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六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 历史
第 1 页 共 6 页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 2019 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 历史试卷 命题:合肥一六八中学 本试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材料题。考试时间 为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 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 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B.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2.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 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3.关于玄武门之变,《旧唐书》记载:“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 李世民被逼无奈,先下手为强,杀死建成、元吉,《新唐书》也有类似的记 载:《资治通鉴》记载:“建成颇仁厚,遽止之(拒绝先下手为强)”;当今 一些史学家研究认为,李世民是政变的主要策划者,已经身为太子的李建成 没有必要冒巨大的政治风险,据此可以认定 A.争权中李世民由被动变为主动 B.《旧唐书》试图隐瞒历史真相 C.学者研究结论与史实完全吻合 D.李世民取得皇位在程序上非法 4.宋理宗读了朱熹的书后,感慨地说,“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并追 封朱熹为“太师”,还把他的牌位放进孔庙从祀。宋理宗的言行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表明理学得到普遍认同 C.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强化了理学的教化功能 5.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 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 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 A.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 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 C.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 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 6.黄仁宇认为,明朝“整个税收水平仅为农业产量的 10%,……从不进行根本 调整。……当税收不能进行调节时,各地的土地所有、土地租佃以及利息率 等情况合在一起就会将税收限制在通行的范围之内,税收的任何增长都会让 最低层的纳税人感到不可忍受”。这说明明朝 A.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B.税率体系比较稳定 C.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D.财政体制潜藏危机 7.1882 年轮船招商局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再招股 100 万两,仁和保险公司 也乘势扩股 1 万股,计银 50 万两,上海机器织布局于 1880 年公布招股章程 第 2 页 共 6 页 后,认股者源源而来。据此可知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 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 D.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 8.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 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 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 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 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 应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9.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 年南 海知县还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19 世纪末,谕令各省“多 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变化 A.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 B.主要出于抵制列强侵略的需要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反映了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10.“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 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 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这表明陈独秀旨在 A.否定孔教传统的是非和价值标准 B.肯定孔教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 C.强调孔子个人学说不合现代生活 D.从现代生活角度重估孔教的价值 11.1941 年底,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不断挫败日军 进攻。在多处给予来犯日军重大打击,最终来犯之敌狼狈逃窜,日寇重新退 过新墙河,恢复战前态势。……此次会战为长沙数次会战以来首次全面胜利。 中国军队的此次作战 A.全面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守态势 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提升了国人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信心 D.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2.下图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 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中的 “人民政协” A.具有人民民主性质 B.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第 3 页 共 6 页 13. 表 1 年份和增长率 项目 1952 1957 增长率% 原煤(万吨) 6649 13 000 96 发电量(亿度) 72.6 193 166 原油(万吨) 43.6 146 235 钢(万吨) 135 535 296 生铁(万吨) 193 594 208 布(亿米) 38.3 50.5 32 纱(万吨) 65.6 84.4 28 表 1 为新中国“一五”期间主要产品产量表。此表反映了 A.投资规模决定了主要能源的布局 B.我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建设模式 C.“大炼钢铁”运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D.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局面 14.罗马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 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 这说明罗马法 A.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 B.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 C.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 D.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 15.16 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 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 16 世纪 30 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 16 世纪 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 4 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 涨 2 倍到 2 倍半。这一变化 A.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 B.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 C.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 D.D.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 16.英国政府 1823 年通过了《哈斯基森林法》,放宽了对其他国家航运的抑制 和对外粮食进口的限制,同时,英国政府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 规定把输入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平均降低 30%。1846 年,英国政府废除了 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1849 年,又废除了保持近 200 年的《航海条 例》。这主要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B.自由贸易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C.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关系变化 D.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 发表 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 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共 产党宣言》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D.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 18.罗斯福新政的一些措施“已经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工作的着重点,它给了资 本主义以新的活力,并且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联邦当局的权力,这种趋向已经 证明是不可逆转的”。这说明当时美国 A.联邦政府权力达到历史高峰 B.改变了权力制衡原则 C.国家干预理论得到普遍认可 D.创新了国家管理体制 第 4 页 共 6 页 19.1941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 贫困及免于恐惧的自由;1947 年继任的杜鲁门以“企业的自由”取代了“免 于匮乏和恐惧的自由”,并宣称这“三大自由”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 杜鲁门的“三大自由” A.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B.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回归 C.具有意识形态色彩 D.表明美国建成福利国家 20.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 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 —1962 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 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 仅是美国的 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B.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C.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21.1972—1973 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 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 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 A.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 B.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22.1980 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出售的方式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 度,并缩减社会住房开支,随后在 1988 年开始了把社会住房转让给住房协 会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 A.减轻政府负担 B.改善公民住房 C.缩减社会福利 D.加强政府干预 23.1945 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 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 1995 年的《世贸组织协定》 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 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B.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 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4.塞缪尔亨廷顿曾说:(两极格局解体后)西方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亚洲文明正 在扩张其经济、军事和政治权力;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这造成了 穆斯林国家及其邻国的不稳定;非西方文明一般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 值。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发生变化 B.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优势不复存在 C.亚洲国家经济军事影响力加大 D.伊斯兰国家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隐患 二、材料阅读(52 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从康熙至雍正,对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先后镇压了葛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最终由乾隆完全平定西域。清朝对西 域实行的是藩部管理模式,对各藩部原有社会组织、职官制度加以改造、利 第 5 页 共 6 页 用,并由理藩院来管理藩部事务。还设立伊犁将军、都统、大臣等驻扎边疆 地区,代表朝廷处理有关军政大事;藩部受驻防将军、大臣的节制。清朝统 一西域后,陆续从甘肃河西、陇东各府县招募无业贫民,迁往天山北路乌鲁 木齐等地屯住,在这些地区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府县制。 材料二 1865 年,来自中亚的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 国。1871 年,沙俄公然出兵新疆,武装侵占了伊犁地区。1875 年 5 月,清 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西北军务,全面负责规复新疆。经过一年 半的时间,清军完全消灭了阿古柏政权,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1881 年清廷派曾纪泽赴俄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次年收回了伊犁。左宗 棠曾多次上奏朝廷,阐明新疆设省的必要性,建议在各地设立新的行政建置, 直接管理各地民政事务。1884 年 11 月,新疆行省正式建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西域治理的措施。(9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新疆治理的不同之处, 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其积极意义。(16 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张謇全集》中,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众多的历 史现象,现摘录部分,整合如下: 张謇,江苏常熟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 业救国”。1896 年,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经过数年的经营,大生纱厂 逐渐壮大,到 1911 年为止,大生一、二两厂已经共获净利约 370 余万两。1914 年,张謇在台城南门口河南创办了泰属贫民工场一所,建房 80 余间,占地 30 亩,雇工进行毛巾、藤器、缝纫等项工艺的生产。1913 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 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仅 1919 年两厂赢利就高 达 380 多万两,创下最高纪录。总计从 1914 年后的几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 有 1000 多万两。 但是 1919 年以后,张謇的企业日益艰难,“实业救国”的梦想最终未能实 现。 结合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记录,指 出它所反映的近代经济史上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记录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 面。)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夫天理者,理欲也。理欲者,自然之分也;既以自然之分,则人人 皆平也,无谓贵贱之分。 ——戴震《理》 材料二 但丁宣称人是高贵和平等的,因为人都有上帝赋予的“意志自由” 来判断选择,获得“为自己而生存”的自由。彼特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 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与此同时,他还将矛 头直指宗教禁欲观,大胆歌颂人的生活欲望和世俗享乐,他嘲笑经院神学家 第 6 页 共 6 页 只是一些总想了解“深奥的上帝秘密,漠视人性和人欲的傻瓜。” ——摘编自孟广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人本观与明清之际人文观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位明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时代进步性。 (8 分)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明清进步思 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产生的社会效果差异的经济根源。(7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