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小说阅读课时达标27小说的故事情节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课时达标(二十七) 小说的故事情节 一、(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 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 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 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 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 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 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 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 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 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 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 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 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 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 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 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 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 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 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 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 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 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 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 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有删改) ▲1.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情节安排的作用,也可以看作是考查人物形象,只不过这个人物形象是一个家庭。 答题时要注意:一要审清题干要求:是通过③④两段写的草药味来分析这家人的生活风格。二要在相应文段 中筛选出重要信息:文中第③段写草药味出现,注意总结句“耐心,持恒,积极,执着”;第④段写草药味消 失,注意总结句“照常进行”;第②段也不能忽视,如果说③④段具体写生病时的生活风格,那么第②段则是 概括写平时的生活风格,两部分是有联系的,要注意筛选其中一些有价值的概括性词语如“火爆”“认真劲” “实打实”等。三要注意答题顺序:先概括生活风格,后结合草药味来加以分析。 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 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联系作者写作意图:作者主要 通过“闻”几家油烟机排出的气味来“悟”几家生活风格。第⑤段作者正是通过闻第二家油烟机排出的气味, 来悟第二家的生活风格——“孱弱”。二要联系语境,“孱弱”相对的词语为“充实”,这是一对相反而又相承 的词语,二者是在比较中而存在的。从第⑤段具体语境来看,第二家的生活风格正是在与第一家的比较中产 生的。联系具体内容,主要从油烟成分、气味浓淡、出现规律、生活化程度、是否实在等几方面进行比较。 答案: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 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中的“线索”作用。本文以物为线索,这物就是“气味”。文中正是通过油烟机 里排出的“气味”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来表达情感,突出主题。“气味”不仅将四家贯穿在一起,同时这 不同的“气味”又分别代表了这四家不同的生活风格,作者对这不同的“气味”的“接纳”,表达了他对不同 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包容,也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答案:(1)线索:气味。(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 “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属于“鉴赏性”探究题,看起来是探究一句话的意蕴,但由于这一句话对全文有“点睛”的 作用,所以也是在探究主题。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不难看出四家油烟机里排出的不同“气味”最终统一在弥 漫散开的艾草味中。首先,联系审视角度(文化生活)可以得出,不同的生活风格在相同的文化背景(端午节) 中亦有相同的生活内容;其次,如果从文本中抽象化、符号化的人或事的角度探究的话,由端午节的艾草味 覆盖了其他气味联想到传统文化生活的影响,特别是下文气味(芬芳)、色彩(灰、白、青)的描写,为我们展 示出一幅古朴、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表达作者对这种传统文化生活的认同;最后,如果结合文本产生时 代,作进一步探究的话,面对当前多元化生活方式,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应对?不难看出作者在该句话 中的态度是理解和包容,主张“和而不同”。 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 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二、(2015·云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奇 遇 莫 言 1982 年秋天,我从保定府回高密东北乡探亲。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通乡 镇的汽车每天只开一班,要到早晨六点。举头看天,见半块月亮高悬,天清气爽,我便决定不在县城住宿, 乘着明月早还家,一可早见父母,二可呼吸田野里的新鲜空气。 这次探家我只提一个小包,所以走得很快。穿过铁路桥洞后,我没走柏油路。因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 远好多。我斜刺里走上那条废弃数年的斜插到高密东北乡去的土路。土路因为近年来有些地方被挖断了,行 人稀少,所以路面上杂草丛生,只是在路中心还有一线被人踩过的痕迹。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 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几乎没有风,所有的叶子都纹丝不动,草蝈 蝈的叫声从庄稼地里传来,非常响亮,好像这叫声渗进了我的肉里、骨头里,蝈蝈的叫声使月夜显得特别沉 寂。 路越往前延伸,庄稼越茂密,县城的灯光早就看不见了。县城离高密东北乡有 40 多里路呢。除了蝈蝈的 叫声之外,庄稼地里偶尔也有鸟或什么小动物的叫声。我忽然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听到自己的脚步 声特别响亮与沉重起来。我有些后悔不该单身走夜路,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有无数秘密, 有无数只眼睛在监视着我,并且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尾随着我,月光也突然朦胧起来。我的脚步不知不觉 地加快了。越走得快越感到背后不安全。终于,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 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 继续往前走吧。一边走一边骂自己:你是解放军军官吗?你是共产党员吗?你是马列主义教员吗?你是, 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有鬼吗?有邪吗? 没有!有野兽吗?没有!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依然浑身紧张、牙齿打战,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 鬼故事“连篇累牍”地涌进脑海: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前边有货郎挑子的嘎吱声,细细一看,只见到 两个货挑子和两条腿在移动,上身没有……一个人走夜路碰到一个人对他嘿嘿笑,仔细一看,是个女人,这 女人脸上只有一张红嘴,除了嘴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光面”鬼……一个人走夜路忽然看到一个白胡子老 头在吃青草…… 我后来才知道我的冷汗一直流着,把衣服都溻湿了。 我高声唱起歌来:“向前向前向前——杀——” 自然是一路无事。临近村头时,天已黎明,红日将出未出时,东边天上一片红晕,村里的雄鸡喔喔地叫 着.一派安宁景象。回头望来路,庄稼是庄稼,道路是道路,想起这一路的惊惧,感到自己十分愚蠢可笑。 正欲进村,见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定睛一看,是我的邻居赵三大爷。他穿得齐齐整整,离我三五步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处站住了。 我忙问:“三大爷,起这么早!” 他说:“早起进城,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 我跟他说了几句家常话,递给他一支带过滤嘴的香烟。 点着了烟,他说:“老三,我还欠你爹五元钱,我的钱不能用,你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他吧,就算我还了他 钱。” 我说:“三大爷,何必呢?” 他说:“你快回家去吧,爹娘都盼着你呢!” 我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匆匆跟他道别,便急忙进了村。 回家后,爹娘盯着我问长问短,说我不该一人走夜路,万一出点什么事就不得了。我打着哈哈说:“我一 心想碰到鬼,可是鬼不敢来见我!” 母亲说:“小孩子家嘴不要狂!” 父亲抽烟时,我从兜里摸出那玛瑙烟袋嘴,说:“爹,刚才在村口我碰到赵三大爷,他说欠你五元钱,让 我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你抵债。” 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 我说:“赵家三大爷呀!” 父亲说:“你看花了眼了吧?” 我说:“绝对没有,我跟他说了一会儿话,还敬他一支烟,还有这个烟袋嘴呢!” 我把烟袋嘴递给父亲,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 母亲说:“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 这么说来,我在无意中见了鬼,见了鬼还不知道,原来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他和蔼可亲,他死不 赖账,鬼并不害人,真正害人的还是人,人比鬼要厉害得多啦!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画线句子“我忽然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是通过感官的变化来衬托人物心理,写出了“我” 此时此刻的恐惧。 B.作者走夜路见了鬼,见了鬼还不知道,他为碰到好鬼三大爷而庆幸,于是他在文中称赞鬼神,说他和 蔼可亲,以致谢意。 C.小说构造了一个独特的客观存在的世界,采用了《聊斋志异》的构思和写法,把虚构的离奇故事和现 代社会融为一体,寓意深远。 D.小说通过赵三大爷死后还债这一情节,赞扬了赵三大爷的高尚品德,让人悟出天地间尚存着一种真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与至性。 E.文中画线句子“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着重交代“我”当时无惧无畏的心理。 解析:B.“他为碰到好鬼三大爷而庆幸”错,文中无此信息;文中“称赞鬼神,说他和蔼可亲”的目的 是说明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小说中的“我”不一定指代作者。C.“客观存在的世界”错,应是“主观 世界”。E.“我”一直都很害怕。 答案:答 D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E给 1分;答 B、C 不给分。 2.小说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的环境描写一般都具有提供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 物的作用;至于其他的作用,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篇小说写的是鬼故事,所以这阴森的环境描写为后 面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环境描写渲染了恐怖的氛围,造成“我”恐怖的心理,但后文真正遇到“鬼”—— 赵三爷,“我”却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前后形成了对比,而这种对比是表现主题所需要的,原来都说“鬼”害 人,而我遇到的“鬼”却很善良,倒是人在害人。 答案:①渲染气氛。土路人迹罕至、杂草丛生、庄稼茂密、月光朦胧,偶尔传来夜游动物的叫声,让人 感觉到凉森森的,营造了一个幽森、静寂、恐怖的气氛。②烘托人物心理。环境越幽森,人走在这样恐怖的 土路上,越提心吊胆,心里越恐怖。③为后文作铺垫。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夜行,“我”才会想起那令人毛骨 悚然的鬼故事。④与后文的“奇遇”形成对比。夜晚虽恐怖,但奇遇的鬼并不可怕,从而说明鬼并不可怕, 真正害人的还是人。 ▲3.小说中哪些细节暗示了“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请结合有关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章的结尾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种构思,前文都会有“伏笔”,而“伏笔”往往就是一 些细节,因此,本题实是在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既然是“鬼”,就要有所谓“鬼”的一些特点,可以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我”与“鬼”——赵三爷相遇的部分理出细节来进行分析。 答案:①“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一个“闪”字写出了赵三大爷的特殊身份。②“穿得齐齐整整,离 我三五步处站住了。”迷信里讲,死人阴气重,不敢与活人阳气相接。③“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只 有鬼魂才能未卜先知。④“我的钱不能用。”那是冥钱,阳间当然不能用。⑤“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 瑙烟袋嘴”,“冰冷”一词暗示了赵三大爷已成鬼魂。⑥“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惊讶”一词暗示赵三 大爷已成鬼魂。⑦“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可见父亲内心的疑惧,暗示了赵三大爷已成鬼魂。 4.结合小说内容和现实,说说你怎么理解结尾处作者说“原来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对主题的探究。要结合后一句话——“真正害人的还是人,人比鬼要厉害得多啦!”来理解, 还要注意“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的理由——“他和蔼可亲,他死不赖账”。联系现实部分,应该抓住现 实中有的人的做法与“鬼”的对比。 答案:①因为文中的“鬼”——赵三爷“和蔼可亲,死不赖账”,所以“我”认为“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 可怕”。这句话真正要表达的是作者对心怀鬼胎、其害甚于鬼的人的批判,寄寓了作者希望人人都能与人为善 的愿望。 ②联系现实:略(可侧重于对现实社会中违背道德的行为的批判)查看更多