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8-9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
第八~九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5×2分=30分)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B) A.食用油 B.食盐 C.面粉 D.沙子 2.(2016,兰州)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铁锅腐蚀的是(B) A.表层镀锌 B.食盐水浸泡 C.制成合金 D.表层涂油 3.(2016,福州)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 B.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常温下所有金属均为固态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4.(2016,威海)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5.(2016,咸宁)下列比较中,符合实际的是(A) A.黄铜片比纯铜片的硬度大 B.地壳中硅的含量比氧多 C.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 D.食盐水比食醋的pH小 6.(2015,兰州)兰州西客站在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下列有关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钢,其硬度小于纯铁的硬度 B.一些设施中使用的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建设过程中,废弃的金属材料必须回收利用 D.建设中使用了玻璃钢、碳纤维等材料,它们是复合材料 7.(2016,常德)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一定不会发生的是(D) A.Mg+Sn(NO3)2=== Mg(NO3)2+Sn B.Sn+H2SO4=== SnSO4+H2↑ C.Sn+Hg(NO3)2=== Sn(NO3)2+Hg D.Sn+ZnSO4=== SnSO4+Zn 8.(2015,南京)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9.(2016,舟山)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20 ℃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 ℃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C.10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10.(2016,连云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a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 ℃时仍是饱和溶液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D.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a2 ℃降至a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1.(2016,济宁)右图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①氯化钠和氯化铵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是可溶物质 ②在20 ℃ 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Cl>NaHCO3 ③在30 ℃ 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 g分别溶于50 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④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在10 ℃ 以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16,宿迁)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C) A.Zn、NaCl、CuCl2(过量) B.Fe(过量)、Cu(NO3)2、AgNO3 C.Fe(过量)、KNO3、CuCl2 D.Cu(过量)、FeCl2、HCl 13.(2016,孝感)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D) 14.(2015,德阳)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2 g,并得到残留固体6.4 g。则原混合物粉末中铁的质量是(B) A.8.0 g B.11.2 g C.16.0 g D.24.8 g 15.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二、填空题(14分) 16.(6分)(2016,资阳)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引燃铝热剂,发生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此反应过去用于焊接钢轨。 (1)钢属于铁和__碳__元素形成的合金。 (2)引燃铝热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Al+Fe2O32Fe+Al2O3__,此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__+3__价变为__零__价。 (3)CO也能与氧化铁发生类似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3CO+Fe2O3_2Fe+3CO2__。将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放入稀硫酸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Fe+H2SO4===_FeSO4+H2↑__。 17.(4分)(2016,南海区校级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低于t1 ℃时,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C>B>A__; (2)点n表示的意义为__t2_℃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__; (3)从B溶液中得到B的晶体,采用最合理的方法是__蒸发溶剂__。 (4)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能使它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物质是__C__。 18.(4分)(2016,白银)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__在t1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__。 (2)t3 ℃ 时,将25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20%__。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降温结晶__。 (4)将t2 ℃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乙>甲>丙__。 三、简答题(20分) 19.(10分)(1)2016年底,沪昆高铁和云贵高铁即将开通,人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动车电路中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导电性__。动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大__(填“大”或“小”); ②动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__隔绝氧气和水__; (2)已知M、N、R三种金属存在反应:R+NCl2=== N+RCl2;M+RCl2=R+M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__置换反应__,M、N、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M>R>N__。 (3)将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克,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 A.滤液可能是无色 B.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C.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__B__(填序号)。 20.(10分)(2016,郴州)如表是NaCl、KNO3的部分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8 36.0 36.63 36.6 37.0 37.3 KNO3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NaCl、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_KNO3__。 (2)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36.0_g__,取20 g氯化钠放入50 g水里,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__68__g。 (3)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每步均充分溶解),可得到饱和溶液的有__AC__(填字母),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B__(填字母)。 四、实验探究题(28分) 21.(16分)(2016,漳州)【题干】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气泡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Mg+2HCl===_MgCl2+H2↑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① ② ③ ④ 镁条长度 1 cm 2 cm 3 cm 4 cm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 无 少量 较多 很多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镁条长度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作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Mg+2H2O=Mg(OH)2+H2↑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__没有气泡产生__,白色沉淀__消失__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__不消失__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Cl-__ 【拓展延伸】足量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并且碱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而促使白色碱式氯化镁的生成。 22.(12分)(2016,安顺)(1)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①30 ℃时,丙的溶解度是__10_g__。 ②50 ℃时,在100 g水中放入50 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28.6%__(计算结果保留至0.1%)。 ③若将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__丙__。 ④将5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1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乙>甲>丙__。 (2)常温下欲配置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操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__B__(填对应字母)。 ②量取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偏小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五、计算题(8分) 23.(2016,达州)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 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_10_g__;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7.3%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根据图像中的数据分析得混合物中的碳酸钙和100 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 g,设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z CaCO3+2HCl=== 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x z y 4.4 g = x=10 g = y=11.1 g = z=7.3 g (1)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 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3% (3)原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12.5 g-10 g=2.5 g,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5 g+100 g-4.4 g=108.1 g,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2.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