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素质升级检测8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素质升级检测8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第八课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瓦面上带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是兼实用与装饰为一体的建筑配件,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在相当高度的屋顶、檐头的位置上,在有限的面积上,在仰视和远视的重重局限下,尽可能以最为醒目突出的构图形式呈现。‎ 瓦当,起源于春秋晚期。最初,瓦当上的主要纹饰多是兽面纹半瓦当,后来才普遍向卷云纹发展。到东周列国,瓦当就成了一些大型建筑的构件,发展迅速,鼎盛一时。到了汉代,在继承秦代瓦当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在瓦当的图案装饰上一时涌现出大量的文字瓦当,成为汉代瓦当的一大特色。汉代瓦当,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瓦当纹饰的取材十分丰富,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从幻想中的猛兽饕餮、龙凤、四神图腾,到自然界各种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房屋、人物、云彩以及各种抽象的几何线条,组成的图案和文字表达出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情感等等,描绘出了一个龙飞凤舞、鹿奔虎啸、鸟飞鱼跃、祥云缭绕的极为丰富饱满、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异常热闹世界。以艺术特有的敏感触觉,在极其有限的空间里容纳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瓦当的造型具有艺术的浪漫色彩。它以大幅度的动作,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颇具野性地塑造出一个个飞扬流动而又古朴可爱的艺术形象。如四神翼虎、蟾蜍与玉兔纹瓦当,完全是粗线条、粗轮廓的大手笔,不做任何细部的直接描绘,长短不合的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但这一切却增加了它们力量、气势的美,构成瓦当艺术古拙质朴的风格,简而不俗,夸而不饰,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天真狂放的气势,呈现出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精神。‎ 瓦当文字多为篆书,篆书之美是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状结构之上,即在于它们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瓦当书法在有限的空间淋漓尽致体现了这种美。据统计,瓦当篆文的变化就有120种之多,还有少量运用美术变体的,充分发挥了篆文书法的装饰艺术作用。‎ - 12 -‎ 瓦当集绘画、浮雕、美术、书法于一体,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它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还是研究我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编自解道《瓦当,凝固在屋檐上的岁月流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瓦当是屋顶、檐头位置的瓦面上带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图形最为醒目突出。‎ B.瓦当的纹饰取材于平常生活,反映了人们的日常起居,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C.汉代瓦当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大量的文字瓦当出现在图案装饰上是其特色。‎ D.作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艺术种类,瓦当的空间极其有限,反映内容较为单一。‎ ‎【解析】 A项,“图形最为醒目突出”表述绝对,依据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尽可能以最为醒目突出的构图形式呈现”,选项漏掉了“尽可能”,导致表述绝对;B项,“瓦当的纹饰取材于平常生活,反映了人们的日常起居”错误,以偏概全,原文“瓦当纹饰的取材十分丰富,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缩小了原文的范围;D项“瓦当的空间极其有限,反映内容较为单一”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瓦当集绘画、浮雕、美术、书法于一体”,反映内容较为丰富。故选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文章在论证瓦当的起源和发展基础上,指出汉代瓦当具有独特的形式和手法。‎ B.文章以四神翼虎、蟾蜍与玉兔纹瓦当,论证瓦当的造型具有艺术的浪漫色彩。‎ C.文章以呈现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精神为论点,深入论证瓦当具有力量之美、气势之美。‎ D.文章从起源、取材、造型、文字四个方面论证了瓦当的特点,论证结构清晰。‎ ‎【解析】 C项,“以呈现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精神为论点”错误,这句话在原文第四段中,呈现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精神既不是第四段的论点,也不是全文的论点。故选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瓦当典雅大方,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以艺术享受。‎ B.瓦当的造型不做细部描绘,完全是粗线条、粗轮廓的夸张手法,具有现实风格。‎ C.瓦当文字多为篆书,篆书曲直适宜,纵横合度,富于变化,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D.冯骥才说“民间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这与文中对瓦当的论述是相通的。‎ ‎【解析】 B项,“瓦当的造型不做细部描绘,完全是粗线条、粗轮廓的夸张手法,具有现实风格”,有两个错误:一是扩大范围,原文“四神翼虎、蟾蜍与玉兔纹瓦当,完全是粗线条、粗轮廓的大手笔,不做任何细部的直接描绘”,“不做细部描绘,完全是粗线条、粗轮廓的夸张手法”只是四神翼虎、蟾蜍与玉兔纹瓦当的特点,并不能代表所有瓦当;二是瓦当的造型具有艺术的浪漫色彩,不是现实风格,原文“瓦当的造型具有艺术的浪漫色彩”。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莎士比亚传 - 12 -‎ 在英国中部、伦敦西北面的沃里克郡,有一个普通的小镇,名叫斯特拉特福,莎士比亚就是诞生在这个小镇上。‎ ‎7岁那年,莎士比亚进了镇上的文法学校。除了在学校读书以外,少年时代留给莎士比亚深刻印象的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茂密荒凉的亚登森林从北方一直伸展到斯特拉特福镇周围,莎士比亚在童年时就听说过有关这个森林的许多故事。后来,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这部喜剧里特别提到故事里的英雄罗宾汉。‎ 莎士比亚在童年的时候还听过一些可怕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讲到有几个极其丑陋的巫婆,她们能预言人的未来。后来,莎士比亚在悲剧《麦克白》中生动地描写了三个巫婆的形象。‎ ‎1575年7月,伊丽莎白女王到离斯特拉特福镇不远的肯尼沃斯城堡做客,欢迎仪式上,许多人装扮成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牧神、海神、河神和其他各种神怪,走在游行的队伍里。11岁的莎士比亚也见到了这次欢迎仪式的盛况。‎ 当时英国已经有不少流浪的剧团多次到过斯特拉特福镇。少年时代的莎士比亚有很多机会观看戏剧演出;少年莎士比亚对演戏很感兴趣,也许这正是他把毕生贡献给戏剧的最初的原因。后来他在戏剧《哈姆莱特》里满怀亲切之感地描写了流浪剧团的演出情况。‎ ‎16世纪是文艺复兴时代,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进取的、开放的,许多年轻人都不安于现状,想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莎士比亚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离开他的故乡小镇,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的。1587年左右,莎士比亚来到伦敦,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他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年)以写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第二时期(1601—1607年)以写悲剧为主,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第三时期(1608—1613年)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莎士比亚已经逝世300多年了。几百年来,不同的民族都用各自的语言赞扬过莎士比亚,历代的大作家们几乎都将莎士比亚视为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他们都认为莎士比亚是不朽的。‎ 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评价他:“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17世纪英国伟大的诗人、一个真正的清教徒——弥尔顿也对莎士比亚推崇备至。17、18世纪的一些古典主义作家,如德莱顿、蒲柏等人不得不赞美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德莱顿语)。‎ 到了19世纪,莎士比亚更是风靡全欧洲。雨果、司汤达等人在与古典主义做斗争时,都高举莎士比亚的大旗。18、19世纪的许多大作家如伏尔泰、雨果、屠格涅夫、罗曼·罗兰等都曾或多或少地对莎士比亚作品进行模仿,在作品中留下了莎士比亚的影子。‎ 到了20世纪,莎士比亚在国际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更加突出,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莎学批评流派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莎剧舞台艺术。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新兴的学科都以莎士比亚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使莎士比亚的作品在新的时代产生了新的价值。‎ - 12 -‎ 现在全世界有众多的莎学研究机构,每年都会举行世界性的莎士比亚研究会议,全世界还有各种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刊,莎士比亚图书馆等。‎ 在电影和电视出现以后,莎士比亚的戏剧更是不断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世界文学史上那些不朽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总体上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莎士比亚的戏剧常常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性的某些本质特征。莎士比亚的创作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真实性是他遵循的根本原则。莎士比亚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源于生活的材料写进作品,必然会唤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又是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他常常以诗人般的激情,抒情的笔调和浪漫的风格,歌颂人文主义者理想中的社会和人际关系。这一点在他的喜剧创作中尤为突出。莎士比亚把现实的世界与幻想的世界相对照,以此鼓励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摘编自《莎士比亚传》)‎ 相关链接:①莎士比亚独自来到伦敦后,最初是给到剧院看戏的绅士们照料马匹,后来他当了演员,演一些小配角。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开始独立创作。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下。‎ ‎(《莎士比亚的故事》)‎ ‎②莎士比亚曾说:“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奋斗一生,可永远长眠。”“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A )‎ A.莎士比亚从小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外还广泛接触到校外生活,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这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提供了一定的生活基础。‎ B.莎士比亚在悲剧《麦克白》中描写的三个巫婆的形象就是他童年时听说过的非常可怕的故事中能预言人的未来的极其丑陋的巫婆。‎ C.莎士比亚受到许多赞扬,古典主义作家德莱顿、蒲柏等人都不得不赞美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 D.莎士比亚曾在少年时代多次观看流浪剧团的戏剧演出,他对演戏很感兴趣,这是他把毕生贡献给戏剧并取得成就的真正原因。‎ ‎【解析】 B项,曲解文意,原文中只是说“后来,莎士比亚在悲剧《麦克白》中生动描写了三个巫婆的形象”‎ - 12 -‎ ‎。这三个巫婆的形象与他听到的童年故事中的巫婆形象并不是完全相同的。C项,忽视了文中括号里的内容。原文,“如德莱顿、蒲柏等人不得不赞美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德莱顿语)’”。所以,“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是德莱顿语。D项,曲解文意,错在“这是他把毕生贡献给戏剧并取得成就的真正原因”。文中说“也许这正是他把毕生贡献给戏剧的最初的原因”。故选A。‎ ‎5.文中说“少年时代留给莎士比亚深刻印象的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其他的东西”具体指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7分)‎ ‎【答案】 _①古老森林及相关故事;②一些可怕的故事;③女王欢迎仪式的神话色彩;④流浪剧团的演出。__‎ ‎6.莎士比亚为什么能成为不朽的大家?请结合材料分析探究其原因。(8分)‎ ‎【答案】 _①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少年时,见闻丰富,进入社会后从事过多种平凡的工作,积累大量生活素材;②对戏剧充满浓厚兴趣;③自强自立,面对冷嘲热讽矢志不渝;④勤劳一生可得永眠;⑤有良好的时代氛围,在进取、开放的文艺复兴时代,受到较好的熏陶。__‎ 二、古代语文阅读(41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戴若思,广陵人也,名犯高祖庙讳。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据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机察见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邪!”若思感悟,因流涕,投剑就之。机与言,深加赏异,遂与定交焉。‎ 若思后举孝廉,入洛,机荐之于赵王伦曰:“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伦乃辟之,除沁水令,不就,遂往武陵省父。时同郡人潘京素有理鉴,名知人,其父遣若思就京与语,既而称若思有公辅之才。累转东海王越军谘祭酒,出补豫章太守,加振威将军,领义军都督。以讨贼有功,赐爵秣陵侯,迁治书侍御史、骠骑司马,拜散骑侍郎。‎ 元帝召为镇东右司马。将征杜弢,加若思前将军,未发而弢灭。帝为晋王,以为尚书。中兴建,为中护军,转护军将军、尚书仆射,皆辞不拜。出为征西将军,加散骑常侍。发投刺王官千人为军吏,调扬州百姓家奴万人为兵配之,以散骑常侍王遐为军司,镇寿阳,与刘隗同出。帝亲幸其营,劳勉将士,临发祖饯,置酒赋诗。‎ 若思至合肥,而王敦举兵,诏追若思还镇京都,进骠骑将军。寻而石头失守,若思与诸军攻石头,王师败绩。若思率麾下百余人赴宫受诏,与公卿百官于石头见敦。敦参军吕猗昔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至是,乃说敦曰:“周豈页、戴若思皆有高名,足以惑众。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 - 12 -‎ 敦以为然,又素忌之,俄而收若思而害之。若思素有重望,四海之士莫不痛惜焉。贼平,册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简。‎ 选自(《晋书·戴邈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B.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C.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D.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解析】 根据专有名词先断句,“处士”指为当官的高洁之士,“广陵”是籍贯,表明“戴若思”的身份,都是在介绍戴若思,不能断开。故排除A、B两项。其次根据句式对称原则,“足以……足以”对应“思理足以研幽”和“才鉴足以辩物”,构成对称句式,不应该断开。故排除D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庙讳”是古代避讳方式中的一种,指为皇帝已故的父祖而避讳,如果普通百姓姓名、称号等不避讳是要判刑的。‎ B.“孝廉”,古代察举考试中用以选拔人才,任命官员的科目,是察举制常科中最重要的科目,始于汉代,明清时用作状元的雅称。‎ C.“投刺”,古代礼节,通报姓名来表示相见、祝贺、求官等,正式拜会会递上名帖。刺,也称之为“名刺”,即现在的名片。‎ D.刀笔,本指在竹简上写字的工具,后指法律案牍和文章,文中是指后一种。‎ ‎【解析】 B项,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明清两代则是对举人的雅称。‎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戴若思很有指挥才能,曾经得到过陆机的赏识和举荐。年少时,他带领同伙抢劫了陆机的船只,指挥同伙时有条不紊,陆机赞赏他,与他交谈一番后,结下友情。‎ B.戴若思少有为官之才,曾多次被举荐,后因功加官进爵。先是被陆机推荐给赵王司马伦,后来又得到潘京举荐,被称为“宰相之才”,之后再因军功加官进爵。‎ C.戴若思两次辞去任命,备受朝廷关注。先是赵王任命,他没有赴任,后来朝廷任命,他也没有赴任;他领命镇守寿阳,皇帝亲临军营表达慰问之情。‎ D.戴若思受命平叛,却被叛贼杀害。王敦叛乱,他率命回兵镇守京城平叛,朝廷军队战败之后,他不惧安危去见叛军首领,最后被叛军王敦杀死。‎ - 12 -‎ ‎【解析】 B项,“得到潘京举荐,被称为‘宰相之才’”不准确,根据原文潘京“称若思有公辅之才”,只是赞赏戴若思“有宰相之才”,并没有推荐他。‎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5分)‎ 译文:戴若思有风度,仪态端庄,品性闲淡爽快,年轻时喜欢为人排难解纷,不被世俗节操礼仪所束缚。‎ ‎(2)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5分)‎ 译文:您如果不除掉(戴若思),恐怕会产生再次起兵(反叛)的祸患,这是将来的忧患啊。‎ ‎【参考译文】‎ 戴若思,广陵人,因犯晋高祖司马懿的庙讳而改名字。戴若思有风度,仪态端庄,品性闲淡爽快,年轻时喜欢为人排难解纷,不受世俗节操礼仪所束缚。路上遇到陆机赶赴洛阳,船上运载的货物很多,(戴若思)就与同伙劫掠了船只。戴若思登上岸来,坐在胡床上,指挥同伙,都能非常适宜恰当。陆机观察到他的举止,知道他不同于常人,在船舱里远远地对他说:“你有如此才器,却在这里做抢劫之事!”戴若思内心感悟,因此流下泪来,扔下剑走向陆机。陆机与他交谈,对他大加赞赏称异,便与他结下友情。‎ 戴若思后来被举荐为孝廉,到了洛阳,陆机向赵王司马伦推荐他说:“我看处士广陵人戴若思,清高淡泊躬行正道,道德涵养和胸怀气量充实宏达;思想足以研究深奥的道理,才能足以识别人才;他确实是东南一带弃置未用的宝贝,是朝廷的奇异的璞玉。希望明公留意考察他,不要让忠贞公允的言论因为人而被废止。”司马伦就起用他,任命他为沁水县令,他没有就任,接着便前往武陵探望父亲。当时同郡人潘京一向有鉴别力,以知人而闻名,戴若思的父亲就让他去找潘京交谈,交谈不多时(潘京)就称戴若思有宰相一类大臣的才干。(戴若思)多次转任后做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军谘祭酒,后出京补任豫章太守,加任振威将军,兼任义军都督。(戴若思)因为讨贼有功,被赐秣陵侯的爵位,升任治书侍御史、骠骑司马,又被授予散骑侍郎。‎ 元帝召他任命为镇东右司马。将要征讨杜弢时,又加任戴若思为前将军,还没出发杜弢就被消灭了。元帝做晋王时,就让戴若思做了尚书。中兴建国以后,又让他担任中护军,后转任护军将军、尚书仆射,但是他都辞让没有接受任命。出京担任征西将军,加任散骑常侍。朝廷征发投递名帖求官的一千人做他的军吏,调拨扬州的百姓家奴一万人做兵士分配给他,让散骑常侍王遐担任他的军司,镇守寿阳,与刘隗同出京城。元帝亲临他的军营,慰劳勉励他的将士,临出发时为他祭路神饯行,摆酒作诗。‎ - 12 -‎ 戴若思到达合肥时,王敦兴兵作乱,朝廷下诏让戴若思返回镇守京都,晋升骠骑将军。不久石头城失守,戴若思与众多军队进攻石头城,朝廷军队大败。戴若思带领部下一百多人奔赴朝廷接受诏命,他与公卿百官到石头城见到了王敦。王敦的参军吕猗以前做御史台郎中时,有写诉讼文字的能力,本性特别奸邪谗佞,戴若思担任尚书时,厌恶他的为人,吕猗也很憎恨戴若思。到了此时,(吕猗)就劝说王敦说:“周豈页、戴若思都享有盛名,完全能够迷惑众人。您如果不除掉(戴若思),恐怕会产生再次起兵(反叛)的祸患,这是将来的忧患啊。”王敦认为此话有理,加上平素忌恨他们,不久就收押了戴若思接着杀害了他。戴若思一向有很高的威望,四海之士无不为他感到痛惜。叛贼平定后,(戴若思)被册封追赠为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6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1~12题。‎ 淮安览古 姚广孝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 城头鼓动惊乌鹊,坝口帆开起白鸥。‎ 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 注:姚广孝:字斯道,苏州人。初为僧,名道衍,洪武中从燕王(即成祖)到北平,为心腹谋士。成祖即位,复姓,赐名广孝,授太子少师,参与编修《永乐大典》《太祖实录》,被称为“黑衣宰相”。‎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分)( C )‎ A.全诗开篇,诗人就穿透时空,以开阔的视野,勾勒出了淮安“襟吴带楚”和“壮丽东南”的宏大格局。‎ B.颔联“青山似屏,淮水如练”,运用比喻,把眼前之景描写得生动形象:山似屏风环绕,淮河如丝带铺向天边。‎ C.颈联城头的鼓声惊动鸟雀,坝口的船帆飞起白鸥,淮安城山水依旧气象万千,诗人一味迷恋眼前的山水美景。‎ D.全诗写的都是淮安的景淮安的人,如淮水、古城、坝口、白帆、韩信,可见诗人当年对淮安的游览心得颇深。‎ ‎【解析】 C项,错在“诗人一味迷恋眼前的山水美景”这个地方,结合全诗可知:诗人更为感慨的却并非眼前的山水美景,而是曾在此演绎的历史风云。故选C。‎ ‎1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赏析作者怎样抒发思想感情的?(9分)‎ ‎【答案】 _①首联诗人即景抒情,以虚写实,起笔就穿透时空,以开阔的视野,勾勒出了淮安的壮丽,繁华,抒发诗人的自豪(喜悦)之情;②尾联用典,借用汉代“淮阴侯”韩信胯下受辱,终成英雄的典故,暗含诗人对淮安人杰地灵的仰慕;③以景结情,感叹韩信之厄,又居安思危,留下了意犹未尽的一缕愁绪;④以乐衬悲,诗人由壮丽山河美景而感慨江山已定,英雄安在的隐忧。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12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行走在光阴的轮回中,四季的声色光影,常常会唤起我们对那些美好诗文的记忆。漫步初春的原野,你会如韩愈一般,发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清秋时节,登山临水,秋声悲凉、归鸟疾飞,你会顿觉杜甫《登高》中的诗句“_风急天高猿啸哀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是何等传神;阴沉的冬日,置身于冰封雪盖的大漠戈壁,你又会不由得惊叹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瀚海阑干百丈冰__,_愁云惨淡万里凝__”两句对雪原的描写何等贴切!‎ ‎(2)屈原的《离骚》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执着的理想追求。诗中的“_伏清白以死直兮__”一句,表明他愿意为践行古代圣贤所推崇的正道而献身;而“_余独好修以为常__”一句,则表现了自己与各有所乐的众人不同的爱好与追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在《百年孤独》辉煌光芒的照耀下,马尔克斯其余的长篇小说都显得有些孱弱和暗淡——它们的确不能跟《百年孤独》________。《枯枝败叶》只能看成是《百年孤独》的泥坯,是《百年孤独》的“枯枝败叶”;《家长的没落》从兀鹰撕破铁丝网的神奇意象开头,却在作者________的反复涂抹下,渐渐变得暗昧不辨轮廓;《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与作者别的作品相比,毫无野心可言,是作者肌肉快感驱使下的市井逸闻;《迷宫中的将军》以“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一个以抗暴为初衷,从而差点自己变成了暴君的疲惫英雄。这部小说在我看来,艺术成就仅次于《百年孤独》,但格局气象仍不能________。《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看到的马尔克斯的最后一部作品,我不敢相信一个________的诺奖作家,会如此罕见地写一部终成眷属的爱情小说。我愿意把它解释成是马尔克斯难得地大发善心,对世人做了一次满怀恻隐的安抚。近三十年来,可以肯定没有哪个外国作家对中国作家的影响超得过马尔克斯,(  ),我承认,对他任何的吹毛求疵,也许只是一个被他庞大身躯投下的阴影所惊骇的后辈,闪在一旁,对其因伟大才可能的斑驳指指点点。‎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迷宫中的将军》以“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一个以抗暴为初衷,却差点自己变成了暴君的疲惫英雄。‎ B.《迷宫中的将军》围绕以“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一个以抗暴为初衷,却差点自己变成了暴君的疲惫英雄。‎ C.《迷宫中的将军》以“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以抗暴为初衷,从而差点自己变成了暴君的一个疲惫英雄。‎ D.《迷宫中的将军》围绕“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以抗暴为初衷,从而差点自己变成了暴君的一个疲惫英雄。‎ ‎【解析】 B、D两项均为句式杂糅,“围绕……”与“以……为”杂糅。C项,“‎ - 12 -‎ 试图塑造以抗暴为初衷”“差点自己变成了暴君的一个疲惫英雄”之间的关系为转折关系,而非顺承关系。此外,定语语序不当,“一个”应放到“塑造”后。‎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事实恰好相反,我这样数落他,会让人误解我有不敬之意 B.我这样数落他,但事实恰好相反,会让人误解我有不敬之意 C.我这样数落他,会让人误解,但事实恰好相反,我有不敬之意 D.我这样数落他,会让人误解我有不敬之意,但事实恰好相反 ‎【解析】 “事实恰好相反”是针对“我这样数落他,会让人误解我有不敬之意”,所以应置于最后,这样才与下文“对其因伟大才可能的斑驳指指点点”契合。‎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相提并论 鞭长莫及 望其项背 垂名青史 B.等量齐观 力不从心 望尘莫及 垂名青史 C.相提并论 力不从心 望其项背 声名显赫 D.等量齐观 鞭长莫及 望尘莫及 声名显赫 ‎【解析】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等量齐观: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前者侧重放在一起讨论,后者侧重同等看待。用在否定句中,前者差别更大。根据语境,相应空缺处应选前者。力不从心: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鞭长莫及: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后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根据语境,相应空缺处宜用“力不从心”。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中。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本身即带否定意味,一般不用于否定句中。相应空缺处所在语句是否定句,故选前者。声名显赫:形容名声盛大。垂名青史: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根据语境,相应空缺处强调的是名声很大,故选前者。‎ ‎17.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5分)‎ ‎【答案】 _高三语文复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项复习,需要落实基础背诵,强化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第二阶段是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__‎ - 12 -‎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__①__,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弹琴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__②__,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__③__,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答案】 ①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__②其中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__③推究其能够成为啸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微信里刷存在感、在网络小说中找爱情、在游戏里成就“王者荣耀”……当Wifi成为“底层需求”,现实生活也在不断被“二进制化”。在“我分享、故我在”的架空世界里,人们彼此联系得更加紧密、便捷;但真实中,人与人却越来越疏离、孤独和焦虑。你我的生活被“架空”了,离真实世界越来越远了。‎ 每个时代我们要面临不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感触与思考?‎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4)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向】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新鲜,从材料中提炼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材料反映出的是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在微博里刷存在感,在网络世界中找爱情,忽视了现实生活,使得现实生活与人们的真实生活脱节了,人应该突出一种反思,人们在这种环境之中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要过着一种令人向往的现实生活,不应过度制造孤独。考生可以结合这些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准确立意。‎ 参考立意:‎ ‎(1)内心丰盈,自带光环。‎ ‎(2)存在感刷不出来,它来自强大自信的内心。‎ ‎(3)你刷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内心的不自信。‎ ‎(4)自信丰盈,不刷也“存在”。‎ ‎(5)过真实的生活。‎ ‎【佳作赏读】‎ 心中有生活,不刷也存在 - 12 -‎ 各类社交软件充斥在生活中,点赞、评论、互动,乐此不疲;说说、微博、微信、抖音,各种自拍、照片、小视频充斥网络,愈演愈烈,无非是要求得众人关注、点赞,这样的狂刷真的能刷出“存在感”吗?(引述材料,提出问题)‎ ‎“刷存在感”是因为“存在”而“无感”,于是通过“刷”来找“感”。通过网络分享,可以得到“赞”和“关注”,从而找到了存在的“感”,于是就愈爱分享愈爱“刷”了。在我看来,与其在虚拟世界刷“存在感”,沉溺于虚拟的世界,这样刷出来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忽视”,还不如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更真实的自己。心中有生活,不刷也存在。(提出自己观点,是什么?)‎ 诚然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可厚非。但要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靠“刷屏”或者“哗众取宠”刷出的存在感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快就会消亡,即使暂时得到的也像表面光鲜而内里布满了虱子的、腐朽不堪的华美貂裘,它会使你表面风光无限,而内心依旧空虚。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只要心中有了生活,刷不刷都存在。(因:反驳对方观点,析危害)‎ 然而,互联网时代,有人为了刷存在感,无视网络文明,因渴望得到别人重视而发表许多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论。有人为了刷存在感,在网络上对别人进行言语攻击,即使面对别人批评也不屑一顾,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关注自己,为了获得虚假的存在感。若是发展下去,社会将会变成虚拟社会,社会将无法发展,人们将走不出网络的牢笼。(果:揭示后果,会怎样)‎ 在网络上通过各种“刷”来找存在感,娱乐至死用在这类人身上更为合适,为娱乐自己而死,为娱乐他人而死,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不自信,是内心的空虚,是生活的迷茫。然而真正的存在感,从来都是在生活中奋斗出来的。实际上,生活需要以实际行动为支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生活中踏实肯干、不断付出的人,离不开在生活中做好本职工作的、真心奉献的人。(因:揭根源,社会层面)‎ 怎样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只有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放在心上,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用知识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虚、意志消沉。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识,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做一位奉献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者。(法:解决方法,怎么办?)‎ 放下手机,从虚幻的世界走出来。不要为了获得所谓的存在感,丢掉真正的生活。只要心中有生活,心中有他人,就一定能使自己成为别人心中“山”一样的存在。(归纳全文,重申观点)‎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