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栗中 2021 届高三 9 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 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 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 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 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 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 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这同崇尚“虽 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 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中国传统 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 这是古民居的特征。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乡镇民居多为 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 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 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 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 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中国历史 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 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虽 然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神” 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暂时的。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 了石结构材料。石结构的长久性与木结构的短暂性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的 理念。 从审美来看,中国古典建筑以木为材,在质感上显得朴素、自然而优美;而以石为材的 欧洲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阳刚十足。因此,以木为材的中国建筑比以石为材的欧洲建 筑更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比较起来,冰冷的石材会使建筑与人的关系显得略微有些紧张。 (摘编自赵慧宁《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西方建筑呈现出人与建筑的“融合”或“分离”的迥异特征,不同的建筑文化都受到 了各自哲学思想的影响。 B.中国建筑在面对自然时,不是像西方那样把建筑看作征服自然的手段与方式,而是努力 融渗在自然中,与自然对话。 C.对于欧洲人来说,建筑只是人之外的观赏品,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筑等同于生活,具 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D.人神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化主题,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的表现之一就是 宫殿类建筑和宗教类建筑的各自繁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门见山,立足比较的思路,采用总分的结构,从两个大的方面谈中西方建筑在文 化上的差别。 B.文章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特点时,都运用了相当丰富的具体建筑实例,增强了 真实性和准确性。 C.用哲学思想和文化命题来作为支撑论点的依据,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增添了文本的文化 内涵。 D.“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是本文反复强调和重点论证的一个方面,哪怕是宫 殿类建筑也体现出人本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西方的教堂、歌剧院等建筑具有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等特点,而外墙和窗户的 面积则相对小得多,这是与自然截然分离的体现。 B.中国古民居“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乡镇民居呈现出字、曲尺、三合院、四合院、自 由式等不同格局,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的观念。 C.中国的宫殿是一种将帝王的权威神化了的建筑,宫殿建筑的发达,与中国人把神和人摆 在同等的地位去尊崇的观念有关。 D.中西方建筑的木结构材料和石结构材料呈现出质朴和阳刚的不同审美风格,这是以“君 权”为中心和以“神权”为中心的不同价值观念造成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在北斗工程诞生之前,我国曾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在理论探索和研制实践方面都 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3 年,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 2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 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 北斗工程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 作为解决“有无”问题的第一步,北斗一号需要花小钱办大事,验证系统设计思想的正 确性。1993 年初,我国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指标,次年研制 工作全面展开。北斗一号系统于 2003 年建成,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 3 个拥有自主卫 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面对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北斗二号迈开了提升性能的第二步。2004 年北斗二号卫星 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 16 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2012 年 12 月 27 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站在前两代星座的肩膀上,北斗第三步迈得无比自信。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 代原子钟等新“神器”闪耀亮相,整体性能大幅提升……今日之北斗已经梦想在望。 ( 摘编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科技日报》2019 年 01 月 24 日)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2020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 书》) 材料三: 本报北京 6 月 30 日电(记者张蕾)30 日下午,第 55 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在东经 110.5°工作轨位,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的完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专家介绍,定点成功相当于卫星进入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准备正 式“开工”。目前,经过遥测数据判读,星载基准频率合成器、原子钟、导航任务处理单元、 星间链路等载荷设备均工作正常,地面接收信号正常。接下来,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 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启工作模式,编入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卫星“大家族”中。 (摘编自《第 55 颗北斗导航卫星定点成功》,《光明日报》2020 年 07 月 01 日)) 材料四: 2020 年 6 月 23 日上午,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 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这对中国航天乃至中国科技来说是一个历史性 成就,也为全球经济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百感交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沈军博士对《国际锐 评》评论员说,“26 年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正如沈军所感慨的,从 1994 年北斗一号建 设正式启动,到 2020 年完成全球组网,中国北斗建设历时 26 年,通过服务中国、服务亚太、 服务全球的“三步走”战略,与美国的 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一道,成为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作为中国近年来“硬核科技”成果代表之一,北斗的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 术亮点。北斗全球组网成功,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自力更生和开放包容两大核心要素。 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正如沈军所说,“国际化是北斗全球系统的天 然属性”。为此,中国不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各项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 事务,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 (摘编自【国际锐评】《北斗完成全球组网折射中国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 搜狐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利用 2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是陈芳允院士在 1983 年提 出的。 B.我国于 2003 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第 3 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 国家。 C.第 55 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轨位,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完成又迈出 了重要一步的标志。 D.“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 座部署完美收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6—2019 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核心产值逐年上升,而占比却逐年下降。 B.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 16 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后,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 C.“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对我国科技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都有意义。 D.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卫星进行了多项在轨测试,所有设备运行确认正常,开启工作 模式。 6. 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7~9 题。 杨妈 凌叔华 高太太一瞧来上工的杨妈满身穿得利落干净,相貌诚实,心里便很高兴,她笑道:“得 做的活儿,都是零零碎碎的杂事,自然不会怎样闲空,可也累不坏人,你没有什么做不来吧?” “做得来!”杨妈黄瘦的脸上陪着笑说,“有一件事,我得先给您提明白,就是在一个月 里,可以不可以让我出去走一天?” “你要有一天回家瞧瞧是不是?” “不是,我们家里早就没有人了。”她依旧笑着回话,“为了我的孩子。” “哦,一个月出去看一次儿子 “唉,太太,看得见就好了”她苦笑着说,“我是出去找他呵。丢了他已经一年零两个 月了。” “怎样丢了的?” “都是我瞎起了要强的念头,积攒了几个钱,就硬要他上学念书,才念了几个月就不肯 念,他说还不如去当兵,只叫他的学伴传一句话。” “你不知他住哪里,他也没往家通过信吗?” “唉,连住处都没给我一个。” 说完了这些话,杨妈穿上围裙一样样的按着吩咐做起来。 一晚,高先生写完了明天在大学讲的讲义,钟已响过一点,他走过院子,看见杨妈低首 缝纫的影子又印在纸窗上。第二天杨妈在洗衣服,太太说:“杨妈,你不要想我们不让你晚 上做活儿是有什么意思啊!我们看见你身子不大强,恐怕你会熬坏了。” “我应当早就跟太太提明!晚上做的衣服是给我家孩子做的,您看一天比一天冷起来, 兵营里听说还没有派棉袄下来,有时弄不出钱还不许派了,可怜,那孩子走时只穿一身单裤 褂,那时还是刚过端午节的第二天……” 过了几个月,一天清早杨妈又告了假挟着个包袱上街去了。下午太太坐在房里打编物, 忽然望见院子外有个三十多岁乡下打扮的女人,说是杨妈的亲戚。 “你是杨妈堂妹吧。杨妈乡里还有什么亲人没有?她的儿子怎样,有出息没有?” “唉,别提了!念过一年书,给学塾的先生赶出来了,后来送去杂货铺子做学徒,人家 起先不肯收,姐姐央了多时才答应了。” “在铺子当学徒也很好了。” “唉,这孩子哪做得了学徒呢,不到两个月,说是受气病了,他妈只好接他出来,过了 些时姐姐在城里替他找了一处学塾,把他送了去,正经的过不了三个月,就跑掉了。” “他是跑去当兵,杨妈说的。” “他走的前一天跑到妈那里诉冤,说先生罚他跪了半天,还骂他许多话,他立志不念书 了,他要去当兵,当了兵,一下运气来,发起来也很容易,那时叫先生瞧瞧他有没有出息。 姐姐好说好劝哄了半天送他回学塾去,第三天学塾来人说他逃走,就四处求人给找,都没有 消息。有人说好像瞧见他跟着招兵的走了。” “他多大了,待他妈怎样?” “去年十九岁了,按说也不算小!还是不懂事,见了妈,说不到三句话就是要钱,妈有 时给慢了些,他就瞪了眼。” 次日午后,想起昨天的话,太太道:“昨天看你回来不言不语的,还是没消息吧?” “唉,”杨妈叹口气回道,“他也许要给我一个信,没有法子捎来。” “怎会没法子呢,他自己也认识字又不用求人写,再说现在哪里都有邮政局,花几分钱 就可以捎一个信了。不是我调唆你,我看你儿子不像会想起你来吧。” 晚饭后太太和先生说起杨妈的事来。 第二天高先生托了几处朋友再托朋友查去年端阳节后几日招兵的花名簿,再查他有无分 发到外边等情况。 一日正吃过晚饭,忽然有个生客说是来报信的。过了一会儿,高先生从客厅回来,太太 迎着打听是什么人。 “是来报杨妈儿子消息的。”高先生答,“这人去年是在于司令部下做过排长的,据他说 他管的是去年夏天新招的兵,里头倒有一个清河县籍名叫杨文中十八九岁的小伙计。后来听 说于司令带着兵一边打一边退到甘肃了。” “甘肃是个什么地方,可以坐火车去吗?” “哪里有火车,好几千里呢,若起旱路走,一年半载都未必走得到。 “那么,真是不告诉杨妈好了。”太太说着忽然听见轻轻开门声,不禁叫道,“唉呀,方 才她也许在套间房里收拾东西,不知听见了没有!” “隔着这样厚一堵墙,听不清楚吧。她若打听你,你同她打岔儿说没有消息算了。” 第二天早上太太起来了喊杨妈打水,厨子上来道:“昨晚出去了,就挟着一个包袱,好 像包着棉衣服的样子。” “若是真去,可不是玩的,就是年轻汉子也不容易,何况是个老婆子!” 说到无可奈何,只有希望杨妈不是像他们所猜想的去甘肃,过些时就会回来,可是一天 一月的过了去。 杨妈到底也没有回来。 (摘编自 1929 年《新月》,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婉约的笔锋,从相貌神态、言行举止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杨妈,其中“黄瘦”的外貌 真实地体现出杨妈生活的贫困和劳作的繁重。 B.高太太追问杨妈,说她的儿子根本没有想起来杨妈,不是为了斥责杨妈,而是替杨妈打抱 不平,体现出高太太对杨妈儿子的做法的反对。 C.小说故事曲折多姿、引人人胜,人物对话很平实,人物形象能够绘影绘神地体现在他们各 自的言行举止当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D.小说把高家夫妇和杨妈作为不同阶层的人物对立来写,用他们各自不同的地位、际遇写他 们既有相通而又有不同的思想感情,感人至深。 8.杨妈的堂妹叙述的内容在小说情节结构和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具体作用?请结合小说简 要分析。(6 分) 9.你是否赞同杨妈对儿子杨文中的做法?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由。(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 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②兵当前,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及归,公又请殿将。 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 隘而.阵。武康为公令于.军曰:“至阵而乱行者,斩!”公亦令曰:“至吾阵而乱行者,吾亦如 公令!”至阵,士卒帖③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按辔④。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 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叹曰:“王氏有儿矣!” 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军人挟内诏,求为军吏。公争曰:“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 后不可复治;且军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则军人必大受其侵。”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 诏。已而太后亦寤,卒听公。于是天子心贤公,遂以公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公固辞: “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始,人或以公威名闻天下,而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辅因以为人言如 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赴 本镇,赐手诏慰遣。或闻孔道辅死,以告曰:“是尝害公者,今死矣。”公愀然..曰:“孔中丞 岂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嘉佑九年,进封鲁国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公忠实乐易,与人不疑,不诘小过,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温如也。平生少 玩好,不以名位骄人。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善治军旅,宽仁爱士卒,士卒乐为之用。 与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为莫能窥也。 (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谥武康。②护:统率。③帖:安定,顺从。④按辔: 扣紧马缰缓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薄:轻视 B.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 C.继迁兵相随属. 属:连接 D.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 拔剑切而啖之 B. 武康为公令于军 不求闻达于诸侯 C. 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 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率军队军纪严明,整 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由衷赞赏。 B.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 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 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是当孔道辅去世时, 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 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 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御史中丞孔道辅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就之,温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纯甫①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节选) 王安石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翛然②堕洲渚。 黄芦低摧雪翳③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注]①纯甫:王安石的小弟弟,名安上。②翛然:很快的样子。③翳:遮掩。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这首咏画诗中,诗人对画家惠崇进行了高度评价,流露出对他的景仰之情。 B.“旱云”一句写出诗人观赏画时的节令、环境:天气炎热,云气蒸腾,溽暑难消。 C.“黄芦”两句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颇具情趣的水边凫雁图。 D.这幅画有很强的感染力,使人浮想联翩,引起了诗人对往日所见之景的回忆。 15.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惠崇画技高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女主人公 和男子短暂的分别后对男子的思念之情,颇有点“望穿秋水”的感觉。 (2)《阿房官赋》中,杜牧说“ ”,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 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同亭怀古》中“ ”一句,是感叹时无英 雄;“ ”一句,是通过描写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表现对统治者不思进 取,百姓愚昧麻木、安于异族统治的忧愤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在日渐喧囂浮躁的时代里,人们对古人追求雅致的“慢生活”愈加向往。尽管________, 但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心境却可以通过一件件器物传承至今。 “与盛唐相比,宋朝的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心灵 的安逸享受占据首位。不是对人世的________,而是从人世的逃遁退避;不是人物或人格, 而是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宋代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的黄金时代。 宋代文人不仅掀起了文人画的浪潮,确立了士大夫阶层的地位,而且由对绘画的审美扩大到 园林、居室、器用等领域,追求极简之美,形成了品调高雅的造物艺术审美观。 明代士大夫身处独特的政治环境,强调自身环境的艺术化需求,逐渐从义正辞严的关注 ________,转向________的艺术创造。他们不只积极定制陈设器用,营造园林居室,而且把 对生活文化的体验诉诸笔端,生活品鉴类著作迭出。这既是对宋代造物艺术的继承,也生发 出自身玩物心态的转变,抒写人生处世的格言和个人的生活情趣成为风尚。因此,明代文人 雅士将雅集发展为抚琴、赏香、啜茗、读画四大意趣,将闲逸的生活形态推衍到顶峰。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事过情迁 征服进取 庙堂之器 独抒性灵 B. 时过境迁 迎难而上 庙堂之器 不拘一格 C. 时过境迁 征服进取 庙堂之高 独抒性灵 D. 事过情迁 迎难而上 庙堂之高 不拘一格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不是积极定制陈设器用,营造园林居室,而是把对生活文化的体验诉诸笔端,生活 品鉴类著作迭出。 B. 他们不仅积极营造园林居室,定制陈设器用,而且把对生活文化的体验诉诸笔端,生活 品鉴类著作迭出。 C. 他们不只积极定制陈设器用,营造园林居室,而且把对生活文化的体验诉诸笔端,使生 活品鉴类著作迭出。 D. 他们不仅积极营造园林居室,定制陈设器用,而且把对生活文化的体验诉诸笔端,使生 活品鉴类著作迭出。 19.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新媳妇把被子铺在棺材底。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B. 鲁侍萍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C. 全城的人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 D. 你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还说不阔? ……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动植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叶酸缺乏,会造成比 较常见的叶酸缺乏型贫血症,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致使①________。那么,这个 问题怎么解决呢?只需要每天坚持额外补充一点叶酸,或者,②________,我相信经过一段 时间饮食结构的调整,你体内的“HCY”的水平就会显著地降低,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患心 脑血管疾病的可能。实际上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几乎都含有叶酸,只不过,③________, 比 如说在一些豆科的植物,一些绿色蔬菜中叶酸含量相对会高一点,但是像我们吃的主要的粮 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麦,它里边的叶酸含量就比较低了。 21.下图为共享经济的简易说明图,请根据该图给共享经济下一个定义。(5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 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 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试卷答案 1.C(曲解文意。原文说“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以生活为主”,不代表“等同于生活”, 除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实用功能,还蕴含了文化价值和审美追求。) 2.B(以偏概全。选文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第二个差别时,并没有列出相当丰富具体的 建筑实例。) 3.B(A,“截然分离”,太过绝对; C,“宫殿建筑的发达”与“中国人把神和人摆在同等地 位去尊崇观念有关”,原文无此意义 D 强加因果。 以“君权”和以“神权”为中心的不同价 值理念不是造成“质朴和阳刚这两种不同审美风格”的原因。) 4.A【解析】原文是“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 2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 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 5.C【解析】A.“占比却逐年下降。”错,2018 年占比比 2017 年高。B.先后顺序颠倒了。原 文是“2004 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 16 项国家重 大专项工程”。D.未然变成已然。原文是“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 常后,开启工作模式。” 6.参考答案: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进行理论探索和不断研制实践。 ②北斗工程计划科学合理,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有序推进。③科 技创新。北斗的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④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 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事务,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评分标准:4 点答 对 3 点即可,每点 2 分) 7.解析: D 项,“对立来写”错误,小说并没有把高先生夫妇和杨妈作为不同阶层的人物对 立来写,而是把他们作为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的成员,来表现他们既有相通而又有不同的思 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答案: D 8. (1)情节结构方面:①交代杨妈儿子不懂事的过去,解答读者对杨妈找儿子的疑问;②通 过对杨妈儿子事情的叙述,让读者明晓杨妈生活的艰辛;③通过杨妈的堂妹对杨妈的介绍, 引出下文高先生和高太太对杨妈的关注。(2)情感表达方面:①通过杨妈的堂妹对杨文中的态 度,表现对杨文中的厌恶和批评思想;②通过介绍杨妈对待儿子的态度,表达对杨妈的同情; ③引发读者对杨妈行为的思考。 9.示例一:不赞同。①太过溺爱,没有批评教育。(1 分)杨文中在私塾念书被赶出来;杨妈 央求别人让杨文中去做学徒,没两个月怕受气接回来;后来,杨妈把儿子送到城里读书,没 有三个月就跑去当兵。这个过程中,杨妈没有批评教有儿孙只是想办法给儿子安排学习的机 会。这种过份的溺爱,不但不会帮到孩子,而且会使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经不起风 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2 分)②没有自我,一心只为儿子。(1 分)杨妈活着就是为了儿子, 在城里做仆人时每月都要出去一天漫无目的地寻找儿子:干了一-天活,夜里还要为儿子做棉 衣;听说儿子在甘肃,就步行想到甘肃去。这些都体现了杨妈一心为了儿子,把这当成了自 己生存的唯一意义。(2 分) 示例二:赞同。①给儿子学习机会,希望儿子有美好的未来。(1 分)虽然儿子在乡下的私塾 被赶出来,但杨妈还是为儿子找到杂货铺让他去当学徒,后来又在城里为儿子找到一个学塾 学习。杨妈十分贫穷,但为了儿子的前途,想尽办法给儿子学习的机会。这种不惜一切,全 力抓好下一代的教育的举动,对当今具有现实意义。(2 分)②不惜任何代价,要找到当兵的 儿子。(1 分)在城里当佣人的目的就是想在城里找到儿子;担心儿子穿不暖,晚上为儿子做 棉衣;听说儿子在甘肃,就步行想到甘肃去。这些都体现了杨妈一心为了儿子,要尽作为母 亲的责任。(2 分) 10:A、薄,迫近,引申为进攻。 11. C 代之所得俸禄;指示代词,这。(A、连词,都表承接 B 介词,都译为“在”D 助词, 都可译为“啊”) 12.B.太后并没有赞赏王德用。 13.(1)御史中丞孔道辅于是认为既然人们像这样议论,王德用就不再适合执掌 重要而机密的大事,跟随在君王身边了。(“因”“典”“左右”各一分,大意通顺 给两分。) (2)等到接近他,就会发现他温柔和蔼的样子。一生少有玩赏爱好,不凭借名 声官位傲慢待人。(“就”“温如”“骄”各一分,大意通顺给两分。) 参考译文: 他效力。与士大夫交往,大家也大多佩服他的度量,认为他没有值得窥伺的地方。(选 自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九十·行状》之《鲁国公赠太尉中书令王公行状》,有删节。) 14.C 解析:“对比”错,“黄芦”两 句意思是黄芦低垂,白色的芦花像雪似的洒满了滩地, 野鸭和大雁携带着伴侣,安闲可亲。 15.①直接评价惠崇。前两句把惠崇与画史上其他画家比较,强调了惠崇的突出地位,表现了 惠崇画技高超。②正面描摹画作内容。五六两句艺术地再现了惠崇画作的特点,从色彩运用、 构图技法等方面显示出惠崇画技高超。③用观者的感受侧面烘托。观画后诗人有身临其境之 感,暑热顿消;且此画唤起了诗人对昔日经历的回忆,引发了诗人的联想。(每点 2 分) 16.(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2)族秦者秦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一片神鸦社鼓 17. C 事过情迁,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语境 指的是向往古人追求的“慢生活”,应当属于“时过”,应选“时过境迁”。 征服进取,用武力降服,施加影响或运用力量、手段使对方折服,努力上进,有所作为。迎 难而上,在险境中积极进取,不退缩。应当与后面的“逃遁退避”相对,应选“征服进取”。 庙堂之高,高高的庙堂,指朝廷。庙堂之器,陈在庙堂里的礼器,或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 人。语境指的明代士大夫从关心朝堂到关心艺术,应选“庙堂之高”。 独抒性灵,独自抒发人的性灵,真情实感。不拘一格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语 境说的是“艺术创造”,应选“独抒性灵”。 故选 C。 18. D。 A 项,“不是”“而是”关联词使用不当,语序不当,先营造园林,后定制陈设 器用。 B 项, 偷换主语,前句主语是“他们”,后句主语是“生活品鉴类著作”,两句割断; C 项,语序不当,先营造园林居室,后定制陈设器用。 故选 D。 19. C 文中句子“与盛唐相比,宋朝的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 境……”,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A 项,表示语言断断续续; B 项,表示语言的转换; C 项,表示列举的省略; D 项,表示静默或思考。 故选 C。 20. (1). “HCY”水平增高 (2). 选择叶酸含量高的食品 (3). 叶酸的含量不一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 第一空,结合上文“叶酸缺乏,会造成比较常见的叶酸缺乏型贫血症,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 发生几率,致使”,可知此处应当写叶酸缺乏导致的问题;结合下文“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 饮食结构的调整,你体内的“HCY”的水平就会显著地降低”,可知此处应当与“‘HCY’ 的水平就会显著地降低”相对。可填写:“HCY”水平增高。 第二空,结合上文“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只需要每天坚持额外补充一点叶酸,或者”, 可见此处应当写补充叶酸的另一种办法;结合下文“经过一段时间饮食结构的调整”,可知 应当是通过饮食调整。可填写:选择叶酸含量高的食品。 第三空,结合上文“实际上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几乎都含有叶酸,只不过”,可知此处应当 写“区别”;结合下文“比如说在一些豆科的植物,一些绿色蔬菜中叶酸含量相对会高一点, 但是像我们吃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麦,它里边的叶酸含量就比较低了”,可见 应当是叶酸含量不同。可填写:叶酸的含量不一样。 21. (5 分)共享经济是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将自己的闲置物 品的使用权通过中间第三方平台转移给陌生人的一种经济模式。(语言通顺、定语排列符合 逻辑 2 分,关键词完整、种属概念正确 3 分) 22.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