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二节平面镜成像教案(新版)沪科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二节平面镜成像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规律、特点及平面镜的应用.‎ ‎【教学难点】实像和虚像,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 ‎【教具准备】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凹面镜、凸面镜、激光演示器、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面镜、自制简易潜望镜、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开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镜子的特点.‎ 学生1:这些镜子的表面都是平的.‎ 学生2:用这些镜子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镜中的像与原物体的形状一样.‎ 师 这种表面平整光滑的镜子叫做平面镜.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 9‎ 思考题:(1)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3)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学生思考,但有的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 要想知道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知识.‎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实验探究活动的目的和过程.‎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有什么关系;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实验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a.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b.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 c.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d.把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移开,用白纸作屏幕放在该处,直接观察白纸,纸上不能出现像.‎ e.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f.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 把测量结果填写到下表中.‎ 9‎ ‎(3)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4)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 教师提问:(1)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1)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师 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叫做虚像.平面镜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顺便说一下:能够用光屏接收的像称为实像.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学生: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例如: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实像.‎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板书: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5)总结交流:‎ a.为什么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答: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如用厚玻璃板会导致形成两个像.‎ b.刻度尺有什么作用?‎ 答: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c.选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d.为什么前面蜡烛点燃,后面蜡烛不点燃?‎ 答:前面蜡烛点燃为了使光线充足,清晰成像;后面不点燃,为了便于像与后面的蜡烛重合,确定像的位置.‎ 9‎ e.不管怎样移动,都不能使蜡烛与像重合,为什么?‎ 答: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导致成像在上方或下方.‎ ‎(6)平面镜成虚像(多媒体展示)‎ 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如下图所示:物体上的一点S射向平面镜的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仍然是发散的,发散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光好像是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S′射过来的,就在S′处看到点S的虚像(虚像点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点).‎ 例题1(多媒体展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中的( )‎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左右相反的;符合该条件的只有C图.‎ 答案:C.‎ 例题2 一个身高为‎1.68m的中学生站在平面镜前‎5m远的正前方,当他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像( )‎ A.2s后像与人之间的距离是‎6m,像的大小不变 B.以‎2m/s的速度向人靠近,像的大小不断变大 C.2s后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化了‎6m,像的大小不变 D.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像高‎0.84m 9‎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2s后中学生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5m-2×‎1m/s=‎3m,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3m,则像与中学生之间的距离为‎3m+‎3m=‎6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可知像的大小不变.故A选项正确,B、C选项不正确.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可知镜中的像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像高‎1.68m,故D选项错误.‎ 答案:A.‎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知识点2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1)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师 古今中外,关于平面镜有很多的传说和应用.《木兰诗》中“对镜贴花黄”一句生动描述了古代妇女在镜前整容的情景.至今舞蹈演员仍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姿势,以便纠正.古书记载的潜望术在近代潜水艇里也有应用,其实质就是两块平面镜.教师展示一下潜望镜,并请位同学体验.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59页“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师 现在请你想一想平面镜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 学生交流讨论.‎ 师 思考这些应用实际利用了平面镜的什么特点 学生:平面镜能够成像.例如:用水、铜镜、平面镜梳妆;舞蹈演员用平面镜矫正姿势;医生用小平面镜观察患者牙齿;视力表、仪表用到平面镜;店堂的柜子装有平面镜等.‎ 例题3 白天在室内照镜子,如果门窗朝南开,为了较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 )‎ A.朝南 B.朝北 C.朝东 D.朝西 解析:为了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应使镜中的像亮度增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镜中的像是物体漫反射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形成的.为了增强像的亮度,应增加镜前物体的亮度(即有较多的光线射向人脸).根据本题题意,窗户朝南开,只有人脸向南才能有较多的光线射向人脸,人脸向南,镜子的正面只有朝北才行.‎ 答案:B.‎ 例题4 如图所示,为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 )‎ 9‎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解析: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不管距离平面镜多远,所成都是等大正立的虚像.‎ 答案:B.‎ ‎(2)凸面镜和凹面镜 演示实验3:用激光器平行射向凸面镜.‎ 现象: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发散.‎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 教师让学生手拿一个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 师 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学生:凸面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演示实验:4:如图所示,用两张黑纸各剪去一个等大的圆孔,分别粘在凸面镜和平面镜上.把凸面镜和平面镜放在离学生距离相等的位置上,让学生向两个镜中观察,比较从两个镜中看到的范围哪个大,哪个小?‎ 学生:口径相同的凸面镜视野比平面镜的大.‎ 教师归纳总结,用多媒体播放.‎ 凸面镜和凹面镜 ‎1.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凸面镜(或凸镜),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凹面镜(或凹镜);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经凹面镜和凸面镜反射的光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且也具有光路可逆性.‎ ‎2.凸面镜的应用: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汽车的后视镜;凹面镜的应用:太阳灶、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耳鼻喉科医生用的额镜.‎ 9‎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知识点3 平面镜成像作图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例题5 如图所示,O′是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AB在该平面镜中的像.‎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先连接O和O',再作OO'的垂直平分线.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和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从而完成光路.‎ 答案:如图 ‎(2)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中,知道物点找像点,或知道像点找物点,通常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作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像点与物点关于镜面对称(即镜面所在直线是像点与物点连线的中垂线);在光学作图题中,要确定一条光线的路径,需要找到光线通过的两个点,在平面镜成像作图题中,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会聚在虚像点,即反射光线通过的点和像点在同一直线,这一知识点在平面镜成像作图题中经常用到.‎ 例题6 ‎ 9‎ ‎ 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的某光线经平面镜发射后,发射光线恰好经过A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 解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A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解: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A点交平面镜于点O,沿OA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课堂小结】‎ 平面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光学元件,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这部分光学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几何光学的学习要突出几何作图,同学们应严格按照规范化的作图格式进行训练,紧紧抓住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思考.平面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风景.‎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 ‎1.本节课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学生根据实验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猜想,在此教师只要引导好学生打开他们的思路,使学生能大胆的进行猜想.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不要评价对与错,只是引导他们,使其想法尽量合理.但在探究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好,既不能失控,也不能出现包办的现象.‎ 9‎ ‎2.这节课没把重点放在知识结论上,而是放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上,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体验正确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这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比较成功的一面.虽然有些问题还不能用现有的知识来解决,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本身就是探索.这种以实验探究为手段,让学生自己解开科学之谜的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