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学案

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导学案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 一.比兴: ‎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 写作中采用比兴手法的作品后代有很多,如我们即将学的《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人不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如《迢迢牵牛星》,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我国的古代诗歌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二:《诗经》——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语言大胆而清丽,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诗经》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合作探究】‎ ‎ 1:结合诗歌,谈谈“比兴”手法是怎么在本首诗歌当中体现的,并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明确:“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结构上:(1)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 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2) 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3)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内容上(1)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2)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2:结合全诗,谈谈本首诗歌的主题,并且试着透过诗歌主题,还原秦汉时期的社会生活。‎ ‎【目标检测】 ‎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注]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 何当:何日。金络脑:饰金的马笼头,借器具的贵重象征马受重用。踏清秋: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 ‎[注]吴钩:吴地所产宝刀。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朝廷不能控制的黄河南北一带。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表彰。若个:哪个 ‎ ‎(1)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 ‎ ‎(2)“马诗”是怎么样运用“比兴”手法的?“南园”诗由两个问句组成,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语文素质拓展】‎ 选作:比兴手法虽然是古代诗歌当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但是同样可以应用到作文的写作当中,请以“完美与缺憾”为话题写一个借物起兴式的开头段。‎ 本课复习指导:‎ 诗歌的学习不必纠结于一字一句的解读,那样会让诗意失色,更多地应从情感角度进行解读。本篇诗歌的重点主要是诗经六义中的“赋比兴”和叙事诗所展现出来的社会生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