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本溪市燕东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段考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本溪市燕东高中 2019-2020 学年 高一下学期线上段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当你漫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为知世界上第 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对该法典表述错误的是 A. 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B. 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C. 是图特摩斯三世颁布的 D. 上面有楔形文字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迄今为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知,这反映的是《汉谟拉比 法典》,而图特摩斯三世是埃及的法老,故 C 符合题意;ABD 表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排除。 2.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 及,又转而进入两河流域,灭亡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A. 伯里克利 B. 屋大维 C. 亚历山大 D. 穆罕默德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灭亡波斯的是亚历山大,故选 C;伯里克利未灭亡波斯,排除 A; 屋大维和默罕默德出生时,波斯帝国早已灭亡,排除 BD。 3.下图是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封面上的北京猿人头骨图像,中国科学家宣布了最新的测 定成果: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 77 万年前,从而把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推前约 20 万年。这一 成果表明 A. 我们终于准确地知道了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 B. 我们不可能真正知道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 C. 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D. 对历史事实的准确认识需要一个证实的过程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经过科学测定,对北京人生活时代有了更精确的认识,说明对历史 事实的准确认识需要一个证实的过程,选项 D 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最新研究的年代依然 是推断,而非精准,排除 A;选项 B 表述错误,排除;选项 C 与题无关,排除。 4.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他建议惩处企图自杀的公民,因为自杀会 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这说明古希腊 A. 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 B. 城邦公民间地位是平等的 C. 城邦不允许存在私有制 D. 城邦很注重保护个人自由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可知公民个体融于城 邦之中,故 A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城邦的整体作用,而不是强调公民之间的相互平 等,故 B 项错误;据依所学,城邦制度是建立在奴隶主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故 C 项错误; 据材料“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可知雅典并非保护个人自由,故 D 项错误。 5.2019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 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 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上述涉及的 “文明”不包括 A. 埃及文明 B. 中华文明 C. 印度文明 D. 爱琴文明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 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可知,这一区域包含埃及、印度、华夏文明,不包含爱琴文明, D 正确,排除 A、B、C。 6.对两河文明的文化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A. 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B.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C. 诞生了著名的方舟传说 D. 苏美尔人发明了十进位制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苏美尔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六十进位制的发明者,D 项符合题意; ABC 表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7.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 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 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 B. 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 C. 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 D. 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可知,地理环 境影响政治走向,故选 D;材料中两河地区的人民是通过战争或编制完备法典的方式解决矛 盾,以求得生产空间,而非对外移民或掠夺,排除 AC;《汉漠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人制 定的,排除 B。 8.2019 年 5 月 12 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纪录片《亚洲文明之 光》,生动再现了亚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悠久灿烂、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文明图景。以下 文明成就可以在片中展现的是 ①金字塔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佛教 ④基督教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和基督教产生于西亚,佛教产生于南亚,金字塔 是非洲古埃及文明的成就,故选 A;BC 均含有错误选项①,排除;D 项不全,排除。 9.经过将近一个月的世界古代史的学习,你能把下列关于世界古代史的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找 出来? A. 雅利安人入侵后,古印度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 世界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 C. 伯利克里当政时,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 D. 罗马共和国由两名执政官掌握行政权力,元老掌握国家实权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除十将军除外,各级官职通过抽签方式产生,故 C 项符合题意;ABD 说法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10.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 都处于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的经常监督之下,若有失职,无论其功勋和地位多 高,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 公民大会负贵审理大部分案件 C.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D.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职人员权力的行使受到严格限制和监督,公民 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由此可知雅典为防止专制、维护民主建立了较为 完善的制度,故 C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但题干 反映的是公民大会在权力监督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未涉及它的产生过程,故 A 项错误; 陪审法庭是古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 展,“相互制约平衡”的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故 D 项错误。 11.在公元前 4 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地中海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之后的几个世纪里, 罗马人开始借用希腊词汇。他们借用了字母“Y”和“Z",并将它们放在自己的字母表的末位, 因为只有在书写希腊词汇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些字母。这表明 A. 腓尼基字母的创制深受阿拉马字母的影响 B. 希腊字母是当今欧洲所有字母的唯一源头 C. 武力征服对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影响 D. 拉丁字母形成后进一步演化出希腊字母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借用了字母‘Y’和‘Z’,并将它们放在自己的字母表的末”“在书写希腊 词汇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些字母”等信息可知,武力征服客观上加强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 交流和联系,对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影响,故 C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字母文字最初 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故 A 选项表述错误;希腊字母和 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 马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故 D 选项错误。 12.欧洲学者认为,在古典时代和现代间存在一个被称为“TheDarkAges”的“TheMiddleTimes”。 这一时期大约是 A. 公元前 5—公元前 4 世纪 B. 公元 5—14 世纪 C. 公元 15-16 世纪 D. 公元 17—18 世纪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TheMiddleTimes”指的是中世纪,其时间为公元 5—14 世纪,故选 B;A 为古典时代,排除;CD 属于近代时期,排除。 13.下列表述与伊凡四世改革不符的是 A. 改革中颁布了新法典 B. 建立起了统一的国家 C. 巩固、强化中央集权 D. 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 【答案】B 【解析】B 项是改革的背景,符合题意;ACD 均是伊凡四世改革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14.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下列关于历法的表述正 确的是 A. 埃及人发明了太阴历 B. 苏美尔人发明了太阳历 C. 希腊人编制了儒略历 D. 玛雅人用复杂的历法纪年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玛雅人有一套复杂的历法——以太阳历、太阴历、和卓尔金历为基 础,故选 D;埃及人发明了太阳历,排除 A;苏美尔人发明了太阴历,排除 B;罗马人编制 了儒略历,排除 C。 15.从公元 7 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 的国家。下列关于阿拉伯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 发明“0”到“9”的数字计数法 C. 把《圣经》作为经典 D. 最高统治者苏丹掌握国家大权 【答案】A 【解析】公元 7 世纪建立的阿拉伯帝国是伊斯兰教和国家政权结合的政教合一国家,A 正确; “0”到“9”的数字计数法是印度人发明的,排除 B;《圣经》是基督教经典,排除 C;阿拉伯 帝国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哈里发,排除 D。 16.《法理概要》中说:每个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 民法。至于出自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 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市民法与万民法的推行 A. 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B. 推动了拜占庭帝国的民主制 C. 促进了罗马帝国工商业发展 D. 为罗马帝国的扩张提供依据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市民法和万民法的推行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 治,故选 A;拜占庭帝国并不实行民主制,排除 B;C 项只是巩固统治中的一种体现,不是 最佳答案,排除;法律的推行是为了化解社会矛盾,而非为对外扩张提供依据,排除 D。 17.公元 646 年新年伊始,天皇发布了《改新之诏》:废除氏姓世袭制度;把各级地方官吏 的任免权收归中央。这项改革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A. 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 B. 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C. 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D. 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答案】B 【解析】由《改新之诏》的内容可知,它将权力收归中央,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这有利于 日本建立中央集权制,故选 B;A 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概括,不是“影响”,排除;日本在大化 改新后步入封建社会,关键的措施是土地政策,排除 C;材料举措不能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 发展,D 项不是最佳答案,排除。 18.大津巴布韦遗址规模之大令人惊讶,能建造这么大的建筑物说明 ①建筑水平高超 ②农业比较发达 ③铁制工具大量使用 ④对外交流发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能建造这么大的建筑物说明建筑水平高超,农业的发展是建筑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 故选 A;大津巴布韦由石块垒砌而成,无法体现铁制工具大量使用,③错误,排除 BC;大 津巴布韦位于南部非洲,其对外交流并不是特别发达,排除 D。 19.13 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 6 便 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 6 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 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 20 先令。由此则史事可以了解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 通常是 A. 投入监狱 B. 处以罚金 C. 驱逐出庄园 D. 处以仗刑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被罚款 6 便士……违者罚款 20 先令”可知,其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故选 B;ACD 三 种手段材料均为体现,排除。 20.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A. 伯里克利改革 B. 大化改新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明治维新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天皇封建国家”“仿照唐朝”可知,这次改革是日本的大化改新,故选 B;雅 典和中国并无天皇,排除 AC;明治维新学习的对象是西方,排除 D。 21.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面是马小虎同学整理 的关于西欧庄园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对“时间”的解释 B. 对“耕地”的批注 C. 对“居民”的分析 D. 对“权力”的理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庄园的居民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自由农民是独 立的小生产者,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故选 C;9 世纪开始,西欧出现庄园,排除 A;西欧庄园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不包含共用地,排除 B;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 庄园法庭,排除 D。 22.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 句广告词是 A.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 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 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和胡夫金字塔均是其文明成就, 故选 A;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制度,排除 B;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文明成就,排除 C;《汉 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成就,排除 D。 23.《全球通史》中提到:“6 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 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可以理解为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由材料“6 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指的是日本的 大化改新,在这场改革中,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进入了封建社会,故选 D;①③ 指的是明治维新,排除 ABC。 24.余秋雨在《行者无疆》写到“我相信,当茫茫大地还处于蒙昧和野蛮阶段的时候,罗马的 征服,虽然总是以残酷为先导,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文明的征服。”这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①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②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③罗马帝国的扩张是和平的侵略 ④罗马帝国把人类带进了文明社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由材料“虽然总是以残酷为先导,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文明的征服”可知,①②正确, 故选 A;在被罗马帝国征服之前,很多地区已经进入文明社会,排除 BD;罗马帝国的扩张 是通过武力进行的,和平不可能通过侵略实现,排除 C。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 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 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材料三 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 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 进入倒计时。这条始于公元前 2 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 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 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 的名胜古迹。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图一中的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共同 点? (2)图二和图三分别是历史上最早的法律文书和最大的青铜器的代表,它们分别出自于哪 个国家?(请用图一中对应的字母回答。) (3)材料二中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 展。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地理环境:都位于大河流域,纬度位置相同。 (2)图二:D;图三:F。 (3)评价:促进对西方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认识:古代战争充满暴力和血腥,但客观上促进不同民族国家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 (4)影响:促进东西方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贸文化交流。 (5)和平的经济文化交往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理由:正面: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 先进文化,促进中日友好交往等;反面:亚历山大东征伴随着奴役杀戮战乱,客观上促进不 同民族国家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但破坏巨大,不是文明交往主流方式。 【解析】(1)地理环境:由图中的地理位置可知,它们都位于大河流域,纬度位置相同。 (2)结合所学可知,图二是《汉谟拉比法典》,其对应位置为 D;图三是后母戊鼎,其对应 位置为 F。 (3)评价:由材料“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 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可归纳为促进对西方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战争的破坏作用及客观上加强交流的角度展开分析。 (4)影响:由材料“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交流之路”可归纳为促进东西方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贸文化交流。 (5)结合所学可知,和平的经济文化交往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其理由可从一正一反 两方面进行举例说明,正面的如鉴真东渡,反面的如亚历山大的东征。 26.金品中学高一(2)班正在开展“中古时期的欧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制度建立】 材料一 8 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 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 成为封臣……11 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乡村形式】 材料二 【城市兴起】 材料三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一些比较富裕 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而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最终都取得城 市的自治权利。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纽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上图反映了欧洲出现的哪一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有何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 意义。 【答案】(1)土地的封赐。实质:封建等级制度。 (2)西欧庄园。特征:自给自足。 (3)政治:市民阶层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 条件;经济: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思 想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气象,促进了大学的兴起(促进了希 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播,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等。 【解析】(1)由材料“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可知,其中的纽带是土 地的封赐。 实质:由材料中的最后结果可知,其实质为建立封建等级制度。 (2)依据图中的“磨坊”、“林地”、“教堂”等信息及其排列状况可知,图片反映的是自给自足 的西欧庄园。 (3)材料重点反复强调的是城市的作用,故依此可知,政治层面可从市民阶层的壮大入手 分析,经济层面可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入手分析,思想文化层面可从大学的兴起入手分析。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 476 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商业和手工业 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 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公元 6 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 点和长处。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 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 材料二 在 6 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日本统治阶级中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主 张参照隋唐封建制,局部调整生产关系、进而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公元 646 年(大化二 年),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 的改革。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张玉祥等《论日本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是如何应对统治危机的?对日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这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1)状况:拜占庭帝国从繁荣到灭亡。 原因:拜占庭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时期的辉煌成就;拜占庭帝国处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商 贸发达;《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维系帝国的统治等造就了拜占庭帝国的辉煌。但统治者穷 兵黩武,造成了帝国危机,又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保守和封闭的 心态导致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2)措施:日本任用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 解决日本问题。 影响: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推动了日本的进步。 (3)启示除了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还应吸收接纳先进文明,适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改 革创新,推动社会前进。 【解析】(1)状况:根据材料“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1453 年……君士丁堡階落” 概括。 原因:繁荣的原因可从材料“西罗马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商业”“君士坦丁堡…艺术 成就的结品”“查士尼”等提示并结合所学分析;灭亡的原因可根据材料“西征”“陶醉”“不屑于” 等概括。 (2)措施:由材料“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可归纳为日本任 用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大化改新;由材料“主张参照隋唐封建制……进而实行全面的社 会改革”可归纳为学习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解决日本问题。 影响:由材料“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进行 归纳即可。 (3)结合所学从继承、开放、创新、与时俱进等方面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