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卷·2018届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文卷·2018届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 ‎ 第I卷(客观题)(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 ‎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2、“无极而太极,不是说有个物事光辉辉地在那里。只是说当初这里皆无一物,只有此___而已。”材料中空缺的字应为 A.天 B.气 C.理 D.心 ‎3、 近代学者借用朱熹的“格物致知”一词,把西方自然科学称为“格致之学”,朱熹所说的“格致”的含义是 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 B.通过实践探索客观规律和真理 C.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通过研究自然科学认识人类社会 ‎4、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5、 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 ‎ A.文艺复兴倡导追求现世幸福 B.文艺复兴主张推翻封建专制 C.科学家勇于追求科学真理 D.启蒙运动宣扬天赋人权 ‎6、 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会对他说 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7、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皮特说:“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保护私有财产 B.人人生而平等 C.对抗中央王权 D.反对君主专制 ‎8、 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②三权分立说③因信称义论④天赋人权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 ‎①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里查德•奥维瑞列举了人类历史上50个最重要的日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位列其中,里查德•奥维瑞如此选择是因为 A.达尔文的论著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达尔文的著作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C.达尔文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D.达尔文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11、1878年,爱迪生在报上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因为这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将要被淘汰。这项新发明是 ‎12、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涉笔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一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13、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1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15、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了广泛传播 ‎16、《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 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A.写字的笔法艺术 B.古人的治史态度 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 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 ‎17、《西儒耳目资》一书,1626年刊行于杭州,内文中已采用罗马字,注明汉字发音。从中可以看出 A.此书采用雕版印刷,并提出版权保护 B.今天通行的汉语拼音至少在明朝就已经确立 C.这是帮助中国人了解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 D.这是帮助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字的工具书 ‎ ‎18、《胡适口述自传》中说:“那个以鼓吹‘中国文艺复兴’和‘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 就逐渐变成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北大之内反而没有个杂志发表文章了。”这段话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 B.新文化运动阵营思想日趋分化 C.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失败 D.胡适公开否定新文化运动 ‎19、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20、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囯革命“西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3、2010年10月1日18时,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美联社在报道中说,“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4、“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 A.《唐璜》 B.《英雄交响曲》 C.《人间喜剧》 D.《向日葵》‎ ‎25、关于王安石变法中均输法的评述,正确的是①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②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③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④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26、“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 •路德的哪一主张 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 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27、商鞅变法后,—夫一妇的农户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 A.允许生产布帛多的人免除摇役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 D.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 ‎28、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钱财充实国库 ‎29、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己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童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30、《洛阳伽蓝记》记载:北方“百姓殷富,年登俗乐,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舟车所通,莫不商贩焉。”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北魏时期农业的发展 B.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北魏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D.商品经济的活跃及繁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题14分,32题15分,33题11分)‎ ‎31、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思想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840〜1895年,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从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 二、1895〜1915年,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学习并接受西方现代观念,形成“中国现代观念”。三、1915年以后,特别是1919年以后,中国人对所有外来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它们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 ‎(1)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想盛极一时,分析这一思想形成的社会原因。(3分)试列举第一阶段中国人“选择性吸收”西方现代观念而产生的近代政治思想观念。(4分)‎ ‎(2)社会主流思想观念主导社会行动。你认为第二阶段形成的“中国现代观念”是如何影响中国的社会行动的?(3分)‎ ‎(3)在第三阶段,“革命”成为“中国当代观念”的核心。分析1919年后“革命”观念流行的主要原因。(4分)‎ ‎3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冋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年雨量分布图 ‎—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材料二 五胡乱华是一个贬义词,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北方民族活动地区出土了大量反映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的、辉煌的北朝文化遗址遗物。从东汉末年的和林格尔壁画墓,到云冈石窟,司马金龙墓,北齐娄睿墓等乃至“平城”等北朝的都城建筑,以及在瓷业、农业、科技方面都是北朝留下的,堪称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生气和极其活跃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它还带来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各种信息,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大唐盛世的诸多业绩都源于北朝。‎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材料三 文炳拜稽首曰:“今南方已平,臣无所效力,请事北边。”帝曰:“朕召卿,意不在是也。竖子盗兵,朕自抚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尽以托卿。卒有不虞,便宜处置以闻。中书省、枢密院事无大小,咨卿而行,已敕主者,卿其勉之。”‎ ‎——《元史·董文炳传》‎ ‎(1)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入主中原后孝文帝改革与忽必烈改制的共同原因,并分别指出其重大制度创新。(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北魏和元朝历史,分析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所做出的贡献。(5分)‎ ‎33、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19世纪晚期,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 材料一 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于两国之态度,不必因邻国之故而予以特别理喻,且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亲恶友者共其恶名,务必矢志谢绝亚细亚之东方恶友。‎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 材料二 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主张“脱亚入欧”的主要理由(1分)及其消极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3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3分)‎ ‎(4)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2分)‎ ‎1-5:ACACA 6-10:AACBD 11-15:CBCAC 16-20:BABDD 21-25:BABCC 26-30:CCCBB ‎31 、 (14分)(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扩大);专制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八股取士导致学术思想界因循守旧。(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总分不超过3分) 表现: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4分)‎ ‎(2) 民主宪政(君主立宪)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民主共和思想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实业救国思想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评分说明:每点1分,不超过3分)‎ ‎(3)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革命政党(国民党、共产党)的宣传鼓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影响等;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总分不超过4分)‎ ‎32、 (15 分)‎ ‎(1)原因:先生活在草原游牧区,气候寒冷,雨量少;(2分)后入主中原,处于雨量多、气 候适宜的农业区;(2分)为适应农耕文明,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发展经济、保障税收, 实施改革。(2分)‎ 制度:北魏均田制;元朝行省制。(4分)‎ ‎(2)结束分裂局面,创新制度: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气魄,推进民族融合;推动经济发展与交流;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为后世繁盛奠定基础。(5分,答出三点即可)‎ ‎33、(11 分)‎ ‎(1) 理由:亚洲野蛮落后,欧洲文明先进。(1分)消极影响:日本不断对亚洲其他国家进行侵略。(2分,答侵略朝鲜、发动侵华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亦可得分)‎ ‎(2)理由:日本文字、政俗,与中国相似;(2分)日本改革己取得巨大成功。(1分)‎ ‎(3)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1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西方思想的传入(1分)‎ ‎(4)看待:有利于争取光绪帝对维新变法的支持;扩大维新运动的影响;为救亡图强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赞扬;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不发动广大群众,维新变法不会成功。(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