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云南省双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云南省双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云南省双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 ‎ ‎1.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 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 硫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C. 硫酸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D. 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4A(g)+5B(g)3C(g)+6D(g) ΔH<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B. 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C. 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 D. 单位时间内消耗4nmol A,同时消耗5nmol B ‎3.氨分解反应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5 s末为2.4 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A. 0.32 mol·L-1·s-1 B. 0.16 mol·L-1·s-1‎ C. 1.6 mol·L-1·s-1 D. 0.8 mol·L-1·s-1‎ ‎4.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  )‎ A. 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 B. 氯化氢溶于水 C. 溴化氢与氨反应 D. 锌和稀H2SO4反应 ‎5.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B. a 极是铁,b 极是铜时,b 极逐渐溶解,a 极上有铜析出 C. a 极是粗铜,b 极是纯铜时,a 极逐渐溶解,b 极上有铜析出 D. a、b 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 a 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 H2体积相等 ‎6.下列能级表示正确(实际存在的)且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1s、2p、3d B. 1s、2s、3s C. 2s、2p、2d D. 3p、3d、3f ‎7.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对于可逆反应:aA(g)+bB(g)bC(g)+dD(g),如果正反应放热,逆反应一定吸热 C. 氢气燃烧生成水是一个放热的化学反应,说明1 mol H2的能量高于1 mol H2O的能量 D. 只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可以设计为原电池 ‎8.水的沸点为100 ℃,硫化氢的分子结构跟水相似,但它的沸点却很低,是-60.7℃,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范德华力 B. 共价键 C. 氢键 D. 相对分子质量 ‎9.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 A. 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B. 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C. 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D. 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10.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H2O===M(OH)n+H2↑‎ B. 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 C. 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D. 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11.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0 L 0.1 mol·L-1NaOH溶液与10 L 0.1 mol·L-1盐酸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B. 1 mol HCl气体通入1 L 0.01 mol·L-1NaOH溶液中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C. 1 mol CH3COOH与2 mol 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D. 只要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12.实验室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除需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外,所用的其他仪器和试剂均正确的一组是(  )‎ A. 0.50 mol·L-1盐酸,0.50 mol·L-1NaOH溶液,100 mL量筒1个 B. 0.50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100 mL量筒2个 C. 0.50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50 mL量筒1个 D. 0.50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50 mL量筒2个 ‎13.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是(  )‎ A. B.‎ C. D.‎ ‎14.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  )‎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π键 D. 非极性键 ‎15.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晶格能:NaClCaO C. 熔点:NaI>NaBr D. 熔、沸点:CO2>NaCl ‎16.具有如下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相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 A. 3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和4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B. 3p能级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和4p能级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 C.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 D.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的原子 ‎17.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的是(  )‎ A. CO2 B. H3O+ C. BF3 D. PO43﹣‎ ‎18.在容积相同的A、B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使它们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反应过程中,若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当A中的SO2的转化率为25%时,则B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应是(  )‎ A. 25% B. 大于25% C. 小于25% D. 12.5%‎ ‎19.关于离子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离子晶体中的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 ②离子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是离子键 ③离子晶体中微粒间只存在异性电荷的互相吸引 ④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某温度时,AgCl(s)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 加入少量水,平衡右移,Cl-浓度减小 C. d点没有AgCl沉淀生成 D. c点对应的Ksp等于a点对应的Ksp ‎21.在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NH、Fe3+、Ba2+、Al3+、SO、HCO、I-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在检验方案设计时初步分析其溶液中最多可含的离子(不包括OH-)有( )‎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 ‎22.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 通入大量O2 B. 增大容器容积 C. 移去部分SO3 D. 降低体系温度 ‎23.对于反应4Fe(OH)2(s)+O2(g)+2H2O(l)===4Fe(OH)3(s) ΔH=﹣444.3 kJ·mol-1,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焓变 B. 温度 C. 压强 D. 熵变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它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C. 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 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25.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 A. 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 用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 C. 用Fe跟HCl反应制取氢气 D. 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26.在2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能使溶液的c(H+)增大,而且使醋酸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加入的试剂是(  )‎ A. 20 mL水 B. 浓盐酸 C. 冰醋酸 D. NaOH溶液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零,熵变大于零 B. 放热及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 放热反应的焓变大于零,熵变小于零 D. 放热及熵减小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C. 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两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有极性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4分) ‎ ‎29.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Mn(NO3)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2O4。‎ ‎①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 ‎②NO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被氧化成CO2,HCHO被氧化成CO2和H2O。‎ ‎①根据等电子原理,CO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 ‎②1 mol CO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____。‎ ‎(3)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Cu(OH)4]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____。‎ ‎30.(1)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构型,COCl2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As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lH中,Al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列举与AlH空间构型相同的一种离子和一种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SnBr2分子中Br—Sn—Br的键角________120°(填“>”“<”或“=”)。‎ ‎31.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HA为________(填“强”或“弱”)酸,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一定浓度的MA稀溶液的pH=a,则a______(填“>”“<”或“=”)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________(填“>”“<”或“=”)2c(A-);若此时溶液的pH=10,则c(MOH)+c(OH-)=________mol·L-1。‎ ‎32.Cu可形成多种配合物,某同学在探究配合物的形成时做了以下实验,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1)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氨水,首先出现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蓝色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请写出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向深蓝色透明溶液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的晶体。深蓝色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判断NH3和H2O与Cu2+的配位能力:NH3________(填“>”“=”或“<”)H2O。‎ ‎(4)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颜色不同的两种配合物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 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由Cl所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 ‎3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 依据上述现象判断或回答下列问题:‎ ‎(1) NaCl属于________(“酸”、“碱”或“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Cl固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l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NaCl固体、NaCl溶液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已知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与B,C、D与E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B、C、D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3DB6型离子晶体X,CE、FA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 ‎(1)写出A元素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的离子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 ‎(2)写出X涉及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解释工业冶炼D不以DE3而是以D2A3为原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E、FA的晶格能分别为786 kJ·mol-1、3 401 kJ·mol-1,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F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列出算式)。‎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C 6.A 7.C 8.C 9.D 10.C 11.A 12.D 13.C 14.A 15.B 16.B 17.C 18.B 19.A 20.D 21.A 22.A 23.A 24.B 25.A 26.B 27.B 28.C ‎29.(1)①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②平面三角形 ‎(2)①C≡O ②2×6.02×1023(或2NA)‎ ‎(3)(或)‎ ‎30.(1)3∶1 sp2 ‎ ‎(2)sp3‎ ‎(3)sp3 NH CH4‎ ‎(4)sp2 <‎ ‎31. (1)强 0.01 mol·L-1HA溶液中c(H+)=0.01 mol·L-1‎ ‎(2)< M++H2OMOH+H+ 1×10-amol·L-1‎ ‎(3)c(M+)>c(A-)>c(OH-)>c(H+)‎ ‎(4)= 0.005‎ ‎32.(1)Cu2++2NH3·H2O===Cu(OH)2↓+2NH、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2)[Cu(NH3)4]SO4·H2O ‎ ‎(3)> ‎ ‎(4)[TiCl(H2O)5]Cl2·H2O 离子键和配位键 ‎33.(1)盐 NaCl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2)不能 NaCl固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 ‎(3)能 NaCl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4)NaCl固体 NaCl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NaCl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4.(1)2s22p4 1s22s22p63s23p6 (2)2Al2O3(熔融)4Al+3O2↑‎ ‎(3)Al2O3为离子晶体(或者离子化合物),而AlCl3为分子晶体(或者共价化合物)‎ ‎(4)CaO晶体中Ca2+、O2-带的电荷数大于NaCl晶体中Na+、Cl-带的电荷数 ‎(5)CaF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