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0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6年级语文教案: 第9讲 说明文阅读训练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六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题 第9讲 说明文阅读训练 教学内容 1.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了解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2.提高说明文整体阅读的能力,提高归纳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教法指导: 1、 教师用导入环节,做趣味互动,与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找到与说明文知识点相关的特点,进行探索、思考。可PK、讨论,激发学生互动、探究的兴趣。评比出修辞大王! 2、结合上节课课后预习,完成练习。可以合作,生与生相互讨论、探索,也可PK,谁说的最准确。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你知道上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什么桥吗?左:赵州桥。右:卢沟桥。 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左边这个桥在外形(尤其是弧形桥拱的结构)上的特点。 学生可能答案不一,“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的两边的顶部共有四个小拱。”“ 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大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的两端的上面各有两个小拱。”而作者用了很简洁但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肩”这个字,很好地体现了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右边这座桥和左边这座桥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 参考作者的描述,右边这座桥是联拱石桥,由十多个半圆形的石拱连接组成,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3、你觉得准确地说明一件事物,容易吗? 不容易,细致的观察,正确的认识,精妙的表达,一样都不能少。因此,我们要学习典范的说明文,学习其中语言表达的准确精妙。 教法指导: 1、专题知识梳理模块,请大家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本部分。由于本讲课程为阅读课,讲解时尽量放慢速度,力求学生都能听懂,可适当延展难度,但不要过难。 2、如遇学生基础好,已经熟知说明文的,老师可采用回顾式、分组PK式、思维导图式、提问式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注意由于学生年龄段不高,知识梳理时尽量多使用一些联想式、图画式和简单、直白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3、知识梳理中,教师注意:侧重细致讲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注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每个知识点讲完,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讲授语言。其余部分,可根据课堂学生程度和进度,略讲。 【知识梳理】 一、说明文文体知识 1、基本概念 说明文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按说明的对象来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以事物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在于说明事物是“怎样”的,介绍事物的性质、特征,把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 以事理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说明事理是“怎么样”和“为什么这样”的,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事理说得清楚明白。 2、说明文的顺序 时间顺序:以时间顺序依次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空间顺序:是指按事物的方位顺序说明事物,说明事物的形状和构造多用这种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顺序。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的说明文,以及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往往使用这种顺序。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作者先总述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继而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建筑特征和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这种由抽象到具体的说明顺序,能使读者由浅入深、由总貌到具体地了解中国石拱桥。 3、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就是用实际的事例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形象、生动的一种说明方法。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通过“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这个例子,说明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变红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 ②作比较: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说明对象的某种特征。 如:“在光谱里面,与绿色邻接的,长波一端是黄、橙、红,短波一端是青、蓝、紫。我们可以说,花色以绿色为起点,向长波一段发展,由黄而橙,由橙而红;向短波一端发展,是蓝色和紫色。红色的花最鲜艳,最耀眼,可以说在进化过程中是最成功的。” 将红花与其他颜色的花相比较,说明红花是进化过程中的佼佼者。 ③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进行说明的方法,可以采用确数、约数、倍数、百分比等。运用数字进行说明,必须准确无误,符合客观实际。注意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时,表示约数的“大约”“上下”“左右”“多”等词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就使约数变成了确数,不符合实际。表示推测语气的“可能”也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就成了肯定语气。 ④列图表:是指采用绘制图形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说明。列图表这种说明方法,比任何单纯的文字说明更一目了然,具体。 如《统筹方法》一文,为了采用不同方法安排事情所用的时间,列了一个图形,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种办法中,只有甲最节省时间,其他两种办法都浪费了时间。 4、说明语言 说明性语言的特点有准确、严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某词能否换成/删去”答题法: 不能换(删),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删掉)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典型例题】 教法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针对学生不会的题型,教师需要趣味解答,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一) ①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 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老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 石拱桥总的特征是 ,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 。(4分) 2. 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2分) A、由本质到现象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一般到个别 D、由原因到结果 3. 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4. 第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2分)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5. 第三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是什么?(3分) 6. 第四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分) 答案: 1.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2. C 3. 不能调换,先写形式,是桥所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4. C 5. “几乎到处都有”是说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用上“几乎”,表达准确。 6.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二)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②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7、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8、句①是 问句,它的作用是 。 9、句②和句③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相比较,目的是 。 10、为了突出人工选择的显著成就,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11、文中列举牡丹、大丽花和虞美人三个事例,分别从 、 、 等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了比较。 12、“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句中的“仅”字有什么作用? 答案: 7、说明人工选择在加速花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8、设 引出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 9、突出人工选择的优越性 10、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11、时间长短 形状色泽 品种优劣 12、“仅”字说明时间之短,突出人工培育的显著成果。 【巩固提升】 教法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 针对学生不会或不熟悉的题型,教师可趣味解释,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3、注意:此部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和熟练度,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把控答题的进度,营造出课堂的紧张度和刺激感。 人类的“生命天书”走过十年 ①十年前的4月14日,被称为人类“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人们期盼这个划时代的成就带来对自身和疾病认识的革命性变化。 ②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揭开人体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绘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从而在分子层面上为人类提供一份生命“说明书”,有人将其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③过去十年中,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 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医学应用继而成为现实。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经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联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才得以完成。而今天,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不到5000美元,且只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 ⑤目前全球已有数千人绘制了个人基因组图,而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一数字预计将迅速增加。有人乐观地预测,到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 ⑥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据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统计,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时,这一数字是53个,而今天则超过2900个。 ⑦对疾病基因根源的认识将有助于对症下药。比如说,药物易瑞沙只对EGFR突变基因的肺癌患者有效,而药物爱比妥则对KRAS基因突变的结肠癌患者无效。但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也不过是从4种增加至106种。 ⑧十年悠悠而过。今天,尽管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个人基因组测序费用也直线降低,但科学家认为,基因组学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2分) 2.第④段划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结合上下文,说明其用意。(2分) 3.阅读④-⑦段,概括十年来基因组学研究都取得了哪些成就?(3分) 4.文章第⑥段加点的“这一数字”,具体指什么?(2分)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在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的努力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最终在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 B.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有人乐观地预测,到了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 C.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 D.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仅仅增加了106种。 答案: 1、过去十年,科学家在人类基因学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2、作比较、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过去十年间基因测序的成本直线下降。 3、基因组测序费用直线下降;(1分)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1分)研发了更多的基因组药物。 4、具体指科学家“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 5、D。文中有“从4种增加到106种”,只是增加了102种。 教法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 针对学生不会的题型,教师需要趣味解释,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3、注意难点习题,教师可以设置最佳答案奖,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他们的答案和想法。教师解答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含义和道理。 宝山区实验学校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终试题 人工是怎样影响天气的? ①近年来,增雨、消雹、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的报道越来越多,人们不禁要问,人工是怎样干预天气的?这其中的原理与方法是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还需要先从大气水分的凝结谈起。 ②空气一般都有含水能力,当含水量达到含水能力的最高限度时,叫做饱和,只有饱和后的空气中水汽才有凝结的可能。 空气的含水能力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下降而下降的,故凝结只在饱和空气的温度下降时才能发生。大致估计,每下降10℃,饱和空气中有接近一半的水分可能凝结。 ③空气温度下降主要发生在上升气流里,据估计,每升高100米,温度约可下降0.6℃ ,它的含水汽的能力也随之下降。一般在风暴里,上坡气流中或冷热气流相遇时可以发生强烈的上升气流,所以也是多云雨的天气。 ④自然界上升气流所需的能量很大,人类并不拥有如此巨大的能力和使用这些能量的技术设施,所以只能采取一些促进凝结的物理措施。比如对于温度在0℃至—30℃的冷云,一般撒播碘化银或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就能起到凝结的作用,使云中的过冷却水受到吸附增大变为水滴。 ⑤在暖云中撒播直径略大于0.04毫米的水滴,使这些水滴同云中微细水滴碰撞,相互合并成较大的水滴。后来发现,撒播吸湿性盐粒,效果要好得多。据观察每克食盐可以形成几千万个雨滴的胚胎。 ⑥撒播的方法一般使用飞机或高射炮直接送入云内或在空气上升气流强盛时在近地层空气里撒播,让气流带进云内。一般说来,地面撒播对于消雾有用,其他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一般很少采用。据各国的经验估计,人工增雨可增加1/10左右的降水量。 16.根据句意,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连词。 (2分) 17.第①段中“这些问题”指的是 。(2分) 18.根据第②段的内容,空气中水汽凝结最起码的条件是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19. 第③段“据估计,每升高100米,温度约可下降0.6℃”中的“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0. 第⑤段画线句“据观察每克食盐可以形成几千万个雨滴的胚胎”使用了 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答案: 16、由于 17、人工如何干预天气,干预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18、饱和空气的温度下降 19、不能,“约”字表示大概,是允许有误差存在的约数,而去掉之后过于绝对化,与实际情况不符。“约”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20、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暖云中播撒食盐可以比播撒0.04毫米水滴达到更好的效果,更有助于水滴凝结。 (教法指导:组织学生总结收获,可一起讨论总结,也可分别总结分享。主要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教案中给到重难点/易错点等的总结条目。) 1、 请大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边绘画边回忆今天学习的知识点。(画大树型、动物形状等进行梳理都可) 2、请口头总结一下本堂课学到的知识点。 一、 巩固练习 玻璃之王 ①“玻璃之王”是这样诞生的: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杜威兹教授等人用制造玻璃的方法,将高温金硅合金熔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轴上,以每秒100万摄氏度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熔体,第一次制造出了不透亮的玻璃。当时的一位物理学家看到这种刚诞生的合金材料时,曾嘲讽的说这是一种“愚蠢的合金”。这种不透亮、看起来“愚蠢的”的东西,就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出一条新道路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 ②金属玻璃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通常情况下,金属及合金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时,原子总是从液体的混乱排列转变成整齐的排列,即成为晶体。但是,如果金属或合金的液体凝固速度非常快,原子来不及排列整齐便被冻结住了,最终的原子排列方式仍类似于液体,是混乱的,这就是非晶态合金。因为非晶态合金原子的混乱排列情况类似于玻璃,所以又被称为金属玻璃。 ③那么在实际生产中金属玻璃又该如何获得?研究人员发现,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质液体。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由于目前工艺水平的限制,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冷却速度,也就是说,单一的金属难以在生产上被制成非晶态的金属玻璃。但是,合金弥补了单一金属的缺憾。合金具有这样两个重要性质:第一,它的熔点远低于纯金属,例如,纯铁的熔点为1538 ℃,而铁硅硼合金的熔点一般在1200 ℃以下;第二,液体状态的合金原子更加难以移动,在冷却时更加难以整齐排列,也就是说,更容易被“冻结”成非晶体。这样,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就将金属与其它物质混合形成合金后再来获得非晶态的金属玻璃。 ④目前,金属玻璃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韧性、刚性、优良的磁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人们赞扬它是“敲不碎、砸不烂”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已被用于制造高档录音机、录像机的高耐磨音频视频磁头。因为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质,金属玻璃还被用于制造高压容器、火箭等重要部位的零部件。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 1、从选文内容看,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玻璃之王”的?(4分)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1分) 3、选文第③段“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4、选文第④段“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一句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5、依据选文内容,找出作为“玻璃之王”的金属玻璃目前都得到了哪些应用。(2分) 答案: 1.①玻璃之王(或金属玻璃,后同)的诞生 ②玻璃之王形成的原理 ③玻璃之王的获得 ④玻璃之王的应用(4分) 2.逻辑顺序(1分) 3.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质液体。(1分) 4.不能删掉。(1分)“可能”表猜测,说明金属玻璃在将来也许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去掉了过于绝对化,与实际不符。(1分)“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1分) 5.制造高档录音机、录像机的高耐磨音频视频磁头;(1分)制造高压容器、火箭等关键部位的零部件。(1分) 二.下节课预习 1.下节课主题:《写作之展开想象的翅膀》 2.预习作业: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叉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⑨ 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叉传来了。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⑪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⑫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⑬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 ⑭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⑮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着,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合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 ⑯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⑰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 【预习问题讨论】(预习问题分为可选和必选,根据学生程度进行选择,前2题建议中等程度偏下学生,第3题建议中等程度学生,第4题建议优等生。) 1、熟读文章,说一说,这段材料出自哪部作品?□必选□可选 2、这段材料运用了那种叙述方法?□必选□可选 3、分析一下文章的记叙结构?□必选□可选 4、将文章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出来。□必选□可选 预习札记 预习分享主讲人: 是否进行资料检索?是 否 是,检索渠道是,检索反馈 否,为什么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