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答案含解析)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2020•平谷区一模)下列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改变后,导致其功能丧失的是( ) A.解旋酶使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 B.RNA聚合酶使基因片段的空间结构改变 C.高温引起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刺激引起离子通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 2.(2分)(2020•平谷区一模)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线粒体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需氧型细菌演化而成的,而叶绿体则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蓝藻(光合细菌)演化成的。下列叙述不支持该假说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核糖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两层生物膜的细胞器 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3.(2分)(2020•平谷区一模)下列关于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酶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不具有专一性 B.两种酶均在细胞内合成,且仅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 C.两种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D.PCR技术扩增DNA片段过程,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两种酶 4.(2分)(2020•平谷区一模)培养下列微生物,培养基中不用添加碳源的是( ) A.蓝藻 B.酵母菌 C.醋酸菌 D.毛霉 5.(2分)(2020•平谷区一模)人体肌肉由快缩肌纤维(细胞)和慢缩肌纤维(细胞)组成。在电镜下观察,前者几乎没有线粒体存在,后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对不同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运动项目 总需氧量(升) 实际摄入氧量(升) 血液乳酸增加量 马拉松跑 600 589 略有增加 400米跑 16 2 显著增加 A.马拉松跑主要依赖快缩肌纤维,400米跑主要依赖慢缩肌纤维 第20页(共20页) B.快缩肌纤维供能过程产生过多CO2,导致400米跑的人呼吸加速 C.长期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骨骼肌中慢缩肌纤维比例 D.快缩肌纤维会产生乳酸,慢缩肌纤维不会产生乳酸 6.(2分)(2020•平谷区一模)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各基因位置如图。关于细胞增殖中染色体及遗传物质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是AaBb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相同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后,细胞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均加倍 7.(2分)(2020•平谷区一模)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B.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8.(2分)(2020•平谷区一模)DNA分子中碱基上连接一个“﹣CH3”,称为DNA甲基化,基因甲基化可以导致其不能转录。这种变化可以在细胞间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可能不同 B.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基因甲基化一定属于不利于生物的变异 D.原癌、抑癌基因甲基化不会导致细胞癌变 9.(2分)(2020•平谷区一模)苇草主要生长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高山盛夏牧场,是一种依赖风力传粉的植物。不同种群的苇草对铜耐受力不同,有耐受性基因的个体在无铜污染地区生长很缓慢。调查废弃铜矿区及附近苇草种群对铜的耐受力,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20页(共20页) A.距离矿区160m的苇草种群对铜耐受基因主要来自基因突变 B.矿区内苇草与距离矿区100m的苇草存在地理隔离 C.矿区土壤的选择导致苇草耐受基因频率高于非矿区 D.非矿区苇草耐受性基因频率与风力和风向无关 10.(2分)(2020•平谷区一模)排尿是人和高等动物先天具有的非条件反射,在幼儿时期不能随意控制,而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下列关于排尿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可以增加排尿总量 B.成年人和婴幼儿产生排尿意识的场所不同 C.成年人控制排尿和憋尿的神经递质种类全部相同 D.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的低级中枢 11.(2分)(2020•平谷区一模)5﹣羟色胺是一种与睡眠调控有关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它还与人的多种情绪状态有关。如果神经元释放5﹣羟色胺数量不足,将会引起抑郁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B.5﹣羟色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C.氯西汀可以减缓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清除,故可用于治疗抑郁症 D.麦角酸二乙酰胺特异性阻断5﹣羟色胺与其受体结合,故会加重抑郁症 12.(2分)(2020•平谷区一模)研究生长素(IAA)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20页(共20页) A.蔗糖可以延长IAA对胚芽鞘切段作用时间 B.生长素能够促进胚芽鞘切段伸长生长 C.结果说明蔗糖为胚芽鞘切段生长提供能量 D.综合两图结果说明蔗糖与KCL的作用相同 13.(2分)(2020•昌乐县模拟)研究鼠对食料植物(主要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和非食料植物(包括多年生草本和阔叶草本植物)相对生物量(每100cm2总株高)的影响,实验地块设置围栏阻挡鼠进入。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缺少鼠时,食料植物的生长优于非食料植物 B.存在鼠时,非食料植物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C.实验地块和对照地块非生物因素应该基本相同 D.实验结果说明鼠不影响非食料植物相对生物量 14.(2分)(2020•平谷区一模)东亚飞蝗为迁飞性、杂食性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壤中产卵。为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对某地区多年气温、降水量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关系的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20页(共20页) A.影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 B.季节变化不影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 C.疏松土壤不会影响东亚飞蝗的出生率 D.可以通过样方法调查东亚飞蝗迁移路线 15.(2分)(2020•平谷区一模)图甲、乙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培育转基因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通过PCR技术提取该目的基因,应该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丙 B.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应选用BclⅠ和HindⅢ剪切 C.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中,需选用感受态的大肠杆菌 D.在受体细胞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目的基因可同时表达 二、非选择题。 16.(12分)(2020•平谷区一模)探究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第20页(共20页) 组别及处理方法:CK:水、25℃H:水、36℃P:黄体酮、25℃P+H:黄体酮、36℃ (1)D1蛋白位于叶绿体的 上,参与水的分解,产物用于 反应中CO2的还原。 (2)研究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测定D1蛋白含量、D1蛋白基因表达量和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结果如图。 ①据图甲、乙的CK组和H组分析: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 ,推测可能与 有关。 ②据图丙、丁结果进一步推测高温引起H组D1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是:D1蛋白能可逆性转化成中转形式D1蛋白,进而避免被分解。依据是CK组D1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大致相同,而H组D1蛋白合成量 分解量。 (3)进一步研究黄体酮对高温下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如图中P、P+H组所示。 ①图甲表明黄体酮能 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 ②据图乙、丙、丁推测,黄体酮作用的分子机制是 。依据是 。 17.(12分)(2020•平谷区一模)大豆花叶病毒会严重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预防抗病大豆品种乙的抗病能力减弱,科研人员用EMS诱变感病大豆,获得新的抗病品种甲。科研人员利用甲、乙两个品种对抗性遗传进行研究。 (1)因为基因突变具有 性,EMS诱变后,非入选大豆植株可能含有 的基因,需要及时处理掉这些植株。 (2)利用甲、乙两品种大豆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表 组别 亲本组合 F1 F2 第20页(共20页) 抗病 易感 抗病 易感 实验一 甲×易感 0 18 111 348 实验二 乙×易感 15 0 276 81 据表分析,甲、乙两品种抗病性状依次为 性性状。 (3)已知品种乙的抗性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上,为探究品种甲抗性基因的位置,科研人员设计如下杂交实验:甲乙杂交,F1自交,统计F2性状分离比。 ①预期一:若F1均抗病,F2抗病:易感为13:3,说明两品种抗病性状的遗传是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位于 染色体上。 ②预期二:若F1、F2均抗病,说明甲、乙两品种抗性基因可能是 或同一对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突变基因。 (4)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也不同,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科研人员扩增出实验一若干个体中的SSR序列,用于确定甲品系抗性基因的位置,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注:F2中的1、4、7表现抗病,其余表现易感。 图中结果说明甲品系抗性基因在 号染色体上,依据是 。 18.(12分)(2020•平谷区一模)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可以引起严重的动脉阻塞,患者通常20岁前后死于心脏病发作。 (1)胆固醇是合成性激素的前体物质,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浆中脂质的运输,所以内环境中胆固醇含量的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胆固醇合成酶(HMG CoA)的活性直接影响胆固醇的含量。研究脂蛋白(LDL)对HMG CoA活性的影响,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无LDL的血清、含LDL的血清,培养取自健康个体成纤维细胞,结果如图甲。该实验结果表明 。 第20页(共20页) (3)进一步研究脂蛋白(LDL)对FH患者体内HMG CoA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健康人和FH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在血清培养液中培养六天(相当于图乙中的0h)后,转入去除LDL的血清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如图乙。 ①由图乙可知,LDL对FH患者胆固醇合成酶(HMG CoA)的活性 。 ②培养液中LDL通过胞吞方式被吸收进入健康者成纤维细胞发挥作用,但不能进入FH患者成纤维细胞,推测可能的原因是:FH患者细胞膜上缺少LDL的 ,导致LDL不能被识别。 ③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丙。你认为该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上述推测?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 (4)综合上述实验,从细胞代谢角度分析,FH患者胆固醇含量高的原因是 。 19.(11分)(2020•平谷区一模)叶片保卫细胞没有大的液泡,通过改变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控制细胞吸水和失水。当环境水分充足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打开,反之关闭。科研人员对脱落酸(ABA)调节干旱环境下拟南芥气孔开闭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第20页(共20页) (1)ABA是细胞之间传递 的分子,可以调节气孔开闭。 (2)由图甲结果可知,干旱处理会 叶片细胞的渗透压,进而促进ABA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导致气孔关闭。恢复供水后,ABA含量下降,气孔打开。 (3)依据图甲实验结果推测:对气孔调节功能丧失突变体施加一定浓度的ABA后,与对照组相比,如果实验结果为 ,则说明该突变体的气孔开闭异常是ABA合成缺陷导致。 (4)研究表明,细胞内外K+浓度差是影响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主要因素,保卫细胞膜上有K+内流和外流两种通道蛋白,K+通道的开闭受钙离子浓度的调控。研究ABA调节气孔开闭与钙离子浓度的关系,结果如图乙。请结合图甲,解释实验组气孔开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原因是什么? 。 20.(12分)(2020•平谷区一模)当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比较严重的国家。鳄龟和巴西龟原产于密西西比河流域,我国多地水生生态系统中已经发现二者分布。鳄龟以肉食性为主,喜食新鲜鱼类;巴西龟以虾、虫、两栖动物、小鱼、水生植物为食。 (1)湿地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和 组成的 (开放/封闭)的生命系统。 (2)鳄龟和巴西龟入侵,在缺少 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很容易剧增,导致入侵地生物 降低,生态系统的 下降。 (3)为探究本地物种鲤鱼是否能通过视觉逃避鳄龟和巴西龟的捕食,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用透明玻璃将不透明的玻璃缸(100cm×60cm×20cm)分隔为三室,如图甲。实验一,将10条鲤鱼置于第二室中线处。实验二,在实验一基础上,于第一室中加入两只鳄龟。实验三,在实验二基础上,更换10条鲤鱼,并于第三室中加入两只巴西龟。统计实验组远离捕食者方向的鲤鱼数量,以及对照组中同侧的鲤鱼数量。实验重复30次。结果如图乙、丙。 第20页(共20页) ①据图乙可知,实验一中线两侧鲤鱼数量大致相同。实验二加入鳄龟后, 。 ②综合实验结果说明 。 (4)由于弃养、放生、养殖逃逸等因素,巴西龟遍布我国野外。你认为放生是有利还是有害?并用已有生态学知识,做出合理解释。 。 21.(11分)(2020•平谷区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疟原虫感染引起疟疾。疟原虫进入红细胞后,消耗宿主细胞的血红蛋白。通常这种受损的红细胞被运送到脾脏,红细胞被裂解,同时破坏疟原虫。可是,疟原虫却通过分泌把手形的蛋白,穿透红细胞表面并固定在血管内壁上来逃脱这一命运。 几天后,感染者的免疫系统渐渐控制住了感染,可是一段时间内,一部分疟原虫改变了它们的把手形蛋白,与那些引发免疫反应的疟原虫不同了。感染这些疟原虫的细胞逃脱了免疫消灭,接着引发感染。 科学家发现,疟原虫是通过抗原变异逃避被消灭的。疟原虫每进行一次分裂大约有2%的可变基因表达,这种不可思议的抗原变异速度,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正处于研究中的一种以DNA为基础的新型疫苗可能对这种疾病有效。DNA疫苗包括一个质粒、来自病原体编码内部蛋白的基因,该基因对病原体的功能很重要且不会改变。当质粒侵入细胞时,它们携带的基因表达出蛋白质,但不会进入细胞核本身的DNA.病原体基因表达的蛋白突出在细胞表面,使它有标记,然后被T细胞消灭。在以后的真正感染时,免疫系统可以立刻反应。 (1)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被脾脏中的 细胞裂解。 (2)根据文中信息解释,免疫系统为什么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疟原虫? 。 (3)短文告诉我们,新型疫苗的化学本质是 ,注射该疫苗后,最终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是 。 (4)新型疫苗与现行疫苗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第20页(共20页) (5)机体感染疟原虫后,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哪些? 第20页(共20页)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A、解旋酶使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解旋形成单链DNA,完成DNA分子复制后,DNA功能不会改变,A错误; B、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转录完成后,DNA双螺旋结构恢复正常,其功能不变,B错误; C、高温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使其功能丧失,C正确; D、刺激使离子通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完成物质运输后,又会恢复原来的空间构象,其功能恢复,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A、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核糖体,支持内共生说,A错误; B、原核细胞含有DNA和RNA,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和RNA,支持内共生说,B错误; C、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原核细胞具有单层细胞膜,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原核细胞后,形成囊泡,如果原核细胞特化成线粒体或叶绿体,也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支持内共生说,C错误; D、生物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不支持内共生说,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A、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具有专一性,A错误; B、两种酶均在细胞内合成,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催化作用,B错误; C、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C正确; D、PCR技术扩增DNA片段过程,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但不需要加DNA连接酶,D错误。 第20页(共20页) 故选:C。 4.【解答】解:A、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其培养基中不用添加碳源,A正确; B、酵母菌属于异养型生物,因此其培养基中要加入碳源,B错误; C、醋酸菌属于异养型生物,因此其培养基中要加入碳源,C错误; D、毛霉属于异养型生物,因此其培养基中要加入碳源,D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A、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马拉松跑主要依赖慢缩肌纤维,400米跑主要依赖快缩肌纤维,A错误。 B、快肌纤维不含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错误。 C、慢肌纤维含有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长期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骨骼肌中慢缩肌纤维比例,C正确。 D、快肌纤维不含线粒体,会产生乳酸,慢缩肌纤维在无氧呼吸时也会产生乳酸,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A、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是AaB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移向两极的基因为Ab或aB,A错误;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相同,都与体细胞相同,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后,细胞中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D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 B、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但没有证明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正确。 故选:D。 第20页(共20页) 8.【解答】解:A、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因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可能不同,A正确; B、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DNA分子中碱基上连接一个“﹣CH3”,称为DNA甲基化,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变异的有利和有害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基因甲基化可能属于不利于生物的变异,也可能属于利于生物的变异,C错误; D、基因甲基化可以导致其不能转录,因此原癌、抑癌基因甲基化会导致细胞癌变,D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A、苇草依赖风力传粉,距离矿区160m的苇草种群对铜耐受基因主要来自随盛行风而来的花粉,A错误; B、由于苇草依赖风力传粉,所以矿区内苇草与距离矿区100m的苇草不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有耐受性基因的个体在无铜污染地区生长很缓慢,说明矿区土壤的选择导致苇草耐受基因频率高于非矿区,C正确; D、苇草依赖风力传粉,所以非矿区苇草耐受性基因频率与风力和风向有关,D错误。 故选:C。 10.【解答】解: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排尿总量,A错误; B、成年人和婴幼儿产生排尿意识的场所相同,均为大脑皮层,B错误; C、成年人控制排尿和憋尿的神经递质种类不相同,分别为兴奋型递质和抑制性递质,C错误; D、成年人可以憋尿,在适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但幼儿却经常尿床,这说明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髄骶段,受到大脑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D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A、5﹣羟色胺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A正确; B、5﹣羟色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 第20页(共20页) C、因为5﹣羟色胺数量不足,将会引起抑郁症,所以氯西汀通过减缓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清除,故可用于治疗抑郁症,C正确; D、5﹣羟色胺数量不足,将会引起抑郁症,而麦角酸二乙酰胺特异性阻断5﹣羟色胺与其受体结合,故会加重抑郁症,D正确。 故选:B。 12.【解答】解:A、据左图可知,蔗糖可以延长IAA对胚芽鞘切段作用时间,A正确; B、生长素能够促进胚芽鞘切段伸长生长,B正确; C、结果不能说明蔗糖为胚芽鞘切段生长提供能量,C错误; D、综合两图结果说明蔗糖与KCL的作用相同,D正确。 故选:C。 13.【解答】解:A、由于在设置围栏时,食料植物生长优于非食料植物,说明缺少鼠时,食料植物的生长优于非食料植物,A正确; B、据柱形图可知,存在鼠时,即无围栏情况下,非食料植物株高大于食料植物,说明非食料植物在与食料植物的竞争中占有优势,B正确; C、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实验地块和对照地块的非生物因素应该基本相同,C正确; D、设置与不设置围栏非食料植物相对生物量不同,说明鼠影响非食料植物相对生物量,D错误。 故选:D。 14.【解答】解:A、由题干“喜在坚实的土壤中产卵”信息可知,影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A正确; B、不同季节的降水量和温度不同,会影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B错误; C、东亚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在其繁殖期及时疏松土壤,可以影响其种群的出生率,以降低种群密度,C错误; D、可以通过样方法调查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无法调查东亚飞蝗迁移路线,D错误。 故选:A。 15.【解答】解:A、PCR技术要求两种引物分别和目的基因的两条单链结合,沿相反的方向合成子链,故所用的引物组成为图2中引物甲和引物丙,A正确; 第20页(共20页) B、选择的限制酶应在目的基因两端存在识别位点,但BamHⅠ可能使质粒中的启动子丢失,因此只能选BclI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切割,B正确; C、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大肠杆菌细胞中,需要用Ca2+处理,使之称为感受态细胞,C正确; D、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使用BclI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破坏,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6.【解答】解:(1)由题意知,D1蛋白参与水分解,水分解是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因此D1蛋白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二氧化碳还原属于暗反应阶段。 (2)①由题意知,甲的CK组、H组的自变量是温度,H组温度高,光合速率降低;乙的CK组、H组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D1蛋白的相对含量,H组温度高、D1蛋白含量少,因此可以推测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低的原因是D1蛋白含量减少。 ②丙、丁图可知,CKCK组D1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大致相同,都接近于1,H组D1蛋白合成量接近3,分解量接近1.5,即H组D1蛋白合成量大于分解量。 (3)①分析图甲,CK组与H组相比较,说明高温抑制光合作用,P组与P+H组相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加入黄体酮,P+H组加入黄体酮,光合速率大于H组,说明黄体酮能解除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 ②分析乙丙丁图可知,D1蛋白基因表达量(D1蛋白合成量)P+H组多于H组;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P+H组与H组大致相同;但是D1蛋白含量P+H组少于H组,因此可以推测黄体酮通过促进D1蛋白合成、促进转化为中转形式的D1蛋白、促进D1蛋白周转而解除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 (1)类囊体(类囊体薄膜、基粒、基粒片层) 暗(碳) (2)①降低 D1蛋白含量减少。 ②大于 (3)①解除 ②促进D1蛋白合成、促进转化为中转形式的D1蛋白、促进D1蛋白周转 第20页(共20页) 图中显示D1蛋白基因表达量(D1蛋白合成量)P+H组多于H组;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P+H组与H组大致相同;但是D1蛋白含量P+H组少于H组。 17.【解答】解:(1)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或多害少利性,经EMS诱变后,非入选大豆植株可能含有不利的基因,需要及时处理掉这些植株,避免造成基因污染。 (2)由表格分析可知,甲品种抗病性状为隐性,乙品种的抗病性状为显性。 (3)①若甲乙杂交,F1自交,F1均抗病,F2抗病:易感为13:3,说明两品种抗病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甲乙杂交,F1自交,F1、F2均抗病,由于乙的抗性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上,则说明甲的抗病基因也位于14号染色体上,即甲、乙两品种抗性基因可能是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突变基因或同一对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突变基因。 (4)分析电泳图可知,F2抗病个体的SSR与亲本甲2号染色体相同,与14号染色体上的SSR无关联,说明甲品系抗性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不定向性或多害少利 不利 (2)隐、显 (3)①2 非同源 ②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突变基因 (4)2 F2抗病个体的SSR与亲本甲2号染色体相同,与14号染色体上的SSR无关联 18.【解答】解:(1)胆固醇是合成性激素的前体物质,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浆中脂质的运输,所以内环境中胆固醇含量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胆固醇合成酶(HMG CoA)的活性直接影响胆固醇的含量。研究脂蛋白(LDL)对HMG CoA活性的影响,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无LDL的血清、含LDL的血清,培养取自健康个体成纤维细胞,分析图甲可知:含LDL的血清组HMG CoA蛋白活性下降速度比无LDL血清组快,表明LDL抑制胆固醇合成酶(HMG CoA)的活性。 (3)进一步研究脂蛋白(LDL)对FH患者体内HMG CoA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健康人和FH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在血清培养液中培养六天(相当于图乙中的0h)后,转入去除LDL的血清培养液中培养,①由图乙可知,FH患者体内的HMG CoA蛋白活性居高不下,而正常对照组HMG CoA蛋白活性升高,说明LDL对FH患者胆固醇合成酶(HMG CoA)的活性无显著影响。 第20页(共20页) ②培养液中LDL通过胞吞方式被吸收进入健康者成纤维细胞发挥作用,但不能进入FH患者成纤维细胞,胞吞过程中需要细胞膜表面是受体识别,才能形成囊泡,推测可能的原因是:FH患者细胞膜上缺少LDL的受体,导致LDL不能被识别。 ③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分析图丙的实验处理及结果可知:甲组125ILDL结合量大于乙组,甲组125ILDL结合量大于丙组;上述推测中FH(高胆固醇血症)细胞膜上缺少LDL的受体,不能吸收LDL,HMG CoA(胆固醇合成酶)活性高,合成的胆固醇多,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故支持上述推测。 (4)结合上述实验分析,FH患者胆固醇含量高的原因可能是FH(高胆固醇血症)细胞膜上缺少LDL的受体,导致其不能识别并不能吸收LDL,HMG CoA(胆固醇合成酶)活性高,合成的胆固醇多,使FH患者胆固醇含量高。 故答案为: (1)稳态 (2)LDL抑制胆固醇合成酶(HMG CoA)的活性 (3)①无显著影响 ②受体 ③支持;甲组125ILDL结合量大于乙组,甲组125ILDL结合量大于丙组 (4)FH(高胆固醇血症)细胞膜上缺少LDL的受体,不能吸收LDL,HMG CoA(胆固醇合成酶)活性高,合成的胆固醇多 19.【解答】解:(1)脱落酸是植物激素,其作用是作为信息分子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由题图可知,ABA(脱落酸)作为信息分子可以调节气孔开度进而调节光合作用。 (2)由题图可知,停止浇水,叶片细胞渗透压增大,ABA合成和分泌增多,气孔阻力增大导致气孔关闭。 (3)依据图甲实验结果推测:如果突变体的气孔开闭异常是ABA合成缺陷导致,对气孔调节功能丧失突变体施加一定浓度的ABA后,渗透压相对值和气孔阻力增加。 (4)由题意知,细胞内外K+浓度差是影响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主要因素,K+通道的开闭受钙离子浓度的调控,甲图:ABA浓度增大,气孔阻力增大,乙图:ABA增加,钙离子浓度增大、气孔导度降低,结合图甲、图乙信息可以推测ABA促进细胞质Ca2+浓度增加,高浓度的Ca2+抑制K+内流通道蛋白打开,促进K+ 第20页(共20页) 外流通道蛋白打开,细胞质基质内K+减少,细胞质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失水,气孔开度减小。 故答案为: (1)信息(信号) (2)增大 气孔阻力 (3)渗透压相对值和气孔阻力增加 (4)ABA促进细胞质Ca2+浓度增加,高浓度的Ca2+抑制K+内流通道蛋白打开,促进K+外流通道蛋白打开,细胞质基质内K+减少,细胞质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失水,气孔开度减小 20.【解答】解:(1)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的开放的生命系统。 (2)鳄龟和巴西龟在引入我国后,由于缺少天敌,种群数量会急剧增加,大量捕食当地生物,造成入侵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3)①根据实验过程和图乙曲线分析可知,实验一中线两侧鲤鱼数量大致是5条,两侧数量基本相同;实验二和实验三加入鳄龟、巴西龟后,据图乙和图丙可知,远离捕食者方向的鲤鱼增多,说明鲤鱼能够通过视觉逃避鳄龟和巴西龟的捕食,比较实验二(捕食者是鳄龟)和实验三(捕食者是巴西龟)的两条曲线,远离捕食者方向的鲤鱼数量实验二多于实验三,说明鳄龟比巴西龟对鲤鱼的危险更大。 ②综合实验结果说明鲤鱼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捕食者。 (4)对于巴西龟的放生,我认为是有害的,因为放生会导致被放养生物不适应环境,或死亡或被天敌捕食;或者没有天敌,导致生物入侵。 故答案为: (1)生物群落 开放 (2)天敌 多样性 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或稳定性或稳态) (3)①鲤鱼能够通过视觉逃避鳄龟和巴西龟的捕食且鳄龟对鲤鱼的危险更大 ②鲤鱼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捕食者 (4)据协调与平衡、物种多样性等原理,解释有利或不利,逻辑合理即可。 示例一:有利;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且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持和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示例二:有利;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化,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示例三:不利;放生会导致被放养生物不适应环境,或死亡或被天敌捕食。或者没有天敌,导致生物入侵 第20页(共20页) 示例四:不利;放养的生物携带病原体,危害人类(或本地物种)健康 21.【解答】解:(1)效应T细胞可以清除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 (2)由题文信息可知,免疫系统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疟原虫有以下原因:疟原虫通过分泌把手形蛋白,穿透红细胞表面并固定在血管内壁上;部分疟原虫改变了它们的把手形蛋白;疟原虫是通过变异改变抗原的结构逃避被消灭。 (3)新型疫苗的化学本质是DNA,注射该疫苗后,最终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是来自病原体(疟原虫)编码内部蛋白的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 (4)新型疫苗与现行疫苗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易(可以常温)储存、运输、避免疟原虫变异造成疫苗失效。 (5)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 故答案为: (1)效应T淋巴细胞 (2)疟原虫通过分泌把手形蛋白,穿透红细胞表面并固定在血管内壁上;部分疟原虫改变了它们的把手形蛋白;疟原虫是通过变异改变抗原的结构逃避被消灭 (3)DNA 来自病原体(疟原虫)编码内部蛋白的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 (4)易(可以常温)储存、运输、避免疟原虫变异造成疫苗失效 (5)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 日期:2020/5/15 21:32:39;用户:410476734;邮箱:410476734@qq.com;学号:7681534 第20页(共20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