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秋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检测 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有学者指出:“(传统中国)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在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和从属的。”下列思想或口号体现了这种社会观念开始改变的是(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某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对题干所述“当时”事件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渔”胜过于“鱼”,学习西方,要讲究策略 B.尽管不够全面和彻底,但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C.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当时”事件评价不太高 D.折射出了“当时”事件学习西方认识上的偏差 3.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的(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4.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的‘ 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5.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牍》(即答复当时讲学于广雅书院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东西律制,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康有为作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 A.阐明中西伦理的共通性 B.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C.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 D.说明启蒙思想的普遍性 6.胡适曾说:“(进化论的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在此,他表达的核心内容是( ) A.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B.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C.民主思想得以传播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7.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量统计,“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 ) A.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 B.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C.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 D.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 8.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解释科学道:“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以下对材料中“科学”最合理的认识是( ) A.科学仅指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 B.当时学者对科学的解释较浅显 C.科学是指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中国才开始引入了科学的概念 9.在新文化运动中,吴虞指出:“孝悌就是顺德……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顺顺地听他们一干在上的人愚弄,不要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这一思想主张实质上反对的是( ) A.封建孝道 B.儒家思想 C.封建专制 D.君主专制 10.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11.20世纪初《浙江潮》载文,“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民主革命的进程 B.政体频繁的更替 C.社会思潮的演进 D.社会风俗的嬗变 12.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想言论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 ①物各竞存,最宜者立,动植如是,政教也如是也 ②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第13、14题各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张之洞的主张是什么?目的何在?(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洋务派是如何评价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6分) (3)材料三中陈独秀提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在这一主张下掀起的运动对当时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6分) (4)就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谈谈你的看法。(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写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形势问题上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有何进步?(6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6分) (4)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 答案精析 1.B [“师夷长技以制夷”说明中国要主动地学习西方的技术,说明正确认识到了自己技不如人,因此转变了自满自足的社会观念,故B项正确。] 2.A [学习西方是大势所趋,“白菜”即西方的器物,“种子”即西方的思想,“方法”即西方的制度。从材料“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以及“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可知,这是指洋务运动。A、B、C、D四项的表述均是对洋务运动的客观正确认识。但就题干要求“解读最为准确”,结合材料作者意思,其主旨即学习西方是大势所趋,但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学习西方要有所侧重,故选A项最为准确。] 3.A [从材料看,这个派别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但认为我们的政教风俗皆优于他国,所以是洋务派。] 4.A [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对西方的称呼由“夷务”变成“洋务”和“西学”,改变了对西方的藐视态度,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5.B [题干材料强调“三纲五常”中西方都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主张政治改革,其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意图是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6.C [注意题干关键信息“进化论的传播”,进化论是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指导思想,宣传进化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故选C。题干材料中胡适的话并没有体现出“尊孔复古逆流泛滥”,A错误;早在进化论在中国传播之前,中国人就开始向西方学习,B错误;进化论不属于马克思主义,D错误。] 7.A [根据材料“‘科学’一词出现1 913次,而‘民主’仅305次”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更认可科学而非民主共和,反映出当时中国思想界认为急需用科学扫荡封建保守愚昧的落后思想,故A项正确。] 8.C [ 由材料内容可知,陈独秀对科学的解释实际上主要是一种方法,不是指科学到底是什么具体的东西,故A项错误;陈独秀对科学的解释并不是浅显,而是正确的,故B项错误;陈独秀对科学的解释是既要符合客观的现象又要符合主观理性,已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故C项正确;对于科学的概念,中国引入较早,在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就已经开始在用了,故D项错误。] 9.C [封建孝道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故A项错误;儒家思想是反映的现象,故B项错误;材料中“孝悌就是顺德……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顺顺地听他们一干在上的人愚弄”说明作者反对的是封建专制,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不符合材料中“他们一干在上的人”,故D项错误。] 10.B [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否定君主专制统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打倒孔子是因为孔子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故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11.C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初”“制造派”“变法派”“自由民主派”等,可知体现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即体现学习西方思潮的不断演进(由“器物”到“制度”),故选C。] 12.C [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出自孙中山留给国人的政治遗嘱;③“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指的是十月革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④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属于地主阶级的观点。上述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③②,故选C。] 13.(1)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评价:认为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主张:变法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 (3)主张:民主科学。影响: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经济发展为政治改革提供物质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循序渐进。 14.(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 (2)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两者本质上都是在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倡导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3)联系:材料四是材料三中所述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过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