 2017年10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和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两个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国歌法,属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依照基本法规定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说明还指出,近些年香港发生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事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引起包括广大香港居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有效防止并处理这类行为,按照香港基本法规定将国歌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就更加具有迫切性和现实重要性。 (摘编自新华网《国歌法拟列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 B. C. D. [解析]“行使言论自由权”不妥,应是“滥用自由和权益”;“损害民族感情”表述也不全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从材料二的相关调查结果看,国歌法中对“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的规定比对“奏唱国歌的场合”的规定更重要。 B.调查显示,一些公民缺乏对奏唱国歌时的一般礼仪的了解,这无疑是人们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态度不够严肃的主要原因。 C.我国制定国歌法,与一些国家的做法一致,并且在我国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D.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制定的民意基础。 [解析]A错在“比……更重要”错。国歌法所作的各项规定都有其现实的针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其意义和价值不具有可比性。B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人们奏唱国歌时态度不够严肃,不仅仅是因为一些公民对奏唱国歌的一般礼仪缺乏了解,还因为对国歌的精神内涵(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国歌的创作背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国歌的创作意图(激励人们奋勇抗争)等没有深刻地领会,家国情怀淡薄。对此项的判断,需要考生综观图表、通览全文,顾及材料之间的关联性。D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制定的民意基础”,而是“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的民意基础”。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国歌立法的现实意义。(6分) 答:①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②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崇高敬意。③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的多重作用。④维护“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 [解析]本题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2006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全民阅读”,并会同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微信“朋友圈”中的读书人多了,报刊媒体上倡导全民阅读的声音响了,各种荐书书目看不过来了,众多民间图书馆、绘本馆、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2017年4月18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注]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 (摘编自2017年4月《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 【注】接触率:一个人或家庭在一特定时间内接触某一媒体的次数。 材料三: 亚马逊中国发布“2017全民阅读报告”。从阅读报告整体来看,全民阅读发展趋势良好,受众的阅读热情不断高涨,阅读内容及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年度阅读数量超10本,并且85%的受访者同时使用纸、电两种介质进行阅读。电子书作为阅读的重要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读者接受,而年轻一代更成为了电子阅读的生力军。其中,90后和00后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纸、电“一起读”成为主流。同时,78%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与网友“一起读”成为数字阅读时代的独特行为。亚马逊中国的大数据显示,热门影视剧原著依然是畅销书榜的常客,《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持续畅销,诗词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带火诗词类图书。 (摘编自2017年4月《techweb》) 材料四: 古有鱼传尺素,今有图书漂流。而当图书漂流遇到高铁,旅行的你会跟哪一缕书香邂逅?“鱼书计划”旨在推动全民阅读,“鱼书”二字出自中国古代典故“鱼传尺素”。意味着书信的传递。参与图书漂流活动的旅客,可在候车厅的自助式图书漂流点——鱼书漂流站上选取想要阅读的书籍,并通过输入身份证号码或车票信息注册个人信息,扫描图书编码之后,即可将图书借走。此外,读者可以通过扫描漂书上的官方二维码,进入漂书讨论区,与来自不同城市的漂书人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参与实时书评互动,让图书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漂流起来。 (摘编自2017年4月《长沙晚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后,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全民阅读”,并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 B.分析各类数字化阅读接触率,我国成年国民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近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C.数据显示,我国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与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2009年的差距最小,2016年的差距最大。 D.数字阅读时代,年轻人成为电子阅读的生力军,他们大多愿意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 [解析]C其实就是看懂图的数据关系就可辨别结论对错。此题藏着一个减法计算,把每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与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的数据相减就可以得出2012年的差距最小,而不是2009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只有在国家层面出台鼓励全民阅读的相关政策、措施,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和阅读量。 B.相较于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上升较快。 C.大部分读者同时使用纸、电两种介质进行阅读,并且对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随年龄段的增大而提升。 D.热门影视剧推动了其原著的畅销,亚马逊中国的大数据显示,热门影视剧原著稳居畅销书榜首。 [解析]A“只有……才……”表述过于绝对,不仅国家层面出台鼓励全民阅读的相关政策、措施,材料三中,读者自发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与阅读有关的内容,与网友“一起读”、热门影视剧原著、电视节目也可带动大众阅读热情,从而提高阅读率。B原文说:“电子书作为阅读的重要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读者接受,而年轻一代更成为了电子阅读的生力军。其中,90后和00后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纸、电‘一起读’成为主流。”00后还不是成年国民,可见“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上升较快张冠李戴。D原文“亚马逊中国的大数据显示,热门影视剧原著依然是畅销书榜的常客”,并没有说是榜首,该项曲解文意。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怎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全民阅读。(6分) 答:①国家出台政策,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②有关部门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③读者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解析]从三则材料里看有效地推进全民阅读需要多方面努力:材料一,看到国家层面的努力,材料二、三写读者自发,诗词类节目和材料四“鱼书计划”看出有关部门的读书促进活动。此题关键是找到三个角度。6分,每个要点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在北大今年录取的4380名本科新生中,农村学生占700余名,这也意味着,每6名新生中,几乎就有1名是农村寒门学子。而寒门学子人数创新高,得益于北大持续推进的“筑梦计划”。事实上,不仅是北大,国内著名高校,均将高等教育的阳光,洒向了广袤的农村大地。无论是北大的“筑梦计划”,还是清华的“自强计划”、复旦的“腾飞计划”等,名校均提高了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并向农村贫困生倾斜,让人们看到了高等教育走近农村、走向公平的希望。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优秀教育,都有权利享受发达的教育资源,农村孩子尤其是贫困孩子起点低、条件苦、上升通道较为狭窄,为此,在各方面多照顾他们一下,很有必要。当然,在分数上倾斜并非唯一渠道。彻底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的状况,更应该在均衡教育资源上做文章。如果贫困农村不配置优质资源,比如优秀教师不愿意下沉,比如基本的教学硬件不具备,即便名校大幅度降分,受益的也只能是极少数农村孩子。 (摘编自《促进教育公平,“筑梦计划”助“寒门”学子脱颖而出》) 材料二: 材料三: 2013年秋季学期起,友成基金会与北京人大附中合作开展了双师教学试验,探索通过互联网把城市优质教学资源送到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中去。所谓双师教学,就是每个乡村试验班有两位教师,一位是人大附中远程授课的教师,一位是乡村学校的现场教师。广西百色田东县的上法中学是全国首批13个试点学校之一,一段时间的效果证明,双师教学的效果很好,从考试成绩来看,在上法中学初一年级的六个班中,试验班学生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比其他班高出了41.2分。学生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乡村教师也成为受益者。等于每天都在接受人大附中教师的“培训”,不但学到了好的教学方法,还提升了教育理念。可以说,“互联网+教育”扶贫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缺乏优质教师的问题,而且不仅是给孩子们带来了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把贫困地区的教师水平整体提高了,而且可复制、成本非常低。 (摘编自汤敏《把慕课推广到贫困地区是中国解决教育不公的创新》) 材料四: 作为一种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在线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每个人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因此,在线教育开始承担起传播教学资源的责任,也被认为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新的突破口。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在线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今年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年。教育部2015年教育工作要点提到,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 (摘编自诸葛亚寒《在线教育织一张教育公平的网》)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当前教育领域有很多问题让老百姓非常关注,不过不同身份的人所关注的内容可能是不一样的。 B.老百姓认为,当前教育不公平最主要的问题是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在教育资源分配上不均匀。 C.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很多,其中核心问题还是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不充足。 D.要深化招生制度的改革,取消不健全的加分制度,缩小各地高考分数差异,完善自主招生制度。 [解析]“核心问题还是教育制度的不完善”错,这一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筑梦计划”“自强计划”“腾飞计划”的实行,只是对当前招生政策的一种补救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 B.农村学生如果在基础教育实现了教育公平,就会在高等教育上实现教育公平,毕业后就能享受到和城市学生一样的社会资源。 C.学生“减负”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突出问题,城里学生除了上课还要上各类辅导班,比农村学生负担重,这也是一种不公平。 D.在四则材料中,材料二通过调查分析了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困境,其它三则材料提出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措施。 [解析]B强加因果,“基础教育实现了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社会资源的公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C“城里学生比农村学生负担重,这也是一种不公平”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人为因素而并非是制度上的原因。D“根本措施”不准确。 9.面对当前“教育公平”的困境,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问题,试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①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和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这就要求政府在教育上有更多的投入,改善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教育教学硬件,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教师待遇,防止人才流失。②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让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孩子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们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增长他们的课外知识。 [解析]本题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3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