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03 发布 |
- 37.5 KB |
- 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月光曲【部编版PPT】
22 月光曲 课前导入 在 各种艺术形式里,月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诗歌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音乐如贝多芬的 《 月光曲 》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 月光曲 》 ,去领略贝多芬 《 月光曲 》 背后的故事吧 。 课前预习 贝多芬 ,1770 年 12 月 16 日,出生于 德国 波恩一个音乐家的家庭。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 10 岁举行首次公开演奏会。 12 岁开始作曲。他早年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毕生追求 “自由、平等、博爱” 的理想,不少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及其理想中的英雄性格。 《 月光曲 》 这里指 《 第十四号钢琴 奏鸣曲 》 ,又名 《 月光奏鸣曲 》 ,作于 1801 年,是贝多芬 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 · 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 《 月光曲 》 之曲名 。 1. 初读课文,完成: ( 1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 2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交流学习情况 我会写 笔顺 组词 造句 谱 笔顺 组词 造句 莱 笔顺 组词 造句 茵 笔顺 组词 造句 盲 笔顺 组词 造句 纯 笔顺 组词 造句 键 笔顺 组词 造句 缕 笔顺 组词 造句 陶 多音字 奔 bēn 难民 bèn 困难 例:上课铃响了,小刚一路飞 奔 ( bēn )着直 奔 ( bèn )教师 词语解释 写作(乐曲等) 民间流传的说法 欧洲的一条大河径流德国 偏僻,清静 时断时续,本文是指琴声不连贯 屋顶用茅草,稻草改的房子 , 大多简陋而矮小 谱写 : 传说 : 莱茵河 : 幽静 : 断断续续 : 茅屋 :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反义词 清秀 —— 秀丽 纯熟 —— 熟练 恬静 —— 安静 陶醉 —— 沉醉 幽静 —— 喧闹 随便 —— 慎重 微弱 —— 强烈 纯熟 —— 生疏 课文详解 想一想: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 主要写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盲姑娘兄妹的谈话,就给盲姑娘弹了一首钢琴曲,盲姑娘猜出他就是贝多芬,他又即兴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并飞奔回客店连夜记录了下来,这就是 《 月光曲 》 的创作 过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总起 。 介绍贝多芬,点明 题意 。 第二部分(第 2 ~ 10 自然段) 传说。 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 《 月光曲 》 的 经过 。 理清层次 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可分三层: 第一 层 (第 2 自然段) 讲 贝多芬散步时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 。 第二 层 (第 3 ~ 9 自然段) 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后又即兴创作并弹奏 《 月光曲 》 。 第三层 ( 第 10 自然段) 讲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曲子记录了下来。 两百多年前 ,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 《 月光曲 》 ,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 音乐家 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 表现出贝多芬在音乐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传说 民间 流传的说法,意思是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 。 从 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可以感受到贝多芬是一位深受人民敬仰和爱戴的伟大音乐家。 学习第 2 ~ 3 自然段 思考: 故事是怎样发生的 ? 有 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散步时到 听 茅屋里传来时断时续的琴声,恰巧是自己创作的曲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 首曲目难度大,弹奏 者很喜欢音乐,但没 把握好这 曲目。 贝多芬 又听到了谁和谁的对话 ?请读第 3 自然段,把 对话部分 用 画 下来 。 贝多芬 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通过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 兄妹俩很 贫穷 妹妹渴望听一次贝多芬弹奏乐曲 只听过别人谈了 几遍,曲目难度大 ,因此弹不好。 盲姑娘真是“随便说说”的吗?她为什么要对哥哥这么说? “ 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她哥哥的劝慰。她怕哥哥因为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而心里难过,所以这样说。其实她很想“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这表明盲姑娘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体现出盲姑娘的善解人意。 学习 4 ~ 7 自然段 思考:贝多芬听到兄妹的 对话是怎么做的?他看到了什么? 贝多芬 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 贝多芬走进去,发现这个家庭很贫穷,还发现弹琴的是个盲姑娘。 “可是”一词表现出贝多芬为盲姑娘的使命感到惋惜。 皮鞋匠 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联系上文想一想:贝多芬 为什么要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 贝多芬 听到兄妹俩的谈话,很同情穷苦的兄妹俩 , 他为兄妹俩互相体贴的手足之情所感染,所以走进了茅屋,要为盲姑娘要弹琴一首曲子,体现了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姑娘 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肓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句子 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 第一个是表示猜想 , 语调稍延长一些 。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 第二个“您”就很肯定 。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 激动 的心情难以言表。 您 您 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也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 爱音乐 ,又这样 懂音乐 ,这是 知音 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 想法 。 贝多芬 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 想想: 贝多芬 为什么还要给盲姑娘弹一曲呢? 是什么情景激起了贝多芬创作 《 月光曲 》 的 欲望 ? 《 月光曲 》 是一首怎样的曲子? 学习 8 ~ 10 自然段 思考: 一阵风 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 清亮 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的心,也为他提供创作的 灵感 。 皮鞋匠 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 请 同学们用 “ ”画 出第 9 自然段中描写 的实在看到的内容,用“ ______ ”画出联想到的内容?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 想想哥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呢? 联想 的 内容 我们一起来欣赏皮鞋匠听到琴音联想到的情景 —— 琴技高超,有很大的感染力,让人陶醉。 兄妹俩被曲子深深的吸引,有了音乐共鸣。 月亮 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 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 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 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 波涛汹涌 月光照耀 他 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 皮鞋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贝多芬的琴声有什么变化? 第 9 自然段描写的是 《 月光曲 》 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作者以生动地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皮鞋匠 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仿佛 兄妹 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 ——《 月光曲 》 记录了 下来。 “飞奔” 说明热爱音乐的贝多芬急于把即兴创作的 《 月光曲 》 记录下来。 陶醉 兄妹 俩陶醉的表情既从侧面衬托贝多芬高超的琴技,又体现出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 飞奔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 月光曲 》 你在曲子里听到了什么? 月 光 曲 传说 琴声 谈话 同情 弹琴 纯熟 感情深 好像 …… (联想) 看 着 … (实在事物) 仿佛(联想) 激动 品德 高尚 想象丰富 听到 再弹 层次梳理 作者 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 1. 有感情地课文。说说说说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2. 反复朗读第 9 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再背诵下来。 3. 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课后习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