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5分,满分60分)‎ ‎1.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地”。由此可见 A. 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C. 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D. 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的意思是农民们很注意去掉草根、积肥、造肥和施肥,并且认为施肥是农民应该作的,由此可知,题干材料在强调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故D项正确;重农抑商、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等其他选项的信息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出来的,故ABC三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需要掌握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的意思分析即可。‎ ‎2.《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材料反映的耕作工具是 A. 耦犁 B. 耧车 C. 一牛挽犁 D. 曲辕犁 ‎【答案】D ‎【解析】‎ ‎【详解】“可弛张焉”“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所学可知,在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首先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简便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与题干中的描述相符,故D正确;耦犁是汉武帝时赵过发明了耦犁,可以用二牛三人一组耕地,大大提高了耕田的效率,反映的是耕犁法,没有涉及入土深浅问题,排除A;耧车是播种工具,不是耕作工具,排除B;一牛挽犁是耕犁法,不是耕作工具,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可弛张焉”“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联系所学曲辕犁的特点出现的地区的史实分析解答。‎ ‎3.明代法律规定民间典卖土地,自行立契,按则纳税,通过黄册、鱼鳞册的编制,使民田得以典卖、继承、赠予等方式流转,“田宅无分界,人人得以自买自卖”。这一规定:‎ A. 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资金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权属制度 C. 有效解决了当时的人地矛盾 D. 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集中体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民间典卖土地,自行立契,按则纳税……黄册、鱼鳞册的编制”反映了土地的合法流转得到了政府的确认,说明政府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权属制度,故B项正确;土地的合法流转的资金不一定流向了手工业或商业,故不一定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资金,故A项错误;土地的合法流转与解决人地矛盾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明朝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故D项错误。‎ ‎【点睛】“民间典卖土地,自行立契,按则纳税……黄册、鱼鳞册的编制”是关键信息。‎ ‎4.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 手工业的发展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反映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导致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C 正确;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根本原因,故AB排除;D选项属于现象,不是原因,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设问词“根本原因”,再紧扣材料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即可结合所学知识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导致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的角度入手,得出正确答案。‎ ‎5.明朝末年,四川一个普通的地主就占有几家佃户,浙江和福建为人佃作食力的劳动力占9/10,北京、直隶(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等地的绝大部分的腴田,都被王公贵族和地主豪绅侵占。这反映出明朝末年 A. 农业劳动力较充盈 B.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 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D. 劳动人民生活艰辛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四川一个普通地主就占有几家佃户……绝大部分的腴田,都被王公贵族和地主豪绅侵占”反映了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业劳动力较充盈,故A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是说明土地兼并,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劳动人民生活艰辛,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绝大部分的腴田,都被王公贵族和地主豪绅侵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兼并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6.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11.出处 记述 ‎《田令》‎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A. 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B.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D.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听卖永业田”“寺观广占田地”“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等信息来看,土地买卖现象严重,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故答案为D项。A项中的“基本取代”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国家法律对于土地买卖的态度,排除C项。‎ ‎7.宋初,开始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雇值制度。由此可知,这会导致宋代 A. 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B. 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 官营手工业高度发展 D. 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田制不立”“不抑兼并”“雇值制度”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些措施,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特征是雇佣关系,故A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故B项排除。‎ ‎8.“湖广地区以种粮为主,而山东、河南许多农民则以种棉为业;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这主要说明明中期以后 A. 涌现出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 B. 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 C. 出现了资财雄厚的豪商大贾 D. 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开始打破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等信息可以看出,明中期以后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工商业市镇,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出现豪商大贾,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社会分工的变化,排除D项。‎ ‎9.据《元和郡县图志》载:“730年吴郡(江苏苏州)户6万8千,洪州(江西南昌)户5万5千到810年,两地分别增加到10万户与9万户”。据此,可推知 A. 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B. 南方人口总量超过了北方 C. 江东地区经济发展最迅速 D. 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730年吴郡(江苏苏州)户6万8千,洪州(江西南昌)户5万5千。到810年,两地分别增加到10万户与9万户”可知洪州(江西南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户的增加无法得出人口总量的对比,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江东地区经济发展最迅速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权力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10.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 南方 北方 南直 浙江 福建 四川 广西 贵州 江西 湖广 广东 云南 北直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27‎ ‎26‎ ‎11‎ ‎9‎ ‎2‎ ‎0‎ ‎22‎ ‎12‎ ‎5‎ ‎0‎ ‎17‎ ‎13‎ ‎5‎ ‎11‎ ‎2‎ ‎114‎ ‎48‎ 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政府对南方的控制强化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格可以看出,明朝时期籍贯在南方的内阁大学士远远多于北方,这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没有涉及到政府对南方的控制,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北方经济的衰退,故C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故D项排除。‎ ‎11.秦末至唐末宋初,大量原籍中原的汉族人多次迁徙,与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土著相处,逐渐形成了一个风貌独特、人文特异的新族群——客家人,后又陆续迁往世界各地。客家人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 经济结构调整 B. 对外政策改变 C. 中原政局剧变 D. 地域商帮推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秦末至宋初,大量原籍中原的汉族人多次迁徙,与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土著相处”,形成了客家人,联系所学,在秦末出现中原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东汉末之后出现了长达近三百年中原分裂动荡局面,造成中原汉族大规模的南迁,客家人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而到边远地区形成的,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调整排除A项;对外政策的改变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也不能体现此是其直接原因,排除B项;材料所体现的直接原因主要与政局动荡有关,而地域商帮的推动不是材料主旨体现的原因,故排除D项。‎ ‎【点睛】本题考查政局变动对民族迁徙的影响,解题抓住时间“秦末到宋初”,大量中原族多次迁徙到边远地区.古代中原汉人的迁徙主要与政局动荡有关。‎ ‎12.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结果每年上百万石的稻米海运至京师。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北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 B. 跨地区长途贸易发达 C. 国家经济重心的变迁 D. 农作物水稻种植区城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可知,稻米主要产自南方,结合所学知识,中原经过长期的战乱摧残,经济发展缓慢,粮食仰赖南方供给,说明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南北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只是反映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稻米主要由南方海运过来,A错误;明清时期跨地区长途贸易发达,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水稻种植区域扩大,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联系所学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分析解答。‎ ‎13.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 官营手工业 B. 资本主义萌芽 C. 家庭手工业 D. 民营手工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丝织业工场”的信息可知此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B 正确;材料中的施复夫妇从事的是民营手工业,故A错误;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没有雇佣关系,C错误;民营手工业并不是此时期出现,D错误。‎ ‎14.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 世界贸易中的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 B.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 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计日受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近代”的含义,这里指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明朝中后期,我国就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这一时期的西方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计日受值”体现的正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故D项正确。“世界贸易中的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不符合“近代前夜”的特点,A错误;租佃制经营方式属于传统的封建经济模式,不是近代化的经济模式,B错误;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符合材料中经济近代化的含义,C错误。‎ ‎15.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政府采取此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A. 维护清朝中央集权统治 B. 沿海民众接济反清势力 C. 天朝大国物产比较丰富 D. 东南沿海倭患日益严重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两个时间都处于清朝初期,此时反清斗争比较普遍,为防止沿海民众接济游走于海上的反清势力,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故B项正确;维护清朝中央集权统治是该政策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物产比较丰富”,故C项错误;倭患是明朝时东南沿海的边患,不属于清朝时的史实,故D项错误。‎ ‎16.明代山西商人范士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世人呼之为百间屋”。这反映了 A.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B. 土地集中阻碍了经济发展 C.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 D. 传统观念阻碍了明清商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商人..占良田数百亩临河造屋一百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商人大量买田置地的现象,这是受到传统的“重农抑商”社会观念的影响,大量买田置地使当时商业发展缺少资金等条件,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的发展问题,故A项错误;“土地集中”与“经济发展”之间也不能简单地得出阻碍与被阻碍的关系,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的说法模糊不清,故C项错误。‎ ‎17.下图为明代中期工商业城镇分布图。这一状况 A. 推动了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 B. 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 C. 标志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 促成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剧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信息显示,“这一状况”主要是指明代中期形成了一些专业化城镇,这些专业化城镇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功能突出,专业分工明确,且存在区域差异,彼此的需求必然促进区域贸易的发展,故选A项。明朝依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故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已经完成,排除C项;传统经济结构剧变发生于鸦片战争后,故排除D项。‎ ‎【点睛】明清在江南市镇贸易中已出现市场专业化的趋向。清乾隆《嘉定县志》记:“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至新泾镇凉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特别是随着农民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部分手工业专业户脱离农业,出现了手工业专业市镇。‎ ‎18.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扬州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 “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 B.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C. “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答案】A ‎【解析】‎ ‎【详解】“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的信息反映了当时南北经济联系的加强,这符合唐朝,故选A。因为B强调雇佣关系,而资本主义萌芽现象产生于明清时期,故B错误。因为C反映了夜市的出现,它出现于宋朝,故C 错误。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说明坊市界限被打破,应该是北宋时期,D错误。‎ ‎19.“泰西”与“远东”两个名词是几乎同时出现的:1600年前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发明“泰西”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西欧。与此同时,英语和法语出现“远东”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外一端的东亚。这表明 A. 欧洲中心论已经产生并且影响到中国 B. 海禁政策强化了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亚间的相互了解 D. 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欧亚间彼此隔绝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航路开辟后,包括欧亚之间的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了解日益加深,“泰西”“远东”是对欧亚大陆两端地理位置的客观描述,是相互了解后的“成果”,故答案为C项。“泰西”一词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看西方,没有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影响,排除A项;“泰西”是客观描述,无法体现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前欧亚之间已经有交往,排除D项。‎ ‎20.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里的“改变”是指 A. 西班牙从此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B. 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和世界工厂 C. 殖民扩张给西班牙带来巨大财富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52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开辟新航路后,西班牙成为了殖民大帝国,进行殖民掠夺获得了巨额的财富,故C项正确;当时西班牙还是封建社会,尚未进行资产阶级的统治,故A项排除;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和世界工厂,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故D项排除。‎ ‎【点睛】“1524年”是关键时间信息。‎ ‎21.明代《二如亭群芳谱》一书中写道:“西番葵,茎如竹,高丈余,叶似葵而大。花托圆二三尺,如莲房而扁。”“西番葵”后来成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得益于 A. 欧洲的商业革命 B. 欧洲的价格革命 C. 丝绸之路的畅通 D. 工业革命的扩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商业革命的表现。“西番葵”即向日葵,原产北美洲,在1510年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回欧洲,万历年间又由传教士传入中国。由此可以知道与新航路开辟的商业革命有关,故A项正确。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2.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英国对印度的侵略 A. 极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B. 导致了印度的近代长期的贫穷和落后 C. 推动印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客观上有助冲破当地落后的生产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中可以看出,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客观上有利于冲破当地落后的生产关系,故D项正确;A项是对英国的影响,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英国侵略对印度客观上的促进作用,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侵略对当地落后的生产关系冲击,故C项排除。‎ ‎【点睛】“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是关键信息。‎ ‎23.下列为“三角贸易”示意图,下图中序号①为枪支、火药等,那么序号③可能包括 A. 黄金、烟草 B. 黑奴、茶叶 C. 黄金、黑奴 D. 烟草、丝绸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殖民者到达非洲后,用枪支、火药等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运达美洲,故②是黑奴;商船到达美洲后,把黑人卖给种植园做奴隶,随后购买黄金、烟草、棉花等,再运回欧洲,故③是黄金、烟草。所以答案选A项,BCD项排除。‎ ‎24.1593—1595年,西班牙国王三度颁发敕令,规定每年从墨西哥运抵菲律宾的白银以50万比索为上限。这一政策出台主要是因为 A. 西、葡两国殖民地争夺愈演愈烈 B.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联系 C. 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D. 荷兰日益成为海上贸易强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十六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材料中的规定“从墨西哥运抵菲律宾的白银以50万比索为上限”的目的是企图遏止美洲白银流入亚洲,体现出西、葡两国对于殖民地争夺的激烈,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当时所处的贸易地位是什么,C错误;材料体现出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竞争,不是说明荷兰日益成为海上贸易强国,D错误。‎ ‎25.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开始流行一个段子: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下列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反映了上帝创世说 B. 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功绩 C. 体现了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 D. 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是指代垄断组织,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体现了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C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曲解,排除A项;材料是对摩根先生的讽刺,而不是赞扬其功绩,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的地位问题,排除D项。‎ ‎26.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 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 C. 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限制 D. 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中提到中国的纺织业和制针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等产业得到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答案选D项。A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是在19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才发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27.1894年前的中国民族资本企业共有136个,而1895年到1913年期间就达到548个,资本额达1.2亿多元;其中1905-1908年间,新设厂矿有238家。这说明清末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政府政策调整收到实效 D. 民族危机摧生了实业救国思潮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为筹集甲午战争的赔款,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结合材料“其中1905-1908年间,新设厂矿有238家”可知体现的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选项符合题意。仅从开设厂矿的数量不能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的结论,A 选项排除。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B选项排除。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不是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掌握。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也间接的说明了封建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8.英国人赫德是促成同文馆设立的关键人物,人称同文馆的“父亲”。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长达25年之久。同文馆保留了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管理方式也是官学的那一套。这说明洋务派办教育 A. 具有除旧布新的特点 B. 完全被西方列强所控制 C. 带着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D. 形式上是新式教育实质上是儒学教育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同文馆的教习是美国人,教授的是西学,但是同文馆保留了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管理方式也是官学的那一套,体现的是京师同文馆带着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得出具有除旧布新的特点的结论,A选项排除。美国传教士任教同文馆的总教习的做法不能得出完全被西方列强所控制的结论,B选项排除。京师同文馆的教育体现的是中体西用思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学教育,D选项排除。‎ ‎29.1913年张謇说:“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发铁矿、扩张制铁厂是。”材料反映出 A. —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实业救国成为民国时期的思想潮流 C. 抵抗日本侵略成为实业家们的共识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工业体系日益完备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捍卫图存计”反映了挽救民族危机,实业救国;“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反映了抢占国际市场,表示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思想潮流,B为正确答案。一战时间是1914-1918年,与题意不符,不选A。 材料只反映张謇的主张,未反映实业家们的共识,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材料只反映张謇的主张,未反映民族资本主义的工业体系日益完备,D与题意不符,不选。‎ ‎30.《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这种现象说明 A. 马铃薯在清朝末年传入福州地区 B. 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 福州成为中国农业的最发达地区 D. 清政府支持福州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反映福州地区的马铃薯销往香港和国外,说明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故B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马铃薯在清朝末年传入福州地区,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福州成为中国农业的最发达地区,故C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支持福州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的政策,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1892~1901年……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31.以下对“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 发展迅速,成为当时最大新式产业 B. 政策支持,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 一战爆发,欧洲需求刺激中国出口 D. 实业救国,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12年到1921年中国民族工业中纺织业发展最快,面粉也排在第二位,排除A;清政府在1912年已经被推翻,排除B;1914年欧洲一战爆发,欧洲需求刺激中国出口,这是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的原因之一,故选C;荣氏兄弟在1902年创办保兴面粉厂,排除D。‎ ‎32.清末民初出现了大量的进步刊物,刊发的文章多反映社会思潮,其中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是 A. 《变法通议》‎ B. 《民报•发刊词》‎ C. 《文学改良刍议》‎ D. 《庶民的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是《民报》,故B正确;《变法通议》是梁启超的著作,宣传民权思想,A错误;《文学改良刍议》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宣传文学革命的作品,C错误; 《庶民的胜利》是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文章,D错误。‎ ‎【点睛】本题为基础题,考查孙中山思想,1905年11月,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民主义”。‎ ‎33.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可知A、B、D三项都反映出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变化。‎ 考点分析: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34.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 A. 报纸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B. 民众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 C. 清政府推动了近代报刊业发展 D. 舆论受到了政府的严格管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报业的发展。由材料可知,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后,由于各大报纸哀惋抗争的舆论之声,使“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而正是对清政府腐朽本质的认清,使更多人投入到社会变革的浪潮之中。所以,报纸的宣传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之一。故答案为A项;材料主旨是民众通过报纸进一步认清政府反动本质,无法体现教化功能,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清政府的报刊政策和做法,C项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管控舆论的信息,D项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 ‎35.“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都市少年,喜著西装”;“妇女……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袖达肘际,赤露两臂……首挽圆髻,不钗不冠,近则截发烙之,使曲散垂耳际……”。下列对民国初期这些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这些行为具有反封建的革命色彩 B. 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C. 追求时尚成为国民的普通共识 D. 割断历史传统,全盘西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都市少年,喜著西装”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们的服饰既有新潮的,也有传统的,多种多样,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故答案为B项。这种现象与反封建无关,排除A项;材料信息表明也有传统服饰,不能说明追求时尚成为国民的普通共识,也不能说明全盘西化,排除C、D项。‎ ‎36.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由此推断,京张铁路的修筑 A. 推动了交通的近代化进程 B. 使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 C. 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D. 有利于促进经济交流与巩固边防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中可以看出,修筑京张铁路有利于促进北方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发展,巩固西北地区边防,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京张铁路与交通近代化的关系,故A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的阻碍因素,故C项排除。‎ ‎【点睛】“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是解题的关键。‎ ‎37.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购买额又上升50%左右。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B. 机械化水平低下制约了工业化 C. 注意利用国际市场 D. 社会主义制度解放了生产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从国外购买的机器设备所占比重很大,这说明苏联注意利用国际市场,重视进口,故C项正确;当时计划经济逐步建立起来,故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没有体现出苏联机械化水平,故B项排除;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宪法的颁布,故D项与时间不符。‎ ‎38.1930年,时任苏维埃外交官亚历山大·巴米尔纳在国外待了四年后回到苏联,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里弥漫着萧条的气候。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经济 A. 呈现模式僵化与衰退的景象 B. 受到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 C. 取消自由贸易导致生活水平的骤降 D. 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弊端显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通过行政手段进行高积累高投资开展工业化建设,造成了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故D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苏联的经济呈现模式僵化与衰退的景象,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B错误;此时的苏联并没有完全取消自由贸易,C错误。‎ ‎39.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欧和苏联普遍进行了改革,但最终却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结局。从根本上说,这些国家的改革都没有解决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B.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C. 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 D. 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东欧和苏联普遍实行改革,但是没有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致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累,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计划和市场都只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这些国家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C选项错误,这些国家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的因素,不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D选项错误,这些国家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没有解决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0.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曾说:“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大些。”陆费逵意在说明,出版业 A. 是社会最重要的行业 B. 要紧跟时代步伐 C. 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 D. 要坚持行业自信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体现了中华书局一个世纪与国家进步、民族兴亡紧密相联的风雨历程,意在说明出版业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书业即出版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没有体现出版业是社会最重要的行业,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出版业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以开启民智为己任,以传承中华文化为担当,以推动民族进步为依归,没有体现出版业要紧跟时代步伐的意思,故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了出版业的担当时代使命的责任感,没有体现坚持行业自信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1550年后,由入股组成的企业在英国和尼德兰普遍确立起来。1553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16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朝和明清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 ‎【答案】(1)宋代:城市经济和社会功能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对外贸易发达。‎ 明清: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实行一条鞭法,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高产农作物大量引进,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不同:中国古代的商业革命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自然经济仍然是经济主体;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手工业和江南地区;虽然推动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但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 西方的商业革命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解析】‎ 第(1)问, “表现”,依据材料一信息“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得出宋代的表现;由材料一信息“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并结合高产农作物的影响来概括明代的表现。‎ 第(2)问,“不同”,依据材料一信息和材料二信息“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的商业革命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手工业和江南地区,没有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西方的商业革命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等角度对比分析。‎ ‎42.荣氏家族,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大力支持,1902年保兴面粉厂建成投产。‎ 材料二 1912年,荣氏兄弟又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1914年“一战”爆发。荣氏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其产量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也获得“面粉大王”的桂冠。‎ 材料三 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兄弟当时创办面粉厂的有利条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战后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的原因。指出荣氏企业曲折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1)有利条件: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特点:民族工业发展迅速;面粉等轻工业发展突出、重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原因: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通货膨胀加剧;官僚资本的侵吞。‎ 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解析】‎ ‎【详解】(1)有利条件:依据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大力支持”的时间并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原因回答即可。特点:依据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民族工业发展特点、民族工业侧重的行业以及分布地区回答。‎ ‎(2)原因:依据材料三“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通货膨胀加剧以及官僚资本的侵吞回答。根源:依据所学从近代社会性质回答。‎ ‎43.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指导思想,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党内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年年不忘限制以致取消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三 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斯大林通过这种办法,使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共党内对新经济政策产生分歧的原因。‎ ‎(2)据材料三,归纳苏联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行带来的消极影响。‎ ‎【答案】(1)措施:余粮收集制;普遍义务劳动制 原因:新经济政策一开始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党内担心恢复商品市场关系会演变为资本主义。‎ ‎(2)办法:由农业为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 消极影响: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解析】‎ ‎【详解】(1)措施:依据材料一“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的信息可知是余粮收集制;依据材料一“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的信息可知是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原因:依据材料二“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的信息可知是新经济政策一开始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依据材料二“党内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的信息可知是党内担心恢复商品市场关系会演变为资本主义。‎ ‎(2)办法:依据材料三“使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的信息可知是由农业为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消极影响:依据材料中措施并结合所学斯大林模式发展工业化特点可知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生产积极性不高以及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