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0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解析版】四川省自贡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回答下面的1-2题。 1.“意见”指出,“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政府定价制度,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价格环境。”对于价格改革的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相关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相符合 B.使相关商品实现价格和价值的统一 C.使相关商品的价格不至于偏离价值 D.通过价格来引导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 2.“意见”指出,“对于极少数保留的政府定价项目,要推进定价项目清单化,规范定价程序,加强成本监审,推进成本公开,坚决管细管好管到位,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推进政府定价公开透明。”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建立健全政府定价制度 ②有利于降低我国经济运行风险 ③旨在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④旨在使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C2.B 【解析】 2.“对于极少数保留的政府定价项目,要推进定价项目清单化,规范定价程序,加强成本监审,推进成本公开,坚决管细管好管到位,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推进政府定价公开透明”有利于建立健全政府定价制度,旨在使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故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此举并不会降低我国经济运行风险,排除;③说法错误,此举的目的也不是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价值决定价格、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拓展延伸】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一般来说,商品价值与价格成正比,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该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价格低于价值;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高于价值。 (3)国家政策影响商品价格。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直接或间接影响商品价格,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紧缩,物价下降。 (4)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当货币本身价值量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价格上升;货币本身价值上升,商品价格下降。 14.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召开座谈会强调,“十三五” 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因为 ①合理的分配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③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④扶贫是“十三五”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知识整合】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意义。(1)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2)从分配与消费的关系角度: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进而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角度: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4)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5.“公地悲剧”理论认为,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等,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有效防止“公地悲剧”发生,措施是 ①巩固发展公有制,提供丰富的公共物品 ②完善所有权制度,保障市场主体的财产所有权 ③完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④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考点定位】科学的宏观调控 【知识拓展】如何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1)通过调控手段的关键词来辨别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政策、经济计划、财政与税收、国债、利率、信贷等是经济手段;立法、司法、打击、查处是法律手段;命令、指示、规定、公布举报电话等是行政手段。(2)通过实施主体来辨别: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实行经济手段;立法司法部门实行法律手段;具体行政部门实行行政手段。 一般来说,材料中强调立法、执法属于法律手段;强调强制性,属于行政手段。宏观调控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三个手段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对于这三个手段千万要理解好。 16.领导人借出访之机推销产品,为双方签署大单提供支持,是和平发展时代的一种国际惯例。李克强总理2014年五次出访签定近1400亿美元大单。其中“铁路单唱主角,中土集团获得的尼日利亚131亿美元铁路大单,刷新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单体合同额最高记录:“能源单”金额高,其中英国石油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达200亿美元。这表明我国 ①积极开展生产生活国际资源互利合作 ②推进资本全球化,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③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④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国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领导人借出访之机推销产品、签署大单”的行为属于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属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名师点睛】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思考新时期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从国家角度: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宽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从企业角度:企业要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诚信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17.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善治”即良好的治理,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种新型关系。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善治”目标的是 ①健全公民参与机制,不断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 ②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与水平 ③厘清政府权力范围,建设服务型和有限型政府 ④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名师点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1)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市场、社会能做的,政府不做;市场、社会做不了的,政府来管,保证政府不缺位,不错位。 (2)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转变政府职能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不是弱化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怎么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8.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实施,大致经过“中共提出建议→各民主党派等充分协商→政协广泛征求意见→人大审议通过→政府贯彻实施”的程序,这一决策过程 A.保证党始终总揽全局、依法行政 B.表明中共、政协、人大都是我国的国家机关 C.表明政府是执政党的执行机关,执行党的决定 D.表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案】D 【考点定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依法治国 【名师点睛】全面理解依法治国①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②客体——是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③依据(标准)——宪法和法律。④领导者——中国共产党。⑤实质和核心——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⑥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9.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更加重视战略谋篇布局:重大局谋长远,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在对外交往中注重大国战略稳定、周边政治统合、对发展中国家重义轻利、多边舞台优化提升。下列正确反映这一战略外交活动的是 ①坚持“新型义利观”,携手发展中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 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③谋求利益共识,构建周边伙伴关系以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 ④多予少取,化解利益分歧,运筹中美、中俄、中欧等新型大国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我国“在对外交往中注重大国战略稳定、周边政治统合、对发展中国家重义轻利、多边舞台优化提升”,这表明我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持“新型义利观”,携手发展中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排除;④中的“多予少取”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我国的外交政策 【易混提醒】关于我国外交政策要厘清几点认知 (1)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当我国领土受到侵犯、国家主权受到干涉时,我们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还击。 (2)维护好本国利益,不一定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若只顾本国利益,而置其他国家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于不顾,就不能促进,甚至是阻碍和破坏世界和平与发展。 (3)各国的外交政策并不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国家利益首先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20.从80年代“一胎化”到2013年“单独二孩” 政策,再到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一对夫妻可以生两个孩子。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我国全面放开两孩政策的理由是 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然后开始新的量变 ③要发挥意识主动创造性,突破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④符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现实,生育率过低的客观实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名师点睛】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原理)这就要求我们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坚持适度原则。 21.“中药将亡于药”,此话并非危言耸听。很多种植者为多赚快赚,不顾中药材采摘时间和原产地的要求,甚至人用农药。中医没有合格的中约,等于外科医生没有手术刀。这表明 ①中药材的种植必须遵循其生产规律 ②违背规律的种植必将对中医药事业造成损害 ③对中药材种植规律的改造和利用能造福人类 ④对中药材种植规律的认识决定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 【归纳总结】如何认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4)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 22.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民族兴旺、国家富强,个人才有安全和幸福。每个人能把自己的事业理想与民族相融合、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凝聚的其实是中国人精神气脉中最本真的“家国情怀”。做到“家国情怀”的现代转换 ①要引进西方普世价值,树立普世情怀 ②要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民族发展繁荣和创造幸福生活 ③要弘扬英雄史观,为国家和社会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④要树立全局观念,同时重视部分作用,实现家与国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睛】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西周大臣召公辅助周王政通人和、深受爱戴,他最先提出并倡导的敬德保民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党和政府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下列说法与“敬德保民”思想一致的是 ①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②共享发展,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③培育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 ④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敬德保民”思想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这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和“共享发展,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的思想一致,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工作的内涵之一,己连续四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材料一 2015年10月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让亿方农民通过“触网”走上“双创”新舞台。 材料二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2016年以来,农村电子商务平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群众成为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 (1)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分析应怎样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1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经济意义?(14分) 【答案】(1)(12分)①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民主决策;②组织经济建设,制定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落实农村电商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加强网络市场监管,营造规范有序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环境;③组织文化建设,支持农村电商培训,提升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应用电子商务的能力;④加强社会建设,加强农村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科学发展。(每点3分,12分) (2)(14分)①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4分)②推动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4分)③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高农民消费水平;(3分)④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3分) 【解析】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经济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时,结合材料可从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来分析说明我国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考点定位】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方法指导】意义类解答题的解题方法: (1)回归教材法。 回归教材法即主要根据课本基础知识(直接的、间接地)来解答题目的设问。课本基础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命题者总是想通过这个题目考查学生相应知识和运用能力。因此,回归教材应该是解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意义类高考题也不例外。看到一个意义类题目,学生首先应该思考,教材上关于本题目的内容有哪些?有些意义类题目本身在教材上就能直接找到答案,而有些意义类题目教材上虽然没有具体阐述,但学生也能从教材有关基础知识中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3)角度分析法: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个事件、同一种措施或同一套方案,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能发现其独特的意义与特有的影响来。因此,找准角度也就成了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切入口:从这个角度看,具有哪些意义?从那个角度看,又具有哪些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开放性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的意义类题目,更加需要学生能在解答过程中注意找准角度,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意义,角度找得越准、越全面,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也就越高。 (4)明确对象法 明确对象法也称客体分析法,即受它“意义”对象,分别所具有的意义。学生在分析意义类高考题时,通常也需要把题目要求我们进行分析的事件、措施或对策等放在与人(或与人有关的事)的关系当中来考察,即考虑对“谁”有意义?这也是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常用方法。意义类考题中常用对象主要有:对国家的意义、对企业(经营者)的意义,对个人(经济生活中有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农民,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有公民)的意义。有时还可以把对象的范围扩大,如对市场、资源、农业、产业结构、社会等具有的意义。 (5)范围分析法 范围分析法是解答意义类试题的常用方法。意义类试题总是通过背景材料呈现事件、采取的措施或对策等,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具体的,其所起的作用或带来的影响也往往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具体的。因此,在解答意义类题目时可结合具体的范围来进行分析。在具体答题的过程中,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内容(或知识)范围,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经济意义的思考:对国家意义如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综合国力,调整经济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等。对企业生产意义如:正确的经营战略、竞争优势、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内需、加强经济交往、提高经济效益等。对消费者生活的意义如:提高生活水平、增加收入、生活质量、刺激消费、全面小康、权益保护等)、“政治”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的思考:对国家意义如巩固制度,健全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稳定等。对政党、政府的意义如科学发展观、中共执政地位、党群关系、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审慎用权、树立权威等)、“社会”意义有哪些(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社会等)、“文化”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常用语: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发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子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主要考虑“国内”意义有哪些、“国际”意义(又可分成“地区”意义和“世界”意义)有哪些。当然,有些题目可能只要求我们从某一个范围进行分析就行,而有些题目需要把两种范围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供给侧改革”,就是强调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再靠“刺激政策”提升总需求的套路来促进经济增长。 材料一 提到供给侧,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西方经济学界的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深受供给学派影响的里根政府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措施包括: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和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这今美国经济迎来“大稳健”时代。今天我国前供给侧改革不是照搬供给学派的观点,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其合理成分。 材料二 “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政府采用了“西医”治疗,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当今以及“十三五”期间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可见,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即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材料三 “供给侧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要靠改革。过去30余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仍处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不深化改革,发展就难有活力、难以持续。因此要坚定不移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还要继续抓好财税、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达到“一子落而满盘活”。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经济学知识,评析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上述举措。(10分) (3)结合材料三,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答案】(1)(12分)①实践证明,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必须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②展现我国宏观调控优势,引导供给符合需求,更好地引导消费,促进经济发展;③充分尊重价值规律,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提供有效供给;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引导和服务企业,优化经济结构。(每点3分,12分) (3)(4分)主要观点:① 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②实施改革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推进改革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4分。评分要求:第一级3-4分,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据;第二级1-2分,不能列出要点,综合论述;第三级0分,观点不明,没有要点,没有层次)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经济学知识,评析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供给与需求主要从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即“供给侧改革”符合我国国情,能引导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 (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考点固定,范围明确,考生可以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作用等角度提出合理方法论建议即可。难度不大。 【考点定位】生产与消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民群众的观点。 【热点分析】供给侧改革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去产能主要指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去库存主要是推进房地产特别是商业地产去库存。去杠杆主要指要强化金融风险排查,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降成本主要指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和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补短板主要指补齐软硬基础设施上的突出短板,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等。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解析版】四川省自贡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 公司销售经理工作计划范文 (2)
- 幼儿园教师12月份工作总结(通用)
- 2018-2019学年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 2020年3月社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计划范文
- 历史卷·2018届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考试(2017
- 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人教 新目标版
-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九单元第3课时 认识位置、图形和钟表 人教版(共16张PPT)
- 2017届高考英语(外研版)一轮教师文档讲义:必修2-Module 4 Fine Arts
- 政教处范文之“十大感动校园学生”评选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