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中学、綦江中学等六校2020届高三4月复学联合诊断文综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江津中学、綦江中学等六校2020届高三4月复学联合诊断文综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级春期高三复学联合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像与选项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①甲反映疫情爆发后虽新增不少生产口罩的企业但口罩价格却居高不下的原因 ‎②乙反映生产力提高后曾经听上去“高大上”的产品,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 ‎③丙反映某企业销售给老客户价格高新客户价格低这一销售策略的原因 ‎④丁反映人民币贬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甲反映疫情爆发后,口罩需求激增,虽新增不少生产口罩的企业但仍然严重的供不应求,口罩价格却居高不下,①描述正确。‎ ‎③:丙反映某企业销售因老客户忠诚度较高,价格变动对其消费影响比较小,老客户不易流失,所以给老客户价格高;而新客户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大,给新客户价格低更能留住新客户。③描述正确。‎ ‎②:乙反映的是随着需求的增加,供给增长缓慢,导致均衡价格上涨,并没有体现“高大上”的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现象,②描述错误。‎ ‎④:丁反映的是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④描述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 15 -‎ ‎①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较大。‎ ‎2.在2020年4月9日召开的商务部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据初步了解,目前已有7个省20多个地市组织发放了多种形式的消费券,激发消费潜力,带动消费回补,在短期内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发放“消费券”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应该是 ‎①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②带动社会总消费上升 ‎③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 ‎④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⑤抵扣部分消费支出 A. ⑤→①→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⑤→③→①→④ D. ①→⑤→④→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⑤:通过发放“消费券”助推当地经济发展,所以逻辑起点是消费券有能抵扣部分消费支出的功能和作用,⑤排第一。‎ ‎①:消费券不是收入,而是消费时可以节省的成本,少付一些钱就可以买到东西,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意愿,①排第二。‎ ‎②:有了消费意愿的人多了,可以带动社会总消费的上升,激活经济循环,②排第三。‎ ‎④:消费能反作用与生产,激活市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④排第四。‎ ‎③:消费券不是收入,而是消费时可以节省的成本,无法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③排除。‎ 故本题选A。‎ ‎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历史是我国经济制度、体制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历史。十九届四中全会最新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经济学依据是 - 15 -‎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实践决定认识,70年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要求对基本经济制度做出新的认识 ‎③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④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国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这也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①④符合题意。‎ ‎②:本选项属于哲学依据,不属于经济学依据,②不符合题意。‎ ‎③: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但仍未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③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C。‎ ‎4.2020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国函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批复指出,试验区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开放格局。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①提升江西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发挥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②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政治功能区 ‎③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全新布局和路径模式 ‎④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中部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开放格局。此举主要目的在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全新布局和路径模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中部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③④符合题意。‎ ‎①: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起建设性作用,不起主导作用,①说法有误。‎ - 15 -‎ ‎②: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主要是发挥其经济功能而非政治功能,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某些国家拒绝提供核酸检测,甚至有选择性地抢救病人。而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因此,有患者感慨到:幸好出生在中国。这种感慨表明 ‎①任何人权都是无条件的和抽象的 ‎②我国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③我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 ‎④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之分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说明我国保障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②符合题意。‎ ‎③: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说明我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③符合题意。‎ ‎①: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抽象的,①说法有误。‎ ‎④: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④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主权是基于国民之上国家团体独立自主的权利,人权是罩在国家之下国民个体独立自主的权利。主权与人权是社会政治范畴的价值,主权是具体人权的抽象升合,人权是抽象主权的具体演分。‎ 主权与人权是社会政治范畴的价值, 二者相生相成,互为对象,对立统一,辩证循环。人权与主权更多的是指国家政治权力,国家政治权力才是人间权利的根本。从政治权力角度上讲,主权是国家团体对内主导国民人权的权力,又是国家团体对外代表全体国民人权的权力;人权是国民个体对内治理国家主权的权力,又是国民个体对外依附国家团体主权的权力。‎ - 15 -‎ ‎6.基层党组织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毛细血管”。2020年伊始,中共中央连发两个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统称为“两个条例”)。颁布“两个条例”有利于 ‎①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把组织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②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组织结构体系,永葆党的先进性 ‎③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水平 ‎④确立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党的建设。①②:颁布“两个条例”有利于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把组织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有利于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的组织结构体系,永葆党的先进性,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是政府的职能,③错误。‎ ‎④:一则,中国共产党处于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地位,一则,颁布“两个条例”的目的也不是确立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④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判断型选择题。此题型要求学生对重大时事、教材的基础知识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应该掌握的国内外重大时政问题、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政治是非、理论是非的判断能力。解题方法:这种题型的难度不大,考生只要经常关注时事政治,理解记住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就能正确判断出来。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把题肢与题干联系起来,用掌握的知识去挑选正确的、符合题意的题肢。‎ ‎7.2020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方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制定科学合理防控措施。同时建议二十国集团依托世界卫生组织加强疫情防控信息共享,推广全面系统有效的防控指南。在全球疫情防控中,中国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旨在 ‎①积极贯彻多边主义精神,发挥大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②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国家提高应对能力,破解治理赤字 ‎③充分利用国际组织这个平台,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④发挥国际组织沟通协调各国关系的作用,维护国际卫生安全 - 15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在全球疫情防控中,中国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旨在支持国际组织发挥其沟通协调各国关系的作用,维护国际卫生安全,同时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国家提高应对能力,破解治理赤字。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中国支持国际组织发挥其作用,旨在积极全球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而非强调发挥大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①不符合题意。‎ ‎③:中国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旨在积极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而非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头冲在前、干在先,是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关键。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用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以下对“初心”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初心”作为时代精神的体现,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B. “初心”作为理想信念,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C. “初心”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 D. “初心”作为更高道德目标,为人们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D: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头冲在前、干在先,用事实证明着,“初心”作为更高的道德目标,为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D符合题意。‎ A:“初心”不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而是一种更高的道德目标,A说法有误。‎ B:“初心”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之间没有直接联系,B不符合题意。‎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C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D。‎ ‎9.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中国园”里有一组石凳,上刻英文方块字书法,内容为朱熹的《观书有感》,英文方块字书法是徐冰设计的形似中文,实为英文的新书写形式,他将中国的书法艺术和英文的字母书写交织,创造出新的文字书法概念。假如要写一篇介绍,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有 - 15 -‎ ‎①述文明史,在中英结合的书写方式中回顾文字发展轨迹 ‎②品传统味,在书法艺术欣赏中品味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 ‎③观外来风,在探索汉字发展方向的实践中借鉴外来文化 ‎④结世界缘,在中外文化元素的交织中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材料中的英文方块字书法的书写方式既有中国书法也有世界文字,这说明作者在“品传统味”,在书法艺术欣赏中品味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也体现作者在“结世界缘”,在中外文化元素的交织中促进文化交流传播,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中的书写方式并不能讲述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未涉及文字发展轨迹,①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中外文化元素的交融,没有强调去借鉴外来文化,③不符合题意。 ‎ 故本题选D。‎ ‎10.2020年4月15日是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部署开展2020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从意识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促进目标的实现 ‎③意识的能动性是人们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④意识具有主观创造性,可以创造出现实世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开展2020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从意识的角度看,这是因为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的能动性是人们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①③符合题意。‎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目标的实现。②说法有误。‎ ‎④: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可以改造现实世界,④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意识的能动作用:‎ - 15 -‎ ‎①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的指导作用:意识作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一方面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另一方面能够知道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作用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另外,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1.201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一国”根基不变,“两制”并行不悖,“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特殊性存在于矛盾普遍性之中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一国”根基不变,“两制”并行不悖,这说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①符合题意;“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体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与题意无关。‎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2.“从国外回来,入关时需要配合做什么?”“想吃火锅很久了,老字号餐饮恢复堂食了吗?”百姓事无小事,疫情考验着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执行只有从人的每一个小需求出发,落脚到人的每一个小体验,才能让社会治理真正有广度、有精度、有暖度。这给我们做好社会治理工作的哲学启示是 ‎①把群众需求作为衡量社会治理工作的根本标准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落实群众合理诉求 ‎③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自觉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 15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执行只有从人的每一个小需求出发,落实到人的每一个小体验。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落实群众合理需求,②符合题意。‎ ‎④:才能让社会治理真正有广度,有精度,有暖度。这体现出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④符合题意。‎ ‎①:习近平说: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①说法有误。‎ ‎③: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则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便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③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材料一:“新基建”将逐步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不断孕育新的建设需求,进而撬动更大规模投资、形成正向循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基建”有助于稳投资、稳增长、促消费,是化解疫情不利影响,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方法;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激活发展新动能,可谓一举多得、正当其时。‎ - 15 -‎ 材料二:人民日报3月24日评论称,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基建”的加快推进本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疫情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更凸显了其紧迫性与重要性。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3月20日,全国各地发行专项债券10233亿元,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基建领域能带动的基建投资今年或在8000亿至10000亿元左右。在财政政策方面,研发支出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货币金融政策方面,在低息融资、专项贷款,发债等方面给予支持;产业政策方面,纳入到国家战略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人口流入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这些地区应进行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引导和鼓励有意愿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新基建打造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1)结合材料,分析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意义。‎ ‎(2)从发挥政府对经济作用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新基建的建设进度?‎ ‎【答案】(1)意义: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不断孕育新的建设需求,进而撬动更大规模投资、形成正向循环;有助于稳投资、稳增长、促消费,是化解疫情不利影响,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方法;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激活发展新动能。‎ ‎(2)①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作用,新基建领域能带动的基建投资今年或在8000亿至10000亿元左右。②完善支持新基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为新基建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将新基建纳入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促进新基建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加强人口流入区域的投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③放宽新基建的市场准入,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一律平等,公平竞争;④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为新基建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新发展理念、财政的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市场准则等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1)本小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意义。本问的题型为意义类,知识限定不明确。材料限定为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不断孕育新的建设需求属于生产环节,加新基建有利带动相关行业的生产,有助于稳投资、稳增长、促消费。新基建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激活发展新动能。可结合材料从上述角度作答。‎ ‎(2)本小题要求从发挥政府对经济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新基建的建设进度。知识限定明确,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注意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切勿偏题。‎ - 15 -‎ 材料中“在财政政策方面,研发支出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货币金融政策方面,在低息融资、专项贷款,发债等方面给予支持;产业政策方面,纳入到国家战略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这说明政府应完善支持新基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为新基建发展提供政策,制定促进新基建产业政策。‎ 材料中“人口流入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引导和鼓励有意愿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新基建打造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说明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作用,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从这些角度结合材料回答加快新基建的建设进度。‎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春节前夕,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并于1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进一步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指出,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对人民高度负责,全力以赴,科学有效抓好疫情防控。一是依法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管理,按照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和交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二是坚决遏制疫情扩散。三是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集中救治措施。四是坚持公开透明,统一发布权威信息,科学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五是加强科研攻关,做好应对疫情变化技术准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怎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答案】①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政治保证。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②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和文化建设职能做好联防联控和应急预案,遏制疫情扩散,推进信息公开,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抓紧有效药品研制工作。‎ ‎③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④贯彻依法治国原则,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明确各部门责任,健全问责机制。对疫情防控工作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 - 15 -‎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全国上下抗击疫情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知识材料整合能力,考查考生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怎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试题设问主体是政府,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知识角度主要有:党的领导、政府职能、政府原则、依法行政。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党的领导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党是最高的政治力量。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政治保证。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②政府职能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和文化建设职能。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政府要做好联防联控和应急预案,遏制疫情扩散,推进信息公开,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抓紧有效药品研制工作。③政府原则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原则。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④依法行政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坚持依法行政。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政府要贯彻依法治国原则,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明确各部门责任,健全问责机制。对疫情防控工作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 ‎【点睛】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可按照主体分析法予以,材料反映的行为或措施是“谁”实施的,即找到行为的主体。如果在政治试题中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方面所能解决的,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对这类问题必须采取主体分析法,找出不同的主体。根据不同的主体结合教材知识归纳答案。‎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5 -‎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近百年来,“中医太落后”“中医不科学”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不同,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更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更关注“人的病”。其实,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没有必要分高低、论长短。二者不是对手,而是战友,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人类健康的星空,需要中西医联手点亮。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和对外传播至今已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但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障碍以及认知思维上的差异等因素,中医药在西方的传播很有局限:规模小,无系统性,程度不一,质量也不理想。导致西方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需要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融入全球语境并得到世界的认同。‎ ‎(1)有人说:“在人类战胜疾病的历程中,西医必将取代中医”运用矛盾分析法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需要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融入全球语境并得到世界的认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当前,中医药面临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的局面,严重制约着中医药的发展。请为中医药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答案】(1)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树立全面的观点,全面分析事物的矛盾。人类战胜疾病需要多样化的治疗手段,既需要西医,同时也需要发挥中医的作用,不能偏废任何一方。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具有鲜明的特色,与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中西医之间不是替代关系,两者能发挥各自所长,共同为人类战胜疾病做出贡献。‎ ‎(2)中医药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需要尊重西医文化,遵循医学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增强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加强中西医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西医文化元素,将中医药文化融人全球语境,才能消除中西文化之间的障碍以及认知思维上的差异,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3)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保持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完善和改进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中医技艺活态传承;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作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医药学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人们对中医药学的认识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5 -‎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矛盾分析法对“在人类战胜疾病的历程中,西医必将取代中医”这一观点加以评析。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角度:全面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全面的观点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树立全面的观点,全面分析事物的矛盾。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人类战胜疾病需要多样化的治疗手段,既需要西医,同时也需要发挥中医的作用,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医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具有鲜明的特色,与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中西医之间不是替代关系,两者能发挥各自所长,共同为人类战胜疾病做出贡献。‎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需要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融入全球语境并得到世界的认同。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性、文化的交流借鉴与传播、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考生整合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为中医药发展提出三条建议。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抓住材料与设问中的关键词寻求试题答案要点,比如“传承不足”,则需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保持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比如“创新不够”,则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作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还有人才培养方面、体制机制方面等。‎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此类试题一般要分析观点的合理性,要分析观点的不合理性。要确定评析运用知识角度,细化知识内容。本题限定了知识范围,要找出具体的知识点并写出来,按照材料+观点(核心)+阐述+总结(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格式或者观点(核心)+材料阐述+点题(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进行回答。‎ 第(2)问,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可以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第(3)问,本题属于“建议类”主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技巧:①审题:围绕中心词展开,思维要发散,角度多样,避免重复。②注重层次性;③体现价值导向性,答案要点要体现社会正能量方面,具有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及人类共同的人文情怀;④语言简洁、建议措施要具体可行。‎ - 15 -‎ ‎ ‎ - 1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